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灾害第二课时寒潮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docx

认证主体:杨**(实名认证)

IP属地:云南

下载本文档

冰封南国:寒潮下的阻击战(人教版第六章第一节气象灾害——寒潮)【教学分析】1、课标分析:运用资料,说明寒潮灾害的成因,了解其避灾、防灾的措施。1)运用资料作为行为条件:明确教学需依托寒潮路径图、天气统计数据、寒潮案例等资料,通过直观呈现与逻辑拆解,帮助学生搭建“成因—分布—危害—防治”的完整认知框架。2)说明、了解作为行为动词:“说明”要求学生能清晰阐述寒潮的形成机制,精准梳理冷空气活动与环流、地形、水汽等要素的关联;“了解”要求学生掌握避灾的实用技能与防灾的多元手段。3)寒潮灾害的成因及避灾、防灾措施作为认知内容:系统讲解寒潮的核心成因,介绍避灾技巧与防灾手段,引导学生思考人类与寒潮灾害的相处之道,培养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2、教材分析1)教材结构分析:本节隶属于人教版第六章第一节气象灾害——寒潮,是在“大气环流”“知识基础上的延伸应用,聚焦气象灾害中影响范围广、与生活关联紧密的寒潮。作为气象灾害的典型案例,其“成因—分布—危害—防治”的知识逻辑,为后续学习其他自然灾害提供了可借鉴的研究范式,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2)教材内容分析:教材以“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为核心,围绕寒潮的概念、标准、成因、路径、危害及防治展开,注重理论与实际结合。教师应通过案例探究、图表分析等形式,引导学生辩证看待寒潮的“功”与“过”,践行“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课程理念,同时为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3、学情分析1)已有知识经验分析:高一学生已系统学习大气环流、水循环相关知识,为理解寒潮的形成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学生通过生活体验、新闻报道等渠道,对寒潮带来的降温、雨雪天气有直观的感性认知,尤其是南方地区偶尔出现的冻雨、暴雪灾害,能快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便于调动学习积极性。2)学习障碍分析:高一学生抽象思维与综合分析能力仍在提升阶段,对寒潮标准的地域差异、不同区域受寒潮影响程度的差异等知识点理解易存在困惑。此外,学生对寒潮防灾措施的认知多停留在“添衣保暖”的表层,缺乏系统性梳理,需要通过案例探究、情境模拟等活动深化理解与应用能力。【教学目标确定】1.知识与技能掌握寒潮的概念、判断标准及形成机制,能解释我国各地寒潮标准不一致的原因。理解寒潮的发源地、移动路径及时空分布规律,能结合案例分析地形、水汽等因素对灾害强度的影响。知晓寒潮带来的直接与次生危害,掌握科学的防寒、避灾及防灾措施。(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案例,观察寒潮路径图等资料,提升案例解读和图表分析能力;借助小组讨论探究寒潮的危害与防治措施,锻炼合作探究和问题解决能力,构建“成因—分布—危害—防治”的灾害研究思维框架。(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寒潮灾害的突发性与破坏性,增强防灾减灾的危机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辩证看待寒潮的影响,理解人类通过科学规划和技术手段应对灾害的重要性,深化人地协调的地理观念,培养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之心。