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防洪水教案docx

认证主体:惠州市共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1381MA56MC4BXU

下载本文档

大班防洪水教案一、基本信息1.教学对象:大班幼儿2.教学时间:[X]分钟3.教学地点:教室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幼儿能够了解洪水的形成原因、危害及特点。幼儿掌握简单的防洪水安全知识,如知道洪水来临时应如何躲避、哪些地方是安全的避难场所等。幼儿学会正确拨打求救电话(如110、120等),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清晰准确地向他人描述自己的位置和情况。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看视频、图片、讨论等活动,培养幼儿观察、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提高幼儿的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组织幼儿进行模拟演练,让幼儿在实践中锻炼应对洪水的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引导幼儿与同伴合作交流,共同探讨防洪水的方法,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幼儿对自然灾害的关注和兴趣,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幼儿认识到洪水的危险性,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培养幼儿珍惜生命、关爱他人的情感。鼓励幼儿在面对洪水等自然灾害时保持冷静、勇敢,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帮助幼儿理解洪水的形成原因、危害及特点,掌握基本的防洪水安全知识。让幼儿学会在洪水来临时正确的躲避方法和求救方式。2.教学难点如何让幼儿将所学的防洪水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在面对洪水时能够冷静应对,采取正确的自我保护措施。培养幼儿在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确保幼儿在模拟演练等活动中能够真正体验到应对洪水的过程,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四、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播放视频、展示图片等方式,直观地向幼儿呈现洪水的场景、形成原因及危害,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2.讨论法:组织幼儿围绕洪水相关话题进行讨论,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3.情境教学法:创设洪水来临的模拟情境,让幼儿身临其境地感受洪水的威胁,在实践中学习应对洪水的方法,增强幼儿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4.讲授法:对洪水的相关知识进行系统讲解,确保幼儿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为后续的学习和实践活动奠定基础。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活动设计:播放一段关于洪水灾害的视频片段,视频中展示了洪水淹没房屋、冲毁道路、人们惊慌失措的场景。播放结束后,提问幼儿:“小朋友们,刚刚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呀?洪水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引导幼儿自由发言,分享自己从视频中看到的内容。时间分配:视频播放3分钟,提问与幼儿讨论2分钟。2.新课讲授(15分钟)讲解洪水的形成原因(5分钟)活动设计:结合图片,向幼儿讲解洪水是如何形成的。简单介绍由于暴雨、河流泛滥、冰雪融化等原因,导致水位急剧上升,从而引发洪水。例如,展示一张暴雨过后街道积水很深的图片,说明大量的雨水汇聚在一起,超过了排水系统的承载能力,就容易形成洪水。时间分配:讲解4分钟,与幼儿互动提问1分钟。介绍洪水的危害(5分钟)活动设计:通过图片和简单的语言描述,向幼儿介绍洪水的危害。如洪水会冲毁房屋、淹没农田,使人们失去家园和生活来源;洪水还可能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同时,洪水也会污染水源,传播疾病,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展示一些房屋被洪水冲垮、农田被淹没的图片,让幼儿更直观地感受洪水的危害。时间分配:讲解4分钟,与幼儿互动提问1分钟。讲述洪水的特点(3分钟)活动设计:向幼儿讲述洪水具有突发性、水量大、流速快等特点。可以举例说明,比如在短时间内,原本平静的河流可能突然变得波涛汹涌,水位迅速上涨,让人来不及反应。时间分配:讲解2分钟,与幼儿互动提问1分钟。传授防洪水安全知识(2分钟)活动设计:告诉幼儿洪水来临时要尽快转移到高处,如楼顶、山坡等安全的地方;如果来不及转移,要尽量抓住固定的物体,避免被洪水冲走;不要在洪水区域游泳、玩耍,远离电线杆、广告牌等危险物品。时间分配:讲解1分钟,与幼儿互动提问1分钟。3.演示与互动(10分钟)演示正确拨打求救电话的方法(3分钟)活动设计:教师向幼儿演示如何正确拨打求救电话(如110、120等)。模拟拨打求救电话的场景,清晰地说出自己所在的位置、遇到的危险情况以及需要什么样的帮助。例如:“喂,110吗?我在XX路XX号,这里发洪水了,我的家被淹了,好多人都被困住了,请你们快来救救我们。”时间分配:演示2分钟,简单讲解注意事项1分钟。互动环节:模拟求救场景(5分钟)活动设计:请几位幼儿分别扮演求救者和接线员,进行模拟求救电话的练习。其他幼儿观察并学习正确的表达方式。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确保幼儿能够准确清晰地传达信息。时间分配:幼儿模拟练习4分钟,教师总结点评1分钟。