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探究:干了一碗恒河水和干了一碗黄河长江水有啥区别发现黄河源头,仅碗口大小,严禁任何人靠近!附北方地区地理知识戈壁母亲河黄土高原

将全身浸泡在恒河水中的经历

“古老神秘恒河水”

02:41

干了一碗恒河水,然后……

记者在视频里介绍

日本一名网红

将全身都浸没在恒河水里

起身后用双手捧起河水洗了好几次脸

上岸一小时后

她感到鼻子、喉咙痛等不适症状

当晚还发起了烧

症状持续了两天才“活过来”

凭借恒河水超强的自净能力

当地人千百年来

在恒河里洗澡、生老病死

但在上世纪80年代后

恒河沿岸的制造企业

向“母亲河”肆无忌惮地排放各种污水

重金属超标的污水

让有益微生物开始罢工!

根据世卫组织的警告

使用恒河水作为饮用水和沐浴用水

会带来高于普通人6倍的

皮肤病和消化道疾病几率

干了一点恒河水

该网红表示很后悔

希望公众不要随意模仿

同样是母亲河

我国的长江黄河水

能来一碗吗?

雷霆雨露,俱是妈恩

长江黄河

和恒河比

都是人口超级大国的母亲河

都发源于青藏高原那一片

都是自西向东流入海

在近几十年

都因所在国家快速工业化

带来了水资源污染问题

最近几年

所在国家也都在拿出保护或者治理的办法

黄河黄河

里头黄的是土是沙!

这条母亲河

肥沃土地滋养庄稼

却又总是泛滥、改道、流失水土

中国人跟它较了几千年的劲

历朝历代的大事之一都是治黄!

长江

下游地区普遍经济发展快

除工业化带来污染外

长期拦河筑坝、挖砂采石、高强度捕鱼

长江生物多样性持续下降

前些年几乎也到了“无鱼”等级

恒河vs长江黄河

为保护本国的母亲河

2014年印度大选时

现任印度总理莫迪就提出了清洁恒河计划

从2015年开始的5年内

要投入30亿美元治理污染

截至2018年10月

总共治理投入8.2亿美元

一共236个治理子计划

只有63个已经完成

41处抽检区域中只有4处达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

今年10月30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出台

明年4月1日施行

两部保护法都强调“流域生态保护和修复”

不只是保护河,而是流域

不只是保护水

而是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的构建

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实行10年的常年禁捕

共计退捕上岸渔船11.1万艘

涉及渔民23.1万人

目前

长江常见鱼类资源已有恢复的趋势

小型受威胁鱼类种群已有恢复的迹象

网友们纷纷表示

治理带来了肉眼可见的变化

来,干了这碗长江黄河水!

说了这么多

长江黄河水

到底能不能干了?

答案就一个字

能!

截至去年

长江干流水质

连续两年全线年均值达到了II类

黄河流域干线

有90%以上的断面达到了II类以上水质

我国把地表水定为五类

一类水是属于江河湖泊的源头水

有一点儿污染都不行

二类水要求水质要适合作为饮用水源地的用水

三类水是适合鱼类生存的水

四类水是属于工业用水

和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

五类水是符合农业灌溉标准用水

及一般景观要求用水

其中,二类水、三类水

喝起来安全是没有问题的

而二类水质

经常规净化处理即可供生活饮用

所以

可以干了这碗长江黄河水!

追溯自己的根源和历史,这是人类的情怀,也是对于历史的探知,中国人也是热衷于挖掘历史追溯历史。对于黄河,中国人有着最留恋的情结,它是母亲河,它哺育了五千年华夏文明,让古今多少文人骚客不吝于用诗篇美句来记载它的样貌。

柳中庸在《征人怨/征怨》写到:"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由此可见黄河的源远流长。

众所周知,最早的中原文明便是从黄河流域开始孕育的,而黄河的作用不仅仅是我们炎黄子孙的母亲河,同样也是我国开疆辟土的原点。直到目前为止,我国对黄河仍是保持追本溯源的态度,多年以来孜孜不倦地坚持寻找黄河的源头。

