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称埝塞湖、壅水湖。指河流或海洋的一部分被堵塞而成的湖泊。①专指由火山喷发物和山崩、滑坡、泥石流等重力堆积物以及冰水沉积物阻塞河谷壅水形成的湖泊。包括熔岩湖、山崩湖、冰川沉积塞堰湖等。②泛指一切由沉积物、堆积物、火山喷发物阻隔河流或一部分海域所形成的湖泊。除专指的那些湖泊外,还包括海湾湖、礁湖、沿岸湖等。潟湖、牛轭湖等河成湖按其形成过程亦应属于塞堰湖。③人工筑坝建造的水库、塘坝,有时也称为塞堰湖。1
因为塞堰湖是由一些不稳定的石块,淤泥,沙土临时形成的"坝体".由于地震后还有余震和大雨·很容易积蓄大量的水·但是这个"坝体"不稳定,对下面的灾区带来更大的灾难。
由火山熔岩流或由地震活动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由火山熔岩流堵截而形成的湖泊又称为熔岩塞堰湖。塞堰湖的形成有四个过程,一是原有的水系;二是原有水系被堵塞物堵住。三是河谷、河床被堵塞后,流水聚集并且往四周漫溢。四是储水到一定程度便形成塞堰湖。塞堰湖一旦决口会对下游形成洪峰,处置不当会引发重大灾害。
由山崩滑坡所形成的塞堰湖多见于藏东南峡谷地区,且年代都很新近,如1819年在西姆拉西北,因山崩形成了长24-80km,深122米的湖泊。藏东南波密县的易贡错是在1990年由于地震影响暴发了特大泥石流堵截了乍龙湫河道而形成的,波密县的古乡错是1953年由冰川泥石流堵塞而成(实则也属冰川湖)。八宿县的然乌错是1959年暴雨引起山崩堵塞河谷形成的。
我国东北的五大连池旧称鸟得邻池,在五大连池市郊,地处纳诺尔河支流--白河上游,北距小兴安岭仅30.0km,系由老黑山和火烧山两座火山喷溢的玄武岩熔岩流堵塞白河,使水流受阻,形成彼此相连呈串珠状的5个小湖得名。
五大连池火山群的火山活动始于侏罗纪末至白垩纪初。据史料记载,最近的一次火山喷发,始于1719年(清康熙58年),而清《黑龙江外记》的记载则更详:“墨尔根东南,一日地中忽出火,石块飞腾,声震四野,约数日火熄,其地遂呈池沼,此康熙五十八年事”。这次火山喷发,堵塞了原纳漠河的支流--白河,迫其河床东移,河流受阻形成由石龙河贯穿成念珠状的5个湖泊。
五大连池湖水清澈,从附近火山峰顶望去,有如一画面明镜,映射着天光云影,美不胜收。
黑龙江省的镜泊湖就是由第四纪玄武岩流在吊水楼附近形成了宽40m,高12m的天然堰塞堤,拦截了牡丹江出口,提高了水位而形成的面积约90.3平方千米的一个典型熔岩塞堰湖。镜泊湖四周为群山环抱,森林茂密,风光秀丽,不仅有火山口森林,溶岩洞与唐代渤海的遗址,还有湖中的大弧山、小弧山、珍珠门、吊水楼瀑布与镜泊山庄等“八大名景”,从而成为我国著名的旅游湖泊。
塞堰湖的堵塞物不是固定永远不变的,它们也会受冲刷、侵蚀泥石流塞堰湖、溶解、崩塌等等。一旦堵塞物被破坏,湖水便漫溢而出,倾泻而下,形成洪灾,极其危险。伴随次生灾害的不断出现,塞堰湖的水位可能会迅速上升,有可能导致重大洪灾。灾区形成的塞堰湖一旦决口后果严重。塞堰湖一旦决口会对下游形成洪峰,破坏性不亚于灾害的破坏力。
首先,要由专家进行堰塞性质判断和危险性评估。塞堰湖一般有两种溃决方式:逐步溃决和瞬时全溃。逐步溃决的危险性相对较小;但是,如果一连串塞堰湖发生逐步溃决的叠加,位于下游的塞堰湖则可能发生瞬时全溃,将出现危险性最大的状况。专家可根据塞堰湖的数量、距离,堰塞坝的规模、结构,塞堰湖的水位、水量等进行判断。如堰塞坝是以粒径较小、结构松散的土石堰塞坝,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溃决的。
