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市生态环境执法队员兵分多路全时执法,上午十点,记者跟随执法队员看到,一处占地近万亩的工地,只有几处苫盖了绿网,尘土不时被卷起,地面上还能看见车辆碾压的痕迹。
此外,26日、27日两天,城管部门共检查工地1107个次,规范52起;检查渣土车213辆,并要求施工单位做到施工工地周边100%围挡,物料堆放100%覆盖,出入车辆100%冲洗,施工现场地面100%硬化,拆迁工地100%湿法作业,渣土车辆100%密闭运输。
环卫部门加车作业
精准除尘
东城区环卫中心启动加车作业,从27日夜间到28日白天,全面展开人工清扫保洁、机械保洁清洗、日间降尘冲刷等作业工艺,充分利用多种专业车辆及设备的联动组合,实现对道路扬尘的精准清扫。
据了解,沙尘天气过后,环卫部门还将对道路进行一遍彻底清扫作业,及时恢复市容环境整洁。
北京各区积极应对沙尘天气
全市各区积极行动,最大限度减少沙尘天气对环境的影响。
早上七点,石景山八角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就开始了对在建工地的巡查。石景山区八角街道综合执法队副队长刘丽军说:“这个工地是我们今天第三次进行巡查,工地现在做得比较好,我们辖区总共15个工地,我们不间断巡查。”
大兴区共出动检查组269组,检查人员1650人次,加强对固定和移动污染源的检查和抽测。大兴区生态环境局执法大队移动源西红门组副组长杨杰说:“(我们)和交管部门联合执法,对路上跑的重型柴油车进行检测,由我们生态局来进行检测取证,如果有碰上超标车辆,由交管部门进行处罚。”
在密云区和门头沟区,道路养护人员和环卫工人采用机械湿扫保洁作业,加大清扫用水量。密云公路分局养护管理科副科长张雷说:“我们增加了路面降尘频率,由原先的两次增加到三次。”门头沟区环卫工人采取不间断的作业模式,增加降尘频率,加大清扫力度。
海淀区生态环境局对辖区道路、裸地、施工工地开展了全时执法。海淀区生态环境局环境监察支队执法人员赵海涛介绍:“今天咱们所在的工地,通过检查主要发现的问题有两点,第一就是物料现场苫盖不完全,第二个就是施工道路撒水不够及时,我们现场也对工地提出了要求。”
在房山区,所有园林绿化在施工程、林木伐移工作今天全部停工,安排专人24小时监测辖区森林火情;最大限度减小大风和沙尘对空气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