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地球“大降温”?科学家直言:它在疯狂吸热,或将改变气候
实际上,地球进入小冰河时期,主要是根据太阳黑子的活动变化而定义的。众所周知,地球的温度变化,很大程度上是由太阳决定的,和太阳息息相关。而一部分科学家们所说的地球会进入小冰河时期,也是基于太阳黑子的异常变化。如今地球二氧化碳的浓度变高,这也就代表着地球需要进行调节,否则会影响地球生态。据科学家们检测发现,如今地球从大气中吸取的热量大约是15年前的两倍。
在这样的情况下,地球已经失去了“平衡”。在现代,许多地方都出现了不同程度地遭难,例如高温、干旱、强降雨、强风暴等,这其实与气候有很大的联系。地球之所以“疯狂”吸热,是因为地球的“热能量”太多了。事实上,无论什么事物,一切都是有度的,地球也一样,如果地球长时间吸收两倍多的热量,那么这些热量很有可能会成为压倒地球的最后一根稻草,届时地球将迎来很多的极端气候,甚至不适合人类生存。
我国进入了气象灾害年?
沙尘暴、极寒天气、龙卷风,自2021年冬春交接开始,极端天气接连发生,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表示,截至目前,我国气候相对异常。
一方面,极端天气频繁出现。春季沙尘天气成主角,发生次数与2007年状况相当,进入到四五月份后,强对流天气又开始频繁出现。 另一方面,气候出现了快速转换。比如去年冬天以来,1月中旬前非常寒冷,但1月中旬后快速增温,整个冬季出现暖冬的现象。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极端天气事件频繁是否意味着我国突然进入了一个气象灾害年?
周兵介绍,大概在1998年前后,极端天气事件开始增多,并不是近两年才出现的现象。“近些年降水的强度明显有增长趋势,气候的格局也在悄悄变化。”
今年极端天气背后的共同主角是谁?
为什么今年冬春会发生一系列跟往年偏差比较大的极端天气状况,它们的背后是否有一个共同主角呢?专家们捕捉到了这个角色——大风。
“今年到目前为止,大风似乎成为强对流天气、沙尘天气和寒潮冷空气的主角,大风现象串联了整个季节。”周兵介绍称,今年沙尘暴的启动者是风,强对流天气、雷暴大风、龙卷风的主角也是风,冬季的寒潮强冷空气也是以偏北大风为主体,所以说似乎大风成了贯穿冬季到春季的一条主线。
极端天气可以监测预警吗?
强对流天气的特点就是风、雨、雷、电、冰雹,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涛表示,对于非常极端的天气,在极端的可能性到临近分钟级的时候,可以做到一定程度的预警。
如果是信号强的,可以做到提前几分钟到十几分钟,甚至是小时级发布相对更精准一点的预警,“但这样的预警时效性要求非常高,需要整个社会响应的效率和力度跟上。”
张涛分析称,此前长江中下游出现的大范围雷雨强对流天气大部分不那么极端,极端的情况只是小部分,中央气象台、地方气象台都很早发布了预警。“但针对龙卷风而言,是不可能提前很长时间给出精准预报的。”
面对极端天气,如何保护自己?
专家表示,气象灾害和极端事件频繁发生,将来在某种程度上应急这种现象可能会成为常态。这种情况下,公众对极端天气有更强的防灾和避灾意识显得尤为重要。遭遇极端天气,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注:本文由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自网络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产品,欢迎分享,推荐收藏,每天在看,请你点赞!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