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北京沙尘暴|往事

(北京的沙尘暴。资料图片,来自网络)

今天北京又要起沙尘暴了。

早上的太阳虽然还明晃晃有些耀眼,但已极目不能远望。狂风未至,尘霾已经围城。

北京今春(2013年)第一场沙尘暴的时候,我正在贵阳,担心沙尘影响我的归程。

但一切顺利。

回到北京时,风还有些大,天在昏黄的城市灯光下依旧浑浊,扑鼻而来的,是些许的尘土味。若不是我的过敏的鼻子,此时的北京,看起来跟大多数时候差不多。

出地铁站的时候,滚梯两侧的扶手上,尤其是扶手边的平整光滑的铁皮沙尘,一层厚薄不均的沙土,上薄下厚,因为沙尘在铁皮上顺着势下滑,到铁皮连接处被挡住,所以在每一个连接处,都形成了小小的“沙丘”。

这是刚刚肆虐过北京的沙尘痕迹,还未来得及被清洁工抹去,毁尸灭迹。

前两天习在参加两会代表团讨论的时候,谈到北京雾霾的天气,说,在问题面前也急不得,用生活的淡定去面对这些问题。小时候在北京,那个时候其实沙尘也很大,戴着口罩骑车去上学。到学校之后,口罩上都是厚厚的黄沙子。到了冬天,加上煤烟气,情况就更遭了,那个时候没有PM2.5,但是有PM250。老的问题解决了,我们还在面对新的问题,其实老的问题和新的问题,在中国社会里面同时存在的。

印象之中,北京的沙尘,这两年其实少了许多。

我出生在江南乡村,那里沟渠纵横,遍地绿茵,少见风沙天气。我们村有多位长辈在京工作,我到北京求学之前,也知北京的天气不是特别好,风沙多,尤其是春秋之季。

旧时的北京没有今天这般豪奢,到处都是水泥铺地,所以城里浮土很多。    老舍在《骆驼祥子》里写祥子逃回北京,进了关厢,用的便是“踏上了细软污浊的灰土”,写北平矮小枯干的叶子上“落了一层灰土”。

这在我乡下故乡也是见不到的。我故乡大多数时候永远是湿润的,即便是冬天的干土,也不是浮土,是粘结成块的。

鲁迅先生也是自南方水乡来,作为一个过去少见沙尘的人,其对沙尘的感觉,更是强烈。他在日记中写道:“风挟沙而昙,日光作桂黄色”。

这是他记录的北京秋天的一场风沙。那“桂黄色”的日光,在原本是边塞诗人描述边塞风景的“大漠风尘日色昏”啊。后来我在北京也常见那桂黄色的日光,那风尘日色昏,但到后来,甚至连这都见不到,只有昏和混,而不见太阳。

鲁迅在《一觉》中这样描写自己眼中的窗明几净:“窗外的白杨的嫩叶,在日光下发乌金光;榆梅叶也比昨日开得更烂漫,收拾了散乱满床的日报,拂去昨夜聚集在书桌上的苍白的微尘,我的四方小书房,今日依然也是所谓‘窗明几净’”。

把书桌上苍白的微尘拂去,便依然算窗明几净,若在江南,又何须多此一拂。

先生后来称自己的写作,是“辗转而生活于风沙中的瘢痕”,借自然说生活社会,想来多少与感受到的自然界风沙的凶悍有关。

(如今的沙尘过后,典型景致。资料图片,来自网络)

风沙惹人厌,这是人性。

同是出生在浙江的鲁迅后来的批判者苏雪林女士,就很讨厌旧北平的风沙:

“一个月中总要遇见几次风沙。人走在街上沙尘扑面而来,使你眼睛眯得睁不开,身上衣服变成黄色。人家糊窗都用绿纱,纱眼甚密,风沙仍会钻入,地上积了一层,屋中各种器具无不黄沙厚积,扫除擦拭,煞费精神。外国有个地质气象学者说,这种从西北瀚海沙漠刮来风沙,正向南部不断侵袭,将来北京城郊也将成为一片大沙漠。我记得中亚古时有一国家名楼兰者甚为富庶强盛,只因经不住风沙的蚕食,只好举国迁徙于数百里外,想到北京这样一个名城,将来也要遭受这样可怕运命支配,非常可惜!”

