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沟地震|此次地震属于什么类型如何认识震后余震预警

此次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属于什么地震类型?

经初步了解,此次地震已造成100多人伤亡。九寨沟县通讯畅通,电力已恢复,漳扎镇部分房屋垮塌,局部道路受损。九寨沟干海子景区附近山体垮塌,交通不畅,救援人员正在疏通道路。

蒋海昆表示,从断层活动类型来看,这次地震是水平推挤,即“走滑型地震”,这也是中国大陆最常见的地震类型。他告诉记者:“无论是逆冲型地震,还是走滑型地震,只要靠近断层的地方,都会有比较大的破坏。”

专家介绍,此次地震发生的地区是地震多发区域,地震震中位于岷江断裂、塔藏断裂和虎牙断裂附近,发震构造推测为塔藏断裂南侧分支和虎牙断裂北段。

蒋海昆表示,此次地震与 “‘5·12’汶川地震”总体都属于巴颜喀拉块体周边的地震活动。巴颜喀拉块体为昆仑山东延部分,该块体地震较为活跃,巴颜喀拉块体正面推挤产生了“‘5·12’汶川地震”,这次地震与该块体南东向推挤有关系。

怎么看此次地震后的次生灾害?

四川省水利厅有关负责人介绍,盆景滩以上、火花海以下并未形成堰塞湖。经核查,受堵塞河道为火花海下游一条小河,垮塌体体积并不大。至9日凌晨,河道已经正常过流,河床水位抬高并不明显,“从上下游的流量看,过流没有受影响。”

学术界认定堰塞湖的标准为:堰塞体10米高以上;库容10万立方米以上。“显然,受堵塞河道达不到这个标准。”有关专家表示,根据观测,目前河道和水流平稳,附近群众不必惊慌。

此次地震震源深度为20公里,专家表示:震源越浅,造成的地表山地灾害越严重,但影响范围会小;震源越深,造成地表山地灾害规模会偏小,但范围更大、点多。崩塌、滚石多发生于震中20公里范围内,该地区本身就多发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地震后灾害很可能更多,所以在抓紧时间救援的同时,救援人员也要注意自身安全。

如何认识震后余震预警?

阿坝州地貌错综复杂,震区50公里范围内人口密度为9人/平方公里。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和四川地震局等单位的专家紧急会商后认为,在震区近几日仍存在发生6.0级左右余震的可能,仍应注意防范较强余震的发生。

金明培介绍,地震发生时会产生地震波,包括纵波、横波和面波,纵波传播速度约为6公里/秒,横波传播速度约为3.5公里/秒,比电磁传播速度慢,因此监测仪器捕捉到地震震波后就可以向地震周边地区发出预警。

金明培说,地震预警是指在破坏性地震发生后,根据地震纵波比横波传播速度快的特性,利用现代地震快速处理和发布系统,对可能造成破坏的目标区域发布预测烈度和横波到达剩余时间等信息,以便第一时间帮助公众逃生避险和重大生命线工程采取紧急处置和应对措施。

“地震预警在破坏性地震发生时,一些重大生命线工程安全至关重要。”金明培说,如城市的电力设施、燃气管网、核电站、高速铁路等,可以利用地震预警在地震发生后,抢在地震波到达前作出提前停机、制动等应急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减轻地震损害的作用。

地震专家提醒广大群众,地震发生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寻找合适的躲避位置,如承重墙的墙根、墙角、卫生间等小房间,暖气管道旁;躲避时应保护好头部,并努力呼救。此外,在被埋压在废墟下无法脱险时,当听到废墟外面有声音时应不间断地敲击身边能发出声音的物品,如金属管道等,向外界求援。(参与采写记者:白国龙、陈地  原题为《这次地震到底咋回事?三问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

THE END
0.2022年地震活动盘点2022年,地震灾害区域相对集中,大陆地区所有地震灾害事件均发生在西部地区。其中,四川发生多起强震大震,灾害严重,四川泸定6.8级地震是2017年8月8日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以来我国大陆发生的灾害损失最大地震。 2022年,地震次生灾害严重,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jvzquC41pg}t0|npc0ipo7hp1e532;8/233168iqe/onz‚pjh?15:<2;0yivvq
1::莫纪宏:日本大地震与日本防震减灾法律制度地震灾害是日本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早在1923年东京大地震之后,日本就制定了与地震有关的建筑规范。1959年日本的伊势湾发生了巨大的台风灾害,此后开始了灾害基本法的制定。1961年出台了《灾害对策基本法》,它适用于包括地震灾害在内的所有自然灾害。根据《灾害对策基本法》,1963年中央防灾会议制定了防灾基本计划,规jvzq<84kqngx0lxup0io1ƒ}|r1813:551v813:5534e58:65584tj}rn
2.以下灾害现象中不属于地震次生灾害的是()以下灾害现象中不属于地震次生灾害的是()A.火灾、水灾B.毒气泄漏、放射性污染C.房倒屋塌的答案是什么.用刷刷题APP,拍照搜索答疑.刷刷题(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职业搜题找答案,刷题练习的工具.一键将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手机刷题,以提高学习效率,是学习的生产力工具jvzquC41yy}/uqzcuj{bvr3eqo5uk8;;4hg:dl=42;:1g:=:8;76cBh289h6:93jvor@hvBdfdjt
3.地质灾害隐患治理方案范文城市地质灾害首先服从于区域性规律,同时又必须反映自身特点,一座城市往往存在多种地质灾害。我国沿海城市经济相对发达、人口压力很大、城市发展速度较快,因此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对于地质环境的改造力度较强,地灾分布普遍,且灾害程度和发生频度也较内陆城市较高。沿海城市地质灾害类型:以地震灾害(软土震陷、砂土液化)和地面变形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679/j}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