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祚顶:海河“·”流域性特大暴雨洪水水文测报成效存在问题及对策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

《中国水利》杂志官方公众平台。奉送杂志精华,打开水利窗口,让我们跟水走得更近。

▲天津黄白桥水文站工作人员冒雨做测流准备 摄/王鹏翔

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雨水情特点

受5号台风“杜苏芮”登陆减弱后的残余环流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共同影响,海河流域“23·7”流域性特大洪水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②暴雨时空集中、强度大。本次强降水过程主要集中在大清河水系拒马河、子牙河系滹沱河滏阳河、永定河官厅山峡区间。京津冀地区平均累计面雨量175mm,超过常年平均降水量(510.9mm)的1/3。

③洪水并发、量级大。永定河发生1924年以来最大洪水,大清河发生1963年以来最大洪水,海河发生流域性特大洪水,为60年来发生的最大场次洪水。

④洪水涨势猛、演进快。

水文测报工作措施及成效

2023年,各级水文部门扎实开展汛前准备,加强人员培训,完善水文测报方案,严格执行汛期会商机制,提前部署暴雨洪水防范应对工作。

水文测验

根据洪水涨落情况,干支流各水文站加密监测频次,完整记录了大清河、永定河、子牙河3条河系水文站洪水的起涨过程,基本上都抢测到了最大洪峰流量、最高水位等关键洪水信息,并全过程记录了多个河流洪水期的河道水沙变化。各站水位过程控制完整,流量过程控制良好,洪峰流量平均控制幅度在90%以上;含沙量过程控制良好,输沙率测验满足输沙量计算要求。

截至8月20日,共施测流量3195站次,人工观测水位33526站次,测沙1472站次,抢测洪峰359场,采集报送雨水情监测信息142万余条,滚动预报9300余站次,发布洪水预警86次,有力支撑了流域洪水防御工作。

应急监测

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与子牙河水系同属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期间的强降水中心,流域源短流急,河道过流能力有限,流域多处测站设施设备被冲毁,造成部分测验数据连续性不足,同时水库泄洪、蓄滞洪区运用等工程调度亟需水文信息支撑。海河流域水文部门第一时间启动流域水文应急监测联动机制,及时派出应急监测队伍,携带测流无人机、走航式ADCP、测流无人船、手持电波测速仪、三维激光扫描仪、双频回声数字测深仪、卫星电话等设备,全力做好应急测报工作。共计组建应急监测队70余支,累计出动1600余人次,布设监测断面280多个,监测数据实时共享并报送水利部、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海委)及京津冀相关部门,确保水文信息不中断。

降水预报

7月23日研判台风“杜苏芮”将深入内陆北上影响海河流域,提前6d预报本次海河流域暴雨洪水过程,25日预报此次海河流域暴雨洪水过程将可能达到海河流域“63·8”洪水量级。过程降水量预报总体准确,从7月25日20时之后的9次人工降雨过程预报产品的100~250mm量级准确率平均评分达0.74,250~400mm量级达0.52,400mm以上量级达0.20;5号台风“杜苏芮”移动路径预报准确,并在主流台风路径预报模式的基础上,延长路径预报时效36h,助力海河流域强降水过程预报。

洪水预报

依托多源空间信息融合洪水预报系统,提前5d研判永定河、大清河将发生大洪水,海河流域蓄滞洪区需启用,预见期延长了3~5d。建立“预测、预警、预报”渐进式工作模式,兼顾洪水防御对预见期和精度的要求,每日平均滚动制作洪水预报2~3次,关键期每2h滚动一次,累计制作发布150条河流278个站洪水预报2671站次,关键期预报精度提高15%。

经验与启示

坚持“预”字当先,超前部署

一是扎实开展汛前准备。坚持早安排早部署,组织全国水文部门认真开展水文测报汛前准备工作,加强设施设备维修养护,细化完善测报方案预案,提前预置测报人员和技术装备,做好应对超标准洪水的各项准备。

