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全面进入主汛期,即将迎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水利部近日召开专题会商会议,研判“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全国防汛形势,针对各大流域不同情况作出防汛重点安排。
水利部发布的汛情通报显示,据预报,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我国旱涝并发、涝重于旱,暴雨洪水等极端突发事件趋多、趋广、趋频、趋强,致灾影响重,长江上游、黄河中下游、淮河流域沂河和沭河、海河流域漳卫河和子牙河、松花江、辽河等可能汛情较重,有2至3个台风登陆、接近常年到偏多,强度偏强,可能有台风北上造成灾害影响。
长江流域方面,当前长江1号洪水和2号洪水仍处于演进过程中。水利部预计未来一周长江上游还将出现一次洪水过程,存在多场次洪水衔接持续和影响叠加风险,防汛形势复杂严峻。
长江流域继续加强巡堤防守,做到险情早预测、早发现、早处置、早消除,确保长江干堤和洞庭湖、鄱阳湖重要圩堤安全;做好长江上中游水库群联合调度,精准调度以三峡水库为核心的干支流控制性水库,最大程度发挥工程体系的防洪减灾作用;确保水库安全度汛,加强山洪灾害防御;做好滁河洪水防御,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措施,提前做好极端降雨条件下蓄滞洪区运用准备。
太湖流域方面,加大洪水外排力度,尽快降低水位,缩短太湖及河网高水位时间;加强超警河段堤防巡查防守,出现险情抢早、抢小、抢住;继续做好东苕溪洪水防御的工程准备,为应对后续洪水预留空间。此外,提前做好台风强降雨防范应对准备。
淮河流域方面,调度上游水库拦洪运用;精准控制洪泽湖水位,为淮河洪水下泄创造条件;加强大别山区、桐柏山区山洪灾害防御;确保水库安全度汛;统筹做好沂沭泗水系洪水东调南下入海。
海河流域方面,做好漳卫河系上游水库调度,畅通漳卫河、子牙河南系河道行洪通道,强化中小水库和病险水库安全度汛措施,加强山洪灾害防御。同时,加强堤防巡查防守,确保在建工程安全度汛,做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洪水防御。
松花江流域方面,充分发挥丰满、白山等水库拦蓄洪水作用,加强山洪灾害防御,加强堤防巡查防守,确保水库安全度汛。
辽河流域方面,统筹做好水库防汛和河道水流贯通调度,疏浚畅通行洪河道,强化堤防巡查防守,做好山洪灾害防御和中小水库、病险水库安全度汛。
黄河流域方面,做好小浪底等中游水库群调度,保障下游河道工程和堤防工程安全,确保中小水库、病险水库和淤地坝安全度汛。
珠江流域方面,抓紧开展前期洪水防御工作复盘,及时补短板、强弱项;密切监视和预判台风生成及发展态势,提前做好台风暴雨洪水应对准备。
淮河形成2024年第1号洪水
记者从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获悉,受持续强降雨影响,淮河形成2024年第1号洪水。预计淮河干流王家坝站水位7月13日下午达到警戒水位27.5米,为2024年首次达到警戒水位,根据《全国主要江河洪水编号规定》,此次洪水编号为“淮河2024年第1号洪水”。
王家坝水文站是淮河干流重要控制站之一。淮委预计,13日下午达到警戒水位后,王家坝站水位将继续上涨,14日2时可能出现洪峰流量4000立方米每秒,相应水位27.7米、超警戒水位0.2米。
目前,淮河防总、淮委已将河南省、安徽省淮河水系防汛四级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
太湖发生2024年第2号洪水
新华社北京7月13日电 水利部13日发布汛情通报,受持续强降雨影响,13日12时20分,太湖水位涨至3.90米,超过警戒水位0.10米,太湖发生2024年第2号洪水。
水利部当日会商研判太湖流域雨情、水情、汛情,维持针对江苏省的洪水防御IV级应急响应,督促指导地方加强巡堤查险,科学调度水工程。
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动态优化调整排水调度方案,精准调度望虞河、太浦河等骨干排水通道排泄太湖洪水,指导流域内各省市持续加大沿长江、沿海、沿杭州湾口门排水力度。
汛情通报显示,据预报,未来两天太湖流域仍有降雨过程,太湖水位将继续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