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理视角看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
【新闻简介】
2022年北京冬季残奥会共设6个大项,78个小项。北京赛区将承办所有冰上项目,延庆赛区和张家口赛区将承办所有的雪上项目。
开幕式主题
本次开幕式的名称与核心内容为《生命的绽放》,通过质朴的情感、简约的编排,表达“自强不息、突破自我、残健融合”的理念,展现残疾人生命绽放的动人时刻,讲述残疾人自己的故事。
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委员会会标
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委员会会标由3个蝌蚪状图案组成,分别为绿色、红色和蓝色。3个蝌蚪形表示人类最重要的组成要素:心智、身体和精神,因此“心智、身体和精神”被作为IPC的箴言,并和3个蝌蚪形图案共同组成IPC的会标。
火炬传递
3月2日下午,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火种汇集暨火炬传递起跑仪式在天坛公园祈年殿举行。在北京、延庆、 张家口三个赛区采集的8个火种,连同在英国曼德维尔采集的火种, 共9个火种汇聚生成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官方火种。火种汇集仪式后,将继续在以“九天之火”为主题的天坛公园进行火炬接力。
【例题】
位于天坛公园东门外的某公路,在每年特定时间可以拍摄到祈年殿与太阳重叠的画面。下图为天坛公国部分区域示意图和祈年殿与太阳重叠的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 春分日日出后 B. 夏至日日出后
C. 秋分日日落前 D. 冬至日日落前
A. 三个月后 B. 六个月后
C. 九个月后 D. 一年后
【答案】1. C 2. B
【解析】
1. 祈年殿位于天坛公园东门正西,且祈年殿比拍摄者所处地面高,因此该画面拍摄为日落前;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该地日落方向为正西;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该地日落方向为西南,太阳不在正西方向出现,因此C正确。
春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大部分地区日出正东,日落正西,日落时,影子位于正东在东门处拍摄太阳与祈年殿重合。
同心圆
中国元素在冬残奥会开幕式中也必不可少,象征团结、友谊、共融的“同心圆”概念将贯穿始终。同心圆,就是让大家不断聚焦、不断感受那份团结、友谊以及打破壁垒后的共融
【地理上的“同心圆”】
同心圆理论指城市土地利用的功能分区,环绕市中心呈同心圆带向外扩展的结构模式。为城市地域结构的基本理论之一。
(1)同心圆模式:①城市内部的各个功能地域都是按同心圆状配置的。围绕城市中心,形成许多环带,分别是:中心商业区、过渡带、工人住宅带、中产阶级住宅带、通勤带(高级住宅区)。
②理论优点:动态分析城市地域结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城市地域分化的规律。
③缺点,形状过于规则,没有考虑到城市交通的作用,适用性受到限制。
(2)扇形模式:城市里,工厂一般位于水源附近并沿铁路线分布,因此从城市中心向外放射出去形成扇型,而不是围绕中心区形成同心圆。流动和搬迁过程使城市呈现章鱼形状,发出许多触须。
②霍伊特研究许多城市的房租资料,发现城市地域分异并非同心环状,由于交通线的存在而扭曲了。由于某种相类似的土地使用要求使功能地域按一定方向从城市中心一直伸向郊区,形成扇形。原因是交通干线从城心向外辐射,功能地域沿交通线扩展。该模型强调交通条件对城市地域的分割性。
③缺点是仅凭房租这一个指标来研究。
(3)多核心模式:①影响城市设施设置地点的四个基本标准:特殊资源地区的特殊设施;相互对抗和影响设施回避;买不起理想地区而不适当设置;某些设施以彼此接近为宜。相互作用产生一个城市,在城市的各个核心形成不同类型功能,该功能适合于当地需要。如西城建设。城市发展特点是协调的,集中并强化,不协调的空间隔离。
②在四个过程的相互作用下:各种行业以自身利益为前提的区位过程;产生积聚利益的过程;由于相互利益得失而产生离异过程;地价房租影响某些行业在地理位置上的过程;加上历史遗留习惯、局部地区特殊性,使城市产生多极核心;该理论强调城市具有多个中心,城市地域分化到一定程度会产生离心作用,会出现郊区化
③缺点:生态学家无视文化对人类交往和自然空间利用的影响是错误的。多数城市有两个以上的市中心或数个副市中心。
【例题】
城市的等级提升与其所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芝加哥是美国人口第三大城市,周边地区工农业发达。读图,完成1~2 题。
1. 据图分析,芝加哥等级提升的主要原因有( )
①资源丰富工业发达 ②铁路水运 交通便利 ③临近湖泊 景色优美