二是坚持主汛期工作机制。启动主汛期工作机制,印发加强主汛期水文测报工作的通知,召开全国水文测报工作视频会,安排部署主汛期特别是防汛关键期雨水情监测预报预警工作。

三是提前部署台风防范应对工作。及时跟踪监视台风北上动向,加强会商研判,加密雨水情监测频次,提前做好应急监测准备,滚动、精细预报预警。

强化水文现代化基础建设

一是完善水文监测站网。围绕提升水文监测覆盖率,新建改建一批水文测站,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强化洪水在线监测能力。围绕水文监测全要素全量程全自动的发展目标,加快流量在线监测系统建设,流量自动监测率由“十四五”初期的30%提高到了目前的53%,有效提升了监测效率。

三是提升应急监测能力。结合海河流域应急监测任务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增配应急监测和超标准洪水监测设备,如海委购置测流无人机、相控阵ADCP、测流无人船、双频回声数字测深仪、卫星电话等先进的应急监测设备,显著增强了流域水文应急测报能力。

四是充分发挥“四预”能力。在海河“23·7”流域特大洪水应对过程中,超前研判海河流域强降雨过程,滚动开展雨水情预测预报,及时发布暴雨洪水预警,逐日推演蓄滞洪区洪水演进动态,有力支撑预案滚动制定和执行,全力做好海河流域暴雨洪水防御“四预”工作。

加强水文应急监测

一是健全联动机制。强化流域管理,加强流域应急监测力量,健全完善了海河流域水文应急监测联动机制。

二是补充监测空白。在太行山、燕山山前河流设置应急巡测断面83处,在雄安新区周边布设应急巡测断面16处,建立27支145人的应急监测队伍,补充监测空白。

三是补强重要站监测。在雁翅、张坊、东茨村等重要水文站遭遇水毁、报汛困难的情况下,及时派出应急监测队支援一线,确保水文信息不中断。

四是紧跟洪水演进。组织加强对永定河、大清河以及蓄滞洪区等洪水演进的跟踪监测,强化“以测补报”,充分利用无人机等技术手段,动态监测水情走势,跟踪监测洪峰位置,相关成果及时推送水利部、海委及京津冀相关部门。

五是强化协同驰援。协调河南、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的水文部门千里驰援南水北调中线交叉河道、永定河、大清河等重点断面开展水文应急监测,为防汛抢险提供有力支撑。

暴露出的问题

水文站网密度不足

二是暴雨中心雨量站点密度不足。现有的雨量监测站点不能准确掌握降雨分布情况和捕捉暴雨中心降雨极值,无法及时获取区间降雨数据,对洪水预报结果更新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产生影响。部分河流(如永定河官厅山峡区间部分中小河流)缺乏水文(位)站,不能及时准确掌握支流来水情况,影响洪水预报精度;已布设水文测站的部分河流还存在站点数量不足、部分支流汇入口及分洪口门没有控制站点等问题。

三是蓄滞洪区监测设施薄弱。蓄滞洪区、洼地圩区等缺乏水位、流量等监测设施设备。

水文站防洪测洪标准偏低

一是水文测站建设标准偏低。海河流域水文站中有35%的主要测报设施设备10年以上未更新改造,建设标准偏低,中小河流水文站防洪标准大多为30年一遇,测洪标准一般为20年一遇,遇大洪水极易出现洪水进屋、院墙倒塌的问题,无法快速高效开展水位、流量等施测任务,自身安全也难以得到保障,如此次暴雨集中来源区的拒马河都衙、张坊水文站,大石河漫水河水文站,永定河雁翅水文站均发生严重水毁。据初步统计,此次暴雨洪水造成海委、北京、河北、山西、河南等水文(位)站损毁408处,白沟河东茨村水文站以上暴雨集中区70%以上的测报设施遭受水毁,此外还有大量的雨量、墒情、地下水等监测设施设备遭受不同程度的毁坏,如北京、河北、河南等地有62个地下水自动监测站遭遇严重水毁。

