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视点:未来的沙尘暴,减弱还是更强

作为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沙尘暴天气造成每年全球约20亿吨沙尘排放到大气中。全球变暖对沙尘暴有何影响?未来沙尘暴又有何种变化趋势?近期,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赵宗慈等发表了题为《全球变暖与沙尘暴》的研究综述,介绍了观测到的沙尘暴变化特征及未来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沙尘暴变化的预估与展望。

何为沙尘暴?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造成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现象。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自然与人为两大因素。自然因素包括大风或强风的天气形势,沙、尘源地分布,空气温度、湿度等。人为因素如人为过度放牧、滥伐森林破坏植被、开采工矿业等,破坏地面结构,形成大面积沙漠化土地,加速沙尘暴的形成和发育。

2022年3月欧洲遭遇沙尘暴,西班牙天空变成橘红色。图:《太阳报》

沙尘暴往往多发于沙漠及邻近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目前,全球陆地有四分之一的面积遭受沙漠化的危害。其中,北美(沙漠化主要地区为美国西部和墨西哥北部)、中非(沙漠化主要地区为撒哈拉和萨赫勒地区至阿拉伯沙漠和叙利亚沙漠)、中亚和蒙古与中国西北部以及澳洲(沙漠化主要地区为澳大利亚中部和西部),是世界上四大沙尘暴多发区(下文对沙尘暴多发区简称“北美”“中非”“中亚”和“澳洲”)。

FY-3D气象卫星北非及西欧沙尘监测真彩图 图: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研究指出,全球变暖对沙尘暴的影响是复杂的。一方面,近30年来由于全球变暖,中纬度气旋活动有向极地方向移动的趋势,因此,中纬度的风速特别是大风强度有减弱的趋势,并且大风日数减少,致使沙尘暴有减少的趋势。另一方面,全球变暖背景下,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变暖明显,蒸发加剧,地面干燥,沙尘容易被大风卷起,造成沙尘暴加剧。

沙尘暴变化特征同样随不同地区而改变。例如,近20年,中国沙尘暴次数有明显减少趋势,这与中国北方大风日数减少、强度减弱及土壤湿度增加等密切相关。而近10年,据蒙古国气象站记录的数据显示,蒙古国内戈壁地带一年中发生的沙尘暴次数比20世纪60年代增加4倍。究其原因,除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外,人类的不合理经济活动如过度放牧与采矿也加剧了其土地荒漠化。

2021年3月,北京遭遇沙尘天气。图:央视焦点访谈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未来沙尘暴又将如何变化?综述提到,可利用地球系统模式CMIP5和CMIP6,考虑人类排放情景如典型浓度路径RCPs和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s,从预估未来与沙尘暴有关的气象要素如温度、风速、降水、土壤湿度等,间接得到未来沙尘暴的可能变化。

研究结论显示,无论是近期还是长期,沙尘暴多发区温度明显变暖,大部分地区变暖程度高于全球平均值,多数地区降水增加,风速有减小的趋势,北美和澳洲土壤可能变干,其他地区可能变得更湿。随着全球增暖水平的增加,这些气象要素的变化更明显。

当全球温升水平为2℃(相对于1960年至2014年,大约相当于2050年)时,北美、中非和中亚将变得更热、稍湿、强降水增加(高信度或中信度),澳洲则将变得更热(高信度)、稍干(中信度);多数地区风速可能减小(中高信度),澳洲和北美沙尘暴将可能增加(中信度)。

由此可见,全球变暖背景下,受多种因素影响的沙尘暴未来变化是复杂的。一种可能情况是,全球变暖,沙尘暴多发区增暖更明显,蒸发加剧,如果降水减少,湿度减小,土壤变干,沙尘暴发生更频繁。另一种可能情况是,全球变暖,温带气旋活动有北移的趋势,沙尘暴多发区大风强度减小和日数减少,则沙尘暴次数可能减少且强度可能减弱。因此,相关机构和学者还需关注不同沙尘暴地区各种气象要素未来的变化特点,不断提高对沙尘暴及相关因素如温度、降水、风速、土壤湿度等观测与预估能力。

