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培训班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pptx

认证主体:秋**(实名认证)

IP属地:陕西

下载本文档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

1.概述2.滑坡可行性论证阶段勘查3.滑坡设计阶段勘查4.滑坡施工阶段勘查5.滑坡工程地质勘查报告编写内容及格式一.概述1.1一般规定

1.1.1工程地质勘查宜按设计阶段循序渐进地进行,不同设计阶段要求,查清滑坡的成因、类型、规模、范围、稳定状态、滑动面(带)特征、主滑方向及危害性,提出防治方案建议,供设计参考。

1.1.2工程地质勘查宜分为可行性论证阶段的勘查(勘查)、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勘查(详细勘查)、施工阶段的勘查(补充勘查)三个阶段。对于规模较小的或现有资料表明滑体及其周边地质条件较简单的滑坡,可根据实际情况将勘查、详细勘查合并为一个勘查阶段。滑坡工程地质勘查1.1一般规定

1.1.3

滑坡地质勘查应充分搜集分析现有资料,并进行实地踏勘,重视地质测绘、工程勘探、岩土物理力学参数测试、资料综合分析和报告、图件编制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保证地质资料准确可靠。

1.1.4

应根据勘查阶段、区域及滑坡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滑坡类型、勘查手段的适宜性,经济、合理地开展综合勘查工作。

一.概述一.概述1.2滑坡与崩塌分类及危害分级一.概述1.2滑坡与崩塌分类及危害分级一.概述1.2滑坡与崩塌分类及危害分级1.2滑坡与崩塌分类及危害分级一.概述1.2滑坡与崩塌分类及危害分级一.概述1.2滑坡与崩塌分类及危害分级一.概述1.2滑坡与崩塌分类及危害分级一.概述1.2滑坡与崩塌分类及危害分级一.概述1.2滑坡与崩塌分类及危害分级1.3工程地质测绘

1.3.1

地质测绘前,应充分收集地形图,区域地质资料、遥感图像、气象、水文、地震、降雨资料,前人滑坡调查和监测资料,以及当地防治滑坡的经验。

1.3.2

图上宽度大于2mm的地质现象必须描绘到地质图上,对评价滑坡形成过程及稳定性有重要意义的地质现象,如裂缝、鼓丘、滑坡平台、滑动面(带)、前缘剪出口等,在图上宽度不足2mm时,应扩大比例尺表示,并注示实际数据,地质界线图上的误差不应超过2mm。

一.概述一.概述1.3工程地质测绘

1.3.3

必须采用全面勘查的方法,地质点间距以保证地质界线在图上的精度为原则,一般控制在图上距离2~5cm内。结合滑坡防治工程的重要性可适当加密或减稀。

1.3.4

在地质界线被覆盖或不明显地段,必须保证足够数量的人工露头,尤其是滑坡边界、剪出口附近应配合必要的坑(槽)探。

1.3.5

当地形底图比例尺为1:5000时,地质点应采用经纬仪测定;当比例尺小于1:5000时,有重要意义的地质点应采用经纬仪测定外,其余可根据地形地貌测定地质点。一.概述1.3工程地质测绘

1.3.6地形地貌和滑坡活动迹象的调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1)岸坡受河道冲刷、淤积变化情况及历史变迁;(2)地面坡度、相对高度,台阶位置、数量、宽度、阶坎高度,反坡、洼地、植被、醉汉林和马刀树的分布;(3)滑坡边界形状,后缘主断壁走向、坡角、高度、有无擦痕及擦痕的产状,前缘形态、临空面特征,滑动带出露位置(剪出口),地面裂缝性质、分布位置、形状特征、延伸长度、充填情况,裂缝产生的时间及变化情况;(4)滑坡发生、发展的历史及相关因素,地貌演变、地表水渗漏、弃渣堆放情况,坡面、房屋、水渠、道路、古墓等的变形、位移、裂缝位置、状态,井、泉、水塘的突然干枯或浑浊现象。

