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小区里的等待
未撤离的村民
沿着北拒马河一路向西10多公里,就到了码头镇沙窝村。刘淼是7月31日晚上8点开着车从水里闯出来的。他开的是越野车,村里的水迅速往上涨,已经淹到了发动机盖,他没有管,直接蹚水往外开。车上载着的是他60岁的父母、6岁的孩子和媳妇。刘淼说,如果晚五分钟出发,可能就困在村里了。
刘淼说,其实一直到7月31日上午,村里都还没有积水。大水是因为上游的泄洪。这一天早上8点,村里大喇叭就开始广播,说上游水库要放水了,让村民去投奔地势高的亲戚朋友家,喊了得有三四遍,“广播说如果家里有老人行动不便,村里可以组织车给拉出去。”刘淼说,村里没什么人在意,不下雨的话,北拒马河里水不多,水流小,最深也就1.5米,有的地方能看到底,往年泄洪,水也只是多了些。他没有看到村里有人出去,也没有看到村里派的车,“大家其实大意了”。
刘淼没注意的是,本地的强降雨量和上游的洪水压力已经在同时冲击着涿州。北京气象局官方微信“气象北京”今天发布的信息称,7月29日起的北京强降雨过程极值已显著超过北京地区记录到的降雨极值,为北京地区有仪器测量记录140年以来排位第一的降雨量。在此次强暴雨期间,水利部陆续启用了大陆泽、宁晋泊、小清河分洪区、兰沟洼、东淀蓄滞洪区和献县泛区6个蓄滞洪区。其中,小清河分洪区、兰沟洼部分蓄滞洪区,都在涿州境内。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方向硕士生导师陈甫向媒体提供的一张8月1日晚6点的卫星遥感图分析显示,上游洪水经过拒马河、大石河、小清河三个方向向涿州汇聚,而下游的出口白沟河也已经泛滥,属于进多出少的状况。
不愿意离开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对家里财产的不舍得。沙窝村一般年轻人在外上班,老年人在家种地,一家有三四亩。刘淼的父亲种的是玉米,一亩地种子化肥投入要500,每年的收入在1000块钱左右。村里还有10来户养了猪和羊,一只羊能卖上千块,都是辛苦喂出来的,哪能说丢就丢。
但到了下午六七点,刘淼觉得不对了。北拒马河里边的水迅速上涨,“像飞了一样”。过了七点,河水从河里扑出来,先到地里,接着又扑向了村里。他劝服了父亲。刘淼送完父母回来想回村里再接人,但水已经高到进不去了,他后来看村里微信群里的视频,9点到12点,是村里水涨得最快的时候,到凌晨三点左右,水已经淹没了一楼。8月1日晚上6点多,在现场参与救援的老兵救援队发起人刘承昌告诉记者,涿州码头镇是深水区,浅的有两三米,深的有两层楼高。没有搬走的人家,都爬到了二楼,简单地搬了煤气罐、拿了些吃的。“有1000多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