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可能进入“拉尼娜”状态,这对我国气候造成什么影响

原标题:全球可能进入“拉尼娜”状态,这对我国气候造成什么影响?

北方高温频现的原因是什么?南方暴雨为何下得早、下得久、下得猛?今年夏天会不会比去年更热?今年下半年,全球可能进入“拉尼娜”状态,这会对我国气候造成什么影响?带着一系列问题,新华访谈专访了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巢清尘。

最近北方的热和南方的雨频频登上热搜。广东的网友说,雨下个不停,广东进入“万物皆可发霉”的状态,往年6月广东早就炎热难耐,今年的凉爽很反常。而河北的网友说,“初夏的空气就热得吸一口都烫肺”,还有网友说,大自然好像搞了一部空调对着南方吹,把空调外机装在了北方。今年我们国家的气候到底怎么了?是不是不太正常?

巢清尘:的确是这样的,网民比喻得非常贴切。首先,全球变暖是一个大背景。其次,去年5月份开始,发生了一次厄尔尼诺事件。今年5月,这次事件结束,现在中东太平洋的海温在不断地往下走。一般来说,厄尔尼诺对次年的气候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因此,今年“南涝北旱”的特征非常明显。黄淮地区的高温,是因为受到了西风带暖高压的影响,降水相对来说比较少,地面的辐射就非常强烈。高压比较强,并且持续维持在这个地区,就导致了黄淮地区气温偏暖。

今年北方是不是热得特别早,特别猛?和气候变化有关系吗?

巢清尘:气候变化带来的最明显的一个感受就是高温热浪明显增多增强。我们大概统计了最近几十年中国高温发生的情况后发现,每年高温天气最早出现的时间不断提前,并且发生频次增加、综合强度增强、影响范围扩大。从去年年底开始,国家气候中心就开始对今年的气候做预测,我们总的结论是,今年的高温热浪仍然会非常突出。

巢清尘:近9年是1850年有全球气候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9年。对于中国来说,近8年也是我国有记录以来气温最高的8年。因此,全球气候变暖的总体趋势是很明显的。

高温如果成为常态,我们应该怎么来应对?

巢清尘:短期来说,我们要提前做好预判。比如说,高温对人带来比较大的影响是热射病,这就需要我们提前准备医疗救治资源。对于个人来说,需要减少户外作业。长期就涉及到气候变化适应的问题。比如,要在整个规划、城市的设计,以及一些生产生活的布局上做好相应的谋划。

河南的网友留言说,“去年担心麦子受潮,今年担心玉米遭旱”,极端天气为什么经常光顾这里?

巢清尘:河南处在中部,它既受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输送的海洋水汽的影响,又受到中高纬度的西风带的显著作用。这两股来自南、北的气流相互博弈,以决定谁将占据主导地位。例如2023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增强,导致输送水汽偏北,同时配合西风带气流的干扰和冷空气的侵入,在我国中部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降雨带,河南因此遭遇连阴雨。今年入夏以来,西风带占了上风,黄淮等地区主要受到西风带暖高压的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少云少雨,太阳辐射强,近地面升温强烈,在高压系统异常强大且稳定维持条件下,极易形成持续性高温天气。南方和北方的环流因子,它的强度以及持续时间是不一样的,所以就造成河南去年和今年气候特点不太一样。

有网友留言说,民间有一种说法是“龙年水大”,这种说法是真的吗? 历史上龙年的天气是不是也是雨水多?

巢清尘:并没有确凿证据支持“龙年水大”的民间传言。我们大概做了一些统计,从极端日降水量这个事件发生的频次,用这个指标来看,1961年以来,一共有14年极端日降水指标比较强,除了2012年这一年以外,其他年也都不是龙年。此外,气候变暖整体来说有利于水汽的增加,一般来说,温度每上升1摄氏度,大汽中水的含量就会增加7%。所以水汽更增加以后,造成降水的影响概率可能也会加大。

今年汛期的气候形势如何?哪些地方防汛抗旱的形势比较严峻?

