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悲壮走向豪迈——磁县7·19特大洪灾灾后重建成就图片展”于7月19日在磁州窑博物馆开展。这次展览由中共磁县县委、磁县人民政府主办,中共磁县县委宣传部、磁县广播电视台承办。主题是“科学重建新征程、跨越发展新篇章”,旨在展现磁县人民从恢复重建走向跨越发展的奋斗历程,全面反映磁县2016年7·19特大洪灾后恢复重建取得的阶段性成就和灾区人民自立自强的精神风貌,凝聚起新时代建设业强民富、美丽幸福新磁县崭新篇章的工作合力。
这次展览备受全县人民瞩目,小编带你先睹为快!
前 言
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磁州儿女不会忘记!
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为弘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自力更生、重建家园”的伟大抗洪精神,展现磁县人民从恢复重建走向跨越发展的奋斗历程,全面反应灾后恢复重建取得的阶段性成就和灾区人民自强自立的良好精神风貌,实现灾区“户户安居、乡村秀美、设施提升、生态改善、经济发展”的目标,磁县组织了这次以“科学重建新征程、跨越发展新篇章”为主题的“7·19”特大洪灾灾后重建成就图片展。通过这次图片展,把灾后重建迸发的强大精神力量,转化为推动磁县“转型突破、绿色赶超”的巨大动力,汇聚起全县为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创新创业的发展激情。
用心用爱用情怀,同心同力同担当。这次展览得到了各乡镇、县直各单位的大力支持,共收到图片1万余张,经过组委会精心筛选,选出115张进行展览,展览共分八个篇章。展览中的照片虽然只是我县灾后重建中的一个个片段、一个个剪辑,但却记录了磁县人民为之的努力与付出,镶刻着磁县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是永远不可忘却的纪念。磁县人民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牢记这一历史,进一步发扬抗洪精神,用勤劳双手,把磁县建设城业强民富、美丽幸福的新磁县的宏伟目标。
重建精神永续辉煌,谱写新磁县宏伟篇章,永远在路上!
暴雨袭来 奋起救灾
历史不会忘记
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袭击磁县
784毫米最大降雨量创历史极值
全县10余个乡镇遭受重创
受灾人口32.8万人
直接经济损失21.49亿元
灾难面前
磁县人民众志成城 并肩作战
一场声势浩大的抗洪救灾战役自全县打响
▲洪水过境:漳河流域水位上涨迅速
▲一片汪洋:都党乡南莲花村遭洪水侵袭,村庄变水乡。
▲波涛汹涌:陶泉乡五里河村遭遇最强洪流
▲被冲毁的家园
▲被洪水肆虐的街道
▲活着就好,冲掉的东西还会有的。
▲奋起救灾
▲挺近孤岛:通往南王庄的道路面目全非
▲暴雨过后,磁县干部群众有条不紊开展生产自救。
亲切关怀 巨大鼓舞
省市领导高度重视
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
在市委、市政府的关怀下
磁县人民自强不息、亮剑拼搏、感恩奋进
一个个感人的瞬间
一声声亲切的问候
汇聚起无穷的力量
激励着48万磁县人民
以无限热情投身到灾后重建事业中来!
▲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梁田庚到陶泉乡五里河指导灾后重建
▲时任河北省副省长,现任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王晓东来磁县调研防汛工作
▲时任河北省副省长,现任省政协副主席沈小平来磁县调研指导抗洪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
▲时任省军区副司令员张焕学来磁县调研指导灾后重建工作
▲河北省省长助理 省金融办主任江波一行来磁县调研指导金融支持灾后重建工作
▲邯郸市市委书记高宏志来磁县调研指导灾后重建工作
▲邯郸市市长王立彤到岳城水库检查防汛工作
▲邯郸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增良来磁县视察防汛工作
科学规划 深入调研
磁县县 委县政府把灾后重建
作为最大的政治
最大的发展机遇
最大的项目和最大的民生工程,
科学规划 深入调研
本着突出重点、民生优先的原则
把灾后重建与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
旅游开发、城镇建设、社会建设相结合
整合项目资源
着力破解灾后重建中遇到的一系列难题
及时研究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措施
有序地推进灾后重建
全面加快灾后重建工作的步伐
有力地保证了灾后重建各项工作的落实
▲县委书记吴从江深入灾区一线调研指导灾后重建工作
▲县委副书记、农工委书记亢存生调研指导灾后重建工作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郝红燕、副主任陈志强在陶泉乡视察乡村振兴工作
▲县政协主席董贵星、时任县政协副主席程秀琴调研指导灾后重建工作
▲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刘俊波调研指导灾后重建工作
▲县委常委、副县长崔仲民调研指导灾后重建工作
