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砍滥伐;过度放牧;破坏水源;沙尘暴一般发生于春夏交接之际。
(2)
分布规律:沙尘暴年均日数大致自东南向西北增加。
原因:常年受高空西风急流影响,大风日数多且频繁;自东南向西北离沙尘源地越来越近;自东南向西北年降水量越来越少,气候越来越干旱;自东南向西北植被越来越稀疏;较之于东南部,西北部地势较为平坦,大风过境,更易起风沙。
【解析】(1)沙尘暴的形成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人为原因主要是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为沙尘暴的形成提供沙源,比如乱砍乱伐,过度放牧、破坏水源等,春夏交替季节,气候干旱,温差较大,多大风,地表植被较少,且风力较大,多形成沙尘暴。(2)分析图示等值线可以看出沙尘暴的年均日数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加,这主要从风力,沙源方面来分析,该地常年受高空西风急流影响,大风日数多且频繁,自东南向西北植被越来越稀疏,且较之于东南部,西北部地势较为平坦,因此西北部风力更大,更易起沙;东南降水多,西北降水少,气候越来越干旱,沙源越充足;且自东南向西北离沙尘源地越来越近。
【题目】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若该图表示大气环流的低纬环流,甲、乙为近地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处多锋面雨 B. 乙处是副热带高气压带
C. 气流①为偏东风 D. 丁处气压值最高
【2】若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示意图,甲地为海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环节①与大气运动无关
B. 环节②与气流上升无关
C. 环节③受人类活动影响最明显
D. 环节④使甲地增温
【3】若该图表示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乙处为变质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②为内力作用 B. ③为外力作用 C. 甲处为岩浆 D. 丙处为沉积岩
【题目】下表是36°N~38°N两地的日平均日照时数(多年平均,单位:小时)统计表,两地海拔均低于100米。分析回答下面小题。
【1】②地的气候类型最可能是
A. 温带季风气候 B. 亚热带季风气候 C. 地中海气候 D. 温带海洋性气候
【2】关于①、②两地的位置判断,正确的是
A. ①位于大陆东岸 B. ②位于大陆东岸
C. ①深居大陆内部 D. ①、②均位于大陆西岸
【题目】下表是重庆一中(30°N,106°E) 一地理兴趣小组在一学期内三次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获得的数据,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A. 12:56 B. 12:00 C. 11:04 D. 12:30
【2】第三次测量时正值北半球( )
A. 春分日 B. 夏至日 C. 秋分日 D. 冬至日
【3】从第一次到第三次测量期间,同学们发现( )
A. 重庆昼渐短且昼短夜长 B. 北极附近的极昼范围在逐渐变大
C. 地球公转速度在逐渐变快 D. 太阳直射点在向南移动
【题目】下图示意为某专题研究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图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专题研究可能是( )
A. 工业分布与交通的关系 B. 耕地分类和评价
C. 商业分布和规划 D. 学校布局
【2】若利用该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深埋垃圾场选址,在下列图层中应增加( )
①大气污染 ②水文地质 ③区域规划 ④造纸厂、印刷厂分布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③
【题目】黑龙江省伊春市是我国最大的专业化林业资源城市,素有“祖国林都”之称,但目前伊春却面临森林资源消耗多,环境问题严重等问题。下图为“资源型城市发展机制和发展轨迹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幼年期城市的发展动力主要是资金充裕
②中年期城市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③老年期城市的发展杜绝资源开发
④经济转型期的新生动力源于科学技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2】不符合伊春市可持续发展的做法是( )
A. 植树造林,采伐与抚育更新相结合
B. 大力开发森林资源,积极发展木材粗加工工业
C.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单一产业向多元产业发展
D. 培育和引进人才,发展交通、优化美化环境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沱江是长江上游支流,沱江全长629km,沱江的发源地是四川盆地西北缘的九顶山,沱江大千玉产于沱江河床,经河水和砂石的冲击、磨涮,留下玉料中的精华,秋季是最佳采玉季节。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是四川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下表示意四川全省和沱江流域及周边地区主要城市2013年的产业结构,图为沱江流域及周边地区示意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