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3年前,同样有这样一场洪灾。1998年,我国出现的全流域型特大洪水,是一场包括长江、嫩江、松花江等江河流域地区的大洪水,受灾最严重的不仅湖南、湖北,还有江西、黑龙江。
每一场天灾人祸都是对国家、对人民的考验,1998年突如其来的灾害,让百姓与政府上下一心,联合武警消防官兵等人员,开启战胜洪水、保护百姓的生命、维护人们财产安全的“战争”,势必完成抗洪任务。
人们回想起1998年的那一幕无法忘怀的场景。
一位年仅7岁的小女孩,面对洪水的凶猛袭击,她独自死死地抱着一棵孤树足足9个小时,在战士们到来后,她才松开僵硬的四肢,最终获救。
23年过去了,这位小女孩如今怎么样了?我们可以从那一场噩梦般的特大洪灾说起。
1998年6月中旬至9月,连续几个月的强大降水量使得洞庭湖和鄱阳湖的水位急速上涨,导致疏导、引流、泄洪的工作没来得及全区域实施,长江中下游口岸突然决堤。
1998年,中国的排水系统尚未发达完善,泄洪区域尚未规划好,多条河流的河水汇流叠加的水量是当年排水系统所无法承受的,当年致使二十多个省份形成了外洪内涝的严重局面,洪涝灾害就此蔓延。
受上游来水和潮汛共同影响,1998年的洪灾使得江苏省沿江潮位全线超过警戒水位,南京站高潮位达9.90m。沿江苏南地区沿江潮位高,内河排水受阻,形成外洪内涝的严峻局面。
秦淮河东山站最高水位10.28m,居历史第三位;滁河晓桥站最高水位达11.29m,超出警戒水位1.79m。
这都是当年历历在目的数据,也是不能遗忘的历史。
洪灾爆发,导致沿江的农田瞬间被淹没,部分房屋被冲垮,紧缺的物资、损失的财产、等待救援的人都是洪灾后的“惨痛”。
无名英雄频频出现,人民凝聚一心,携手抗洪,回首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一幕幕的经历仍然记忆犹新,所记录下来的老照片告诉我们,当年是何其凶险,损失何其惨重。
1998年,全国上下一心,军民联防,共同抵御此次洪灾。上级领导人员多次召开紧急会议进行抗洪任务部署,并要求各级领导立即亲自上岗,派出数个专家组赶赴长江,指导人们抗洪抢险。
上级领导人对于自己的安危全然不顾,更多的是对人民百姓的安全考虑,亲自前往受灾地区进行视察,对于正在抗洪抢险的干部、武警消防官兵、人民百姓进行慰问。
当年,全军投入的兵力总计数十万人,这是战争以来在长江集结兵力最多的一次。子弟兵们从全国各地赶赴灾区,全力抢救灾民。在抢险中,他们中的很多人失去了年轻宝贵的生命。
那年,发生了许多感人事迹,最悲壮的口号是“人在堤在”。
武警消防官兵誓与大堤共存亡,并立下生死状。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的子弟兵们为了保家卫国,为了保护同胞,他们永远是冲在第一线的“逆行者”。
日夜奔涌的洪水猝不及防地淹没了整个村子,没来得及撤离的大部分村民被洪水席卷冲走,很多人的生命都在这场洪灾中被夺去。
1998年,亿万受灾群众中有一位让人印象深刻的小女孩——江珊。她所在的地方也是受灾地区之一,湖北省嘉鱼县的一个村庄。
江珊一家是挨着溃堤口最近的地方,这场洪灾突如其来地冲毁了这个家。
洪水迅猛奔来,江珊的奶奶用尽最后的力气,将七岁的江珊推到一棵白杨树前,“不要松手,等待救援......”是奶奶对她说的最后一句话。而年迈的奶奶体力不支,最终也被洪水冲走。
白杨树的树干比较直,对于七岁的孩子来说是比较难攀爬的。
危险之际,一个人不行也得行。
身下的洪水水位逐渐升高,江珊只能一点一点地爬上去,她谨记奶奶的叮嘱,死死地抱住树,丝毫不敢松开,眼泪不敢擦,生怕落入滔滔洪水中。
年纪很小的江珊,忍耐着饥饿,独自忍受并吞咽下失去亲人的伤悲,凭借着惊人的毅力、顽强的求生欲,死死抱着树长达9个小时。
她坚信,“五角星”官兵会来营救她的。
第二天天亮时,武警消防官兵开始寻找幸存者。江珊就在这时,被武警消防官兵发现,武警消防官兵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在这棵树上挂了整整九个小时。
在这分分秒秒都是折磨的9小时内,给江珊坚持下去的体力、给她不放弃的信念是对武警消防官兵的信任和盼望。
这一幕上电视之后,牵动着全体中国人的心。
小江珊坚韧不拔的精神感动了无数人民的心,人们亲切地称呼她为“抗洪小英雄”,非常关心她之后的境遇。
后来,人们从江珊的阐述中了解到,她们江家所在的地方靠近堤岸,突然发生溃堤,导致她全家都被卷入洪水之中。
当时一家人(爷爷奶奶、妈妈)被突如其来的洪水冲散,她的爷爷奶奶、母亲都被这场洪水夺走生命,只有父亲和姐姐幸免于难,洪水过后,江珊一直与他们相依为命。