不仅将旧时北京的风沙之甚描述得颇为细致具象,也将今人的担忧提了出来。

我到北京上学的时候,北京已经不再是浮土软地的老北京了,而是一个水泥和柏油浇地的北京。我初到北京,很是喜欢,因为下雨天终于可以不让泥水弄脏裤子了。

不过,我没有想到的是,不下雨的北京,弄脏的不止是你的裤子,还有你的头发,你的衣服,你的餐具,你的桌子,你的床铺,你的一切。

沙尘暴来的时候,有时早上来,有时是下午来,有时是晚上来。不同的时间来,其面貌还是有差别的。

若是晚上前半夜来,彼时我们大多都泡在图书馆阅览室。风一起,工勤人员忙着关窗户,有人匆匆收拾起书包来,这大概是宿舍没人留守,却开着窗户的。

夜自习宿舍的路上,狂风裹挟着沙尘,嘶鸣着,肆意践踏着地上的一切,树枝摇曳,白杨树叶子被狂风吹拍,哗啦啦的声响,夹杂在飞沙走灰的吼叫中,也增加了几分恐惧,还有被刮地挂在墙边的铁皮哐啷当撞击声、窗户玻璃破碎的噼里啪啦落地声,以及永远栓不严实的门窗在风沙冲击下发出的沉闷的呜咽声。

顺风顶风回宿舍的人,或立起衣领,或举起书包,或背风倒行,一挡风沙,女同学们则用头巾蒙脸,谁也不敢轻易说话,一张嘴,满嘴都是沙子。甚至,不张嘴,鼻孔嘴唇里也有沙子。

回到宿舍过道,一边骂娘,一边呸呸吐嘴,还不忘跺脚抖衣抖书包,拂弄头发。

宿舍楼道虽然有门,还有北京常用的帘子挡着,但也早已是一层沙灰了,宿舍里的桌子上,甚至床铺上,都有一层薄薄的沙灰,哪怕你已经关上了窗户。

不能洗澡了,没这个条件,唯一能做的,就是用水洗脸,最多就是用凉水冲一下脑袋。要命的是,我在人大上学那会,晚上十一点以后,宿舍楼的水房是停水的!

沙尘若是后半夜来袭,倒也简单,躺在窗上,咕哝一句“沙尘来了”,翻个身,裹紧被子,继续沉沉睡去,任它屋外狂风呼啸,沙尘呜咽,任它屋外天昏地黑,我自做那梦蝶的庄生。

第二天早起一看,屋里的桌子上依然是一层灰。若窗外天晴了,抹去这一层灰,倒也有鲁迅先生所言的“依然也算窗明几净”。

不过,室外通常是被风沙打翻的各种路牌广告牌,树上草上地上,一层黄沙一样的灰,自然要比黄沙细许多。

沙尘若是早上来袭,倒跟晚上一样,不算多可怕。白杨树叶的哗啦啦声,铁皮的哐当声,碎玻璃声,门窗的撞击声,因为眼睛所见,都不再如晚上般瘆人。

我们所做的,就是裹紧自己,穿过风沙,去教室上课。当然了,晚上紧闭窗户的教室里的桌椅上,依然也是一层薄薄的沙土。

那个时候还不流行纸巾。风沙季节上课,许多人都随身带着一块抹布,当然是女同学带得更多。

我们的餐具也是放在一个布口袋里的,上完课去食堂,拿出餐具来,里边也是一层薄沙。

下午来的沙尘最是可怕。明明早上灰蒙蒙的天空下,太阳慵懒地发着苍白无力的光,到得中午,太阳已然不见。下午,风越来越大,天越来越阴沉,刚刚还是白天,转眼已成暗夜,屋里的灯都打开了。