▲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吴耀锋,时任县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张天锁调研指导灾后重建工作
▲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统战部部长、群工部部长高超指导灾后重建工作
▲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轩爱玲指导灾后重建工作
▲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蒋腾龙到都党乡调研指导灾后重建工作
▲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叶林涛到磁州镇开展扶贫帮困工作
▲县委常委、人武部部长郑富调研灾后重建工作
苦干事干 重建家园
千难万难,以干克难,美好家园靠双手实现
磁州大地上
曙光照耀 干劲冲天
一幢幢在废墟上傲然屹立的坚固而漂亮的新居
一张张充满由衷感激和喜悦的笑脸
一处处热火朝天恢复重建的繁忙场景随处可见
一个幸福美丽的新家园正快速崛起
学校、医院、交通、城镇等基础设施极大改善
灾后重建工作,生动诠释了:
“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磁县精神
凝结形成了
“攻坚克难、自力更生、科学求实、感恩奋进”的灾后重建精神
成为推动磁县经济社会发展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政府主导,群众投工投劳,一场持久重建攻坚战拉开帷幕。
▲心在一起,则力必聚。
▲修复引水管道
▲流淌
▲抢通道路大会战
▲昼夜奋战
▲快马加鞭、全力以赴,为灾后重建提供交通运输保障。
▲即使挥汗如雨,也要争分夺秒抢修线路。
▲吴家河:灾区干部群众齐心协力,互帮互助灾后重建。
▲孩子,歇歇吧!
▲战天斗地:我们的抗洪精神。
▲小憩
▲加班加点工作已成为家常便饭,“5+2”,“白加黑”已成为工作基调。
▲妆点
▲筑梦
▲新愚公
倾情相助 对口支援
在灾难中崛起
在感恩中奋进
子弟兵在关键时刻完成了大量急难险重任务
省直各部门全力支持
兄弟县给予了全力支持 对口援建
社会各界慷慨捐款捐物
做出了重要贡献
磁县人民永难忘记,将永远感激!
▲跃峰渡槽
▲军用直升机受命驰援现场,参与救援、救灾。
▲民政局工作人员在高温酷暑下赤膊上阵搬运救灾物资
▲部门与乡镇结对帮扶
▲邯郸市第一医院在磁县白土中心卫生院开展义诊
▲援建灾区,不讲代价,不讲条件,不讲客观——成安援建工作队支援陶泉道路建设。
▲磁县中岔口村,老人和孩子静静地观看灾后重建“现场直播”。
典型示范 榜样力量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在抗洪救灾、重建家园过程中
顽强拼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磁县广大干部群众
在鲜艳党旗的指引下
是你们冲在一线、奋勇向前
用炙热的激情、忘我的精神
谱写了一首首铿锵的战歌
无愧于中流砥柱、时代的先锋
▲脚踏实地,情系灾区,铸精品工程 ——石玉岭
脚踏实地 情系灾区 铸精品工程 ——石玉岭
石玉岭,磁县交通运输局基建管理股股长,高级工程师。
“7·19”洪灾致使西部山区道路损毁严重,无论是道路抢通,还是灾后重建,他始终冲锋在前,日晒雨淋,忍饿挨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敢担当、勇作为的精神。
他严抓工程质量,高标准开展重建工作,对每条水毁道路都进行精心勘察,跳出山区河道和道路一体的设计理念,按照百年抗洪目标,尽最大努力抬高路基,垒实护堰,提高防洪、抗汛能力。同时把重建工作与全域旅游发展相结合,把所建道路全部纳入旅游路网,路面宽度提升为5-9米,最终确定重建道路总长132.49公里,完成投资3.5亿元,所有重建道路无论是畅通能力,还是景观水平,都远超灾前。
▲跃峰精神,奋斗不止——何学军
跃峰精神,奋斗不止——何学军
灾后何学军带领工程技术团队,积极争取重建资金2500万元,组织最大力量,对灌区重点节点恢复重建,对咽喉工程羊城渡槽恢复重建,羊城过村段1000米进行全部改扣拱函,对文革洞、红旗洞等进行清淤疏通和加固修复,应急险工段回复1490米。
2017年,渠首累引水已达1.8亿立方米,超过历史记录,并且重建后部分工程通水能力大大超过了灾前水平,为邯郸市及磁县的工农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为了灾区人民的通讯畅通,拼了!——张文春
“为了灾区人民的通信畅通,拼了!”——张文春
张文春,磁县联通公司经理。
灾区失联,磁县联通危难时刻勇担当,公司经理张文春夜以继日奋战抗洪抢修保通信第一线,争分夺秒展开抢修工作。没有路,联通人就用血肉之躯背起沉重的抢修设备徒步涉水前行,撑起灾区的通信“生命线”,成为磁县重灾区第一个恢复通信的运营商。
磁县联通公司结对帮扶贫困群众,共走致富道路,通过“企业+贫困户”的扶贫模式,将山区花椒、小米、粉条等绿色有机农特产品,与“互联网+”相结合,助力陶泉申家沟村申黎明拔“穷”根,打开致富路,引导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灾后重建的守护神—赵金文
灾后重建的守护神—赵金文
赵金文,磁县陶泉乡五里河村党支部书记。
陶泉乡五里河村是磁县受灾最重、遭受破坏最大的村之一,全村有34户危房,13户居民房屋全部冲毁。