一.概述1.3工程地质测绘

1.3.7滑坡及其周边的地质环境条件测绘应包括下列内容:

(1)滑坡体物质组成及类型、颗粒成分、结构特征、密实程度、软弱夹层及滑体物质来源;(2)滑体周边的地层岩性、产状、厚度、风化状态、岸坡结构、软硬岩层的组合与分布,软弱破碎带的展布及特征,以及层间错动带的分布,含水情况;(3)区内褶皱、断层、节理的性质、产状、组合延伸状态、发育程度;(4)可能形成滑动面(带)的层位、位置及主滑方向。一.概述1.3工程地质测绘

1.3.8滑坡水文地质条件测绘应包括下列内容:

(1)滑坡及周边沟系发育特征,径流条件,地表水,大气降水与地下水的补排关系;(2)井、泉、水塘、湿地位置,井、泉的类型、流量及季节性变化情况;(3)含水层的位置、性质、厚度,岩土体的透水性,地下水的水位、水质及其变化,地下水的径流、补给及排泄条件。一.概述1.3工程地质测绘

1.3.9滑坡灾害调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1)人员伤亡情况;(2)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3)地质环境破坏情况;(4)社会影响。1.4勘探与测试

1.4.1在充分分析现有地质资料及地质测绘成果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布置综合勘探工作。其主要目的是:

(1)查明滑体厚度、物质组成、结构特性、空间分布特征,特别是滑动面埋深、空间分布,滑动面(带)厚度、性质;(2)查明地下水类型、埋深、透水性、空间分布及动态变化;(3)结合勘探进行水文地质测试,在钻孔中采取岩土样进行物理力学试验,布置长期监测点,必要时可利用钻孔进行有关物探测量。

一.概述一.概述1.4勘探与测试

1.4.2勘探方法以工程地质钻探为主,硐探、竖井勘探及地球物理勘探为辅,配合地面测绘开展必要的坑(槽)探。勘探线和勘探点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勘探线的布置视勘查阶段和滑体规模大小而定,沿滑动方向布置一定数量的纵向勘探线,其中主轴线方向为控制性纵向勘探线,在主轴线两侧至少各布置1条辅助纵向勘探线,其线间距一般为40~100m;垂直滑动方向,以纵勘探线上的勘探孔(竖井)为基础,根据实际情况布置适量的横勘探线,在滑坡体转折处和可能采取防治措施的地段也应布置横勘探线。一.概述1.4勘探与测试

勘探线和勘探点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2)控制性纵勘探线上的勘探点不得少于3个,点间距控制在40~60m。其余勘探线上勘探点的数量、点间距应根据勘查阶段及实际情况而定,但点间距不应超过120m。纵横勘探线端点均应超过滑坡周界20~50m;(3)勘探孔的深度应穿过最下一层滑动面(带),进入稳定岩土层,控制性勘探孔宜深入滑动面(带)以下深度大于滑体厚度1/2,且不小于5m,其它一般性勘探孔应达到滑动面(带)以下3m~5m。勘探孔穿过滑动面(带)的深度,若遇重大地质缺陷,应适当加深勘探孔的深度。

一.概述1.4勘探与测试

(4)滑坡钻探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地下水位以上土层应采用干法钻进;②地下水位以下土层可采用冲洗法钻进;③滑带及其上下5m宜采用双管单动钻进;④水文地质试验孔或长观孔应采用跟管钻进;⑤严重缩孔或塌孔时应采取跟管或泥浆护壁。⑥在钻探过程中,应做好岩芯编录、摄像和钻进记录工作,发现地下水时,视情况做好分层止水,测定初见和稳定水位;在滑带及其上下5m,回次钻进不得大于0.3m,并应及时检查岩芯,确定滑动面(带)位置。