二是测验设施设计考虑不周。由于海河流域水资源紧缺,水文站在监测水位和流量的过程中,既要考虑洪水又要考虑水资源监测(小流量测验),有些测站的水位和流量监测设备架设高度不足,设备在大洪水期间被淹没。

水文监测能力有待提升

一是基层应急监测设备配备不足。基层水文勘测队或监测中心配备的走航式ADCP、手持式电波流速仪、水文多参数应急监测装备、遥控船等常规应急监测设备数量不足,不能满足发生流域性大洪水时多点同时开展水文应急监测的需要。此次大洪水期间,北京、河北走航式ADCP全部投入应急监测,期间多次出现因使用频度过高、含沙量过大等导致设备出现故障,影响应急监测工作快速高效开展。

二是水文巡测车严重缺乏。海委水文局承担此次应急监测任务的巡测车辆均为社会租赁车辆,河北水文基层勘测队开展应急监测任务使用农用三轮车,难以保证在恶劣环境下正常开展应急监测和安全生产的要求。

信息采集传输保障手段有待增强

一是测报设备老化严重。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运行已10年以上,配置的自动测报设备尤其电子设备进入故障多发期。

三是应急信息报送机制有待健全。一线水文应急监测队与水利部中央节点的信息报送机制与传输技术手段有待完善,前方信息难以快速入库,无法实时支撑防汛会商决策。

“四预”能力有待提升

一是局地降雨预报精度不高。由于针对某条具体河流的暴雨预报落区还存在左右摆动或南北移动等不确定性情况,洪水预报往往随之出现频繁变动。

二是洪水预报覆盖面不足。根据已布设水文测站构建的洪水预报方案,仅能判别所代表河段的洪水态势,无法满足无测站地区洪水预报要求,无资料或缺资料地区洪水预报尚无有效手段。

三是传统模型方法灵活性不够。目前海河流域洪水预报体系多采用传统降雨产汇流和考虑河道下渗的洪水演进模型,针对自然漫溢、扒口分洪、堤防局部溃口等工况条件,传统水文模型方法适用性不高,下游站洪水预报难度较大。此外本次特大洪水下垫面冲淤变化或流域治理亦导致产汇流参数有所变化,需及时修订调整,如北拒马河三支分流比需重新分析。

四是涉水工程信息共享不及时。水文部门与闸坝、水库、蓄滞洪区等水利工程管理部门运行调度信息共享不充分不及时,特别是缺少中小型水利工程运行状态和调度信息。

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是加快推进海河流域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建设。系统梳理、全面检视海河流域“天空地”水文监测和预报预警体系,组织编制海河流域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建设专项方案,在暴雨洪水集中来源区、山洪灾害易发区以及大型水库工程、重大引调水工程防洪影响区等布设测雨雷达站,加密雨量站、水文站、水位站,强化“四预”措施,完善监测预报系统平台建设。

二是持续提升水文测报能力。提档升级测报设施设备,提高设施设备防洪测洪标准,加快推进固定式ADCP、定点式电波、侧扫电波、影像等流量在线监测设备,光电测沙仪、量子点光谱测沙仪等泥沙在线监测设备的配备力度和应用,强化北斗卫星通信备份,不断提升水文测站的测报能力。配齐配强基层水文勘测队或监测中心走航式ADCP、手持电波测速仪、水文多参数应急监测装备、测流无人船等常规应急监测设备,满足发生流域性大洪水时多点同时开展水文应急监测的需要,保障应急监测工作快速高效开展。

三是加强水利测雨雷达技术研发与应用。加强适应不同运行环境、固定或移动、自主可控的系列水利测雨雷达装备研发,加快建设水利测雨雷达管理与应用系统,开展基于水利测雨雷达的高分辨率致洪暴雨监测预警、中小河流超精细化暴雨洪水预报预警、山洪灾害网格化预警等一批关键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为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建设先行先试工作提供有力技术支撑保障。

