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决定了我省山洪灾害易发多发。避免山洪灾害造成人员伤亡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灾害发生前提前转移人员和灾害发生时人员“方向对,跑得快”。山洪灾害预警就是告诉基层责任人什么时候该组织人员转移,告诉危险区人员什么时候跑。
目前,我省水利、气象等部门已提供了多层级、梯次化的山洪灾害预警服务,对象包括各级政府有关部门、乡镇、村(社区)有关责任人和社会公众。相关的预警类别包括暴雨预警、山洪灾害预报预警、监测预警、现地预警、群测群防预警等,不同的预警种类又分为若干个级别。面对“纷繁复杂”的预警信息时,不少预警对象对预警信息含义识别不清,对产生预警信息的内在逻辑不明,往往只能将预警信息“一转了之”,甚至“一看了之”,不能向预警对象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明确的指令。处在预警链条末端的村(社区)、网格责任人可能“手足无措”,难以将预警信息迅速地转化为有效的避险行动。
笔者梳理了目前我省与山洪灾害防御有关的各类预警信息,供各类山洪灾害防御责任人和防汛同行们参考。
1.暴雨预警
严格来说,暴雨预警不是专门针对山洪灾害的,它是我省14类气象灾害预警之一,预警等级从高到低分为红、橙、黄、蓝四个级别。暴雨预警依据的是预报降雨或者实测降雨(实际工作中实测降雨比重更大),发布单位是县级气象部门(没有设置气象部门的区由市级气象部门发布)。
以我省暴雨红色预警为例,阈值标准是“3小时内,(预报)降雨量将达到100毫米以上,或(实测)已达100毫米以上,可能或已造成严重影响且降雨可能持续”,目前降雨落区预报一般已能细化到乡镇级别。但是,暴雨预警只考虑了降雨因素(致灾因子),没有考虑山区村落(承灾体)的实际防御能力,而现实情况是不同山区村落防御能力的差别非常大。因此,在收到暴雨预警信息时,各责任人要结合对象的防御能力综合判断,这也要求责任人对防御对象的情况要十分熟悉。
2.山洪灾害预报预警
山洪灾害预报预警是水利部门联合气象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目前,我省水利和气象部门已提供未来24小时和未来3小时的山洪灾害预报预警。预警信息制作思路是,24小时预报预警信息是气象部门提供5km×5km网格精度的降雨预报产品,水利部门根据降雨等级综合研判,制作未来24小时山洪灾害发生可能性的成果。预警等级从高到低分为红、橙、黄、蓝四级,降雨阈值分别对应140毫米、120毫米、100毫米和80毫米(24小时降雨),分别代表山洪灾害发生可能性很大、可能性大、可能性较大和可能发生。
3小时预报预警信息是气象部门提供1km×1km网格精度的降雨预报产品,产品更新频次达到15分钟,水利部门将预报降雨数值与山洪灾害危险区的准备转移或立即转移阈值(该指标通过山洪灾害调查评价获得)进行比较,进而生成未来3小时山洪灾害预报预警产品。预警等级从高到低也分为红、橙、黄、蓝四级,降雨阈值分别对应立即转移指标×1.2、立即转移指标、准备转移指标、准备转移指标×0.8。
24小时产品没有考虑不同山区村落的防御能力,由省水利部门以县级行政区为单元进行发布,预警范围大、时效长,预警性质偏向提示性;3小时产品分别考虑了降雨和山区村落的防御能力,预警范围已细化到具体山区村落,预警更新频次高,比较24小时产品的精准度也更高。3小时预报预警信息定位于一般的指令性质,但考虑到短临降雨预报仍存在不确定性,为避免频繁过度应急响应,收到预警后责任人应组织转移对象做好转移的准备,并密切关注水雨情。目前,24小时和3小时预报预警信息均由省级水利部门发布,但预警责任人收到预警短信的落款可能会是县级水利部门。
3.山洪灾害监测预警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又称为山洪灾害实测预警,是利用水利或气象部门的监测站点监测到的实际雨量,与山区村落的准备转移或立即转移阈值进行比较,从而产生准备转移或立即转移的预警信息。经过十余年持续不断的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建设,有山洪灾害防治任务的县(市、区)均已能通过县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给乡镇、山区村落相关责任人定向发送准备转移和立即转移预警。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综合考虑了降雨和山区村落的防御能力,而且是实测降雨,预警的精准度较3小时预报预警进一步提高,但留给临灾转移的时间较3小时预报预警要短。因此,监测预警应该是严格的指令性质的,预警信息中应该明确指令的具体内容——要责任人采取的具体措施,责任人收到监测预警信息必须按时严格执行。
4.山洪灾害现地预警
目前我省的山洪灾害现地预警主要是采用声光电预警设备进行预警。其原理是运用物联网技术,采用雷达水位计等监测河道水位,当河道水位上涨到预设转移水位时,安装在危险区附近的声光电报警设备就会自动启动,发出警报声提醒周边群众转移。笔者建议,要通过上下游设备间的物联,实现上下游村落的关联预警。现地预警主要采用水位预警,精准度较监测预警进一步提升,而且预警信号直接传达给预警对象,较好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但留给临灾转移的时间非常短。因此,在声光电发出警报时,危险区群众必须立即采取转移避险行动。
声光电预警设备的安装选址和设备选型非常重要,一般不适用于小流域上游和浅窄河段,警报声在暴雨十分嘈杂的环境下要能让预警对象迅速有效辨识。
5.群测群防预警
山洪灾害群测群防预警是发动村、网格责任人和广大群众共同观测与预防,发现山洪危险迅速向周边群众发出预警信号,如采取铜锣、手摇报警器、手持喇叭等工具。
群测群防预警产生于灾害第一线,其精准性和可靠性均比较高,预警信号也能最迅速地转化为转移避险行动,是山洪灾害防御的关键一环。因而,群测群防预警的指令性应该是最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