一.概述1.4勘探与测试

(5)坑槽探与平硐或竖井勘探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大型及特大型滑坡,平硐或竖井的数量不得少于2个;中型滑坡,平硐或竖井数量不得少于1个;小型滑坡可以不布置平硐或竖井。平硐或竖井断面矩型短边宜大于1.5m,圆断面直径宜大于1m,平硐或竖井应穿过所需探明的滑动面(带)3~5m;②做好坑(槽)及平硐或竖井展示图和工程地质编录,特别注意软弱夹层、破裂结构面、岩土结构面和滑动面(带)的位置和特征的编录,并进行数字摄影摄像。③坑(槽)及平硐或竖井,应按要求配合进行滑动面(带)抗剪强度的原位试验,同时在预定层位按要求采取岩、土、水样。一.概述1.4勘探与测试

(6)地球物理勘探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以电阻率法为主,配合地震与面波勘探;②为辅助勘查手段,应与钻孔、探井等手段相结合;③地球物理勘探线原则上应与主要勘探线重合;④根据实际情况布置2~3条剖面;⑤各剖面测深应达到滑动面以下20m。

1.4勘探与测试

(6)地球物理勘探应符合下列要求:

⑥根据所测剖面视电阻率及地震波速的差异,做出详细物探剖面。应特别注意低电阻率及低速带的埋深、产状及分布特征;⑦结合工程地质测绘及物探成果,确定钻孔、平硐、坑(槽)探的位置、规模及大致孔深,并以此作为钻孔设计的依据;⑧在已取得钻探、平硐、坑(槽)探资料的条件下,编制物探-地质剖面。一.概述一.概述1.4勘探与测试

(7)滑坡测试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满足滑坡稳定性评价及治理设计需要为目的;②应取代表性的岩、土、水样,进行物理力学特性试验及水化学分析;③中型以上的滑坡,按要求进行原位抗剪强度试验和现场水文地质测试;④基本物理指标:滑带土的天然含水量和饱和含水量、天然重度、土粒密度、孔隙比;滑带土的塑限、液限;滑带土颗粒成分、矿物成分及微观结构;滑坡体或潜在滑移体各类工程地质岩土的土石比、土体密度孔隙比、天然含水量和饱和含水量、天然重度和饱和重度;中等以上的滑坡应进行滑坡体各岩土层的大重度试验。小型滑坡可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必要时应进行滑带土绝对年龄测定;

一.概述1.4勘探与测试

(7)滑坡测试应符合下列要求:

⑤滑动带应取原状土样进行试验,当无法采取原状土样时,可取保持天然含水量的扰动土样做重塑样试验;滑带土的C、φ值测试采用与滑坡受力条件相似的室内快剪、饱和快剪或固结快剪、饱和固结快剪,获得峰值及残余值抗剪强度,有条件时进行滑动面重合剪试验;⑥进行滑坡堆积体或潜滑移体各类工程地质岩土的室内原状样常规三轴压缩试验,直剪试验与压缩试验,确定土的C、φ值,压缩模量及其它强度与变形指标;

一.概述1.4勘探与测试

(7)滑坡测试应符合下列要求:

⑦各岩土层单项室内物理力学试验不得少于6组;危害等级为一级且中型以上滑坡对其滑动面(带)必须进行不少于2组原位大型抗剪强度试验。基岩不同岩组常规物理力学试验,各3组;⑧进行地下水及地表水化学简分析及混凝土侵蚀试验,不少于3组;⑨危害等级为一级且中型以上的滑坡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注(抽)水试验不少于2组,以获得堆积体含水层的渗透系数;

1.4勘探与测试

(7)滑坡测试应符合下列要求:

⑩原状样应符合《原状样取样技术标准》(JGJ89-92)的要求;⑾岩土试验应符合《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1999)及《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的要求。

一.概述1.5滑坡滑带参数反演

滑带抗剪强度参数的反演宜限于中、小型规模,且结构简单的滑坡。滑带抗剪强度参数可采用试验、经验数据类比与反演相结合的方法确定。试验方法整体暂时稳定滑坡:建议取滑带土峰值强度;变形滑动滑坡:建议取滑带土残余强度;未形成滑带变形体:建议取滑体土峰值强度一.概述1.5滑坡滑带参数反演

