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山洪直冲而下,夺走了7条鲜活的生命。
近日,最牵动全国民众的,莫过于四川彭州龙漕沟山洪事件。
随着事件发酵,越来越多的细节“浮出水面”。
由中国探险协会指导、地理公社制作的模拟视频,逐步推演出本次灾害的成因。
彭州市龙门山镇接气象预报,辖区有对流云团生成,将伴有短时强降雨。
接报后,龙门山镇政府立即组织镇村(社区)干部、巡逻队员及志愿者等对辖区内河道沿线戏水的游客进行劝离。
小鱼洞社区龙漕沟突发山洪,河道未撤离的游客被卷入山洪。
彭州市应急管理局回应,有8支队伍已赴现场救援。
山洪灾害已造成7人死亡、8人轻伤。
01
河道内为何突发山洪?
事故发生后,各种推测,瞬间四起。
个别网民为博取眼球,在网络散布“上游大坝发电站突然开闸、放水,引发山洪”“山洪是由地震形成的堰塞湖塌方导致”等言论。
当地政府部门紧急辟谣。
那么,突发山洪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根据8月13日成都地区雷达图像显示:8月13日下午,在成都市西北的彭州市龙门山山区出现强对流天气雷达回波。
应该是龙漕沟上游的龙门山山区出现局域性的短时强降雨,大量降雨自山上向下流动,汇聚进龙漕沟,形成了本次龙漕沟的山洪爆发。
并且,从地形角度来看,龙漕沟整个山体都属于一个天然的泄洪渠,为地质灾害点位,易发生泥石流、山洪灾害。
根据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编写的《彭州市2019年地质灾害隐患点情况统计表》,“小鱼洞镇太子村1组龙漕沟泥石流”是彭州市401个地灾隐患点之一。按照彭州市防汛防灾要求,禁止一切人员进入河道内。
02
为何会造成多人遇难?
“水是一下子涨起来的。因此,周围的人事前也没有防备。没几秒,就看到洪水一下子冲了过来。”事件亲历者回忆。
山洪爆发,固然有其突发性,可这场悲剧,难道就真的不可避免?
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后,“口罩”、“封控”,使得人们对健康、运动、新的休闲娱乐方式更加关注。踏青、郊游、露营,逐渐成为都市人不可或缺的生活内容。
在一些新兴的社交平台上,各种无需买票、无人管理的野游、网红景点,逐渐成为人们周末或节假日趋之若鹜的打卡地。彭州市龙漕沟便是其中之一。
2021年,龙门山镇政府曾多次发文,提醒游客不要前往“打卡”。禁止下河、禁止“野泳”,还设置了警示标志等。但游客仍络绎不绝。
为保障游客生命安全,龙门山镇持续开展河道、山沟、水库等巡查、劝导等安全提示工作。今年3月,该镇的小鱼洞社区还在湔江河及龙漕沟加装了下河的隔离网一千余米。可游客视若无睹,甚至直接破坏铁丝网围栏,下河游玩。
事发后,有一段视频火爆网络——当地人着急地大喊:“我给你们跪下了!求求你们!快要涨水了,你们快跑!”
然而,在此休闲“耍水”的人们似乎无动于衷。
当洪水即将来临,面对当地人如此令人动容的劝告,这群在“耍水”禁区的人们竟然如此淡定,其安全意识之淡薄,可谓令人发指。
事发现场的视频中,一位父亲听到喊声,并没有急速地往岸上走,而是紧紧抱着孩子,紧贴着一个巨大的山石。可能,他想象,先靠着大石,避一下,一会儿水就该过去了。殊不知,没多久,他和孩子就被如咆哮的洪水包围、吞没。
这名父亲在没有任何支撑的情况下,勉力坚持了15分钟。在他被卷入洪水时,还试图将孩子往岸上抛,只是未能成功……从此,他永远失去了本想全身心护佑的孩子!
按已知数据,这场看似瞬间而至的洪水,夺走了7个人的生命。
酿成这场悲剧的根源,除了游客罔顾河岸边各种显而易见的规则、规劝,缺乏最基本的安全意识和应对洪水的常识以外,“流量媒体”、社交平台对“网红“的”推波助澜,亦难辞其咎。
龙漕沟的走红,离不开一众网络博主的”安利”。
▲ 社交平台截图 图源网络
“天然未开发”、“小众避暑胜地”、“免费耍水”,的确让人心动。据说,事发当天进入龙漕沟的游客有上万人,汽车数千辆。
上万人涌进一个未开发的“野生景区”是什么概念?
就举办一个大型露天音乐节而言,首先要由有资质的单位向文化部门、宣传部门申请。获批后,向当地的公安局大型活动办报批——拿策划方案、文化主管部门批复文件、活动安全保卫方案、应急疏散方案、消防方案等。公安局审批的权限将根据拟入场人数:在500人以下,由县级公安机关批;500人以上、1000人以下,由地市级公安局批;1000人以上,由省公安厅批。公安、消防以及食药监部门,缺一不可。
现实却是,一些网红博主,无视法律、法规和安全常识,只是为了流量,杜撰所谓的游玩攻略,就在这类根本不符合国家对景区要求的“野生景点”摆拍,用其“美照”,配上几句清新文案,蛊惑人心,完全不思考其行为的后果。
其实,地处山区的“网红打卡点”龙漕沟,既没有任何经过审批的合规性旅游设施、配套,也没有承载这样大人流的应急救援能力,其安全隐患显而易见。
事发后,部分社交平台已将有关彭州市龙漕沟的“游玩攻略”下架,搜索“龙漕沟”,显示字样为“旅游出行,安全第一”。
▲社交平台截图 图源网络
但是,其他类似的“野生”、“网红”呢?民众该如何鉴别?该如何珍视生命、规范行为?
2021年7月,中国探险协会发布的《探险者行为指南》,敦促探险旅游爱好者和从业者文明、安全、规范地开展探险旅游活动。
2022年7月,由探路者集团、中探控股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制定,中国探险协会在国家标准平台申请发布的《露营行为指南》,为露营活动提供了扎营指南和安全须知,适用于营地管理单位对游客露营行为的管理,以及对相关从业人员的行为指导。
屡禁不止的违规行为所导致的户外惨剧,警示我们,对全民开展户外知识普及,迫在眉睫。
面对视频中被呼啸而来的山洪卷走的成人、孩子,屏幕前的每个人与事发现场岸上的人们一样,揪心、痛惜,却束手无策。
是的,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渺小如同蝼蚁。因此,请珍视生命,敬畏自然。生命安全,兹事体大,切勿儿戏!
03
遇到山洪该如何逃生?
彭州山洪灾害刚落下帷幕,8月18日凌晨,青海大通县也发生山洪。
8月18日7时10分,青海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委员会决定,针对西宁市大通县山洪灾害启动省级突发灾害事件Ⅱ级应急响应。
截至19日20时,青海大通县山洪灾害已造成19人遇难,仍有12人失联,救援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
山洪是山区溪沟中所发生的暴涨暴落的洪水。由于山区地面和河床坡降较陡,降雨后产流和汇流较快,形成急剧涨落的洪峰。
被困山洪中,如何逃生?成都消防队进行了实地演示:
此外,这些自救方法也可以学起来:
① 山洪到来时,若来不及转移的人员,要就近迅速向高地转移、暂避。
② 如洪水继续上涨,要充分利用准备好的救生器材逃生,或迅速找一些门板、桌椅、木床、大块的泡沫塑料等能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
③ 如果已被洪水包围,要设法尽快与当地政府、防汛指挥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