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山洪灾害来临,房屋道路可能在顷刻之间被冲毁。但如果提前15分钟收到山洪预警,这15分钟里,我们能做些什么?
“能干的事可多嘞!”浙江省义乌市木城村党支部书记应维良站在水文测站前介绍,“村镇可提前联动,在基础薄弱、地势较低的地方布置防汛物资,同时提前转移相关人员。这15分钟,可是很多老百姓应急避险的‘黄金时间’。”
当山洪预警耗时由30分钟缩短至15分钟,时效性提升对于之江大地的群众意味着什么?为何要抢抓这15分钟?打开浙江地图,它会告诉我们答案。
雨水情信息坐上“直通车”
浙江地处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山区面积超七成,梅雨、台风和局地强对流天气多发,由此引发的山洪灾害突发性强、随机性强、破坏力大。小流域山洪和地质灾害,历来是浙江省防汛防台风的重点和难点。
对照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时提出的“提升防汛敏感性”的重大关切要求,浙江省水利厅持续强化顶层设计。浙江省水文管理中心坚决贯彻落实,针对小流域山洪突发性强、成灾快等特点,提出了“水文测报数据传输频次由15分钟提升至5分钟,山洪预警耗时由30分钟缩短至15分钟”的总体目标,全面提升山洪预警时效性。
“在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中,水文站网具有‘底线防守’的功能。提高山洪预警时效性,就是要提高水文监测数据采集和传输速度,更快更准发布雨水情信息。”浙江省水文管理中心副主任童增来解释,“这项工作就是要让雨水情信息坐上‘直通车’。”
这趟“直通车”,串联起了省、市、县三级山洪灾害防御体系,让雨水情信息变“逐级传递”为“信息直达”。
提升山洪预警时效性,必须先解决好浙江省山洪灾害防御三大问题:哪里易发生?风险在哪里?如何来管控?
浙江省水文管理中心针对山洪灾害易发生的69个山洪灾害防治县的1.151万个重点村落,逐一进行摸排,确定7649个关联水文站点为此次山洪预警时效性提升对象。
从水文遥测终端传回到省江河湖库水雨情监测在线分析服务平台的一组组雨量数据,为山洪灾害防御提供了强有力支撑,构建起“预报预警、监测预警、现地预警”互为补充的预警体系。
全省遥测终端运行情况实时在线监测(资料图)
各地修编完善防御预案时,须明确监测站点、小流域、风险区、预警指标、责任人之间的关联,确定“转移谁、谁来转、什么时候转、怎么转、转到哪里去”五要素,确定不同预警、响应等级应对举措,并进行清单化管控。
任务艰巨且责任重大,浙江水文人锚定目标,按照轻重缓急、“先梅雨影响区,后台风影响区”原则,进行遥测终端升级改造。第一阶段“梅雨影响区”的2300个山洪灾害防御重点村落关联站遥测终端的升级改造,提前18天完成;第二阶段“台风影响区”的5349个关联站的遥测终端,提前39天完成升级改造。7649个关联水文站,在进入主汛期前全部投入使用。
全省各地开展遥测终端升级改造
如今的之江大地,水文测站平均密度达到每7.5平方千米就有1个站,山洪灾害防御重点村落两千米范围内关联测站已实现全覆盖。
山洪预警经受实战考验
6月9日,浙江正式入梅。“梅姑娘”脾气不小,梅雨“来势汹汹”。
截至6月19日,浙江省共发布洪水预警37期,山洪灾害24小时预报预警35期379县次,山洪灾害点对点短临预警96期。预警信息通过实时在线、网络传真、手机短信等多种方式,传达至省市县各级责任人。
浙江省未来24小时山洪风险预警图(资料图)
7649个关联水文站在实战中经受住了考验,96期山洪灾害点对点短临预警,均实现了山洪预警耗时由30分钟缩短至15分钟的总体目标。
为了这15分钟,浙江省水文管理中心深入生产企业、基层水文站走访调研,针对省内遥测终端产品型号不一、标准不同等问题,牵住统一规范标准这个7649个水文站点升级改造的“牛鼻子”,全面梳理遥测终端升级改造中涉及生产企业和基层水文站的相关问题,逐项研究,并提出解决措施。
为了这15分钟,浙江省水文管理中心潜心研究,锐意创新,新建适配5分钟测报频次的独立通信链路,并改造了水文通信链路汇集端,大大提升数据流转效率;反复开展测试与验证,研究制定遥测终端的升级改造方式、数据流量及能耗匹配等技术要求,指导18家遥测终端厂商完成联调测试;研发“水文数据直通车”软件,优化数据传输流程,提升传输效率。
工作人员开展遥测终端升级改造测验
与此同时,浙江省水文管理中心印发《水文数据维护制度》,编制《网络安全保障能力提升方案》,为确保雨量信息“测得到、报得出、报得准”,提供了制度保障与技术支撑。
加快现代化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建设
山洪预警时效性提升,只是浙江省现代化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建设的其中一环。为充分发挥水文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共服务中的作用,浙江省强化水利、气象部门深度合作和数据共享,实时接入气象数据和数值预报网格降雨成果,着力构筑“空中防线”;通过水文感知体系急用先行建设、跨省域跨部门共享雨量监测数据等措施,着力构筑“地面防线”……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构成了守护之江大地的防护网。
下一步,浙江水文将聚焦实现“延长洪水预见期与提高洪水预报精准度”有效统一这一目标,按照水利部现代化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建设现场推进会提出的部署要求,加强水利测雨雷达建设、山洪灾害智能化防御能力提升、现代化水文站打造、预报模型研究等工作,奋力推进浙江水文现代化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