反演计算方法可给定粘聚力c或内摩擦角φ,反求另一值。可采用如下公式进行反演:一般条件下,稳定系数F可根据下列情况确定:滑坡处于整体暂时稳定~变形状态:F=1.05~1.00;滑坡处于整体变形~滑动状态:F=1.00~0.95一.概述1.6稳定性评价

滑坡稳定性评价应根据滑坡滑动面类型和物质成分选用恰当的方法,并可参考有限元法、有限差分法、离散元法等方法进行综合考虑。滑坡稳定状态应根据滑坡稳定系数按下表确定一.概述1.6稳定性评价

危岩体稳定性评价较为复杂,宜以定性为主,定量为辅,互相验证危岩体稳定性评价等级可按下表进行划分一.概述1.7竣工地质报告一.概述

竣工地质报告应对调查、可行性论证、设计和施工四个阶段的地质问题进行全面总结对滑坡防治工程竣工后的地质条件进行现状评价提交工程实施后滑坡的岩(土)体结构特征、水文地质条件、物理力学参数、应力状态和变形综合分析等评述施工期间的重大地质结论变化及对滑坡的影响。1.7竣工地质报告一.概述报告内容应包括:前言滑坡区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滑坡体结构特征滑带特征施工期地质条件变化重大地质问题的发现及结论变化施工后物理力学参数变化治理后的滑坡整体稳定性评价。并提交补充工程地质勘查报告、原位工程地质试验、室内物理力学试验等附件报告。1.7竣工地质报告一.概述根据工程实施后的现状,应提交主要单元和重大地质结论变化区的工程地质图册,并以纸质和电子文档形式提交,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钻孔柱状图探井和探硐展示图等图件1.概述2.滑坡可行性论证阶段勘查3.滑坡设计阶段勘查4.滑坡施工阶段勘查5.滑坡工程地质勘查报告编写内容及格式滑坡工程地质勘查二.可行性论证阶段勘查(初勘)2.1可行性论证阶段勘查的目的是:论证滑坡的存在,圈定滑坡边界,评估滑坡防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提出滑坡防治意见。2.2

可行性论证阶段地质勘查,应搜集当地社会与经济环境、区域水文地质、地貌、气象、地震、遥感图像、前人勘查研究成果及当地滑坡经验等资料。2.3

工程地质测绘比例尺的选用:大型、特大型滑坡l:2500;中、小型滑坡1:500~1:1000。可行性论证勘查阶段工程地质测绘范围应包括滑坡堆积体或潜在滑移体区域、后缘、危害区及滑坡堆积体或潜在滑移体汇水区。

2.4调查与测绘区内地层、构造、岩性、岸坡结构、不良地质作用和地下水等滑坡产生的地质背景和形成条件,确定研究的地质体是否为滑坡,并圈定滑坡边界。2.5进行必要的勘探及测试工作,了解滑坡体厚度、滑带埋深、物质组成、结构特征及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要求如下:

2.5.1沿主滑动方向布置1条纵勘探线,垂直滑动方向布置1条横勘探线。纵勘探线上勘探点不得少于3个,且其中1个应为控制性钻孔。并充分利用钻孔进行取样及原位测试工作。

2.5.2在滑坡体及周边主要的岩土层中取样.每一层取3组以上,进行室内测试。

二.可行性论证阶段勘查(初勘)2.6可行性论证阶段工程地质勘查成果资料编制,应包括以下内容:

2.6.1地质勘查报告

简要阐明当地社会与经济环境、区域地理地质环境、滑坡产生的地质背景和形成条件、水文地质条件、滑坡体基本特征、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等要素,分析滑坡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评价滑坡稳定性,对滑坡的危害性、防治的可性行进行评估,并提出防治或避让搬迁、监测预警的处置意见及下一步工作建议。

