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在中国气象局新闻发布会上,2021年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评选结果揭晓:“'21.7’河南特大暴雨创大陆小时气象观测纪录”等获评国内十大天气气候事件;“夏季北半球多地遭受高温'炙烤’”等获评国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
2021年,我国天气形势复杂,气候异常显著,极端事件频发。国内十大入选事件的投票结果基本反映了今年我国天气气候的主要特点:一是全国平均气温显著偏高,但年初气温起伏大,极端冷暖事件凸显;二是北方地区降水量为历史第二多,降水极端性显著,京津冀地区水资源量明显偏多;三是高温日数多,入秋后频繁遭遇强寒潮;四是登陆台风数量少,但“烟花”风雨影响范围大;五是沙尘天气早发重发,龙卷多发,强对流天气致灾严重。此外,“风云气象卫星家族新增两名成员”等事件入选。
国外十大入选事件包括了“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及《格拉斯哥气候公约》相继问世”“夏秋欧洲遭遇极端强降水”“美国冬季发生罕见强龙卷事件”“春季蒙古国遭遇强沙尘暴和暴风雪”等。
2021年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评选活动由中国气象局主办,国家气候中心承办,国家气象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中国气象报社等单位参与。
2021年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详情请见下文
TOP 10
北方降水偏多 居历史第二
“21.7”河南特大暴雨创大陆小时气象观测纪录
华南阶段性气象干旱造成严重影响
12月超强台风影响南海历史罕见
1月中东部2月北方出现极端冷暖转换
入秋后频繁遭遇强寒潮天气
龙卷多发 强对流天气致灾严重
3月遭遇10年来最强沙尘天气
风云气象卫星家族新增两名成员
1.北方降水偏多 居历史第二
2. “21.7”河南特大暴雨创大陆小时气象观测纪录
3.华南阶段性气象干旱造成严重影响
5. 12月超强台风影响南海历史罕见
6. 1月中东部2月北方出现极端冷暖转换
7.入秋后频繁遭遇强寒潮天气
8.龙卷多发 强对流天气致灾严重
9. 3月遭遇10年来最强沙尘天气
3月14-17日沙尘实况图。
10.风云气象卫星家族新增两名成员
黎明星第一幅太阳极紫外图像。
TOP 10
1.夏秋欧洲遭遇极端强降水
2.冬季风暴“乌里”袭击北美破低温极值
3.南非极端寒流致多地最低气温创纪录
4.美国冬季发生罕见强龙卷事件
5.夏季北半球多地遭受高温“炙烤”
6.南美洲极端干旱波及全球农产品贸易
7.四级飓风“艾达”疾风暴雨影响重
8.印度5月连遭两气旋风暴重创
9.春季蒙古国遭遇强沙尘暴和暴风雪
10.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及《格拉斯哥气候公约》相继问世
1. 夏秋欧洲遭遇极端强降水
7月上中旬,欧洲中西部出现极端性强降水,德国部分地区日雨量达100毫米~150毫米,超过当地常年7月总降雨量。德国中部山地日雨量达162毫米,波恩-科隆气象站最大日雨量88.4毫米,打破了该站的历史纪录。伦敦部分地区90分钟降水量接近80毫米,其西南部一植物园小时雨量达47.8毫米,超过了当地常年7月总降雨量,打破1983年以来历史纪录。
德国暴雨洪涝造成山体滑坡 。
2. 冬季风暴“乌里”袭击北美破低温极值
2月中旬,冬季风暴“乌里”袭击北美大部,加拿大南部、美国大部、墨西哥北部遭遇强寒流和极端暴风雪,多地最低气温突破历史极值,美国俄克拉荷马城(−26℃)破1899年以来最低纪录,得克萨斯州(其纬度相当于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最低气温下降至-22℃,为1895年以来罕见。
墨西哥北部最低气温低至-18℃,至少十余人因低温死亡。加拿大温莎市降雪量达200毫米,皮尔逊国际机场降雪量120毫米,渥太华降雪量180毫米。此次灾害影响重大,美国至少100人丧生,超过550万家庭断电停电,为美国近代史上最大的停电事件之一。
