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2万平方公里。发源于青藏高原巴彦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
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携带大量泥沙,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范围,大致北到海河,南达江淮。因而入海口常有变化。
今天的黄河在山东东营的河口镇一带注入渤海。
黄河三角洲,是黄河携带大量泥沙在渤海凹陷处沉积形成的冲积平原。它以利津为顶点,北到徒骇河口,南到小清河口,呈扇状三角形,面积5,450平方公里。
二、黄河入海口为何没有大城市?
1、开发历史短
黄河历史上多次改道,河口位置不稳定。1855年黄河改道经由山东入渤海,这导致黄河三角洲的历史只有150余年,而今天的黄河入海口是1976年5月形成的。
2、生态环境脆弱
黄河入海口降水较少,再加上黄河水量不稳定甚至断流,区域内水资源短缺。
盐碱化的土壤,短缺的水源,让黄河三角洲植被覆盖率极低,生态环境脆弱。
3、航运环境差
黄河水量不稳定,下游地区曾多次出现断流,再加上含沙量极大,下游河床泥沙淤积严重,因此内河航行条件差。渤海是浅海,平均水深只有18米,黄河裹挟着年均10多亿吨泥沙注入渤海,河口海域多滩涂、浅滩,不适合海港建设。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河口城市最大优势是可以河海联运,但黄河入海口却河运、海运都不行,航运环境差。
4、农业生产受限,人口密度低
黄河携带的大量泥沙,在入海口附近沉积,使海岸线平均每年向海洋推进约2千米左右,后备土地资源丰富。但黄河三角洲地多水少,土质贫瘠、盐碱化严重,生态脆弱,农业发展受限,所以人口密度低。
3 还有什么没有大城市的三角洲?
其实,大河入海口没有大城市的现象还不少,原因也是各有差异。
1、因为太热
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量、流域最大、支流最多的河流,包括入海口在内的流域内大部分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
入海口由于地势低平,气候湿热,不太适宜人类居住,因而人口稀少,入海口最大城市马卡帕仅20万人。
2、因为太冷
鄂毕河位于西伯利亚西部,是俄罗斯第三大河,也是世界上的一条著名长河。
由于鄂毕河所处纬度高,气候严寒,人烟稀少,尤其是下游一带多为不毛之地,而且其所注入的水域为冰所充塞,入海口也无城市分布。
3、因为太陡
刚果河全长约4640千米,流域面积约370万平方千米,为非洲第二长河。
由于刚果河流经植被茂盛的热带雨林地区,河流含沙量小,泥沙也主要在中游盆地沉积,的再加上入海口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泥沙沉积少,没有形成三角洲。由于河口平地少,刚果河入海口没有大城市。
发生在冬季的山体滑坡
NEWS
22日凌晨6时许,云南昭通市镇雄县塘房镇发生山体滑坡。我国滑坡灾害多伴随着地震,或出现在夏季和秋季的雨季,而冬季也可能出现滑坡。
此次发生滑坡的镇雄县塘房镇位于云南东北部,在云南和贵州的交界地带。塌方量大概有30万立方米。发生山体滑坡的农户民房沿山腰到山脚分散修建,海拔落差较大,山高坡陡。
山体滑坡属于因岩土运动而引起的自然地质灾害,其形成存在内部和外部两大类因素:内部因素包括地形、斜坡岩土体强度、斜坡植被覆盖度等;外部因素包括地震因素、气象因素如降水和融雪、人类工程活动因素,如对滑坡底部的开挖和上部的堆载等,都有可能降低斜坡的稳定性系数而形成滑坡。
尤其在滑坡的高易发地区,具备滑坡易发的条件,地层上部是坚硬的灰岩等,下部以较软的泥岩,煤系地层等为主,具备上硬下软的滑坡易发地层条件,触发因素以局部的降雨为主。所以冬季的局部降雨或融雪入渗也可能在一些滑坡高风险区形成滑坡灾害。
滑坡发生后还可能发生二次滑坡或崩塌灾害,在滑坡源区的后壁和两侧往往有临空面,是发生二次滑坡的高风险部位。
滑坡发生后会形成大量松散的堆积物,在强降雨的条件下,可能会形成泥石流灾害。滑坡如果堵塞了河流而形成堰塞湖,会导致淹没灾害。
防范次生灾害,需要做好滑坡体后缘和两侧可能不稳定山体的形变的专业监测、做好区域降雨监测,一旦发现降雨超过阈值或者形变加速和异常,及时做好人员疏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