强大的意志力给予大脑动力,调动身体无限的潜能,会让人创造出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并且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危难情境之下,江珊仅仅靠着这股力量,机械般地抓住白杨树的树干,牢牢记住奶奶的话“不要放手,等待救援。”她靠着强大的意志力活下来了。
等到洪水过后,了解江珊的遭遇之后,北京一所学校特意向江珊发出助学邀请,他们表示愿意免费供江珊上学。
江珊爸爸认为自己的女儿可以有这样的机会,可以得到更好的教育,是社会人士的善良带来的,所以江珊爸爸答应了北京这所学校的邀约,让江珊到北京去上学。
江珊没有令她爸爸失望,在学校一直都保持着优异的成绩,不辜负这来之不易的机会。
这些经历过灾难洗礼的孩子都被种下感恩的种子,很多孩子长大后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回报社会,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江珊被警察解救后,自己也受到人民警察的影响。
1998年的洪水灾害,被营救的江珊内心埋下一颗种子,她立志也要成为一名解救百姓、奋不顾身的人民英雄。
2011年,江珊以优异的成绩被郑州铁路警察学院录取。
如今的江珊通过公务员考试之后,已经进入了武汉铁路公安局,穿上了警服,当上湖北襄阳铁路系统的一位警察,圆了她的从警梦。
成年后的江珊与同为警察的同事恋爱、结婚,二人生下了一位非常健康可爱的女儿,家庭美满。
江珊一直坚守在基层岗位上,像当初的武警消防官兵一样,为人民奋不顾身。
穿上警服的她从被援救者成为一名保护者,她通过这样的方式服务更多的人,为建设更好的中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江珊会主动地帮助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当初她抱着那棵冰冷的树时,也是武警消防官兵主动伸来的援助之手,帮助她获得重生。
所以,江珊的健康成长是一个时代的见证,是中国力量传递的见证。
抗击疫情过程中,她一直在一线努力工作,配合防疫部门做好防疫宣传、物资调配、人员安全隔离等工作。
央视《回声嘹亮》邀请江珊参与《平凡英雄》节目录制。在节目中,江珊哽咽地说道:
江珊回忆起当年的事情,告诉大家一个不为人知的小细节,当年大家看到的那棵白杨树是第二棵,不是最开始奶奶推她上去的那一棵树。
“我和奶奶抱着的第一棵树,被洪水冲垮倒下了,一棵树无法支撑两个人的重量,我们一起沉到了水底。沉到底下的时候,脚能触碰到的全是泥土、泥沙。”
江珊回忆过去等待救援的场景,她当时沉到水底后是拼命地往上游,划得手脚酸痛的时候,她后脑勺“啪嗒”被某个东西打了一下,条件反射促使她猛地转过头去看,结果是另一棵树,她赶忙抓住这棵救命树,不放开。
江珊说,“后来是一个头上戴着五角星的武警消防官兵把我救下来的,我至今记得他的名字,他的名字叫作王明华,是我感恩的人。”
谈起如何穿上警服成为人民警察的,江珊含泪谈论,23年前是武警消防官兵援救了她。
当时的她认为武警消防官兵是为百姓而奋不顾身,对于自己的生死是置身事外,一心只想援救出被困人员。
这也是自己从小在心里立志要成为人民警察,在江珊爸爸临终前,也曾对她提出过这样的期盼,“做人民警察,为百姓服务。”
如今看来,江珊没有辜负自己和父亲的期盼,也达成了自己的目标。
节目中,曾经援救她的武警消防官兵王明华通过视频VCR寄语,“希望江珊在今后的工作中恪尽职守,加强学习,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争做一名优秀的人民警察。”
江珊含泪回应王明华,自己没有辜负他的期盼,现在也成为了一名人民警察,为人民百姓服务,在基层工作中恪尽职守。
在节目的最后环节,如今已是湖北省公安厅经济犯罪侦查总队二队高级警长的王明华出现在现场。时隔多年,两人在台上互相敬礼、拥抱。
在节目中现场,与江珊重逢的王明华回忆了23年前的救援过程。
后来他们发现树上好像挂着什么东西,他和战友先后经过了四次才把江珊营救下来。
当时他们的冲锋舟靠近江珊的那一刹那,王明华就顺势弯下腰,把她抱了上来。
一场洪灾将救援者和被救援者的心联结在一起,这不仅是大爱的传递,也是榜样的力量,更是信念的力量。
江珊小时候在心里埋下的种子,长大后圆梦的她,也成就了那一句话“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她能够把梦想变为现实,背后付出的每一个日夜都是汗水的累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