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治理工程施工方法与质量管理要点论文李继伍

摘要:从防洪治理工程的实际角度出发,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施工办法和质量管理的措施,且有效运用在实际的工程施工和建设管理当中,使得工程的质量得以保证。工程项目的建立与实施,使得工程防洪的作用得到了较大发挥,不仅在工程防治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而且也给社会创造了一定的经济价值。

关键词:防洪治理工程;施工方法;治理管理

一、山洪沟防洪治理的现状

山洪与平常的河流相比具有流速快、比降大、冲击力强的特点,所以在治理的过程中要以固定河床、消能防冲、平稳水流等内容为重点。同时和小流域的水土保持工程相比,山洪沟的治理又要以提高财产和人口分布河段的防御能力为重点。目前,在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的推进中,因为项目开启的时间比较短,所以在推进的过程中出现了项目选择不合理、治理重点不明确、技术标准不完善、治理原则把握不准、和非工程措施的结合不紧密等问题。

(一)项目选择不合理

国家颁布的相关规定中明确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的选择标准,具体的论述如下:第一,山洪暴发的频率高并且造成的影响严重;第二,山洪灾害发生时,受到影响的人数要在2000人以上,或者有超过一个的乡镇或者两个行政村受到影响;第三,山洪的流域面积在20平方千米和200平方千米之间。在选择项目的过程中,要注意规避一些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山沟洪道。在目前确定的重点山洪沟防止项目中,还存在以下问题:第一,项目数量超过了规定;第二,信息缺失,比如影响人口、流域面积等;第三,数据上报不符合要求,比如填报的单位名称不统一等;第四,上报的项目不符合选择标准;第五,数据质量不符合要求,在填报人口的时候小数的填写不符合规范。

(二)治理重点不明确

“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其中的“重点”就是在目前的19800条山洪沟选择出山洪灾害比较严重,受灾人口比较多、治理效果比较显著、和非工程措施密切结合的山洪沟进行防治。然后,“防洪治理”。一些山洪沟在溪沟洪水之外,还有一些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但是在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中,治理的重点是山区河流,不是地质灾害。治理的目标是提高重点山洪沟的防洪标准、疏通山洪出路、提高抗冲能力。除此之外,在工程布局方面,工程措施主要分布在集中居民点、山洪沟两岸的城镇、重要基础设施等河道,在治理的过程中不是对河段进行治理,而是要以“治点”为主,要“守点固线”。在选择工程措施方面,因为山洪具有流速快、比降大、冲击力大的特点,所以,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的过程中,要以护岸、消能、防冲为重点,然后要以山洪的地形、地质、植被和沟壑发育情况为基础,在因地制宜的原则下进行综合治理,最终形成护岸堤防工程、排洪渠工程、截洪沟工程、沟道清淤疏浚工程、排洪渠工程、分洪道工程等,同时还可以修筑一些跌水、陡坡、滞洪带等辅助工程。

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部分地区对重点山洪沟的防洪治理重点不明确,有的将河道的生态建设为重点、有的将地质灾害的防治作为重点、有的将防洪重点放在城市段上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影响了重点山洪沟防治项目的有效推进。

(三)技术标准不完善

因为我国的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的开始时间比较晚,在技术标准方面还没有完善的规定性文件。虽然在一些现有的文件中对重点山洪沟的防洪治理有所涉及,但是并没有针对性的描述。导致重点山洪沟的防洪治理缺失必要的技术指导。

(四)没有和非工程措施进行紧密结合

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作为全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的一部分,需要将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进行有效的结合。通过工程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抗冲能力和防洪标准,可以疏通山洪出路,可以有效的争取到应急转移时间。通过非工程措施,可以有效的对山洪进行监测和预警,发布警报安排转移,最大限度的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目前,我国大部分山洪沟的防洪治理,都没有建立完善的非工程措施,没有形成有效的山洪预警机制,影响了整体防御作用的发挥。

二、稳步推进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的着重点分析

山洪具有很多特点,例如流速快以及冲击力大和比降大等等,所以相比于通常的中小河流管理,山洪沟的管理应该更加偏向固定河床方面、消能防冲方面、平稳水流方面等等。同理,相比于小流域水土的一般保持工程来说,山洪沟管理应该更加偏向增加有人员和产业散布的部分河段区域的防御能力。

这些年,我国的山洪沟管理起步没多久,很大部分上还处于探索阶段,又因为所断定的河沟多数病没有进行过科学合理的体系计划和管理,存在很多问题。重点山洪沟防洪标准基本是定位于十年年一遇,要点管理在于河流平稳、防冲力度和河床固定等等。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相关内容。