④地形平坦水热充足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2. 芝加哥城市地域结构最接近下图中的( )
【答案】1. A 2. D
【解析】
1. 由图中信息可知,芝加哥周边地区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工业发达,有助于城市等级提升;芝加哥位于多条铁路枢纽上,且靠近五大湖,因此,水路交通十分便捷,有助于城市等级提升。"临近湖泊,景色优美"、"地形平坦、水热充足"对城市等级提升的影响不大。
2. 由图可知,芝加哥东部为五大湖,因此城市主要向西部、西北部和南部扩展,城市地域结构最接近D图。
雪容融
雪容融(Shuey Rhon Rhon),是2022年北京冬季残奥会的吉祥物,其以灯笼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主色调为红色,头顶有如意环与外围的剪纸图案,面部带有不规则形状的雪块,身体可以向外散发光芒。
(一)设计理念
雪容融的整体造型渲染了2022年中国春节的节日气氛,吉祥物灯笼外形的发光属性寓意点亮梦想、温暖世界,代表着友爱、勇气和坚强,体现了冬残奥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和激励世界的冬残奥会理念。
(二)设计元素
细节方面,雪容融头顶有一个如意环,被雪覆盖住的一段纹样是长城的城墙图案;下一层为剪纸图案,采用正负形的设计手法,正形是北京“京鸽”图案,表示欢迎世界各地五洲四海的运动员来到中国参加体育盛会,负形则为北京地标性建筑——天坛的剪影。吉祥物的双足上还围绕有一圈如意纹。
1. 长城
【例题】
“因地形,用险制塞”是修筑长城的一条重要原则。图a是某段长城的景观照片,图b是北方某区域等高线图(单位:米)。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题。
1. 图b中四条虚线最可能有古长城经过的是
A. ①B. ②C. ③D. ④
2. 若对长城进行考察,利用GPS信号接收机不能完成的任务是
A. 测定古长城的地理位置
B. 测量古长城的海拔高度
C. 确定考察队员的行进方向
D. 获取古长城毁坏情况的图像
【答案】1. B 2. D
【解析】
1. 长城主要修建在山脊线上,b图中表示山脊的是②线。①线表示山谷,③线表示山坡,④表示等高线。选B正确。
2. GPS是全球定位系统,能提供事物的经纬度和海拔高度,能引导行进方向,但不能获得长城破坏情况。选D正确。
【知识链接】
中国长城的景观特点与地理意义
(1)长城景观特点与世界遗产
(2)长城中段的区域划分功能
长城中段大体与400 mm年等降水量线走向一致,成为众多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界线。
①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界线。
②森林植被和草原植被类型的界线。
③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界线。
④春小麦分布区和冬小麦分布区的界线。
2. 剪纸
中国民间剪纸是数千年来劳动人民创造积累而成的智慧结晶和宝贵遗产,是中国民间流行的一种历史悠久的镂空艺术。所谓剪纸,就是用剪刀将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如窗花、顶棚花、灯花、墙花等。栩栩如生的精美剪纸作品,寄托着人们憧憬未来的美好向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
剪纸的内容种类多样,有各种的民居和民俗活动场景,透过剪纸的图案,我们可以更好的了解中国各地的乡土风情。
【例题】
(1)民居
中国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反映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下图是一帧剪纸作品,读图,回答4~6题。
1. 上图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的
A. 四川盆地 B. 黄土高原
C. 珠江三角洲 D. 长江三角洲
2. 建造图中民居的主要气候原因是
A. 风沙大、光照弱
B. 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C. 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D. 土壤垂直节理发育
3.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 )
A. 二人转 B. 黄梅戏 C. 越剧 D. 秦腔
【答案】1.B 2. B 3. D
【解析】
第1题,从剪纸中可以看出有窑洞等地理景观,窑洞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的黄土高原。故B正确。