巢清尘:现在整个气候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以后,气候系统就不太稳定了,打破了原来惯有的一些规律。今年汛期,整个东部可能要高度重视大的强降水,区域性的一些洪涝过程会比较多,包括很多的流域可能也会面临洪涝影响。现在的防御重点主要是在南方,到了7月中旬,随着雨带的北漂,从华北到东北要更加关注会不会发生更多区域性的洪涝事件。同时,高温热浪仍然是会大面积地影响中国。现在判断今年汛期的台风个数跟常年比是略少的,但强度可能会偏强,同时还会有一些台风会北上。相对来说,北方地区防洪抗旱的基础能力要弱,我觉得还是要高度重视。

大家会感觉现在极端天气这么多,比如,内陆城市出现了龙卷风,沙漠里都在发洪水,就像是地球生气了一样,地球变得不可控了,还能恢复到以前吗?可逆吗?

巢清尘:从国际研究的角度来说,大家很关注气候临界点的问题。目前大概全球有18个气候的临界系统,一旦到达了某一个阈值,它可能就不可逆了。比如说,珊瑚礁白化。实际上珊瑚礁是对温度最敏感的一个系统,全球平均气温上升跟工业革命比超过了1.5摄氏度到2摄氏度之间,珊瑚礁就会消亡,就到了不可逆的状态。比如,还有北极海冰、北大西洋温盐环流,亚马逊热带雨林,这些都属于对气候非常敏感的系统。《巴黎协定》提出来要将这个温升控制在2摄氏度内,力争1.5摄氏度这么一个目标,实际就与刚才说的这些敏感系统有很大关联。尽可能控制在它的范围下,就不会带来不可逆的、灾难性的后果。

您在研究中是否找到了我国气候变化的新规律?

巢清尘:通过这一系列的研究和评估,还是发现一些规律。比如说,在农业方面,中国的温度带是在不断地往西往北移动,过去在某些地区只能种一季稻,可能现在可以种双季稻。再比如说陕西的苹果,原来主要是在陕南种植,现在实际上它可以到陕北种植了,苹果适于种植的区范围扩大了。积温带西扩北移,对北方一些地区农作物的种植是有利的。

世界气象组织发布公告称,厄尔尼诺现象已经结束,拉尼娜或将登场。这两个现象会对我们国家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巢清尘:我们预计大概在夏末初秋可能会进入一次拉尼娜的过程。对中国的影响一般都是发生在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开始的次年,影响也会更大。拉尼娜一般会带来北方夏季的降水,特别是东北降水偏多的情况,但是拉尼娜对冬季的影响,要看高纬度的冷涡是怎么发展的。中高纬度环流系统的影响,对冬季的气候的影响更显著。

送走偏暖,迎来偏冷,会不会对全球变暖能够有一些降温的作用?

巢清尘:离我们最近的拉尼娜事件,发生在2021年至2023年,虽然海温在变冷,但全球整体气温仍在持续上升,并且上升幅度甚至抵消了海洋降温的影响。

人类能控制住这样剧烈变化的气候吗?

巢清尘:应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造成了温室效应的增加,带来了气候变暖,这是主要原因。自然因素,比如说太阳活动,以及其他一些自然因素,它起的作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未来的一段时间,温度还会不断上升,之后它可能会持续持平。系统的变化是缓慢的,它是有惯性的,即使我们现在实现近零排放,它的影响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我们比较有信心,因为大家对保护地球已经形成了共识,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变革性技术的发展,使我们有信心提前实现目标,迈向更美好的未来。