(一)推进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需因地制宜地规范合理设计

首先要做好居民区设计和重要设施的基础设置,然后是农田。针对已经设计好的护砌措施段进行再一次的复合审查,发现有不符合十年防洪规范的重点地方要进行全方位的加高,从而达到规定的防洪标准,对已经冲刷很严重并且没有保护措施的堤坝要做好预防保护措施,淤积的河道路段经常性的进行清淤平整。在一些不能拓宽的村庄路段要加强硬防护,适当的提高防护高度。护坡路段施工最好以天然施工材料为主,框格间隔和所产生的伸缩缝要保证尽可能的短一些,这样有利于日后修复。

(1)在大大小小的防洪治理工程施工时间上,要避开汛期开工,特别是将要施工流域的主要汛期。坡岸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很容易会对坡岸造成严重的洪水冲刷,如果被洪水完全冲毁就会危机施工周围村庄以及施工人员的安全,甚至会冲破堤坝,导致村庄居民庭院损坏,耕地被毁。务必选择好施工时间,保证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推进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需保持河道清淤平整

大部分河道的中局部都会比之前会抬高的,因为河道混乱,很容易导致洪水段面缩小,水势加大,对施工以及周围居住环境都有很大的威胁。

(四)推进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需完善辅助工程

完善山洪非工程建设包括很多小的细节,上下人员要做好该地区山洪灾害调查,划清山洪危险区域。做好雨水检测点、雨水预警指标的监测和预警系统。完善责任体制体系、宣传体系等。

三、结语

项目建成之后,还需要对防洪、排洪系统进行完善,洪水泛滥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洪水对两岸的冲刷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大大提高了河道的防洪能力,使得洪水对农田、耕地等的侵蚀减少到最低,也使得农田的盐渍化大大降低,保护了河堤两侧村庄、城镇的正常生活,使得基础的防洪设施得到了保障,这样建成的项目内在质量才能符合要求,外在质量才能达标,才能实现有效的防洪治理。在工程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并且也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彦博.我国城市河道生态治理的现状探讨[J].生态水利,2011(23).

[2]郑昭佩,宋德香,韩芳.济南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

[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2007(7)

THE END
0.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要求.doc初步设计报告参考《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以及现行有关规范的要求,根据山洪沟防洪治理的特点,可适当简化。(二)设计中应加强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认真开展必要的现场调查和勘测等工作;重视山洪沟洪水特性分析、历史山洪灾害成因分析,加强治理方案论证和比选;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根据加快重点山洪沟防洪jvzquC41o0hpqt63:0ipo8mvon532;8133741@5823;63<72286177xjvo
1.现行有效水利技术标准(截止2020年12月24日)小型水电站水能设计标准 GB/T51372-2019 2019-5-24 2019-10-1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123-2019 2019-5-24 2019-10-1 山洪沟防洪治理工程技术规范 SL/T 778-2019 2019-5-31 2019-8-31 滨海核电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 SL/T 777-2019 2019-5-31 2019-8-31 灌溉与排水工程技术管理规程 SL/T 246-jvzquC41yy}/uxmw0eun1j4664:2;<<9a3812?:4;3
2.浅析山洪沟治理措施充分利用长期比较稳定的主河槽修筑护岸工程。根据项目区地形地貌及需保护对象,本次设计选定防洪洪沟采用双、单侧护岸相结合防护及土渠疏浚处理。主要分三个防洪区进行治理,三个防洪区护岸单侧防护总长2.868km,疏浚总长4.93km。 3.2非工程措施 从2012年起,该地区作为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试点县开始,jvzq<84yyy4djrscsmooi7hqo1d1;5431934?:::0nuou
3.山区山洪沟成因分析及治理措施探讨由于有些工程是早期建设的,且遭到人为破坏,工程标准达不到设计标准,有些只有零星局部的工程,没有进行过大规模规范治理,起不到整体防洪效果,遇到大的洪水,工程形同虚设。通过近年的大洪水冲刷,如今山洪沟两岸土地退化十分严重,对村屯和田地都构成了严重威胁。如不及时进行治理,再遇到洪水会对两岸村屯和土地会造成更加jvzquC41yy}/h8830ipo8ucig532;7133861:67987147xjvor
4.农村河流治理范文勘察设计单位应提高质量意识,应全面、准确的做好项目前期的勘察调研工作。设计时,应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由符合要求的设计人员负责工程设计和技术服务,严格按照相应的规范进行工程设计,要注重工程技术设计、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严格设计图纸的质量,确保设计图纸可以正确指导工程施工。 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342>/j}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