2.6.2附图

工程地质平面图:比例尺l:2500~1:500。

滑坡纵、横地质剖面图:比例尺1:2500~1:500,比例视情况和需要可作调整。二.可行性论证阶段勘查(初勘)滑坡工程地质勘查1.概述2.滑坡可行性论证阶段勘查3.滑坡设计阶段勘查4.滑坡施工阶段勘查5.滑坡工程地质勘查报告编写内容及格式三.滑坡设计阶段勘查(详勘)3.l设计阶段勘查目的是:论述滑坡防治工程类型、场地布设,为优化治理工程方案提供工程地质和岩土力学依据。3.2在充分分析、利用可行性论证勘查成果的基础上,开展初设阶段工程地质测绘、勘探、测试工作。3.3工程地质测绘比例尺的选用:大型、特大型滑坡1:1000;中、小型滑坡1:250~1:500。设计勘查阶段工程地质测绘范围必须包括滑坡堆积体或潜在滑移体区域、后缘与危害区,并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扩大范围。3.4设计阶段工程地质测绘内容应符合1.2.6~1.2.9条的要求。

3.5设计阶段滑坡勘探工程和测试应符合下列要求:

3.5.1查明滑体厚度、物质组成、结构特性、空间分布特征,特别是滑动面埋深、空间分布,滑动带厚度、性质;查明含水层类型、埋深、厚度、透水性以及空间分布特征;结合勘探进行钻孔原位测试,采取原状岩土样,按需要布置长期监测点。

3.5.2视滑坡规模大小,沿主滑动方向布置纵向勘探线,纵向勘探线距应小于100m,单个滑坡纵向勘探线不得少于3条,横向勘探线垂直滑动方向布置,横向勘探线不得少于3条。每条纵勘探线上勘探点不得少于3个,且控制性钻孔不得少于钻孔总数的1/3。

三.滑坡设计阶段勘查(详勘)3.5设计阶段滑坡勘探工程和测试应符合下列要求:

3.5.3采取岩土试样应结合地貌单元、滑坡体物质结构和工程性质布置,其数量可占勘探点总数的1/4~1/2。

3.5.4岩、土、水室内试验及原位试验应符合1.3(7)条的要求。

3.5.5有地下水时应查明地下水的分布层数,含水层的组成和厚度,各层地下水的初见和稳定水位、流量等,并取样作水质分析。3.6进行滑坡动态监测。

三.滑坡设计阶段勘查(详勘)3.7设计阶段的工程地质勘查成果资料编制,应包括以下内容:

3.7.1工程地质勘查报告

阐明区域地理地质环境、滑坡产生的地质背景和形成条件,滑坡体空间形态特征、物质组成与结构;滑坡变形破坏特征及危害,滑坡区地表水系与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滑坡形成机制。提供滑坡治理工程设计所必须的滑体、滑带土及滑床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计算并综合评价滑坡稳定性、进行推力分析,分析滑坡的变形、破坏演化发展趋势,提出滑坡防治对策、方案及下一步工作建议。三.滑坡设计阶段勘查(详勘)3.7设计阶段的工程地质勘查成果资料编制,应包括以下内容:

3.7.2附图(1)工程地质平面图:比例尺1:250~1:1000。(2)滑坡纵、横地质剖面图:比例尺1:250~1:1000,比例视情况和需要可作调整。(3)滑床基岩顶板等高线图:比例尺1:250~1:1000。(4)滑坡体地下水流场图:比例尺1:250~1:1000。(5)滑坡体变形及稳定分区图:比例尺1:250~1:1000。(6)有代表性的钻孔柱状图和坑槽探展示图:比例尺1:100~1:200。