黄河

黄河水源远流长永不停息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用"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来向我们描写了黄河样貌。怒吼这的黄河夹杂着厚重的泥沙,这是众人记忆中黄河的样子,壮美且气势无双。对于黄河的眷恋以及敬畏,自古以来皆是被诗人所展现。但有一点,那便是对于黄河的源头,古代诗人无从得知,面对源远流长的且生生不息的黄河,古代的中国人有太多的疑问,并不黄河之水从何处来。

黄河源头

多番探索,黄河的源头是碗口大的泉眼

现代科技的发达让我们比古人更有进行探索的条件,很多专家为了找出黄河之源头而进行实地考察和分析。经过多番探索,也终于找过了黄河的源头,发现原来黄河的发源地总共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古宗列曲、卡日曲、扎曲,皆是位于青海一带。而这3处源头中最有特色的还是黄河南源,也就是位于巴颜克拉山脉各雅山北麓的卡日曲。

源头之水的颜色也不是千万人印象当中黄河的颜色,而是清可见底的雪山水,这属于黄河真正的源头,神奇的是出水口仅有碗口大小,在于经过黄土高坡夹带着千万吨黄土的黄河流域简直天差地别。

黄土高坡

看到黄河源头的庐山真面目之后,众人心中皆为震惊,毕竟如此清晰且涓涓细流与黄河的气势磅礴完全无法联系在一起。可不管是源头还是黄河展现在大众眼前几千年的模样,都令人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也有人开始推测,涓涓细流之所以到最后会变成万吨黄沙的黄河,主要原因还是来自于在人类的文明发展过程中,对于环境造成了不可忽略的破坏,正是水土严重流失,在经过黄河高原、戈壁等地方时带走大量泥沙,才会让清澈的雪山之水变成了黄色。但也正是因为流域的过程中卷走万吨黄土,经过多年的泥沙堆积而形成的平原,成为了最初的中原之地,不得不再次叹服自然的力量。

黄河流域

源头禁止任何人靠近

面对神圣且神秘的母亲河在找到源头之时,不少的人表示要到源头去朝圣,去看一看走一走,但这都是不被允许的。原因在于源头虽然仅有碗口般大小,但其中却潜藏着许多危险。源头的周围比较大的范围内土地含水量高,土质无比松软,地底下也可能存在很多目前还未探测到的细流,而人一旦靠近却很有可能会深陷其中而很难得救。

与此同时,由于源头之处是属于违背开发的生态环境,附近隐匿着不少凶猛的动物,却因为喜欢在源头处饮水而命丧于此。所以,不管是从泉眼的环境保护出发,还是从游客的自身安全,都是黄河源头禁止任何人靠近的原因所在。

黄河

结语:

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中国便是其中之一,也是截止到目前为止仍是继续上演着神奇且美丽故事的国家。印度的恒河早已污染不堪,埃及的尼罗河不断在缩小也是由于国家治理不当。而我国的黄河周围的环境依然是保持着青山绿水,黄河之水仍是源远流长川流不息,依旧散发着华夏五千年神奇且美丽的色彩。

一.东北地区农林基地的建设

1.商品粮基地的建设与保护

(1)概况:东北沃野千里,土地资源丰富,耕地面积约占全国耕地的1/5,按人口平均,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左右;耕地主要集中在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和三江平原,土壤主要是黑土、黑钙土,肥力较高;且地势平坦,适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2)黑土合理利用问题

①问题:在区域开发中,由于水土流失,造成土层变薄、肥力下降等问题。

②治理措施:一方面加强对坡面和沟壑的治理,植树造林;另一方面秸秆还田和增施有机肥。

(3)低温冻害问题: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农业区,冬季漫长,无霜期短,且离冬季风的源地近,经常受低温冻害的影响。

(4)沼泽保护问题

①分布与功能:三江平原分布着我国最大的沼泽地,沼泽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蓄水池、水源地,对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以及作为动植物栖息地。