展示安全避难场所的图片并讲解(2分钟)活动设计:展示一些常见的安全避难场所的图片,如学校操场、高地广场等,向幼儿讲解这些地方相对安全的原因,以及在前往避难场所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时间分配:讲解1分钟,与幼儿互动提问1分钟。4.课堂练习(10分钟)小组任务活动设计: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给每个小组发放一套关于洪水场景的图片和一些简单的道具(如小旗帜代表安全区域、小玩偶代表被困人员等)。要求小组讨论并设计一个在洪水来临时的逃生计划,包括如何通知家人、如何带领被困人员转移到安全地带等。然后,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展示和讲解。时间分配:小组讨论6分钟,代表展示讲解4分钟。5.总结与回顾(5分钟)活动设计:邀请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如洪水的形成原因、危害、特点以及防洪水的安全知识等。教师进行补充和总结,强化幼儿的记忆。时间分配:幼儿发言3分钟,教师总结2分钟。6.作业布置(课后完成)活动设计:请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制作一张关于防洪水的手抄报,内容可以包括洪水的危害、防洪水的方法等。下节课带到幼儿园进行展示和分享。时间分配:布置作业1分钟,强调完成要求1分钟。六、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针对大班幼儿开展的防洪水安全教育课程。洪水作为一种常见且具有较大危害性的自然灾害,对幼儿进行相关知识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在教材体系中,本节课处于幼儿安全教育板块的重要位置。通过让幼儿了解洪水的形成、危害及特点,掌握基本的防洪水安全知识和技能,能够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幼儿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这不仅有助于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保护自己,也为幼儿今后面对各种突发情况奠定了基础。同时,通过教学过程中的讨论、模拟演练等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分析、归纳总结以及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符合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让幼儿在学习防洪水知识的过程中,锻炼多种能力,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提升。七、反思1.目标达成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大部分幼儿能够了解洪水的形成原因、危害及特点,掌握了基本的防洪水安全知识,如知道洪水来临时的躲避方法和安全避难场所等,在知识与技能目标方面基本达成。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上,幼儿通过观看视频、讨论、模拟演练等活动,观察、分析和归纳总结能力以及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得到了一定的锻炼。例如,在小组讨论逃生计划的活动中,幼儿们积极交流想法,共同完成任务,团队协作能力有所提升。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方面,幼儿对洪水等自然灾害有了更深刻地认识,增强了安全意识和责任感,激发了对自然灾害的关注和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珍惜生命、关爱他人的情感。2.问题分析部分幼儿在模拟演练环节中,对于一些细节问题理解不够深刻,如在模拟拨打求救电话时,不能准确清晰地说出自己的位置和情况。这可能是由于幼儿年龄较小,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对复杂信息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在小组讨论过程中,个别小组存在参与度不高的情况,部分幼儿过于依赖他人,缺乏主动思考和表达的积极性。这可能与小组分工不够明确、幼儿性格差异等因素有关。3.方法效果直观演示法通过播放视频、展示图片等方式,有效地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帮助幼儿更直观地理解了洪水的相关知识,教学效果较好。讨论法激发了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促进了幼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但在组织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确保每个幼儿都能积极参与讨论。情境教学法创设的洪水模拟情境让幼儿身临其境地感受了洪水的威胁,增强了幼儿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但在情境的真实性和趣味性方面还可以进一步优化,以更好地调动幼儿的积极性。4.学生反馈大部分幼儿对本节课的内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尤其是视频和模拟演练环节,让幼儿们觉得很有趣。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发言,主动参与讨论和练习,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热情。部分幼儿表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到了很多防洪水的知识,以后遇到洪水知道该怎么做了,这说明教学内容对幼儿起到了一定的教育作用。也有幼儿提出希望能有更多类似的实践活动,让他们能更好地掌握应对洪水的技能,这为今后的教学改进提供了方向。5.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一些重点和难点知识,要多采用简单易懂、生动形象的方式进行讲解,并增加反复练习的机会,帮助幼儿加深理解和记忆。例如,在讲解拨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