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区信息化主要监测技术有哪些

在全球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的背景下,灌区作为农业生产的命脉,其管理效率与资源利用水平直接影响国家粮食安全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灌区信息化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了对水资源、土壤、气象等要素的实时感知与智能调控。厦门海川润泽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作为行业技术引领者,其产品体系覆盖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与应用层,为灌区信息化提供了从数据采集到决策执行的全链条技术支撑。以下从核心监测技术维度展开分析。

一、土壤墒情监测技术:精准灌溉的基石

土壤湿度是决定灌溉时机与用量的关键参数。传统灌溉依赖人工经验,易导致过度灌溉或水分不足。海川润泽的管式土壤墒情监测仪采用电容式、电阻式或热脉冲式原理,通过测量土壤介电常数、导电性变化或热脉冲传播时间差,精确感知不同深度土层的含水率。该设备可分层监测0-100cm土壤湿度,数据精度达±3%,为变量灌溉提供科学依据。

技术优势体现在三方面:其一,多层次监测能力可识别土壤水分垂直分布差异,避免单一深度数据导致的决策偏差;其二,实时传输功能通过LoRa或NB-IoT网络将数据上传至云平台,管理者可随时查看土壤湿度动态变化;其三,与智能灌溉控制器联动,当某层土壤湿度低于阈值时,系统自动启动滴灌系统,实现“按需供水”。

二、水位与流量监测技术:水资源调配的“尺”与“量”

1. 水位监测:动态掌握水资源分布

渠道、水库的水位变化直接影响灌溉水量分配与防洪安全。海川润泽的雷达水位计与超声波水位计构成水位监测双保险:雷达水位计利用26GHz高频电磁波测量水面到传感器的距离,不受水温、水质影响,测量精度达±1mm;超声波水位计通过声波反射时间计算水位,适用于泥沙含量较高的渠道。两种设备均支持4G/5G或北斗短报文传输,确保在偏远地区的数据连续性。

2. 流量监测:量化水资源利用效率

流量数据是计量收费、水资源调配的核心依据。海川润泽提供多普勒超声波流量计、超声波明渠流量计及轨道测流车三种解决方案:多普勒流量计利用声学多普勒效应测量水流速度,结合渠道断面参数计算流量,适用于规则渠道;明渠流量计通过测量水面宽度与流速,直接输出流量值,安装便捷;轨道测流车则通过机械装置沿渠道移动测量,适用于非标准断面。这些设备均具备数据自校验功能,当流速或水位异常时自动触发复测机制,保障数据可靠性。

三、气象监测技术:应对气候不确定性的“预警器”

气象条件是灌溉决策的重要变量。海川润泽的气象监测站集成温度、湿度、光照、雨量、风速、风向六要素传感器,构建起灌区微气候监测网络。其中,翻斗式雨量计通过计数翻斗翻转次数测量降雨量,精度达0.1mm;三杯式风速仪利用风力驱动杯体旋转的角速度计算风速,测量范围0-60m/s。气象数据实时上传至云平台后,系统结合历史气象数据库,通过LSTM神经网络预测未来72小时降雨概率,为灌溉计划调整提供前瞻性支持。

技术突破点在于多源数据融合:例如,当监测到持续高温且土壤湿度低于警戒值时,系统自动推荐增加灌溉频次;若预测有暴雨,则提前关闭低洼区域闸门,防止内涝。这种“气象-土壤-工程”联动机制,使灌溉管理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调控。

四、水质监测技术:守护农业用水的“生命线”

水质恶化会导致土壤板结、作物减产。海川润泽的水质监测仪聚焦农业用水关键指标:电导率传感器测量水体离子浓度,判断盐渍化风险;溶解氧传感器监测水体活性,预防厌氧环境导致根系腐烂;pH传感器控制酸碱度,避免土壤酸化。设备采用抗干扰设计,可在含泥沙、藻类的渠道水中稳定工作,数据通过加密传输至监管平台,当某项指标超标时,系统立即推送预警至管理员手机。

技术价值体现在两方面:其一,为灌溉水源选择提供依据,例如优先使用水质优良的水库水,减少地下水开采;其二,通过长期水质监测,建立灌区水环境变化档案,为生态修复提供数据支撑。

五、工程设施监测技术:保障灌溉系统安全运行

1. 闸门状态监测:精准控制水流分配

闸门是灌溉渠道的水量调节枢纽。海川润泽的一体化闸门控制器集成角度传感器与力矩传感器,实时监测闸门开度与启闭力,数据通过RS485或无线传输至控制中心。当闸门卡阻或开度偏差超过5%时,系统自动触发报警并记录故障时间,便于维修人员定位问题。此外,控制器支持远程控制功能,管理员可通过手机APP调整闸门开度,实现“一键式”水量调配。