②湿地减少:过度开垦耕地,建议国营农场,把“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

③治理措施:退耕还林、还草、还湿。

2.森林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1)概况:东北地区广大山区森林资源丰富,是全国最重要的天然林区,居全国三大林区(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南方林区)之首。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2)问题:长期以来,东北地区林木超采十分严重,采育失调,加之森林火灾、虫灾,使森林覆盖率下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3)治理:实行保护、恢复和发展并重的方针,既发挥森林系统对全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又不断提高林地的经济产值。具体措施:坚持合理采伐;积极营造人工林;促进珍贵树种的更新;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率;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

二.华北平原中低产田的整治

1.概况: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为冲积平原,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为缓斜平原,中部为冲积低平原,东部为渤海平原,中东部地区多中低产田。

2.问题:冬春干旱,夏秋多雨。使华北平原极易发生旱涝、盐碱和风沙危害。春季气温回升很快,蒸发旺盛,风沙多。此时在低洼地或排水不畅地,会出现盐分向地表积聚的现象,形成盐碱地。雨季又常在洼地形成洪涝灾害,加之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使灾害更加严重,这样形成众多的中低产田。

3.对低湿地和盐碱地的治理

(1)一方面是对低湿地的治理和开发:因洼制宜发展处“鱼塘—台田模式”,挖鱼塘,在水中养鱼和养鸭,筑台田,在田中种植粮、果、棉等。

(2)另一方面是对盐碱地(春秋返盐、夏季淋盐、冬季盐分稳定)的治理:其核心以治水为中心,以治水为中心,完善排灌系统;采取引淡淋盐,井排井灌等措施使土体脱盐;采用覆盖措施,建防护林网,果与椿棉间种,培育、使用良种等减少蒸发,抑制盐碱上泛。

三.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整治

1.位置: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

2.黄土高原成因:风力沉积而形成的。科学家广泛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其分布规律是自西向东呈:戈壁-沙漠-黄土景观。

3.地貌形态:支离破碎,沟壑纵横,多黄土塬、黄土墚、黄土峁、黄土川等地貌。

(1)黄土塬:顶面平坦宽阔的黄土高地,又称黄土平台。其顶面平坦,边缘倾斜3°-5°,周围为沟谷深切,它代表黄土的最高堆积面。因受沟谷侵蚀影响,塬面的面积正在缩小。

(2)黄土梁:黄土梁为长条状的黄土丘陵,主要是黄土覆盖在梁状古地貌上,又受到近代流水等作用的侵蚀而形成的。

(3)黄土峁:指单个的黄土丘陵。峁的横剖面呈椭圆形或圆形,顶部有的为平顶,略呈穹起,四周多为凸形坡,坡长较短,坡度变化比较明显,主要分布在高原沟壑区。

(4)黄土川:沟谷进一步发展就成为川,黄土川是黄土高原重要的农业区。

4.严重的水土流失

(1)原因

原因

表现

自然原因

土质

黄土质地疏松,多孔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对流水侵蚀的抵抗力极弱

地形

地表崎岖,地表径流流速快,对地表的冲刷强

降水

主要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

植被

森林向草原过渡,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能力差

人为原因

不合理土地利用、滥砍滥伐、开矿、修路等对表的破坏

(2)影响

①严重的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坏了农田和村庄,使得自然灾害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②泥沙下泄导致河流含沙量剧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了巨大困难。

(3)治理

①一般措施

a: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打坝淤地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

b: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

②小流域综合治理:每个小流域(坳沟或河沟的沟道流域)可以看作一个完整的地域单元,从泥沙的产生到输水输沙均在小流域完成。综合治理的重点是保持水土,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建立高效、有机的农林牧生产体系。经过几十年治理,成效显著。

措施

保塬

护坡

固沟

工程

措施

平整土地

修筑梯田(拦蓄坡面径流)

打坝建库(贮水拦沙)