对于危险性大的塞堰湖,必须以人工挖掘、爆破、拦截等方式来引流,逐步的降低水位,以免造成大的洪灾。水被蓄高,具有了很大的势能,一旦塞堰湖的湖口破裂,水的势能化为动能,就具有很大的动能,因此破坏性增强,方案由疏通导渠,逐步排水,并且炸开堰塞体。
在排险的同时,塞堰湖要及时进行监测和预警。应立即开展对危害严重、情况危急的塞堰湖现场调查评估,进行动态监测,预测塞堰湖溃决时间及泛滥范围,撤离居住在泛滥范围内的受灾群众,安置抢险救援人员的临时驻扎场所,并制定下游危险区的临灾预案。2
在判断何种方法把湖水排空时,首先进行的是对塞堰湖的风险评估,对众多塞堰湖排一个顺序。明显的是,最危险的地方必须马上处理。评估塞堰湖风险就必须进行相关勘察,包括遥感勘察和野外勘察。关于这一点,在这次地震中充分运用了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以帮助抢险和救灾。通过全面掌握塞堰湖特征包括数量分布,特别是塞堰湖的性质分析塞堰湖溃决的条件和溃决的风险。其中,联系到前文描述的非理性因素中的对下游城市破坏程度,即对水流的破坏等级的评估。非理性情感变成理性逻辑推理的第一步是,在分析水流对建筑物的破坏时,一般把破坏程度分为下面五个等级:
(1)基本完好:建筑物承重构件完好,个别非承重构件有轻徽损坏。不需修理,可继续使用。
(2) 轻微破坏:个别承重构件出现可见裂缝非承重构件有明显裂缝。不需修理或稍加修理即可继续使用。
(3) 中等破坏:多数承重构件出现细徽裂缝,部分构件有明显裂缝,个别非承重构件破坏严重,需要一般修理。
(4) 严重破坏:多数承重构件破坏较严重,或有局部倒塌,需要大修,个别建筑修复困难。
(5)毁坏:多数承重构件严重破坏。结构濒于崩溃或已倒毁,已无修复可能。
爆破泄洪:爆破泄洪一般是采用人工上堤坝装埋炸药完成的,是及时解决塞堰湖危机的方案。爆破泄洪的决策是在最紧急情况下(下游城市将面临灭顶之灾)和人员情况已经被成功转移的前提下才实施的。
安全排水渠:在雨季来临之前,因为水量的未迅速增大,在下游人员转移相对困难及重建难度较大的情况下,为减小洪水对城镇的最小破坏,可以使用安全排水渠法。治理的原理是按照疏导水流,控制塞堰湖水位。安全排水渠法强调人力资源及主观能动性的投入,对湖水自然溢出采取了严格控制,即“洪水是顺着人的思路被动流入下游”,而不是自然溢出。这种方法是解决分散、水位较低、流量较小的中小型塞堰湖和灾害晚期、重建工程开始的情况下所采用的决策。3
四川汶川塞堰湖
塞堰湖滑坡
造成北川部分地区被塞堰湖水淹没,地震形成了大面积塞堰湖泊。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造成34处塞堰湖危险地带。唐家山塞堰湖是汶川大地震后形成的最大塞堰湖,地震后山体滑坡,阻塞河道形成的唐家坝塞堰湖位于涧河上游距北川县城约6公里处,是北川灾区面积最大、危险最大的一个塞堰湖。库容为1亿立方米。体顺河长约803米,横河最大宽约611米,顶部面积约30万平方米,由石头和山坡风化土组成。截至21日17时,库内水位为716.01米,比20日上涨了2.55米,相应容积为0.977亿立方米,上下游水头差为52米。严重威胁下游居民。
灾区形成的塞堰湖,一旦决口后果严重。伴随次生灾害的不断发生,塞堰湖的水位可能会迅速上升,随时可发生重大洪灾。塞堰湖一旦决口会对下游形成洪峰,破坏性不亚于灾害的破坏力。
应对塞堰湖之危
广元市青川县作为此次“5.12”大地震的重灾区之一,该县红光乡东河口村一带发生大量崩塌。仅两处山体崩塌的体积,就达到2000万平方米以上。这些崩塌体阻拦“东去”的河流后,已经在青竹及红石河上形成了三个总库容量逾千万立方米的塞堰湖。