第2题,黄土高原建窑洞主要是因为:①气候:黄土高原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地区,降水较少,气候比较干燥;冬夏温差大,住在窑洞里则"冬暖夏凉"。
②土壤:黄土层深厚,垂直节理发育(黄土直立性好)。
③地形: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形崎岖,平地少。
④黄土高原植被稀少,缺少木材(建筑材料少)。故B正确。气候干燥,光照应强,故A错误;C条件不适于建造窑洞;D不是气候条件。
第3题,二人转是东北地区的特色剧种;黄梅戏是起源于安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安徽、江西及湖北地区;越剧是流行于浙江一带的地方剧种。梆子腔起源于陕西,陕西古属秦地,因此,梆子腔也称为秦腔。故D正确。
(2)民俗
1. 图中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
A. 四川盆地 B. 太湖平原
C. 东北平原 D. 黄土高原
2. 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
A. 河汉纵横,气候湿润
B. 中间低四周高,排水不畅
C. 沟壑纵横,降水集中
D. 林海雪原,寒冷干燥
3. 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 )
A. 川剧 B. 二人转 C. 昆曲 D. 秦腔
【答案】1. C 2. D 3. B
【解析】
1. 了适应冰天雪地的地理环境,人们经过长期的摸索,便发明制作出了一种冬季可以在冰天雪地上行走如飞的交通工具——爬犁。东北平原所处的地理位置特殊,一年大部分时间里,满世界的冰天雪地。故图中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平原。故选 C。
2. 爬犁只要有冰有雪,便可以行于其上。它借助于冰面、雪地里较小的摩擦力,使得"马拉爬犁"真的比在路上行走的马车还要快。而且,马车在冰面上行走,车轮经常打滑;在雪地里行走,车轮又极易被雪窝陷住,而爬犁则在冰天雪地里行走如飞,所以,人们称之为"马拉爬犁比车快"。故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林海雪原,寒冷干燥。故选D。
3. 该景观主要分布区是东北地区,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二人转。故选B。
3. 京鸽
鸽子是人类最早驯化的鸟类之一,它们不但有着异常强大的识途回家本领,而且在经营家庭上非常在行:鸽子虽群居却终生保持固定的一夫一妻关系,它们是鸟中的“哺乳”者,一旦吃住不愁,便紧锣密鼓地传宗接代,壮大家族。
【联想】北京雨燕
北京雨燕属小型候鸟,每年4月来到我国北方(主要是北京城)繁殖,7月中下旬就踏上归途去越冬地,它几乎终生都在空中飞行,以飞行的昆虫为主要食物。为研究和保护候鸟,科研人员为北京雨燕佩戴上光敏地理定位仪,该仪器能够记录太阳高度角和日出日落时间等数据,据此可以分析出北京雨燕的地理位置。
【例题】
下图示意2014-2015年北京雨燕迁徙线路。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A. 地形 B. 风向 C. 天气 D. 人类活动
2. 利用光敏地理定位仪测得北京雨燕位置精确度最低的日期为
A. 2月20日前后 B. 3月20日前后
C. 8月10日前后 D. 10月10日前后
3. 北京雨燕在经过甲地和乙地时往往盘旋几日,主要原因是
A. 补充食物,增加能量
B. 补充水分,穿越沙漠
C. 灾害多发,影响飞行
D. 当地雨季,前行受阻
【答案】1. B 2. B 3. A
【解析】
1. 由图示可知北京雨燕从北京飞往非洲的路线主要经过西风带,大部分是逆风飞行,而从非洲返回,大部分是顺风而行,北京雨燕体型较小,受风力影响,导致飞行速度受到较大影响,在北京与甲地之间往返飞行时间出现长短差别,故选B。
3. 在乙地停留时,距离沙漠较远,B错。甲乙两地,灾害发生较少,C错。乙地为热带雨林气候,无旱季和雨季的区别,D错。北京雨燕体型小,几乎终生在空中飞行,以飞行的昆虫为主要食物,在长途飞行中经过甲地和乙地,自然条件较好,水源丰富,食物充足,雨燕在此地盘旋是为了补充食物,增加能量,为长途飞行做好准备,故选A。
点火方式
一声声 “加油”
光明永续!希望长存!
投稿:刘争光
END
戳下方视频听平哥讲沙尘暴
【学员答疑】
【课后服务】
每位报名学员配合专门的学管团队微信群,“学管老师+答疑老师+家长+学员”四人单独建群,时时互动,关注学员的学习情况,为学员建立独立的学习档案,服务内容如下:
①贴心学管督学
每位学员单独建群,实时跟进学员学习情况
②赠北师大地理系学长学姐一对一建群答疑服务
具体详情咨询学科助理老师
③配套教材精讲精炼
所有课程均配套纸质教材,课后落实复习无忧
④每期课程测试
每一期课程结束之后,老师会针对课程内容出一套试题,检测学生学习情况,赠送视频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