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9年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建成。由我国首位铁路总工程师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是我国自行设计,投入营运的铁路。这条铁路工程艰巨,修建好之后,世界铁路界为之震惊。110年后,2019年12月京张高速铁路开通运营。京张高速铁路是我国第一条采用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设计速度350千米/小时的智能化高速铁路,也是世界上第一条最高设计速度350千米/小时的高寒、大风沙高速铁路。将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锦上添花,让世界各国的运动员见证我国的百年沧桑巨变,领略长城内外、美丽中国的大好河山。京张高铁的指挥者余泽西感慨说;京张高铁建设每前进一尺,都需要克服各种困难,付出艰辛的努力。铁路建设者的精神就体现在战胜困难的时刻,能为北京冬奥会做出一点贡献,是一个共产党员基本的家国情怀。这就是所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具体写照吧!
由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铁建等单位联合参与拍摄的电影《峰爆》,讲述了铁路建设者在抗击大自然的灾难面前,为了战胜灾难,运用了科学的力量,更主要的是展现了以人为本、生命至上、视民如伤的人文情怀。“生命至上”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是该电影的主题思想。展现了在灾难面前,“中国式救援”的内涵是“生命至上”的历史传承。讲述了两代铁路建设者的奉献和牺牲精神。电影讲述在西南山区,正在修建的铁路隧道遇见了极端天气导致的大规模山体滑坡,16万人的生命命悬一线。关键时刻怎么办?经过铁路建设者严密精准的判断,得出一个结论——唯有“峰爆”是解决威胁人民生命安全问题的唯一办法。所谓“峰爆”,就是用科技手段炸毁整座山峰,改变山体整体塌方的方向。守护县城16万人的安危,铁路建设者选择炸毁承载了自己用十年心血修建的铁路隧道。代价非常巨大,但是为了县城人民生命的安全,这是唯一的抉择。正如女主角陈数说的那句:在灾难面前,“精卫填海愚公移山”,一个生命也不能放弃就是最高的原则。也正如县长高声疾呼:“家可以重建,人必须活着”。展现了铁路建设者在大灾大难面前——践行“生命至上”的历史传承,为了守护16万群众的生命安全,两代铁路建设者奋不顾身、视死如归的精神,让每一个有良知的观众在观看之后,都会为之惊心动魄,心存敬意,泪流满面,呼唤起了观众的良知与大爱之心。感慨之余,深知和平安宁来之不易,从而能做到敬畏历史,珍惜和平,方能斟酌至善,有所建树。
铁路建设者系统内流传着一首59年的老歌,这就是歌曲《铁道兵志在四方》。这首歌曲充分表达了铁道兵“志在四方、艰苦奋斗”的奋斗精神。高铁建设在共和国的建设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高铁成为我国的民族骄傲,世界品牌,用修建西成高铁的指挥者晋志毅的话说就是:国家的强力支持、科技向善的有序进步、组织优良是最的关键因素。这不仅是历史的经验,也是历史的教训。
什么是铁道兵精神?叶剑英元帅为铁道兵成立30周年的题词:“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沐雨栉风,铁道兵前无困难。”高度概括了铁道兵精神的集中体现。概括来讲,铁道兵精神主要是“听党指挥的大局观念,令行禁止的组织纪律,敢打必胜的顽强作风,以苦为荣的乐观态度,勇争一流的进取意识”。中国铁建绵延和弘扬了铁道兵精神,与时俱进、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的情怀值得点赞。
电影阐述了一个重要的理念:中华民族在灾难面前,践行了圣人孔子在《孔子家语》中有一个经典的论断:妖孽不胜善政。在灾难面前,生命至上是第一位的,善政的表现在于组织优良,凝聚共识,团结一致的重要性。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1919年在《建国方略》中就把川藏铁路列为高原铁路建设系统之中。民国初年,孙中山提出:“川藏铁路事关中国国家安危存亡”。北洋政府时期,由于时局战乱,平均每年修建铁路200多公里,腐朽黑暗的国民党南京政府总共修建了1.3万公里的铁路。一百年后,2014年正在建设的川藏铁路,将建成八纵八横高铁网路,我国高铁覆盖几乎所有省份。截至2020年12月,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4.6万公里,其中高铁3.8万公里,居世界第一。从战胜日本侵略者的《铁道游击队》到伟大的保家卫国、抗美援朝的胜利,从林海雪原到海南修建高铁、从天山山脉到青藏高原。中国铁建电气化局参与了中老铁路的四电建设,2021年12月即将通车,用中国铁建电气化局宣传部长齐晓景的话说,“铁道兵出身的电气化局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服从组织、团结一致、不怕吃苦、攻坚克难。”中老铁路的开通将造福两国人民,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作出贡献。
当网络上少数人在讨论和放大“躺平”“佛系”“内卷”等负能量的同时,中国传统文化早已经给出了人生价值和人生意义的答案。这就是君子三不朽的论断。何谓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中国传统文化称之为三不朽。举一个例子来论断:把铁路修到西藏以及边远地区,让边远地区的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红利,铁路以及高铁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走向共同富裕的光辉大道上,就是立德立功的具体践行。这就是功之所在,德之所在。纵观我国铁路一百多年的奋斗史,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任何一项伟大的事业,必须要有第一流的组织、第一流的队伍、第一流的纪律。这就是听党指挥,组织优良的关键性所在,也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性所在。在新时代,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性所在,中国铁建绵延和弘扬了铁道兵的奋斗精神,更好地阐释了组织优良的重要性。守正创新、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