四是强化“四预”支撑。推进水利科研单位与水文业务部门加强沟通协作,针对“降雨—产流—汇流—演进”“流域—干流—支流—断面”,深入研究海河流域产汇流水文规律,加快流域产汇流、泥沙等水利专业模型的研发应用,强化“四预”支撑,有效提高洪水预报预见期和精准度。

五是推动涉水工程信息及时共享。推进水文部门加强与水库、蓄滞洪区、闸坝等管理部门雨水情和调度信息的及时共享,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加大共享力度,实现堰闸开启、泵站排涝、抢险分洪等信息的互联互通。

原标题:《林祚顶: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暴雨洪水水文测报成效、存在问题及对策》

THE END
0.暴雨洪水过后这些细节事关安全需格外注意科学防御科普↓央视网消息:目前,虽然有些地方的雨水已经短暂停歇,但暴雨洪水过后,有些细节事关安全,要格外注意。 暴雨洪灾之后如何安全用水? 暴雨洪水除了会带来泥石流,滑坡等灾害,还会污染水源和引发传染病疫情。因此,切勿直接饮用河水、地下水等各类生水。尽量选择包装完好、未开封的瓶装水和瓶装饮料,或将水煮沸后饮用。此外,食物应煮熟后再食用。冰箱如 jvzquC41o0ypj~3eqo5b1B5:96=75:d343<32A72
1.水利部针对鄂渝川陕启动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9月18日上午,水利部滚动会商研判全国雨水情形势,安排部署暴雨洪水防御工作。依据《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应急响应工作规程》,水利部于9月18日11时针对湖北、重庆、四川、陕西4省(直辖市)启动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并派出2个工作组赴四川和陕西省指导防御工作。要求地方水利部门和流域管理机构密切监视雨情、水情、汛情,加jvzquC41pg}t0|npc0io1;547/6:/:=1fgzbku2kphwxw}w:;;66393f0jznn
2.水利部:针对浙江、福建启动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组织做好水库、堤防巡查防守,做到险情早发现、早处置; 重点抓好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灾害防御,加强危险区管控,提醒有关地方及时转移受威胁人员,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水利部派出工作组赴浙江省协助指导台风“丹娜丝”暴雨洪水防御工作。 (总台央视记者 王凯博 李啸虎)jvzquC41m0yjpj3ep1gsvrhnga77:?:68975a?9:8c?2c97224}4pt3jvor@h{to?pkxu
3.暴雨和洪涝灾害的防御准备和防范措施首页/ 科协动态/ 综合管理/ 科技服务/ 科学普及/ 创新驱动/决策咨询 首页 科普信息 暴雨和洪涝灾害的防御准备和防范措施 暴雨和洪涝灾害的防御准备和防范措施发布时间:2021/07/23 版权所有:义乌市科学技术协会 稠州论坛网上科协 联系电话:0579-89939280jvzq<84mz0io{€3pgv5wkn|0rjv@pn|ukfC2;;=
4.不负初心不辱使命淮委沂沭泗局成功防御流域台风暴雨洪水此次暴雨洪水防御过程中,局领导带领局防办、水文局、各直属局、基层局全员放弃周末休息,郑大鹏局长带队24小时坐镇指挥强降雨防范工作,局防办日夜连轴,密切监视汛情发展,科学进行工程调度。水文局实时监控流域雨情水情,不断加密洪水滚动预报,为会商提供精准预测预报信息。相关局领导或在岗带班,或带领工作组赶赴一线指导处jvzq<84yyy4djrscyczft7hqo0io1wjyuekovnw1n{5iwjnj1462;9=1v462;9=38a=49?780jznn
5.暴雨来袭,洪水公众防御措施一定要收藏好暴雨来袭,洪水公众防御措施一定要收藏好 据广西气象部门消息 未来几天,我区降水仍在持续 新一轮降雨与前期叠加 尤其在桂北雨量大、水位高,中小河流发生洪水风险较大 暴雨来袭,洪水公众防御措施 一定要收藏!!! 原标题:《暴雨来袭,洪水公众防御措施一定要收藏好》jvzquC41o0zigyfrgt4dp8sgyuJfvjnnahusyjwfa3>72A7:5
6.预测将出现50年一遇洪水!深圳全市进入暴雨防御状态广州:暂停户外作据广东台触电新闻,广东防汛应急响应等级提升至Ⅱ级。暴雨持续,注意防御洪水!4月20日,广东省水文局清远水文分局水情预报称,根据目前的水雨情预测:连江干流将出现超50年一遇洪水。 图片来源:广东台触电新闻视频截图 广东近200镇街录得大暴雨级别雨量,26条河流出现超警戒洪水,全省超20条路段施行交通管制。4月20日18jvzquC41hktbplj0gcyuoxsg{0ipo8f142852=7252;42><4:34ivvq