THE END
0.71年发生15次“拉尼娜”现象,对中国有哪些影响?寒潮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监测结果显示,赤道中东太平洋“拉尼娜”现象在进一步持续,预计会延续到2022/2023年冬季。今年将是21世纪首次出现“三重”拉尼娜现象。自1950年以来,持续三年的“三重”拉尼娜现象仅发生过两次。 上游新闻整理发现,由于历史上发生连续三年拉尼娜事件的样例较少,对今年冬天气候的影响尚无法准确判断,但此前曾jvzquC41pg}t0|npc0ipo7hp1q532;7/323438iqe/onszxotr:4:9;420yivvq
1.2024年拉尼娜恐将回归!我国气候将发生大变?官宣:厄尔尼诺减弱|降水|而对于后期来说,针对厄尔尼诺后期对中国的影响——国家气候中心此前也表示,预计2024年春季,中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除西南地区以外,全国其余大部地区降水接近常年至偏多,西南地区大部气象干旱可能发展,中西部森林火险等级较高。 拉尼娜现象对我国来说,通常发生拉尼娜的年份,我国冬季(当年12月至次年2月)气温较jvzquC41yy}/3?80eqs0f‚4ctvodnn4KU:ZM;9U2737KVJT0jvsm
2.今冬将出现一次弱至中等强度拉尼娜事件对我国有何影响拉尼娜对全球以及我国气候有何影响?从全球影响来看,多数拉尼娜事件发生时,南美沿岸附近地区降水减少,而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东部则降水增多;非洲中部、美国东南部等地常发生干旱,巴西东北部、印度和非洲南部等地则容易出现洪涝。 至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可以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来看。在多数拉尼娜事件达到盛期的冬季,影响我国的 jvzquC41eqtugwy/uvgukl3eev|og€x0eezw0lto1utpy6gqqm5jpmjz0jznnHnvgoejfF<3;2?2;@6567>53:6::
3.拉尼娜现象是什么?2016年拉尼娜对中国影响:冬天或很冷2016年拉尼娜对中国影响:冬天或很冷 厄尔尼诺在我国的突出表现是降水南多北少,拉尼娜则是降水北多南少。7月,北方部分地区降水量大,拉尼娜现象已显露端倪。据@中国气象局 预测,我国8月进入拉尼娜状态,到2016-2017冬季将形成一个拉尼娜事件,特征包括冬天更冷些。》》2016年冬天会很冷吗?受拉尼娜影响 寒潮不得了jvzq<84yyy4np€3ep1tfy|4ejktb1:8292;70qyon
4.欧洲装置出现停车!拉尼娜加剧天然气“动荡”影响甲醇市场几何?对于甲醇而言,欧洲已出现部分装置因天然气价格上涨导致亏损停车,也有装置因供应紧张出现降负。我国甲醇港口价格与进口价格相关性较高,在拉尼娜现象影响下,若后续全球天然气制甲醇供应出现明显缩量,则不排除外盘价格上涨带动港口价格。 今年国内甲醇价格因自身双控、煤炭紧张等原因在9月开始出现急涨,而随着一系列措施落地,jvzquC41hktbplj0gcyuoxsg{0ipo8f142823:5;43=58B=4364ivvq
5.入秋推迟、寒潮早到,这个冬天会更冷吗?那么,今年冬天会不会特别冷?有消息预测,今冬将出现拉尼娜现象,我国可能遭遇冷冬。 所谓“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反相,也称为“反厄尔尼诺”或“冷事件”。 对此,姜彤说,根据美国NASA监测和预测结果,2020年8月至2021年3月,赤道中东太平洋发生了一次中等强度jvzquC41iguhtjuj{0tvk|y0gf{/ew442470396;1e7:7=f3:67888ucigs/j}r
6.今冬将出现一次弱至中等强度拉尼娜事件对我国有何影响拉尼娜对全球以及我国气候有何影响?从全球影响来看,多数拉尼娜事件发生时,南美沿岸附近地区降水减少,而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东部则降水增多;非洲中部、美国东南部等地常发生干旱,巴西东北部、印度和非洲南部等地则容易出现洪涝。 至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可以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来看——在多数拉尼娜事件达到盛期的冬季,影jvzquC41pg}t0lhvx0ipo8724352387;1CXUKaJulusM3nKRriWn6~[8c4723;>0ujz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