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洪峰到来的前两天,清远市水文局就面向公众发出了今年北江1号、2号洪水的预警信息,为党委政府部门提前组织防御提供了依据。水文部门是如何预测北江将会产生今年一号洪水的呢?
自今年5月下旬清远地区发生持续性强降雨以来,全市各江河水位高位运行,市水文局测绘人员奔赴各水文监测站点,为各江河“把脉”。清远日报记者跟随市水文局石角监测站工作人员,前往石角水文站监测断面,了解水文监测的全流程。
“北江水情看石角”,北江石角大堤是全国七大流域重点堤围之一,守护着下游珠三角城市群。北江石角站是中央报汛站之一,地位极端重要。
一般情况下,水文测绘人员以两至四人为一组开展,大型江河监测段面会配有巡测船。测绘人员驾驶船只驶入江面,利用专业设备进行测量。
石角站重点监测的数据包括雨量、江河水位、流量、颗粒分析(泥沙含量)等。随着地域的不同,重点监测的数据也会有细小差别,如北方地区还会着重监测地下水位等数据。
随着水文监测技术的不断进步,各项数据监测都有了专业的设备。目前江河水位、流量监测最为常用的设备是走航式ADCP,形状类似一个缩小版的潜艇,开展数据测量时绑在监测船侧面,随船一起走,两项数据实时传送至测绘人员的电脑里。
颗粒分析(泥沙含量)数据则需要测绘人员对江水进行采样,拿回样本分析式进行分析后最终得出数据,整个周期需要近一个月左右。颗粒分析(泥沙含量)数据是监测水利设施泥沙淤积、航道冲刷状况至关重要的判断依据。
由于江河水流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单次监测到的数据可能存在误差。测绘人员需要驾驶船在江面上进行多次测绘,最大程度上消除误差,同时还要与人工比降水位观测、超高频雷达测流等数据进行比对,最终得出更为准确的数据。
清远水文分局现管理各类水文(位)站点81个,总数居全省第三。其中基本水文(位)站点17个,含国家重要水文站4个,数量居全省第二;基本水文站6个,中小河流站点21个,大中型水库监测站点21个,各类辅助测验、防汛专用站22个,雨量站208个。
各监测站点每天监测的数据,统一都发送到市水文局水情监测中心。多名分析人员依据气象部门发布的降雨数据、各站点水文监测数据,依据专业的数据模型,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并最终形成一份水文简报等综合性文件,提供给应急、水利等政府部门防洪防汛作决策参考。紧急时刻会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正如近期发布的北江一号洪水预警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