这个时候,站在室外看灯光,蓝幽幽的,与真正晚上看到的灯光颜色完全不一样,蓝地可怕,蓝的让人心里发紧发慌。

沙尘这个时候,才真正来到。

能够躲起来的人早已躲了起来,没来得及的,睁不开眼了,用衣袖挡住口鼻,低着头,在风中趔趄。。。。。。

第二天,除了地上桌上窗台上那些还未来得及清理的沙土,北京的天空通常湛蓝异常,一切平静如常,仿佛昨日的狂暴什么也没有发生。

(戴着纱巾的妇女,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早期沙尘暴来时最为常见,如今多戴口罩了。资料图片,来自网络)

1980年代,北京也曾有三怪,其中一怪,便是大姑娘的头巾戴两条,一条保暖,一条是纱巾尼龙巾,不是用来装扮美丽自己的,而是主要用来蒙头抵挡风沙的。

其实,反映的,也是北京经常受的沙尘洗礼现实。

北京的土地越来越少了,水泥地越来越多了。我上人大的时候,白石桥到海淀还是来回两条道,路两边和路中间的沟渠边,都种着高大的白杨树,人大对面,还有许多稻田,如今全部变成了水泥地和楼房,树也没以前多了。

但为了保卫北京,北京的周边的防护林却是热烈地开展了。

北京的沙尘暴明显地减少了,力量也弱了。这大致要归功于三北防护林建设,归功于北京周边地区为保卫北京付出的努力和牺牲。

但北京的毒雾却多了起来,时常爆表。相比毒雾,我倒是宁愿选择沙尘,毕竟毒雾是工业化污染的结果,而沙尘,虽然讨厌也伤人,毕竟还是自然循环的结果。

我的朋友,中国科学院的地理研究员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李栓科兄,曾经在我们中国周刊撰文《被妖魔化的沙尘暴》,从科学的视角,回到了沙尘暴之于人类的价值:

“人类没有必要、更没有能力阻挡沙尘暴的发生。”

“沙尘暴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是地球自然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和其他许多自然现象相互关联、互为因果。假如我们消灭了(实际上永远不可能)沙尘暴及其源头的沙漠干旱地区,也就消灭了地球上的多种自然生态,绝灭了适应干旱气候的一切物种,并会引起全球所有自然系统的更加可怕的反馈、报复甚至引发我们难以想象的灾难。”

栓科兄的结论是:“沙尘暴就是一种自然现象,只是近代人类过度的放牧或农耕、以及自以为是的人工改造,才加剧了它的危害性。 ”

我选择相信栓科兄的专业判断。

除了科学家的理性外,也不是所有人都讨厌沙尘暴。

大教育家、北京大学前校长、曾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和行政院秘书长蒋梦麟博士,也是鲁迅苏雪林的老乡,他对于沙尘的记忆,却是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

“回想过去的日子,甚至连北京飞扬的尘土都富于愉快的联想。我怀念北京的尘土,希望有一天能再看看这些尘土。清晨旭日初升,阳光照射在纸窗上,窗外爬藤的阴影则在纸社窗上随风摆动。红木书桌上,已在一夜之间铺上一层薄薄的轻沙。拿起鸡毛帚,轻轻地拂去桌上的尘土,你会感到一种难以形容的乐趣。然后你再拂去笔筒和砚台上的灰尘;笔筒刻着山水风景,你可以顺便欣赏一番,砚台或许是几百年来许多文人学士用过的,他们也像你一样曾经小心翼翼地拂拭过它……还有静静地躺在书架上的线装书,这些书是西方还不懂得印刷术以前印的。用你的手指碰一碰这些书的封面,你会发现飞扬的尘土已经一视同仁地光顾到这些古籍。”

抗战时期,身在重庆陪都的蒋梦麟先生,在《西潮与新潮》中,这样描述北京的沙尘,与苏雪林的描述截然相反。这其实是蒋先生对沦陷敌手的故都的追忆和缅怀着,故都原来讨人厌的尘土,在他的笔下,都让人读来感到如此亲切,温暖,而不觉丝毫矫揉造作。

一事一物总关情。

相比毒雾,我也反而念起沙尘的好来了,虽然不是蒋博士式的。至少,它比我们今天许多人靠谱,能代我们把毒雾赶跑,虽然过后也是一地狼藉......