三.滑坡设计阶段勘查(详勘)3.8施工图设计勘查的目的,应在充分分析、利用设计勘查成果的基础上,对滑坡治理工程场地和轴线地基展开有针对性的工程地质测绘、勘探、测试工作,为滑坡治理工程设计、施工提供详细的工程地质资料和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参数。对治理工程措施、结构型式、埋置深度及工程施工等提出地质建议。3.9详细勘查阶段原则上不再进行大面积平面测绘工作。根据设计要求,可进行施工区范围比例尺为1:100~1:500的地质测绘。三.滑坡设计阶段勘查(详勘)3.11详细勘查阶段滑坡勘探工程和测试应符合下列要求:

3.11.1根据治理工程类型、工程布置,沿抗滑工程轴线布置勘探线;对于已存在勘探线的,加密勘探点。勘探线上钻孔间距和深度应满足滑坡治理工程设计需要,一般保证20m一个钻孔,且控制性钻孔不得少于勘探线上钻孔总数的1/2。

3.11.2详细查明施工区滑体厚度、物质组成、结构特性、空间分布特征,特别是滑动面埋深,空间分布,滑动带厚度、性质;查明含水层类型、埋深、厚度、透水性以及空间分布特征;结合勘探进行钻孔原位测试,采取原状岩土样,按需要布置长期监测点。

3.11.3根据设计要求,补充必要的岩土试样室内试验和原位测试。

三.滑坡设计阶段勘查(详勘)3.12详细勘查阶段的工程地质勘查成果资料编制,应包括以下内容:

3.12.1工程地质勘查报告详细阐明滑体物质组成与结构,滑坡变形破坏特征、诱发因素及其危害,进一步确定滑体及滑带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验算滑坡稳定性与滑坡推力,对治理工程措施、结构型式、埋置深度、布置及工程施工等提出地质建议。

3.12.2附图滑坡防治区工程地质平面图:比例尺1:100~1:500。滑坡纵、横地质剖面图(含抗滑工程轴线地质剖面图):比例尺1:100~1:500,比例视情况和需要可作调整。有代表性的钻孔柱状图或坑槽探展示图:比例尺1:50~1:100。三.滑坡设计阶段勘查(详勘)滑坡工程地质勘查1.概述2.滑坡可行性论证勘查3.滑坡设计勘查4.滑坡施工阶段勘查5.滑坡工程地质勘查报告编写内容及格式4.1施工阶段勘查施工阶段勘查包括防治工程实施期间,开挖和钻探所揭示的地质露头的地质编录、重大地质结论变化的补充勘探和竣工后的地形地质状况测绘,编制施工前后地质变化对比图,并对其作出评价结论。

施工阶段勘查应采用信息反馈法,结合防治工程实施,及时编录分析地质资料,将重大地质结论变化及时通知业主,情况紧急时应及时通知施工和设计单位,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施工阶段勘查应针对现场地质情况,及时提出改进施工方法的意见及处理措施,保障防治工程的施工适应实际工程地质条件四.滑坡施工阶段勘查(补充勘查)4.2开挖露头测绘与钻孔勘探

根据施工设计图开挖最终形成的地质露头,应在工程实施前进行工程地质测绘,提交平面图、剖面图、断面图或展示图,并进行照(摄)像。抗滑桩开挖的探井,在开挖中应及时进行工程地质编录、照(摄)像,特别应注意主滑带和滑坡体内各种软弱带。在主剖面线的探井内采取主滑带和软弱带原状样,进行抗剪强度试验,复核或校证原地质报告的结论四.滑坡施工阶段勘查(补充勘查)4.3监测

在设计阶段监测基础上,针对防治工程,增设监测网点,掌握滑坡体变破坏过程和施工效果。应沿主滑方向监测钻孔地下水位和孔隙水压力变化,应采用压力盒等测定抗滑桩工程实施后滑坡体的推力变化应采用测力计和多点位移计等进行预应力锚索监测四.滑坡施工阶段勘查(补充勘查)4.4补充工程地质勘查