(人地协调观)【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寒潮的形成原因、时空分布规律及主要危害教学难点:理解寒潮标准的地域差异及地形对寒潮影响的阻挡与加剧作用【教学策略】设计理念:以寒潮典型案例(如湖南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为线索,串联“概念—成因—分布—危害—防治”知识体系,契合学生认知规律;衔接大气环流、冷锋等旧知,强化知识关联性;通过图表分析、小组探究等活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在实践中培养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核心素养;融入辩证视角看待寒潮的“功”与“过”,深化人地协调观,实现“学有用的地理”的教学目标。2、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合作探究法、情境模拟法、图表分析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前导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古代诗人描写雪景的诗句,但在如今,雪景下有时会藏着,冻雨压断电线,水管结冰停水,部分高速封闭、农作物冻伤。提问:这股“速冻”灾害是什么?它为何能造成如此大的影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揭秘寒潮的真面目。观看资料,直观感受寒潮灾害的威力;2.结合生活经验,尝试回答教师问题,回忆自身经历的寒潮天气,激发探究兴趣。新课讲授破解寒潮——寒潮概念与成因【活动】阅读教材104页,回答以下两个问题(找同学回答)什么是寒潮?寒潮发生时会带来哪些天气?是不是所有的冷空气都叫寒潮?(不是)寒潮是因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某地大范围的剧烈降温,气温24小时内下降8°C及以上,且使得该地日最低气温下降到4°C及以下,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的天气。“寒”迹可循——寒潮的时空分布特点【活动】读图侵入我国的寒潮起源于什么地区?路径是什么?(北冰洋的深厚寒冷空气,发源于蒙古、西伯利亚地区(北半球中高纬度)(中图版活动内容)为什么这些地区能成为寒潮的源地总结讲授:在我国,寒潮是冬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影响我国的寒潮主要发源于蒙古、西伯利亚地区(图6.9)。势力强大的寒潮,会自北向南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智防寒威:危害与防治​结合案例思考:寒潮危害有何特点?寒潮带来的剧烈降温往往使农作物遭受冻害,造成农业损失(图6.7);伴随的大风、大雪、冻雨会造成畜牧业损失,阻断交通,破坏通信设施和输电线路等。面对此类灾害,我们有哪些应对措施?加强监测与预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加强农田基本设施建设,做好农作物、牲畜的防寒防防冻准备工作;培育和推广耐寒品种;船只及时回港;在道路上撒盐……【辩证思考】寒潮“罪恶多端”,是否“一无是处”?阅读教材,精准提炼寒潮的定义和天气特征;辨析“冷空气”与“寒潮”的差异,理解寒潮的判断标准。观察寒潮路径图,标注源地(蒙古、西伯利亚)及三条入侵路径;小组讨论源地形成寒潮的自然条件。结合案例,梳理寒潮对农业、交通、基础设施的危害分组列举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THE END
0.关于寒潮的那些事寒潮的定义 寒潮是指极地或高纬度地区的强冷空气大规模地向中、低纬度侵袭,造成大范围急剧降温和偏北大风的天气过程,有时还会伴有雨、雪和冰冻灾害。 《冷空气等级》国家标准(GB/T20484—2017)中规定,某一地区日最低气温24小时内降温幅度大于或等于8℃,或48小时内降温幅度大于或等于10℃,或72小时内降温幅度大于jvzq<84yyy4rztu0pgz0hƒo|1mvcf87247661}7247663=d928?48B3jvor
1.寒潮的解释|寒潮的意思|汉典“寒潮”词语的解释侵入我国的寒潮,主要是在北极地带、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以及蒙古国等地暴发南下的冷高压.这些地区,大多是分布在北极地带,冬季长期见不到阳光,到处被冰雪覆盖着,停留在那些地区的空气团好像躺在一个天然的大冰窖里面一样,越来越冷、越来越干,当这股冷气团积累一定的程度,气压增大到远远较南方高时,就像贮存在高山上的洪jvzquC41yy}/|mne0pku1l4413:51<6924:/j}r