生物

措施

营造护田林网

封坡育林育草

技术

措施

采用喷灌、滴灌技术、地膜覆盖、选育良种、轮作套种,深耕改土、增施肥料等

综合自央视网等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瞭望》专访水利部副部长王宝恩丨旱涝同御保安澜◆ 与上一个十年相比,近十年我国洪涝灾害年均损失率由0.49%下降到0.23% 自6月1日起,我国南方地区进入主汛期;自7月1日起,我国全面进入主汛期,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进入关键阶段。 据预测,今年主汛期我国区域性阶段性旱涝明显,北方洪涝可能偏重,极端暴雨洪涝事件趋多趋频趋强,盛夏可能有较强台风北上影响内陆,灾害风险偏jvzquC41yy}/enmqog4dqv4pgyy0497729651<9836?/uqyon
1.近十年来,我国以占全球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20%的人口水利部部长李国英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实现整体性跃升,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实现历史性解决,水资源利用方式实现深层次变革,水资源配置格局实现全局性优化,江河湖泊面貌实现根本性改善,水利治理能力实现系统性提升。 李国英表示:“近十年我国洪涝灾害年均损失占GDP的比例由上一个十年的0.57%降至0.31%。近十jvzquC41yy}/eww0ep5kkwllk1zyes442481;:81v46349>35a;38959;;:/uqyon
2.生态环境公报:过去十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均处于近40年来高位5月26日,生态环境部发布《2020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简称《公报》),《公报》中有关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方面的内容显示,中国沿海海平面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2020年,中国沿海海平面较常年高73毫米,为1980年以来第三高。过去十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均处于近40年来高位。1980-2020年,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为3.4毫米/年。jvzquC41o0zigyfrgt4dp8ze0lyqAltpvkj>3;=767:5
3.中国这十年丨2.8亿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解决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司长姚文广介绍,与上一个十年相比,近十年我国洪涝灾害年均损失率由0.57%下降到0.31%。 姚文广介绍,十年来,我们坚持预防保护控“增量”,依法监督指导50万个生产建设项目落实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人为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增量”得到有效防控。jvzquC41yy}/eqnpceuvt}3qti5bt}neng5eg}fkn1814;42;1oe1?>2;5720|mvon
4.洪涝灾害评估研究注意:近十年,关于洪涝灾害的文章,结合遥感监测、模拟、评估的,提取新的研究点。 洪涝灾害研究方法总结 思路:综述→文章 综述一:《洪涝灾害评估研究综述》,南通大学学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硕士研究生 关键词:风险评估损失评估致灾因子孕灾环境jvzquC41dnuh0lxfp0tfv8z232846>961cxuklqg1fkucrqu13837>:89
5.非凡十年|照片中的美丽中国——人民政协网首先是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实现整体性跃升。数据为证:近十年我国洪涝灾害年均损失占GDP的比例由上一个十年的0.57%降至0.31%。 今年,面对长江流域1961年以来最严重干旱,通过实施“长江流域水库群抗旱保供水联合调度专项行动”,保障了1385万群众饮水安全和2856万亩秋粮作物灌溉用水需求。 jvzquC41yy}/tvzd0ipo7hp1e532;7/2;33488429>377xjvor
6.中国这十年丨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实现历史性解决国内新闻十年来,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实现整体性跃升。科学精细调度水利工程,成功战胜黄河、长江、淮河、海河、珠江、松花江辽河、太湖等大江大河大湖严重洪涝灾害,近十年我国洪涝灾害年均损失占GDP的比例由上一个十年的0.57%降至0.31%。 十年来,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实现历史性解决。锚定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这一打赢脱贫攻坚战的jvzquC41yy}/fƒ|yy0ipo8}kpyko1pzqpgoykw|gp1814;5;1v814;5;35e22A5735;/j}r
