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本题共16小题,共52 分。)
1. 与“副高盛行下沉气流导致升温”原理一致的现象是
A.纬度越低,气温越高
B.距暖流越近,气温越高
C.山体背风坡出现的焚风
D.同纬度下,海拔越低,气温越高
2. 图中,5760米等高面上划线位置的气压状况是
A.低压槽线
B.高压脊线
C.低压中心
D.高压中心
3. 在强盛副高的影响下,伊比利亚半岛(图中虚线圈位置)出现了高温天气。
下列可能会加剧高温现象的是
A.北大西洋暖流携带的暖湿气流
B.撒哈拉沙漠吹送出的干热气流
C.阿尔卑斯山背风坡的焚风
D.海陆热力差异导致的升温
研究表明,新疆著名的景点火焰山的岩层是由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陆相沉积岩(主要包括:砾岩、砂岩、泥岩)组成,其质地较为松散,在内部形成了纵横交错的洞穴峡谷,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4. 火焰山形成的地质作用先后顺序是
A.造山运动 外力侵蚀 地壳下沉 外力堆积
B.地壳下沉 外力堆积 造山运动 外力侵蚀
C.造山运动 外力堆积 外力侵蚀 地壳下沉
D.地壳下沉 造山运动 外力侵蚀 外力堆积
5. 火焰山洞穴峡谷形成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季节性洪水对松散沉积岩的冲刷
B.地下径流长期对松散沉积岩的冲刷
C.频繁但烈度较小的地震对岩层的破坏
D.频繁且方向不一的地壳运动导致的断层
东北地区包括黑、吉、辽三省及内蒙古东部地区,形成了文化一致性很高的 “东北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6.“东北人”被划分出来的依据是
A.工业结构一致性高
B.农业结构一致性高
C.语言和习俗一致性高
D.交通出行方式一致性高
7.以下能促进“东北人”形成的因素是
A.地形平坦
B.河流数量较少
C.土壤肥沃
D.矿产资源丰富
8.在自然环境影响下,东北地区较为典型的饮食文化现象及成因是
A.气候温凉潮湿,居民多用熏、腊方式保存肉制品
B.冬季寒冷漫长,居民通过腌制酸菜来获取维生素
C.山多林密,居民四季皆食山林野味
D.湿地资源丰富,居民喜食鱼虾河鲜
下图为“七普”人口结构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基础性作用关系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9. 结合所学,对上图理解正确的说法是
① 人口增长结构影响了资源的消耗,引导资源的重新配置和使用效率
② 人口年龄结构驱动服务要素变化,使教育产业中幼师培养力度增大
③ 人口分布结构导向产业要素变化,导致优质产业要素集中于大城市
④ 人口城乡结构助推城乡要素变化,形成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发展模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0. 近日,国家发改委宣布取消了300万人口以下城市落户限制。下列从人口结构与国土空间规划要素角度理解该政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城市产业出现空心化,引导生产要素集中于中小城市
B.中小城市人口适度发展,需要依托当地丰富的农产品和劳动力资源
C.发挥大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以人口促进生产要素流动和中小城市发展
D.帮助中小城市产业崛起,与大城市产业相互竞争、相互促进
岱海流域位于内蒙古东部边缘,属于黄土高原小流域生态系统,距北京仅240公里,是京津冀地区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治理近六十年来入湖水量不断减少所引发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当地开展了生态修复工作。下图为岱海流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1. 岱海入湖水量不断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升高,湖水强烈蒸发
B.降水减少,植被大量吸收地下水
C.工农业生产及生活用水量增加
D.流域蓄水发电与引水灌溉牧草
12. 岱海入湖水量逐渐减少、湖泊面积萎缩,会使滨湖湖岸
A.沙漠化加剧
B.水土流失加剧
C.盐碱化加剧
D.冻融荒漠化加剧
13. 关于岱海流域的生态修复措施,说法正确的是
A.全流域进行保护,禁止开发
B.山地实施防风蚀、稳定流动沙丘工程
C.合理分配水资源,实施引水、节水、净水工程
D.增加出湖径流量,提升湖泊自净能力
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以色列在1964 年启动了国家供水工程,即兴建纵贯南北的国家供水网,从北部的太巴列湖(海拔-213米)抽取湖水使用。到2001年该国开始推行海水淡化计划,并于2022年启动淡化海水反注太巴列湖工程。下图为以色列供水网络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冰川融水补给
②河流的河水补给
③地下水补给
④降水补给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5. 以色列国家供水工程中水资源的主要利用方向为
A.供给沿线生产、生活用水
B.促进沿线生态环境改善
C.进行南部地区大开发
D.治理南部地区荒漠化
16. 以色列能实施淡化海水反注太巴列湖工程的条件是
①海水淡化技术水平高
