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今年的沙尘大风格外多?
今年由于蒙古国降水稀少,温度偏高,冻土在冷空气活动频繁期间融化,再加上地面植被稀少,易形成浮土,在蒙古气旋大风的作用下,很容易将地面浮土扬起,并随着冷空气南下进入我国。
简单总结一下就是:
找找亮点
坐标北京酒仙桥
好一张「大雾迷踪」
狂风卷着沙尘,这不就是大片现场吗?
《银翼杀手2049》
网友版《银翼杀手IN BEIJING》
今天刚来北京的朋友“幸运”了
北京是一座你来了就“看不见”的城市
朋友们不禁慨叹
这样的天气,最适合拯救世界了
上班是何等艰辛的一件事儿
其实,北京的沙尘暴在以前更为严重。金朝海陵王贞元三年四月,也就是公元1155年5月前后,北京城进入了一种“昏雾四塞,日无光”的状态,一共持续了十七天之久。这或许是北京地区遭遇严重沙尘天气侵害的最早记载。
受不合理开发的影响,到1966年时,北京的沙尘暴天气创造了20天的纪录。那时离北京最近的沙源是仅仅180公里之外河北承德的塞罕坝,所以那时北京的沙尘暴,是刮到嘴里可以嚼出颗粒感的真正的沙尘暴。
相比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北京的沙尘日数减少了70%,而且强度明显减弱。北京近些年出现的沙尘天气多为扬沙和浮尘,沙尘暴较为少见。
不论你是80后的“尾巴”,还是90后的“头”,关于上小学时候的记忆,或许记忆最深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沙尘暴。
我记得那年,应该是小学二年级,当天上午的课,我一直托着腮帮子看着外面发呆,因为我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的景象。漫天的黄沙遮天蔽日,让人感觉白天如同黑夜一样,教室里开着灯,让人觉得外面更是黑压压的一片。
当天的课间操被取消了,同学们可就撒了欢儿。即使外面是咆哮的沙尘暴也没能阻挡我们奔向操场。我们黄沙中追逐打闹,感觉像是西部电影中的画面。
远处教学楼被包裹在黄沙中,楼房的轮廓隐约可见,唯一能看见的就是一排排整齐发亮的窗户,原本亮白色的节能灯管透过沙尘暴变成了黄色。感觉沙尘暴真是一件神奇的事情!
疯跑完了,可就惨了,脸上一层土混合着汗水都能和泥了,嘴里也是细土面,这次真的知道土的味道了。
放学回家的路上,街边的建筑物上、自行车上、汽车上都落着一层细细的黄土面儿。
下面咱们一起回忆一下,10几年前北京遭遇的沙尘暴。
2002年
那次沙尘暴北京总降尘量高达3万吨,相当于人均2公斤。
2003年的春天
一日,漫天尘土,天也黄了。走在路上,看到蒙着各色纱巾的人,在张大嘴巴,再闭上时,发觉唇齿间有“咯吱咯吱”的声响。只好叹息着,“天一黄,北京就像北平了。”
可不是!老照片里的北平,都有泛黄的底色;沙尘暴自己也没想到,给北京做了老照片效果,一夜回到解放前。
对北京的记忆,总和天气相连。比如,每次沙尘暴,她都会想起公主坟;每次大雨,她会想起莲花桥;大风天,想起的地方更多……
周末的一天,天又黄了。早晨醒来发现窗户没关;沙尘暴来了,又是手忙脚乱一通收拾,落地窗前,白楼变灰,灰楼近黑。一辆辆车停在那儿,蓬头垢面。
文图 :林特特
北京的沙尘暴,依然继续。。。
早上醒来,外面的天空比这还昏暗。
十七年前,沙尘暴来袭,女子掩面背风而立
站在前门大街的老外,戴着帽子口罩,捂的还真严实。那些路旁的商店,只能在记忆中恍惚依稀了,呵呵。
前门一瞬
时值下班的时候,回家的、接孩子的人们。
戴花头巾骑车的阿姨,十几年过去了,估计已经退休了
画面中的小孩儿估计至少也得上大学了。
等着看降旗的人们
我努力的想看清卖报大姐车把上报纸上的字迹,妄图分辨出当时拍摄的日期,可惜,100%放大后,一团模糊,呵呵。
地下通道内的沙子,再厚些就和耕地差不多了。
图文:关山飞渡
2006年
天空变成土黄色,空气中充斥着呛人的沙尘,地面、汽车,甚至是每一片树叶都被沙土覆盖,很多汽车上可以扫出几公斤土,而出门的人头发衣服里都落满了细细的沙尘。
2007年2007年春,北京出现数十次沙尘天气。
2008年
2010年
2011年
2011年春季,北京的沙尘天气比常年同期有所减少,主要是本地扬沙。
2012年
2012年春,外来沙尘频扰京城。
2013年
2015年
据测算,这次浮尘天气,整个北京共降下了沙尘三十多万吨。沙子积得很厚,沙粒比较大,造成了路面的积沙比较严重。
2017年
过去有人总结了一下,在北京,二月吃雾霾,三月吃风沙,四月吃柳絮,北京人经常吃的是春季超豪华套餐。
但是今年沙尘暴来的有些频繁,这是因为蒙古国南部是由一片面积高达130万平方千米的巨大沙漠的组成部分(另一部分在中国境内),横跨东戈壁省、中戈壁省、南戈壁省、戈壁阿尔泰省。就像古汉语中江特指长江,河特指黄河一样,这片沙漠名称也非常直接,就叫戈壁沙漠,它便是划分漠北蒙古和漠南蒙古的那个“漠”。
蒙古国的国家能力目前尚不足以应对非法采煤、过度放牧的问题,以至于首都乌兰巴托早已不是想象中静谧的漠北天堂,而是一片深受虚假城市化、空气污染之苦的臃肿城市。对如此广大,干旱的沙海进行有效的综合治理也就更无从谈起了。戈壁沙漠自然就成为沙尘暴取之不尽的沙源。
受大气环流影响,从2月中下旬,中国北方开始出现沙尘天气,3月后进入高发期,4月通常为沙尘天气出现的峰值。进入5月暖气团控制地区越来越多,越来越靠北,而冷气团变得非常弱势,沙尘天气出现频率开始下降。
其实为了改变这一环境问题,1979年,三北防护林工程正式上马。这一工程西起新疆的乌孜别里山口,东至黑龙江宾县,分三个阶段、八期工程进行,规划造林5.34亿亩,预计到2050年正式完成。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