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日,铺天盖地的沙尘天气突袭而来。“东土大唐”这个梗的背后,是2024年我国首次沙尘天气。
变化:寒潮带来大风沙尘
综合中央气象台的报道,近期出现的沙尘天气是2024年首次沙尘天气过程。
从范围上来看,它涉及我国西北地区大部、华北西部、四川盆地和北部等地。其中,在新疆东部和南疆盆地,内蒙古西部、宁夏北部等地出现了沙尘暴,局地有强沙尘暴和特强沙尘暴。能见度上,甚至不足50米。
受寒潮天气影响,继四川之后湖北等地也出现大风沙尘,东部部分地区出现明显降温,山西、河南、山东等地出现雨雪天气。
中央气象台对本次沙尘天气的分析◎NEWS
2月18日北方地区沙尘天气预警◎NEWS
那么,这次沙尘天气的成因是什么?
进入二月中旬以来,我国北方沙源地升温明显,多地最高气温达15~20摄氏度,较常年同期偏高2~4摄氏度,剧烈的冷热交替增加了土壤的可蚀性。从今年情况来看,也是近些年学界讨论“西北变暖”的一个体现。
此外,受升温影响,沙源地地表积雪覆盖融化,地表呈裸露状态,为沙尘天气的发生提供了丰富的沙源物质。
本周西安将迎来降温和雨雪天气◎来源/中央气象台
全国也将迎来降温天气◎来源/中央气象台
寒潮天气影响下,我国西北地区大部出现8~10级的阵风。
其中,新疆的山口地区阵风强度超过13级,强风将地表的沙尘扬起卷入空中,并向下游输送,形成这次强度强、影响范围大的沙尘天气。
受寒潮影响,从今日起至2月23日,我国中东部大部将自北向南先后出现降温,日平均或最低气温普遍下降8~12℃。2月23日前后,最低温度0℃线将南压到苏皖南部至湖南南部、贵州南部一带。
从中央气象台提供的数据来看,西安本周将迎来新的降温阶段,并将出现雨雪天气。
我国沙尘暴问题,主要是土地不合理开发和不合理耕作所致。如果溯源,从汉唐以后的数千年,对西北和华北土地大量的开垦未曾停止,草原过度放牧,人为破坏自然植被,形成大量裸露、疏松土地。
同时,中国主要沙漠也集中于广域北部片区,主要源地有: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和毛乌素沙漠等。
中国境内主要沙漠分布图◎NEWS
但是,沙尘天气已形成“连片”因素。
有研究表明,影响中国的沙尘天气源地,可分境外和境内两种:境内占三分之一,境外占三分之二——主要起源于蒙古国中南部戈壁地区,途经中国北方时得到沙尘物质的补充而加强。
对此,《光明网》也曾有如下报道:
“愚公移山”式的陕西毛乌素沙漠治理◎来源/网络
作为深受沙尘暴之害的国家,中国建成了全世界最大的沙尘暴监测站。这个监测站位于中国西部省份宁夏,占地两平方公里。
本次沙尘天气来源,就是这两种因素的叠加。不过,我们无法忽略“蒙古气旋系统”。这种温带气旋的形成和水平温度梯度有关,简单点说就是冷空气追尾暖空气,催生出气旋系统,带来强风和雨雪等激烈天气。
在近几十年“愚公移山”式的治理中,已有明显的变化。
根据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显示:1961年以来,我国北方春季平均沙尘日数和沙尘暴日数均显著减少。2000以来,平均每年有10.8次沙尘过程, 5.6次沙尘暴过程,沙尘次数少于1981-2010年(17次)。
沙尘天气,国人已不陌生。其产生和影响是涉及极广,并非一城一地一区,需要我们共同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