勘查方法、工作量和进度应根据地质问题的复杂性、施工图设计阶段查明深度和场地条件等因素确定。应利用各种施工开挖工作面观察和搜集地质情况施工期间发现滑坡重大地质结论变化,应进行补充工程地质勘查,提交补充工程地质勘查报告重大地质结论变化包括:局部滑体变形加剧或滑动;滑坡岩(土)体结构与原报告差异大;滑动面埋深与原报告相差达20%以上等。补充工程地质勘查主要针对变化区进行,

补充工程地质勘查报告应根据工程实际存在的地质问题有针对性确定。四.滑坡施工阶段勘查(补充勘查)滑坡工程地质勘查1.概述2.滑坡可行性论证勘查3.滑坡设计勘查4.滑坡施工阶段勘查5.滑坡工程地质勘查报告编写内容及格式五.滑坡工程地质勘查报告编写内容及格式0前言0.1任务由来0.2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危及人口、单位、建筑物、设施等)0.3勘查目的、任务0.4勘查工作评述(勘查依据、勘查时间、勘查范围、勘查工作量、勘查质量等)

五.滑坡工程地质勘查报告编写内容及格式1勘查区自然条件及地质环境条件1.1自然条件(包括勘查区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地理坐标、交通状况、气象与水文、区域经济状况等)。1.2地质环境

1.2.1区域地质条件概述

(1)地形地貌与新构造运动和地震 (2)地层岩性 (3)水文地质条件五.滑坡工程地质勘查报告编写内容及格式1勘查区自然条件及地质环境条件1.1自然条件(包括勘查区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地理坐标、交通状况、气象与水文、区域经济状况等)。1.2地质环境

1.2.1区域地质条件概述

(1)地形地貌与新构造运动和地震 (2)地层岩性 (3)水文地质条件五.滑坡工程地质勘查报告编写内容及格式1勘查区自然条件及地质环境条件1.2地质环境

1.2.2勘查区工程地质条件

(1)地形地貌(2)气象与水(3)地层岩性与岩土工程地质特征(4)地质构造(5)水文地质条件(调查分析地表水系和水质状况,地下水类型、水位、水质及补给途径,岩层地下水分布及渗透特性,地下水渗透条件)。(6)三峡工程库水位的运行调度(7)人类工程活动(8)其他五.滑坡工程地质勘查报告编写内容及格式2地质灾害体特征及稳定性评价2.1滑坡(包括不稳定斜坡)特征及稳定性评价

2.1.1滑坡边界、规模、形态特征(调查分析滑坡体的类型、边界范围及分布高程、面积、体积及其平面、空间形态,论述滑坡体的物质组成与结构,并分析其变形破坏特性和可能造成的危害。)

2.1.2滑体特征(分析滑体的成因类型、物质成分及结构、形态参数、岩土力学特性和指标、厚度及分区,地下水活动状态及岩土渗透特性。)