2. 泵站运行监测:优化能源利用效率

泵站是灌溉水提升的动力源。海川润泽的泵站控制器监测水泵电压、电流、功率因数等参数,结合流量计数据计算单位水量能耗。当发现某台水泵能耗异常升高时,系统提示进行叶轮清理或电机维护,避免“带病运行”导致的能源浪费。同时,控制器支持变频调速功能,根据灌溉需求动态调整水泵转速,使能耗与水量需求精准匹配。

六、数据传输与处理技术:构建灌区“神经中枢”

1. 通信网络:打通数据传输“最后一公里”

海川润泽提供LoRa、NB-IoT、4G/5G及北斗短报文等多种通信方案,适应不同灌区环境:在山区或信号盲区,采用LoRa自组网技术,通过中继节点实现数据接力传输;在平原地区,利用运营商4G网络直接上传数据;对于偏远无网络区域,北斗短报文可定时发送关键数据包。所有设备均支持双链路备份,当主通信通道故障时,自动切换至备用链路,保障数据连续性。

2. 云平台:赋能数据价值挖掘

海川润泽的智慧灌区信息化管理平台基于微服务架构开发,具备三大核心能力:其一,数据清洗与存储,通过ETL工具对原始数据进行去噪、补全,存储于时序数据库中;其二,智能分析与决策,集成机器学习算法,根据土壤湿度、气象预报生成灌溉建议;其三,可视化展示,通过GIS地图叠加水位、流量、设备状态等图层,管理者可直观查看灌区运行态势。平台还提供开放API接口,支持与农业气象服务、水权交易系统等第三方平台数据互通。

七、技术融合创新:迈向智慧灌区3.0

当前,灌区信息化正从“单点监测”向“系统智能”演进。海川润泽通过以下技术融合推动行业升级:其一,边缘计算与云计算协同,在遥测终端机部署轻量级AI模型,实现设备端异常检测;其二,数字孪生技术应用,构建灌区三维数字模型,模拟不同灌溉方案下的土壤水分分布;其三,区块链技术引入,将传感器数据、灌溉记录上链存证,为水权交易提供可信依据。

例如,在某大型灌区改造项目中,海川润泽部署了1200个土壤墒情监测点、80套流量计及30个气象站,通过5G网络实时传输数据至云平台。系统根据作物生长阶段与土壤湿度,自动生成分区灌溉指令,使水资源利用率提升,化肥用量减少,同时通过数字孪生模型优化渠道设计,减少输水损失。

THE END
0.厦门一搜科技有限公司厦门一搜科技有限公司的独有信息发布平台,所有关于厦门一搜科技有限公司的招标、采购、拟在建项目信息及网上招标采购等一系列商业信息,都在厦门一搜科技有限公司招标发布平台有体现。jvzquC41yy}/driejctdg7hqo1ipoyfp{/98;@670jznn
1.智能化灌溉管理系统:提升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灌区信息化监控系统 一、需求分析   在大多数灌区中,明渠、闸站不但数量多、种类多,而且地理位置分散、偏远,采用的运行管理方式通常是开机时需要有人值守,人工操作和记录数据,无自动化和信息化,调度效率低下,不方便实现整个灌区的统一管理。传统的灌区农业用水计量依靠人工观测,估算用水量,影响水量调度的及时性jvzquC41dnuh0lxfp0tfv8hjgp~vgƒmcpi5bt}neng5eg}fknu523;;35;97
2.seo厦门海川润泽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是物联网产品及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集产品研发、销售、技术服务、定制解决方案于一体;业务聚焦于物联网系统、无线通讯产品、传感产品和解决方案设计。jvzquC41yy}/7@nqv0ipo8xgq0nuou
3.水资源在线计量监测系统水资源远程监控系统计量的意见》、《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及《2022年水资源管理工作要点》等,为强化水资源管理,做好水资源税改革,构建节水型社会,要全面加强取水计量监测设施建设,推动工业、生活、服务业等规模以上用水计量监测全覆盖,切实提高取水量计量率和在线计量率,完善取用水监测计量信息监管平台,实现不同层级和部门信息jvzquC41dnuh0lxfp0tfv8hjgp~vgƒmcpi5bt}neng5eg}fknu524=>459<4
4.雨量计产品中心关于海川润泽 新闻中心 服务支持 解决方案 产品中心 联系方式 公司简介 技术服务 招贤纳士 联系方式 合作留言 行业新闻 公司新闻 知识百科 团队服务支持 热门 数智城市生命线 智慧水利 智慧灌区 遥测终端机 GNSS接收机 管式土壤墒情监测仪 一体化闸门控制器 软件系统 水位计 jvzquC41yy}/7@nqv0ipo8Utqf{dv8>6:8657=8::6>24;=:0jz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