3. 南非极端寒流致多地最低气温创纪录
南非地处非洲高原最南端,全境大部分处于副热带高压带,属热带草原气候。7月下旬,正值冬季的南非受南极极端寒流影响,南非国内19个地区的气温突破冰点并伴有降雪,多地最低气温陆续被刷新。
南非姆普马兰加省低温降雪。
4. 美国冬季发生罕见强龙卷事件
12月11日(北京时间),美国中部和南部6个州出现大范围极端强对流天气,遭遇至少61个龙卷风袭击,并伴有强风和局地冰雹。田纳西州观测到直径2厘米~5厘米的冰雹,其纳什维尔国际机场出现34米/秒的最高风速,是该机场有史以来第三强阵风;肯塔基州最大阵风风速超过16级。
肯塔基州梅菲尔德市严重受创。
5. 夏季北半球多地遭受高温“炙烤”
夏季,北美、南欧及北非多地出现极端高温天气。6月末至7月初,美国西雅图(纬度高于中国哈尔滨)最高气温创纪录,达到42.2℃。6月29日,位于加拿大西部的利顿镇最高气温达49.6℃,年内3破历史纪录。7月9日,美国加州死亡谷最高气温达到54.4℃,为上世纪30年代以来全球最高气温。
7月美国西部极端干旱监测。
6. 南美洲极端干旱波及全球农产品贸易
南美洲中东部拉普拉塔流域是南美洲第二大、世界第五大流域,流域内包含巴拉那河、巴拉圭河及乌拉圭河三大河流。该地区主要依靠降雨维持大规模农业生产、水力发电、运输货物等。9-10月,拉普拉塔流域极端干旱达到顶峰,这场极端干旱始于2019年;2021年10月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也饱受干旱困扰。巴拉那河因干旱水位严重下降甚至见底。
2019-2021年流域干旱强度演变。
7.四级飓风“艾达”疾风暴雨影响重
8月29日,四级飓风“艾达”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富尔雄港附近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67米/秒(相当于17级以上超强台风)。“艾达”登陆后一路北上影响多州,9月1日纽约中央公园1小时降水量达78.7毫米,日降水量达181.1毫米,均创历史最高纪录;新泽西州纽瓦克日降水量高达213.6毫米,远超1959年56.4毫米的纪录。
FY-3D气象卫星监测到的飓风“艾达”云图。
“艾达”致墨西哥湾附近几乎所有的石油生产设施关闭;美国路易斯安那州近百万户家庭和企业断电,新奥尔良市全城断电,还造成全美至少80人死亡。
8.印度5月连遭两气旋风暴重创
FY-2H气象卫星监测到的“陶克塔伊” 。
两风暴累计造成印度至少87人死亡、数百人失踪,百万人撤离家园,超30万所房屋被摧毁,大量基础设施停摆。
9.春季蒙古国遭遇强沙尘暴和暴风雪
蒙古国今年春季发生沙尘暴天气的频率和强度均超过往年。3月中下旬,蒙古国遭遇强沙尘暴和暴风雪,27日乌兰巴托市的风速为13~15米/秒,出现沙尘暴和雨夹雪。色楞格省南部和中央省有暴风雪,南戈壁省、中戈壁省、东戈壁省、肯特省、苏赫巴托尔省等地有强风和沙尘暴,多地风速达18~20米/秒,瞬时风速达24米/秒。
蒙古国沙尘暴扑面而来。
大风导致多座蒙古包和房屋、栅栏被摧毁,部分输电线路损坏,中戈壁、后杭爱省共10人死亡,数百人走失,中戈壁省约有16万头(只)牲畜死亡。
8月9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气候变化2021:自然科学基础》,报告指出人类活动是导致地球变暖的主因,同时全球气候系统经历着快速而广泛的变化,且部分变化已无法逆转,除非在未来几十年内大幅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否则全球变暖必将超过1.5℃。
11月13日,联合国第26届气候大会落幕,近200个国家共同签署《格拉斯哥气候公约》,各缔约方通过了建立全球碳市场框架的规则,就2030年将全球的温室气体排放减少45%达成共识,并承诺逐步减少煤炭使用,减少对化石燃料的补贴。《格拉斯哥气候公约》的签订意义重大,表明全球气候治理从关注目标和雄心转向重视行动和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