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地质环境复杂脆弱、地质灾害点多面广、地质灾害危害严重、人为诱发灾害严重,属于地质灾害易发、多发区域,全市目前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多达292处,滑坡、危岩(崩塌)隐患277处,可谓点多面广。
从天气预报来看,未来一周都是雨。受连续高温暴晒后,土体水量蒸发,使土体收缩、开裂,物理力学指标极不稳定,若遇强降雨或者久雨,大量雨水通过地表径流并直接冲刷浅层岩土,触发地质灾害概率增大,更容易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一、利川哪些区域存在较大地灾隐患?
地质灾害往往发生在临边临崖临水等重要地段、在建工程、交通沿线、旅游景区、河道水库沿岸,以及处于边坡陡崖地带的城镇、村落、学校、医院等区域,既有点上的,也有线上的,还有面上的,这些区域地形复杂,坡面岩土体稳定性差。
在线上,各条国、省、县、乡交通线的临边临崖地段都是重点防范线;
在点上,全市已查明的292处地质灾害隐患点都要注意防范;
二、如何防治地质灾害?
小编从市自然与规划局了解到,目前,普适性地灾监测仪器广泛使用,专业人员在汛前进行了充分排查,并针对暴晴暴雨、旱涝急转加强了重点区域排查,每个隐患点都落实了四位一体网格化群测群防员加强日常巡查排查。对于地质灾害的防治,专群结合的防控机制较为完善。同时,汛前也加强了群众防灾避灾救灾知识宣传,强化主动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三、居民对地质灾害发生前兆的简单识别方法?
地质灾害发生前会有一些规律和征兆,通过“三看一听”法可以及时发现前兆,及时报告,以便立即撤离。
看坡:老百姓房前屋后的坡上或院坝开裂 ( 开丝 )、树歪墙倒,山上有掉石、溜坡、走山等现象发生。
看水:房前屋后突然冒水,井水突然变大、变浑、变黄或者干涸。出现干沟涨水、河沟水消失等现象。
看汽(气):房前屋后山上突然出现冒水汽的现象,空气中出现泥土味或者刺鼻的异味现象。
听动静:山体突然出现异响声、不同寻常地鸡鸣狗吠、老鼠乱窜等现象出现。
四、地质灾害科普小知识
什么是滑坡?
滑坡是指山坡岩土体沿着一个面(带),顺坡下滑的现象,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
滑坡灾害有哪些避险原则?
(1)雨中或雨后不要进入有滑坡警示标志的地段;
(2)当发现滑坡前兆时或滑坡正在滑动时,如身在滑坡区外,一定要绕行或不进入滑坡区;
(3)处于滑坡体上部,要用最快的速度向山坡两侧稳定地段逃离;处于滑坡体中部无法逃离时,找一块坡度较缓的开阔地停留,避免和房屋、电线杆等靠得太近;当处于滑坡体前缘时,可迅速向两边逃生;
什么是崩塌?
崩塌是指陡峭斜坡的岩土体突然崩落的现象或者过程。发生在土体中的叫土崩,发生在岩体中的叫岩崩;规模大、涉及到山体的叫山崩;发生在河流、湖泊等的叫岸崩。
崩塌灾害的有哪些避险原则?
(1)崩塌发生时,如果身处崩塌影响范围外,一定要绕行;
(2)如果处于崩塌体下方,只能迅速向两边逃生,越快越好;如果感觉地面震动,也应立即向两侧稳定地区逃离;
(3)不能攀爬危岩;
(4)遇到陡崖往下掉土块或石块,或者看到上面大石块摇摇欲坠,千万别从它下面通过:人绕行,车绕道,船绕航。
什么是泥石流?
泥石流(也称蛟龙)是山区特有的一种自然地质现象,是山区沟谷中,有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泥石流灾害主要有哪些危害?
泥石流常常具有暴发突然、来势凶猛、迅速的特点。并兼有崩塌、滑坡和洪水破坏的双重作用,其危害程度比单一的滑坡、崩塌和洪水的危害更为广泛和严重。
泥石流会冲进乡村、城镇,淹没人畜,毁坏土地,摧毁桥梁甚至造成村毁人亡的灾难。泥石流可直接冲毁水利水电设施,埋没车站、铁路、公路,摧毁路基、桥涵等设施,导致交通中断或事故,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有时泥石流汇入河流,引起河道大幅度变迁,间接毁坏公路、铁路及其他构筑物,甚至迫使道路改线,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泥石流发生有什么规律?
(1)泥石流的爆发主要受连续降雨、暴雨,尤其是特大暴雨等集中降雨的诱发。
(2)泥石流的发生受雨、洪、地震的影响,而雨、洪、地震总是周期性地出现。(西南地区泥石流多发生在6-9月)
(3)一般是在一次降雨的高峰期,或是在连续降雨后。
(4)滑坡、崩塌常成为泥石流的固体物源,但泥石流在流动过程中又强烈冲刷、侵蚀岸坡,触发滑坡、崩塌发生,故常有滑坡、崩塌→泥石流→滑坡、崩塌的循环产生。
泥石流灾害有哪些避险原则?
(一)大雨后、连续阴雨不要在山谷中停留;
(二)当泥石流来了,立即丢弃重物,尽快逃生。逃生时要迅速向垂直泥石流卷来方向的两侧(横向)跑。应该朝着沟岸的两侧山坡跑,绝对不能往泥石流的下游走或朝上游;
(三)如果自己身处沟底,千万不要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跑,更不要在凹坡处停留。要尽快离开沟道、河谷地带,但应注意,不要在土质松软、上体不稳定的斜坡停留,以防斜坡失稳下滑,应选择远离泥石流经过地段停留避险。要想办法从房屋里跑出来,到开阔地带,尽可能防止被埋压;
(四)沿山谷徒步时,一旦遭遇大雨,要迅速转移到安全的高地,不要在谷底过多停留。躲避泥石流时,不要上树,也不要停留在陡坡土层较厚的低凹处,或躲在滚石、乱石堆后面;
(五)逃生时,应避开河(沟)道弯曲的凹岸或地方狭小高度不高的凸岸,因泥石流有很强的掏刷能力及直进性,这些地方可能被泥石流体冲毁;
什么是地面塌陷?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地质现象。当这种现象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区时,便可能成为一种地质灾害。地面塌陷的形成原因复杂,种类很多。
如何获得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信息?
雨季要关注天气预报,留意居住地周边异常情况;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会及时通过门户网站、省广播电台和湖北卫视、微信、手机短信、抖音以及其他新媒体方式发布滑坡灾害预警信息。处于受威胁区域的群众应当主动了解预警信息!
-The End-
编辑|XW 审核|程庆伟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