汶川大地震中在青竹县形成的塞堰湖,位于青竹县城下游,暂不会危及整个县城的安危,但在塞堰湖之下,仍有7个乡镇,总人口近1.5万人。
在这次应急次生灾害的过程中,广元市政府的最后决策是采取自然溢出和人工疏导相结合的方式,实行分级消能。四川大地震的次生灾害中,塞堰湖的威胁极为严重。广元市地震形成的塞堰湖并未造成重大险情。但是,还是有一些值得推敲并能够完善的地方。比如责任的不明确、第二是决策程序不健全、第三是决策民主程度不高等。
唐家山塞堰湖
唐家山塞堰湖形成过程
唐家山塞堰湖抢险大事记
5月22日唐家山形成塞堰湖
挖面3个,下午合并为2个,采石作业面3个,伐木作业面1个。截至16时,当日空运机械12台,(含自卸汽车一部),10吨油罐一个,汽油钻3台,发电机2台。当日共有重型机械39台。当日7时至16时,开挖土石方6000方,累计3.8万方,破大石200方。进口高程降为746米,出口降为745米,块石采集38方,机械伐木400棵,新建停机坪1个(600平米)。
唐家山塞堰湖
人员撤退预案、开挖爆破方案等进行了现场一线会商。
唐家山塞堰湖应急处置全面展开
塞堰湖水位降至720米以下
度和油料供给、排险人员安全转移方案落实等情况逐一询问。检查完施工现场后,陈雷强调要利用最后有限的时间抢进度、保质量,在确保如期完成排险任务的基础上,尽快落实现场施工人员安全撤离方案,确保武警水电官兵和水利专家的安全撤离。并要求做好后期保障工作,做好塞堰湖水位、水文监测和堰体的安全监测工作。唐家山塞堰湖应急排险施工已经基本完成原定高方案目标任务。为更大程度地降低塞堰湖水位,确保下游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武警水电部队还将加紧施工到6月1日零点。
水利部副部长、水利部抗震救灾前方领导小组组长矫勇,四川省人大副主任、省水利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长郭永祥以及水利部抗震救灾前方领导小组副组长、水利部总工程师刘宁等一同出席。会议听取了绵阳、遂宁两市党政负责人关于下游群众转移避险和安置情况的汇报。
温家宝赴四川察看唐家山塞堰湖
水量为2.190亿立方米;坝前水位738.93米,较8时水位(738.50米)上涨0.43米。
唐家山塞堰湖泄洪
从7日零时起,唐家山塞堰湖坝前水位达到和超过泄流槽原定泄流高程之后,6小时里水位持续上涨,降雨时大时小。
7日6时30分至9时30分,济南军区某陆航团从绵阳机场起飞6个架次直升机,向唐家山塞堰湖大坝运送炸药、雷管和多名工兵组成的爆破分队,以扩大泄流槽的宽度。
截至7日14时,唐家山塞堰湖现场抢险队正在扩大溢流槽,30台挖掘机在现场工作。
11日下午4时,唐家山塞堰湖险情解除,绵阳市、遂宁市疏散撤离的24万多群众可以安全返回家中。
四川大地震形成的塞堰湖当年严重威胁灾民的生命安全;而在高雄县的桃源乡梅山口,因暴雨形成的塞堰湖11日溃堤,山洪暴发,溪水暴涨,挟带大量土石流向桃源乡勤和村,桃源、勤和、宝来、六龟等乡村情况危急。6天来,至少有2000名灾民受困山中,跟外界失去联系。
唐家山塞堰湖解决方案——搭“空中通道”开挖溢洪槽
一条由绵阳南郊机场到唐家山的“空中通道”,用以运输重型器械和兵力。空投坝顶的武警水电部队将开挖溢洪槽,破解悬于北川和江油之上的塞堰湖。包括35辆推土机、15辆挖掘机在内80余件重型机械因为道路被毁,无法开到坝顶,只能紧急开辟一条“空中通道”运送机械和兵力。