7.中国防汛抗旱十年报告:兴水除害惠民生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水资源分布严重不均,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与水旱灾害持续不断斗争的历史。 为政之要,其枢在水。 站在新世纪的起点上,中国用十年时间书写了防汛抗旱新篇章:一座座大坝巍然屹立,拦腰截断洪峰;一条条堤防绵延千jvzquC41yy}/3;8930io1;5341711<51CTZJ3<:378?42A79;9>4ajqn0unuou
8.10年致超30名婴儿死亡这款“哄娃神器”被召回3月21日,伊朗出现大范围持续降雨,造成全国范围的洪涝灾害。迄今已近1个月,已经造成76人死亡,另有至少544人受伤。这次洪涝灾害波及伊朗全国31个省份中的25个,并造成数亿美元经济损失。 7名阿富汗儿童被一枚未引爆的炸弹炸死 还有多人受伤 当地时间14日,阿富汗东部拉格曼省发生一起未引爆炸弹爆炸事件,造成至少7名儿童死亡, jvzquC41pg}t0lhvx0ipo8r1c1oofn}0ujznnHnf?CXUKK8stYgjDƒXfnCuoxBZVc3?16::
9.中国灾害史研究简讯(第243期)清代灾害治理研究的新探索——周琼《清前期重大自然灾害与救灾机制研究》评介 近十年清至民国时期新疆自然灾害研究综述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中国古代疫病与社会关系之探讨 嘉靖初特大灾荒与明代地方备荒仓储体系的重构 历史灾害地震信息数据库建设 资源利用与灾害应对:陕甘宁边区人与野生动物的关系 jvzquC41gji/o~h0gf{/ew4kphu03959148337mvo
10.广东遇近十年同期最强暴雨多地破纪录,防汛形势严峻对于主汛期南方地区的防洪压力,郑志海指出,今年我国气候状况总体偏差,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以涝为主,东部季风区降水总体偏多,预计区域性和阶段性的洪涝灾害将较为明显。今年汛期,南方地区的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太湖流域降水将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多,北方的松花江流域、黄河流域中下游降水也将偏多,建议相关部门提前做jvzquC41pg}t0lmkpc4dqv4uqeobnpi132612:;;1463699461:76:>3:5ebnu3jvor
11.中国这十年我国水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升新闻频道央视网消息:9月13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水利部负责人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水利发展成就。 十年来,我国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实现整体性跃升。通过不断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措施,科学精细调度水利工程,近十年我国洪涝灾害年均损失占GDP的比例由上一个十年的0.57%降jvzquC41pg}t0lhvx0io1;54416:1:81CTZJkYo\{6?h4x;NH6kijuTK446:3<3ujvsm
12.中国这十年我国水利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水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升李国英:不断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近十年我国洪涝灾害年均损失占GDP的比例由上一个十年的0.57%降至0.31%。加强农田灌溉工程建设,建成7330处大中型灌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0.37亿亩。 李国英介绍,十年来,各地深入推进流域水生态保护治理,充分发挥河湖长制的制度优势和积极作用,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江河湖泊面貌实现根jvzq<84ejktb0lst0et0pn|u146349>361z32;72;3:`7;;22:<727xjvor
13.专题06自然灾害(学考真题汇编,全国通用)高中地理在资源开发与保护中,常遇到的气象灾害有 等,对该灾害防御措施主要是 。6.(2025·福建·合格考)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建立救灾物资储备库是自然灾害应急救援的重要措施,能有效减少灾害损失,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下图示意近百年来华北地区旱灾和洪涝灾害点位分布、海河流域的分布。 (1)华北地区旱灾多发的季节是jvzquC41yy}/|}m0eun1|thv1;59<9:;44ivvq
14.中新网直播:中宣部就党的十八大以来水利发展成就举行发布会深入贯彻落实“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理念,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断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措施,科学精细调度水利工程,成功战胜黄河、长江、淮河、海河、珠江、松花江、辽河、太湖等大江大河大湖严重洪涝灾害,近十年我国洪涝灾害年均损失占GDP的比例由上一个十年的0.57%降至0.31%。去年jvzquC41o0iikwfpgyy/exr1ycv0fnyckn5dj|4|d1:47B3u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