②水资源利用率高
③太巴列湖水位下降
④太巴列湖生态被破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二、综合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 分)
欧洲大樱桃作为经济价值较高的水果,已在陕西省南部的汉中等地得到较大规模的种植,但在与陕南相比自然条件差异巨大陕北,引种遭遇了不少难题。2016 年,陕北靖边县在外国专家帮助下通过品种改良成功引种了欧洲大樱桃。当地农民凭借着这颗“晚熟”的小红果,走上了乡村脱贫的大道。下表为2002~2016年陕南、陕北气候指标统计表,图为陕西省简图。
(1)指出陕北进行樱桃种植的不利气候条件。(4分)
(2)靖边县出产的樱桃品质高、市场大,试分析原因。(6分)
(3)试为靖边县以樱桃种植为基础促进乡村振兴提出建议。(8分)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位于江西的“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以产量大、产品精美、品类多样蜚声中外。彼时的佛山虽有精美的“石湾公仔”等陶瓷工艺品,但仍与景德镇相去甚远。20世纪80 年代初,位于珠三角的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南庄镇被划入禅城区范围,而后佛山陶瓷产业开始向逐步向景德镇等地转移。下面左图为佛山市行政区划图,右图为石湾公仔图。
(1)结合材料,对比分析20世纪80年代景德镇和佛山发展陶瓷产业不同的区 位优势。(8分)
(2)说明佛山发展陶瓷产业对当地的影响。(3分)
(3)分析导致佛山陶瓷产业发生转移的原因。(3分)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乌尤尼盐沼(20°08′S,67°29′E)位于南美洲玻利维亚西南部,是世界最大的被深厚且坚硬盐壳覆盖的荒原。近年,盐沼附近的乌尤尼市改变原本的“凿盐 砖,卖食盐”的产盐模式,利用雨季积水后盐沼形成的“天空之镜”发展了“行、游、 购、住,所见皆盐”的“盐主题”旅游业;当地政府有节制的与国外企业合作开发 盐矿及深层盐壳中的锂矿资源,建成了年产35万吨的钾盐化(肥)工厂和小型 碳酸锂提取试验室,为后续的盐化工和动力锂电池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1)推测当地利用盐资源实现“盐主题”旅游的方式。(6分)
(2)分析当地发展旅游业时,同步规划并建设钾盐化(肥)工厂的原因。(8分)
(3)伴随钾盐化(肥)工厂的投产,该国就是否加快引入外资速度来扩大锂矿开发,生产动力电池等锂制品展开了讨论。简述反对者的理由。(6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二、综合题
17.
(1)年均温较低;年降水量较少;≥10℃积温不足;极端低温过低。(每点1分)
(2)当地地处西北,降水较少,晴天较多,且海拔较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大樱桃品质高;污染程度低,水果品质高;当地樱桃成熟期较晚,弥补其他产地樱桃下市后的需求(错峰上市),市场大。(每点2分)
(3)扩大种植规模,提高产量;进一步改良品种、防止病虫害,提高质量;利用网络电商平台,建立农产品网络销售渠道,扩大市场;加强基础设施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产品外运能力;与旅游业结合,发展农家乐或观光旅游业,提高效益。(每点2分)
18.
(1)景德镇:全国瓷业中心,在国内国际上知名度更高;劳动力更充足,熟练工匠更多,产量更大。(每点2分)佛山:具有改革开放的政策优势,便于引入外国生产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更为便利;珠三角城市化快速发展,对陶瓷产品需求大(或距东南亚较近,利于出口)。(每点2分)
(2)有利:陶瓷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当地工业化和城市化;增加就业,提高收入;不利:导致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环境污染。(每点1分)
(3)长期发展陶瓷产业造成的环境污染、资源(陶土)枯竭等问题;区域经济的发展,使当地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上升;行政区划变更,区域经济发展方向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进行调整(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每点1分)
19.
(1)当地盐壳范围大,景观独特,提供游览景观;为景点(旅馆等)和交通建设提供建筑材料;制成纪念品,发展盐文化产业。(每点2分)
(2)旅游业季节性较强(只在雨季收入较大),不够稳定;钾盐化工厂的建设可以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增加国民收入;增加国家税收;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促进本国农业生产。(每点2分)
(3)该国工业体系尚未建立,缺乏自主研发锂产品的能力,大量引入外资进行开发,会导致该国长期处于锂产业链的初级产品生产阶段(4分);该地区生态脆弱,大规模开发可能会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环境污染)。(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