在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赵金文与村两委干部一道,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全力攻坚,完成征地测量59户,拆迁54户、4200多平方米,完成了1200米高标准护村坝,2000米供水管道,村内街道实现硬化亮化,五里河小学也于2017年初迎来学生,五里河新民居建设也于2017年8月竣工,并交付使用。
▲最美回乡创业人——王学增
最美回乡创业人——王学增
王学增,磁县北贾璧乡新华村村支部书记,河北靖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咬定青山不放松,把脱贫攻坚当使命,他致富不忘乡亲,依然回乡创业。秉承“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致力于荒山的开发和打造,他先后承包1000余亩山岗,造林绿化300亩,种植100亩花椒,补植核桃、杏树、枣树70余亩,植树6万棵,投资80余万开凿机井解决用水困难。在他的带领下,200多户群众走上了小康之路,为当地50多人提供二次就业机会,员工平均每年收入增加2万到3万元。
▲为百姓健康撑起一片蓝天——索振亮
为百姓健康撑起一片蓝天——索振亮
索振亮,磁县白土中心卫生院院长。
暴雨导致白土中心卫生院房屋和财产受损严重。为了尽快恢复灾后的诊疗能力及防疫功能,他扑下身子,每天早出晚归已形成了规律,冒着炎炎烈日,顶着刺骨寒风,每天总是尽己所能,以超出常人的时间和体力开展白土中心卫生院重建工作。在重建工作的关键期,母亲病重需要手术,他却无暇在身旁陪伴。作为一名医生唯一休息的时间就是在门诊为每一位患者服务。
防灾减灾 重建路上
重建路上
磁县加快推进重大防灾减灾工程建设
科学布局灾后恢复重建
整体推进磁县灾区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着力加强灾害监测预警
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
全面提高全民防范意识
把各类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用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重建成果
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地质专家到白土镇开展次生地质灾害排查
▲省地理信息局对灾区进行监测航拍
▲使用无人飞行器进行灭源消毒
▲防灾应急演练
▲饮水思源
▲飞播防治
▲农村饮水工程
▲重建道路指挥中心
▲通途
乡村振兴 共创未来
在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
磁县灾后重建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圆满实现了
“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
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
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
的重建家园目标
达到或超过灾前水平
磁县将紧紧抓住“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机遇
再接再厉、不懈努力
全面做好发展稳定各项工作
努力把磁县发展得更好、建设得更美
在“灾后重建”的道路上云帆高挂、中流击水
▲投资685万元,重建白土中心卫生院,群众就医环境全面提升。
▲从峰线水毁重建
▲我们的新学校
▲陶泉乡五里河小学建成投用
▲跃峰渠北羊城渡槽
▲五里河村新居
▲杨花庄的路上
▲乡村暮色
▲十里护村坝
▲山村客栈
▲锦绣太行
▲“三下乡”集中服务活动在岳城镇南神岗村文化广场举行
▲高路入云端
▲行走在绿意盎然中
▲远方的路
▲移风易俗:我们的集体婚礼
▲我们上山去“打工”
▲曙光初照新陶泉
后 记
2016年“7.19”特大洪灾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以顽强的拼搏精神,坚强的革命意志、强大的执行能力,积极投入到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取得了灾后恢复重建的阶段性胜利。
这次展出的照片,聚焦了磁县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开展灾后恢复重建的感人瞬间,彰显了磁县人民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见证了磁县人民坚韧不拔、勇于胜利的可贵品质。回首灾后恢复重建中那一个个感人的瞬间,构成了一幅幅精彩的图画。经过洪水砥砺的磁县,一定会把抗洪救灾精神转化为继续前进的动力,我们将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紧紧围绕县十一次党代会和县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确定的任务目标,奋力开拓、砥砺前行,快步迈向新时代建设业强民富、美丽幸福新磁县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