流程编辑:u027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

THE END
0.“沙尘暴”怎么又来了?未来, 随着全球变暖进一步加剧,中国沙尘暴会出现怎样的长期变化?高鑫称,目前,这一问题的研究尚无准确结论,“从全球尺度来看,气候变暖不会改变沙尘暴发生的规律,但从某个小区域来看,比如气候变暖可能会导致冰川融水增加,一些沙源地的地表被固定,沙尘天气就会减少”。 jvzq<84yyy4jpn|uygkl0ls1uqijg}~14284/98/38529A>50unuou
1.外媒关注:中国遭遇近十年最强沙尘暴参考消息网3月16日报道据路透社3月15日报道,受来自戈壁沙漠和中国西北地区的强风影响,中国首都北京周一遭遇沙尘天气。气象部门说,这是北京十年来遭遇的最大一次沙尘暴。 报道称,周一上午,北京遭遇今春首场大风扬沙低能见度天气。北京的空气质量指数曾一度达到最严重污染级别500,一些地区的PM10浓度达到每立方米2000微克jvzquC41uf~x0rvknw4dqv4ujcxf1bX2{OY15WoC2PJd37mvon
2.从雾霾到沙尘暴,中国环境问题与舆论战在互联网兴起之后,从沙尘暴到雾霾,如今沙尘又起,二十多年过去了,我们当然仍要正视并解决我们面临的这些还没有彻底解决的问题,但更重要的是比起当年,我们更应该坚定信念走自己的道路。 随着这两日中国北方多省出现不同程度的沙尘天气,国内互联网上的舆论百相又让人回想起十几年前。 jvzquC41yy}/y‚zym4dqv4Ctvodnn4{wn{o1;5451651=<5369/j}rn
3.[中国新闻]巴基斯坦卡拉奇遭沙尘暴袭击至少3人死亡《中国新闻》 20251113 19:00 《中国新闻》 20251113 18:00 《中国新闻》 20251113 12:00 《中国新闻》 20251113 10:00 《中国新闻》 20251113 07:00 《中国新闻》 20251113 04:00 《中国新闻》 20251113 03:00 《中国新闻》 20251112 21:00 《中国新闻》 20251112 19:00 《中国新闻》 20251112jvzq<84o0cvq0lhvx0ipo8{ugv|0fnyckn5D398581h24?:eh;id3@97c9>62=99d4795>:g625jpmjz0unuou
4.中国北方的典型强沙尘暴事件(1954~2002年)中国北方 典型强沙尘暴 时空分布 天气过程jvzquC41yy}/ewpk0eun0ls1Ctzjeuj1ELLEVxycn/QYVK7225722;70jvs
5.中国气象局:4月北方地区将有5至6次沙尘天气过程贾小龙表示,今年3月,有4次沙尘天气过程影响中国,其中3次扬沙过程、1次强沙尘暴,沙尘天气过程次数较常年同期(3.5次)略偏多。沙尘出现日期较常年(2月13日)偏晚。 贾小龙提醒,4月仍是沙尘天气的高发期,在冷空气活跃期间,北方地区沙尘天气风险较高,建议相关部门做好大风降温和沙尘天气对农业生产、户外施工、大气环境jvzq<84j70spfnnpxgyuonsv0et0i~juv1<34;>a97660|mvon
6.[安徽日报]中科大最新研究表明:沙尘暴南界可到达南海肆虐我国东部的沙尘暴天气,自古有之。记者5月22日从中科大获悉,该校孙立广小组最新研究认为,它的南界可到达南海西沙群岛,过去1400年来与冬季风的强度变化有关。成果5月21日发表在著名学术期刊《自然·科学报告》上,刘毅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 在对南海西沙东岛湖泊沉积物分析中,孙立广小组发现钛、铝元素在含鸟粪珊瑚jvzq<84pgyy/w|ye0gjv0ls1kplp1:5781<93950jv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