7.水利部对广东启动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目前,水利部维持对浙江、福建、重庆、四川等省份的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水利部工作组正在浙江、内蒙古、山西、陕西等省份一线协助指导暴雨洪水防御工作。 发布于:北京jvzquC41m0yjpj3ep1gsvrhnga89398954?2aj<:4g:bd97224w7mt3jvor@h{to?pkxu
8.水利部对5省份启动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部署音视频记者从水利部获悉,水利部9日组织会商,安排部署暴雨洪水防御工作,并对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5省份启动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0) 内容举报大家都在看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 0条评论 搜狐“我来说两句” 用户公约 点击登录 搜狐jvzquC41yy}/uxmw0eun1j4;44:42@<:a4<839;
9.广州水务11支督导队严阵以待全力以赴开展暴雨防御工作为做好本轮暴雨洪水防御工作,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广州市水务局组建11支督导队,由局领导带队下沉各区开展驻点督导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在11个区的区水务局开展驻点督导工作,现场交办、跟踪,督促各区水务局落实各项防御工作。重点督导水利工程安全运行、山洪灾害和中小河流的洪水防御、城乡积涝布防及处置、水jvzquC41yy}/ezhd0eun1pzcpijpppxjgpm04974/2;.3;46:9>:;=dre0nuou
10.南方地区持续大范围强降雨和强对流天气,多地多部门采取措施——加强气目前,水利部派出的工作组在一线指导暴雨洪水防御工作。   28日,水利部召开山洪灾害防御工作会议,要求全力防范化解山洪灾害风险,统筹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全面排查整治山洪风险隐患。   国家防总于28日19时针对广东省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派出工作组赴一线协助指导强降雨防范应对工作。国家防总jvzq<84yyy4ykwmwcpku0lto1vkdj87246654B428:?6d:7h:8j53?>c;;ibhl;hdh9f;lk1e0nuou
11.台风暴雨洪水应急预案(精选13篇)台风暴雨洪水应急预案 篇3 一、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做好预防和处置台风、暴雨等带来的各种灾害,进一步完善我公司对各种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建立防台风、暴雨工作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响应机制,保证抗台风、抗雷暴雨抢险救灾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jvzquC41o0jj{rkcpyko0lto1hgoyns1{kthlr~wcp525;=6569/j}rn
12.珠江流域或发生流域性大洪水!广西柳州山洪灾害5人遇难,水利部部署四是做好中小河流洪水、山洪灾害防御和中小水库安全度汛工作,提前转移低洼地区和危险区域人员,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会商会后,水利部立即向珠江流域有关省区发出通知,就进一步做好暴雨洪水防御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根据当前汛情形势和雨水情预报情况,水利部在维持广东、广西2省区水旱灾害防御Ⅲ级应急响应和福建、江西、湖jvzquC41yy}/loickn/exr1pg}t1mjvckr@kmB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