执行这次“空中通道”飞行任务的是1架米-26直升飞机和5架米-17直升飞机。其中米-26是从俄罗斯租用的,俄罗斯机长将担任这次运输任务的主飞。6架飞机已经齐集绵阳机场待命起飞。
唐家山塞堰湖抢险大捷
6月10日,绵阳唐家山塞堰湖抢险工作取得决定性胜利下泄的洪峰顺利通过绵阳市区,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到当天17时,唐家山塞堰湖的泄流槽底部高度介于720米至721米之间,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在唐家山塞堰湖抢险指挥部说,这标志着抢险取得决定性胜利。
震后唐家山塞堰湖
地震撼山移河,唐家山的半个山头自成悬湖大坝。一年后,这个曾令国人牵挂、危机四伏的最大塞堰湖已化作一湾“人”字形的静水,虽然没了当初令人望而生畏的恐惧,但它将来的命运会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
高雄塞堰湖
台湾高雄县桃源乡梅山口因走山形成塞堰湖,东南部溪流受2009年8月台风莫拉克影响又出现多个新塞堰湖。
高屏溪流域重灾区及高雄塞堰湖
八座塞堰湖溃堤
风灾过后,部分地区土石松软崩塌,东南部溪流出现许多新的塞堰湖,8个塞堰湖无法承载满溢水位而溃堤。
据台湾TVBS报道,台湾林务部门等全靠卫星图片判断塞堰湖的状况,但却无法了解水位的实况,这对灾民来说是危机重重。报道说,土石挡墙撑不住急流,瞬间崩塌溃堤,之后大水横流的画面惊险,而这就是台湾东南部四处埋藏的隐忧。
高雄塞堰湖溃堤——山洪急泄高雄2000人受困待援
桃源乡梅山口因“走山”形成的塞堰湖溃堤,居民不得不在深夜紧急撤离。灾情险急,自己的亲人却还留在山上,灾民家属们心急如焚。
高雄2000人受困待援,而能对外通讯的桃源乡因卫星电话储值卡没钱已经打不出去,灾民家属跪地痛哭,请救难人员救救他们的家人。更令人担心的还有受困沙洲的灾民,他们已经无处可逃,升起狼烟,盼一个希望。已经失去联系6天,2000人受困,消失中的桃源乡亟待救援。
“好像世界末日,天天在逃难。”灾民哭诉道。前晚9时许,六龟乡宝来村传不保,已返家的居民再度逃离,上千宝来村村民躲到宝来小学避难。“宝来村整个都没了。”灾民说。
日增50尸“请给2000个尸袋”
“八八”水灾仿如“九二一”地震翻版,死亡人数与日俱增。高雄县新增50具尸体:包括旗山镇旗尾段的旗山溪寻获10具尸体、那玛夏乡7具、荖浓溪岸1具,还有民众接获六龟乡不老温泉区民众投石包纸条传出“这里(不老温泉)有32具尸体”的骇人讯息,全县累积死亡人数达62人。
军方与空勤总队共出动53架次直升机,在高县灾区共救出350人。随着道路无法抢通、救人的黄金时间流逝,设于旗山的救灾前进指挥所做了最坏打算,向高县灾害应变中心申请2000个尸袋,但灾民家属都祈祷希望有奇迹出现。
高县甲仙、那玛夏、六龟、茂林等多个山地乡,交通完全中断,同时断水、断电、断讯,不幸消息陆续传出。救难人员中午在旗山镇旗尾段旗山溪找到10具尸体、尸块;昨才首度有人被救下山的那玛夏乡乡民,带来南沙鲁村(原名民族村)周一挖出6具尸体、1名八旬阿嬷前晚因连日淋雨失温死亡的讯息。
六龟乡的灾情更惨重。荖浓溪地区的新发村挖出6具尸体,又发现一具。更让人震惊的是,一名新发村居民向119报案说,他父亲到不老温泉区察看状况,见河对岸一名熟识的村民投石包纸条,丢出的纸条上写着“这里有32具尸体,也非常需要物资”。因交通中断,消防人员无法进入证实此讯息,昨早利用直升机空投物资时,一并空投尸袋到该区。
塞堰湖溃堤屏东县上千居民雨中外逃
桃源乡塞堰湖溃堤,也危及屏东县高树乡沿岸村落,屏东县府深夜广播通知各村村民“赶紧往高处撤离”。超过上千居民在滂沱大雨中,拿着家当往外逃。