2.寒潮来袭寒潮定义: 寒潮是冬季的一种灾害性天气,群众习惯把寒潮称为寒流。所谓寒潮,是指来自高纬度地区的寒冷空气,在特定的天气形势下迅速加强并向中低纬度地区侵入,造成沿途地区大范围剧烈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 这种冷空气南侵达到一定标准的就称为寒潮。寒潮天气是在冬半年里高纬度特定的环流形势下发生的一种大范围剧烈降jvzquC41yy}/onnrkct/ew45{k?dfm7
3.国家疾控局发布《寒潮公众健康防护指南》济南市人民医院《指南》由寒潮的基本概念、健康风险、重点防护人群、寒潮气象预警信息、寒潮预警分级防护措施指南五部分组成。基本概念和健康风险两部分重点介绍了寒潮定义及寒潮对人体呼吸、心血管、泌尿等多系统健康影响。重点防护人群指出了寒潮时需要关注的重点人群,包括敏感人群、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人群和户外作业人员。寒潮气象预警信jvzq<84yyy4kp|~{0eun1v4fkuvmc‚3curEekmB385:9(ri?44
4.Pandas实战案例冷空气活动寒潮级别分类python冷空气上述结果就是从站码为'e332'的分组中计算出满足寒潮定义的对应数据id。 从结果可以看出,凡是连续的id都可以看作一个寒潮的过程,所以现在我们需要将每个寒潮过程都分为一组,为了作这样的分组,我发明了一种分组编号生成器的写法,下面已经封装成了一个方法: jvzquC41dnuh0lxfp0tfv8u{vjuoz~jzk3841jwvkerf1mjvckrt1:649;987:
5.冷空气将来袭!资金已在蠢蠢欲动?深秋十月即将过去,预示着冷空气来袭日平均气温的过程总降温大于或等于10℃,可定义为寒潮。换言之,未来几日,我国华北和东北局部地区将迎来一轮寒潮。 在过去,每一次寒潮来袭,市场上的毛衣和羽绒服往往有着不错的销量。在寒冬里添加厚衣物,这也是消费者保暖的刚需。 如在2021年年初,全国各地大幅降温。当时有网友表示:“我自认为是抗冻的人,轻易不穿jvzquC41zwkrk~3eqo542@:344:9387549:75=6
6.冷空气将来袭!资金已在蠢蠢欲动?股票频道日平均气温的过程总降温大于或等于10℃,可定义为寒潮。换言之,未来几日,我国华北和东北局部地区将迎来一轮寒潮。 在过去,每一次寒潮来袭,市场上的毛衣和羽绒服往往有着不错的销量。在寒冬里添加厚衣物,这也是消费者保暖的刚需。 如在2021年年初,全国各地大幅降温。当时有网友表示:“我自认为是抗冻的人,轻易不穿jvzquC41uvudm7xvqeqtvjw0eqs0KP7244713=5223<45?3ujvsm
7.最强寒潮!今晚抵达!预警信号连发,厦门开启速冻模式,最低温将跌破→在中国气象局官网,“寒潮”的定义是:极地或高纬度地区的强冷空气大规模地向中、低纬度侵袭,造成大范围急剧降温和偏北大风的天气过程,有时还会伴有雨、雪和冰冻灾害。简单来说,寒潮就是冷空气的一种,只不过实力最强,带来降温幅度也最大,可以看作冷空气家族中的“大魔王”。 jvzquC41yy}/hsickn/exr1crv0exsvgpz04974/3803@4eqpzfp}d393667=3jvor
8.冷冷!下半年最强冷空气来了!澄海这次最低温降到|寒潮|大风|多云|寒潮的定义 当24小时内日平均气温下降8℃以上或48小时内下降10℃以上,同时过程最低气温降至5℃或以下的冷空气,才能被称为“寒潮”。 寒潮可是冷空气等级里的天花板!那么这次影响广东的寒潮,到底有多冷? 让我们先来一睹本次寒潮的南下进程: (冷空气进程图) jvzquC41yy}/3?80eqs0f‚4ctvodnn4IU2PIK
9.超20万人研究:高温和空气污染增加心梗死亡风险?掌握这些方法,守护寒潮被定义为至少连续2天、3天或4天的体感温度处于或低于第10、7.5、5、2.5百分位数(-2.8 °C 至 4.7 °C)。 在PM2.5污染的评估方面,只要任何一天中的平均PM2.5浓度在37.5微克/立方米以上,都被视为PM2.5浓度较高。 研究人员将在该时期内发生心梗死亡的日期定义为病例日,同一月份内每周同一天定义为对照日,比jvzquC41yy}/oniuek4dp8ftvkimg8xjqyebt}neng4eqHnf?h>d7n=8: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