THE END
0.北京遭遇沙尘暴袭击(组图)原标题:北京遭遇沙尘暴袭击3月28日,北京遭遇今年首个明显沙尘天。北京市气象台3月28日10时20分发布沙尘蓝色预警信号,预计28日白天,北京有沙尘天气,请注意防范。据介绍,昨日蒙古国出现大范围沙尘暴。3月28日上午10时起,北部郊区开始明显受到外来沙尘的影响,PM10浓度jvzquC41o0nvcwvkw0ipo8ftvkimg8>EcMxoLSpn91
1.北方沙尘影响将持续至本周末沙尘北京市沙尘暴据中央气象台发布消息,受冷空气大风和传输影响,预计4月13日08时至14日08时,新疆东部和南疆盆地、内蒙古中西部、甘肃河西、青海柴达木盆地、宁夏、陕西中北部、河北大部、北京、天津、辽宁中西部、吉林西部、河南北部、上海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扬沙或浮尘天气,其中,内蒙古中西部等地的局部地区有沙尘暴。 jvzquC41pg}t0|npc0ipo7hp1e532;8/263258iqe/on{zkh{t942<9830yivvq
2.组图:北京发布沙尘暴黄色预警信号已出现明显沙尘天气今天上午,受沙尘天气影响,北京CBD附近能见度大幅下降。人民网 尹星云 摄 人民网北京3月15日电 (尹星云 池梦蕊)北京市气象台今天7时25分升级发布沙尘暴黄色预警信号:目前北京市已出现明显沙尘天气,预计当前至中午,大部分地区能见度小于1000米。 记者从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获悉,受冷空气和蒙古气旋共同作用的结果,jvzq<84dl0vfqyqg0eun0ls1p4532;6125761l66766.5=;434890qyon
3.北京遇罕见沙尘暴天气北京遇罕见沙尘暴天气 北京2021年首度遭遇重度沙尘暴天气,极端天气除造成环境污染外还影响到市民出行。 SputnikjvzquC41ur{uprppgyy/ew4cor532;6253;0398549934@3jvor
4.VR全景丨直击沙尘暴侵袭北京Virtual TourjvzquC41pg}t0lhvx0ipo8[T1dptek4kpfky0qyon
5.多图直击沙尘暴下的北京街头新闻频道查看图片列表 3月15日,北京,一名行人戴上一次性防护帽在沙尘暴中出行。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曲俊燕/摄 热图排行 巴黎奥运会开幕式 欢度火把节 暴雨中的晚高峰 北海公园把客迎 聚焦第二十届文博会 编辑推荐 北京中轴线的故事 纳凉避暑 娱乐阅读 每周图片精选 jvzquC41rkiuw{j0{q{uj7hp1|~ul87243641}7243643>d349=37;8a80nuo
6.大风裹挟沙尘进京北京沙尘暴电闪雷鸣下泥雨滚动 上海 区情 纵相 评论 国内 社会 政法 国际 军事 财经 体育 娱乐 汽车 视频 曝光 专题 旅游 健康 地产我要投稿 大风裹挟沙尘进京 北京沙尘暴电闪雷鸣下泥雨2021-04-15 17:57:07 来源:沸点视频 选稿:朱晓颖 Play Video 4月15日,截至15时,沙尘开始影响北京,大风携裹沙尘,北京天空阴沉,多地下起泥雨。jvzquC41l0kbu}ic{0ipo8u138796A583;=82:7564
7.实拍:北京现近十年来最强沙尘暴天气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余华尊 姜雪颖 北京报道 3月15日,北京出现沙尘暴天气。中国气象局环境气象中心主任张碧辉说,此次沙尘天气过程影响范围非常大,影响到我国的西北及华北地区,从强度上看,是近十年以来最强的一次沙尘暴天气过程。目前已经达到强沙尘暴天气过程的级别。 责编:莫元婧 审签:丁厚勤相关jvzq<84y0f€xy€3eqo5q1A6463;90qyon