“街上挤满逃难的车辆,动弹不得。”曾姓村民说,很多村民往高树中学、高树小学避难,大家怕洪水冲来淹没沿堤村落。
屏东三地门乡的大社村,有700多人受困其中。当地居民透过电话求救,表示这几天来,只有一辆运送物资的直升机上山,仅能搭载4名病人离开,天气不佳,直升机也没再出现,他们几乎就要断粮,许多生病的居民,急需救援。
2009年8月莫拉克台风致台湾南部地区遭遇50年不遇的罕见自然灾害,高雄县甲仙乡小林村遭泥石流“灭村”。
甘肃舟曲白龙江塞堰湖
7日24时许,舟曲城区各排洪沟形成泥石流,县城10千伏的供电线路中断,照明出现困难。泥石流宽500米,长5公里,涌入县城。8日1时许,白龙江城区段因泥石流形成塞堰湖。塞堰湖形成后,白龙江通过塞堰湖的流量只有平时的四分之一,导致塞堰湖面积不断扩大,大量积水沿排洪沟进入城区,包括排洪沟两侧的平房等一半城区被淹,白龙江水文站被冲毁。
甘肃舟曲白龙江塞堰湖
针对甘肃严重洪涝灾情,甘肃省减灾委、民政厅紧急启动二级应急响应,并于8日6时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区,调拨舟曲灾区1800顶帐篷、2万箱方便食品和2万箱矿泉水;甘南藏族自治州紧急组织人员赶往灾区现场,并向周边邻近地区求援,调动所有资源,全力以赴投入抢险救灾工作。国家减灾委、民政部8日8时30分紧急启动国家三级救灾应急响应,并向灾区调拨5000个睡袋。
胡锦涛温家宝对甘肃舟曲抢险作指示温家宝赴灾区
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作出明确指示。要求甘肃省和有关部门当前要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千方百计救人,组织群众避险,确保群众生命安全,妥善安排灾区群众的生活;同时要兼顾上下游、左右岸,科学处置塞堰湖,迅速抢修重要基础设施,特别要尽快抢通道路、电力、通信等,保证抢险人员和救灾物资的运送;解放军、武警部队要全力支持抢险救灾。
塞堰湖成功爆破
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兰州空军的两架直升机搭载爆破专家于8日6时30分赶赴舟曲,研究塞堰湖爆破方案。
中国之声《央广新闻》8日11时25分报道:甘肃舟曲县强降雨形成的塞堰湖已经成功爆破。
云南震区一处塞堰湖、19座小型水库发生险情
新华网北京8月4日电 据国家防总消息,截至4日12时初步排查,昭通市鲁甸县金沙江支流牛栏江出现一处塞堰湖险情,昭通和曲靖两市共有19座小型水库发生震损险情。
据云南省防办报告,其中小(1)型4座,小(2)型15座;损坏堤防101处54.36千米,37处水源设施和285.8千米供水管道受损,影响人口30.4万人。
云南塞堰湖爆破
据悉,鲁甸县火德红乡李家山红石岩电站上游2公里处山体塌方,堵塞金沙江支流牛栏江干流形成塞堰湖,据目测,堰塞体宽约100米,长300米,体量约200万立方米,形成回水约8公里,蓄量约2000万立方米的塞堰湖。现入湖流量315立方米每秒,水位每小时上涨0.8米,距堰顶约30米。上下游受影响群众2000多人已后撤。
国家防总、水利部4日召开紧急会议,部署云南昭通水利抗震救灾工作,成立以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陈雷为组长的水利抗震救灾协调组。针对次生灾害防御立即启动Ⅲ级应急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