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水利部数字孪生流域重点实验室(筹)刘家宏,梅超,王佳;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王东,王浩
摘 要:2023年7月,京津冀地区发生历史罕见特大暴雨,造成北京门头沟区等地出现特大山洪和城市内涝灾害。门头沟流域面积仅37km2,无常设水文监测站,给洪水分析和灾害复盘带来挑战。结合关键断面的洪水视频监控数据,通过灾后现场调查、测量,结合数字流域模型模拟等,推算得到门头沟流域7月31日最大洪峰流量为512.6m3/s。洪峰通过期间,控制流域面积90%的中昂时代广场西北跨河桥三孔箱涵的过流能力为215.0~308.9m3/s,远低于断面最大洪峰流量。建议下一步灾害重建时全面复核北京门头沟、房山等城区山洪沟跨沟桥梁的设计过流能力,考虑极端暴雨洪涝风险,适当提高跨沟桥涵的过流能力,避免因洪水溢流蔓延而造成严重损失。
关键词: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特大暴雨;洪水分析;数字流域模型;门头沟流域;北京市
0 引 言
大石河漫水桥站最大洪峰流量5300m3/s,列有实测资料以来的第1位;拒马河张坊站最大洪峰流量6200m3/s,列有实测资料以来的第2位,上述两河断面洪量分别相当于2012年“7·21”强降雨的9倍和4倍。如此大的暴雨和洪水在源头及支流上是如何形成的,对于大多数无测站的小流域仍是一个未知数。开展城市洪涝场景的模拟和推演对灾后重建和未来洪涝风险预警、防控十分必要。洪涝模拟、预警、推演、联防联控等方面已经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技术体系,但在资料稀缺的城市小流域洪涝快速、精准模拟方面仍存一定困难。本文选择北京市雨量大、洪水猛、受灾严重的门头沟流域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23·7”特大暴雨中的洪水过程,为小流域极端超强降雨灾害防治提供基础支撑。
1 流域概况
门头沟,又称玉河、黑河沟、黑水河等,是北京市九龙山与南大梁之间的一条天然季节性河沟。源头西起横岭,向东经天桥浮、圈门、东辛房、河滩至城子注入永定河。因跨沟修建了一座“圈门过街楼”,形似城门而得名。据老北京著名民俗学者金受申先生讲述,门头沟就是“圈门前头有条沟”的意思。门头沟属于永定河右岸支流,位于门头沟新城北部,汇流面积约37km2。流域内的圈门、永定楼等是“一线四矿”(“一线”指门大线,“四矿”指沿门大线依次分布的王平、大台、木城涧和千军台4座煤矿)门大线的起点、京西文化旅游和绿色创新产业培育的重要承载地。根据《门头沟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20—2035)》,流域内规划街区总用地面积约7.47km2。
门头沟采煤历史悠久,本来有一个优美的名字——玉河,因沟两侧煤矿排出的废水注入,使得河水变黑,玉河成为了黑河沟。2006年,流域内的矿井正式关闭,转入对废弃矿山的恢复治理阶段。现在门头沟流域从“一盆火”变成了“一片绿”,植被覆盖率达到75%以上,成为北京市西部生态涵养区。
流域内最高点位于九龙山最高峰刺茅花坨,海拔990m(图1),最低点位于沟道入永定河口处,海拔87m,流域最大落差超900m。主沟长度约8.5km(永定河沟口—玉河古道天梯),平均纵坡降3.5%,沟口段纵坡降较小,约为1.2%。流域源头段为高山陡坡,从海拔超900m下降到300m,平均距离仅有1.5km,山坡平均坡降达40%(图2)。
2 “23·7”特大暴雨洪水分析
2.1 暴雨灾害情况概述
2.2 流域降雨数据
2.3 流域产汇流分析
门头沟流域面积虽然不大,仅有37km2,但是流域呈“西南—东北”向的长条状(图4),汇流方向和本次降雨的移动方向大体一致,造就了极为不利的洪水组合形式。首先,流域上游先降雨,产流后快速流向下游;接着,下游出现降雨产流,上游的产流经沟道传播延时后正好与下游稍后的降雨产流叠加,形成极为不利的“峰峰叠加”效应,推高了洪峰流量。从图4可以看出,门头沟的水系支沟较多,左岸有6条支沟汇入,右岸有2条支沟汇入,每一条支沟的汇入,对主沟的洪峰就是一次助推,自上而下“层层助推”,就形成了下游沟口极高的洪峰流量。