8.揭秘北京13年最强沙尘暴:牧民称罪魁祸首是养羊要闻4月15日,肆虐中国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卷土而来,北京遭遇了近13年来最强沙尘暴。这场历时近3天的沙尘天气覆盖我国1/7国土,影响面积140万平方公里。据统计,今年春季,北方地区已出现7次沙尘天气过程,其中包括2次强沙尘暴。 在长久忧心雾霾后,人们又添沙尘暴困扰。600多公里,一场风沙的进京之旅背后,其行走的路线是怎样jvzq<84yyy4ucr|cp0io1||z1psdm4423;178y423;179:a;9873A60jvs
9.北京迎近十年最强沙尘暴沙尘天气不会长时间在京津冀打转据气象北京微博消息,受蒙古气旋和冷空气大风的影响,14日夜间,内蒙古中西部至河北西北部一带出现大范围沙尘暴、扬沙和浮尘天气,能见度在1公里左右,局地不足300米。受上游沙尘输送影响,昨日早晨北京市PM10浓度显著升高,能见度下降至1公里以下,出现沙尘暴天气。 jvzq<84yyy4djrscpg}t0lto1un04973129.3?4;6591:?3ujvsm
10.[新闻直播间]北京沙尘暴来袭市民感受明显网络开小差了,请稍后再试 [新闻直播间]北京 沙尘暴来袭 市民感受明显 选集 更多 《新闻直播间》 20251028 17:00 《新闻直播间》 20251028 16:00 《新闻直播间》 20251028 15:00 《新闻直播间》 20251028 14:00 《新闻直播间》 20251028 13:00 《新闻直播间》 20251028 11:00 《新闻直播间》 jvzq<84o0cvq0lhvx0ipo8{ugv|0fnyckn5D39;381j3h:i23;;3e>9h46g57?h2cd?5d=658f5jpmjz0unuou
11.北京已达严重污染!北方遇今年来最大规模沙尘过程“昨天晚上天气就很阴沉了,早上出门看到外面黄沙漫天。”3月22日,一位家住北京海淀的市民向记者表示。 中央气象台3月21日18时继续发布沙尘暴黄色预警:受冷空气大风影响,预计3月21日20时至22日20时,新疆南部、青海北部、甘肃中部、宁夏、内蒙古大部、陕西中北部、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山东中西部、河南北部、黑jvzquC41pg}t0‚hyd0ipo872453158741euovnsva7795=7:90nuo
12.黄色预警!北方12省市遭遇近10年最强沙尘天气,北京学校暂停户外活动随着冷空气带来的大风进京,北京地区沙尘还将加重。 受沙尘天气影响,北京市教委通知学校暂停户外活动。 这次沙尘暴是冷空气和蒙古气旋共同作用的结果。 今晨6时,中央气象台发布沙尘暴黄色预警。这是近10年我国范围最大、强度最强的沙尘天气。 据中央气象台,受冷空气大风影响,预计3月15日8时至16日8时,新疆南疆盆地和jvzquC41ygtiwr3yjd4dp8jw|nbp8muvv{qkjs142822<6715?72990jvsm
13.北京遇沙尘暴8级大风天气实拍故宫角楼和北海白塔现状3月15日,北京遭遇沙尘暴天气,市民实拍北海白塔和故宫角楼。据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官方微博15日7时的数据显示,北京目前首要污染物为PM10,污染级别为6级,空气质量已处在严重污染。预计当前至15日中午,大部分地区能见度小于1000米。 大象新闻·东方今报编辑:姚冬梅jvzquC41yy}/jwyx0v|0fj}kcpm0c{ykenk0386593968?:572>87B:74Aypw{hg?oucku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