2.1.3滑床特征(滑床基岩岩性及结构,岩石力学和渗透性指标、地质构造、基岩等高线、风化程度及分区情况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THE END
0.DZT02182006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正式版).docx1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滑坡与崩塌分类及危害分级、可行性论证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勘查以及应急治理的勘查要求,并规定了主要勘查方法、物理力学试验与稳定状态分析、竣工地质报告等内容。本规范适用于自然滑坡防治工程的勘查,也可用于水利水电、铁道、交通、城建、矿山等行业的滑坡防治工程勘查。本规范jvzquC41yy}/tnstgpjpe7hqo1vbrnw155668><;50nuou
1.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20241004005213.pdf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pdf 9页VIP内容提供方:152***4696 大小:349.1 KB 字数:约4.46千字 发布时间:2024-10-09发布于贵州 浏览人气:196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461712=4:27922=5852673<70ujzn
2.《DZT02182006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最新解读.docx《DZ/T0218-2006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最新解读 目录 为何《DZ/T0218-2006》至今仍是滑坡防治勘查的基石?专家深度剖析其核心价值 滑坡与崩塌分类及危害分级新解:精准评估风险,如何影响未来防治走向?专家视角解读 滑坡调查关键要点:前期准备如何为后续防治筑牢根基?专家带你深入挖掘 jvzquC41o0hpqt63:0ipo8mvon532;:128671A5972712::2296877xjvo
3.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GBT328642016)地质工程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GBT 32864-2016)推送: 来源:勘技中心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2-14 当前页访问量:954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GBT 32864-2016) 【关闭窗口】 【打印本页】 本网站所刊登(不包括转载)所有信息版权归河北省地矿局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主办单位:河北省地矿局 电话:0311-66880901(便民jvzq<84yyy4igkiml0io1mpl5y5ku‚i1379049;570nuou
4.DZT0218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46页)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DZT0218__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pdf 最新资料最新资料 好资料好资料 最新资料最新资料 好资料好资料 最新资料最新资料 好资料好资料 最新资料最新资料 好资料好资料 最新资料最新资料 好资料好资料 最新资料最新资料 好资料好资料 最新资料最新资料 好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421693B4:26:17:5962633<90ujzn
5.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pdf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滑坡与崩塌分类及危害分级、可行性论证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勘查以及应急治 理的勘查要求,并规定了主要勘查方法、物理力学试验与稳定状态分析、竣工地质报告等内容。本规范 适用于自然滑坡防治工程的勘查,也可用于水利水电、铁道、交通、城建、矿山等行业的滑坡防治工程 勘查jvzquC41okv/dxtm33>/exr1jvsm1;5431723?4936<23=6352652=80ujzn
6.(高清版)GBT385092020滑坡防治设计规范.docxGB/T1499.1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T1499.2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T5224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18306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T32864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GB5000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21jvzquC41yy}/tnstgpjpe7hqo1vbrnw154816=7720nuou
7.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182006)行业标准政策法规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 (DZ/T0218-2006)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jvzquC41yy}/i|iml0tfv8}zhy5{eollu1nzdƒ61eqtugwya538:
8.滑坡防治程勘查规范.docDZ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行业标准 DZ×××—2005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 Specification of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for Landslide Stabilization (征求意见稿) 2005-10-1发布 2005-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发布 前言为了对滑坡地质灾害防治统一归口管理,制定本规范。本规范充分研究国内外有关jvzquC41o0hpqt63:0ipo8mvon532:=128831>6545612;62238567xjvo
9.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182006)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 0218-2006)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 0218-2006)jvzquC41ff/e~l0gf{/ew4kphu039>813;857mvo
10.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分析根据《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 0218-2020),该规范适用于滑坡防治工程的勘查工作,包括自然滑坡和工程活动引起的滑坡。勘查阶段划分为: 可行性研究阶段勘查:初步查明滑坡基本特征,为防治方案比选提供依据。 设计阶段勘查:详细查明滑坡地质条件,为工程设计提供参数。 施工阶段勘查:解决施工中出现 jvzquC41ygtlw7hufp4og}4cpu}ft8~dpdwosj82
11.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word文档在线阅读与下载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 一、引言 滑坡是地质灾害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带 来了巨大的威胁。为了更好地防范和治理滑坡灾害,进行滑坡防治工程勘查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本文档旨在规范滑坡防治工程勘查活动的实施,确保勘查结果准确可靠,为滑坡防治工程提供科学依据。 jvzquC41o0}fpmfpiygoi7hqo1jpe8=889l45k89he7gc<=:45>69?f635:58;6e;fg22o
12.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18).pdf《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 T0218-).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 T0218-).pdf(45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jvzquC41yy}/tnstgpjpe7hqo1v.5==2:7740qyon
13.GBT328642016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1页)GB/T 32864-2016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基本信息【英文名称】Code for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landslide prevention 【标准状态】现行【全文语种】中文简体【发布日期】2016/8/29 【实施日期】2017/3/1 【修订日期】2016/8/29 【中国标准分类号】P13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60 关联标准【代替标准】暂无【被代替jvzquC41o0hpqt63:0ipo8mvon532;5129831@5852922=52247647xjv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