2023年的“23·7”特大暴雨洪水中,门头沟的洪峰出现在7月31日11:00—15:00,由于沟道内没有常设的水文站,其最大流量没有准确的监测数据。并且,由于洪峰过境时,洪水已经漫出河岸,呈现散流状态,即使有监测设施,也无法测得准确的洪峰流量。本文基于距离门头沟入永定河河口1.5km的中昂时代广场附近的视频截图(图5(a)),推算本次洪水过程中门头沟流域的洪峰流量。通过图4的流域地形分析,门头沟中昂时代广场桥断面控制了流域面积的90%,其洪峰流量基本可以代表整个流域的洪峰流量。中昂时代广场西北跨河桥灾害前有汉白玉栏杆,栏杆的横杆相对高度为0.9m,立柱顶端相对高度1.4m,从7月31日中昂时代广场附近的视频截图可见,洪峰过境时汉白玉栏杆和立柱被全部冲毁(图5(b))。
通过灾后残留在明黄色弧形金属支撑拱上的洪痕调查,结合7月31日视频截图,测得洪峰最高水位漫过桥面约0.9m,漫水总宽度约70m(包括河道两侧的道路)。同样,通过现场调查得到该桥下为3孔7.0m×3.0m的箱涵。结合流域概况分析可得该河段的纵坡降为1.2%。本过流断面可简化为图6形式:3孔满流箱涵(7.0m×3.0m)加上顶部0.9m×70m的宽浅“河道”(图6)。
根据曼宁公式计算暴雨洪峰流量(表1):
2.4 流域洪水过程模拟
数字流域模型将门头沟流域划分为145个沟道单元,每个沟道单元对应有左坡面和右坡面,源头单元还有源坡面,总计划分为326个产流计算小区,平均每个小区的面积约为0.11km2,相当于340m×340m的街区单元,基本可以反映流域垫面的空间不均匀性。对于流域内占比20%的城区单元,采用综合径流系数法计算暴雨径流,特大暴雨径流系数取0.95。通过模型运行,得到门头沟流域出口断面的洪水过程如图7所示。
从图7中可以看出,本轮降雨过程中,门头沟出现了3次洪峰过程,第1次出现在7月30日,第2次出现在7月31日,第3次出现在8月1日。7月31日的洪峰流量最高,模拟值为512.6m3/s,位于调查值426.3~625.8m3/s范围内,上下偏差分别为22.1%和-16.8%,基本满足洪水预报值20%的精度要求。
3 结 语
参考文献
[1] 张建云,王银堂,贺瑞敏,等.中国城市洪涝问题及成因分析[J].水科学进展,201,27(4):485-491.
[3] 刘家宏,梅超,邵薇薇,等.城市排水防涝基础设施应对能力的三个阈值[J].水利学报,2022,53(7):789-797.
[4] 程晓陶,刘昌军,李昌志,等.变化环境下洪涝风险演变特征与城市韧性提升策略[J].水利学报,2022,53(7):757-768,778.
[5] 张红萍,李敏,贺瑞敏,等.城市洪涝模拟应用场景及相应技术策略[J].水科学进展,2022,33(3):452-461.
[6] 黄玄,刘国庆,刘思恩,等.平原河网城市极端暴雨洪涝风险数值模拟方法研究[J].中国防汛抗旱,2023,33(7):21-27,33.
[7] 李皓轩,梅松军,周康.广州市沙河涌流域内涝预警系统的构建与应用[J].中国防汛抗旱,2023,33(5):23-27,34.
[8] 叶陈雷,徐宗学.城市洪涝数字孪生系统构建与应用:以福州市为例[J].中国防汛抗旱,2022,32(7):5-11,29.
[9] 陈升.上海模拟重演郑州“7·20”特大暴雨情景分析[J].中国防汛抗旱,2022,32(9):56-59,86.
[10]刘家宏,梅超,刘宏伟,等.特大城市外洪内涝灾害链联防联控关键科学技术问题[J].水科学进展,2023,34(2):172-179,181.
[11]Piadeh F,Behzadian K,Alani A M.A critical review of real-time modelling of flood forecasting in urban drainage systems[J].Journal of Hydrology,2022,607:127476.
[13]宋晓猛,张建云,贺瑞敏,等.北京城市洪涝问题与成因分析[J].水科学进展,2019,30(2):153-165.
[14]王晨沣,傅旭东,张玍,等.黄土高原植被作用下黄河数字流域模型坡面侵蚀模块改进[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62(12):1953-1963.
[15]刘家宏,王光谦,李铁键.黄河数字流域模型的建立和应用[J].水科学进展,2006,17(2):186-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