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地质灾害专群结合监测预警技术规范pdf

DB51/T3302—2025

四川省地质灾害专群结合监测预警

技术规范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1/T3302—2025

目次

前言II

引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要求2

5监测2

6预警4

7资料管理7

7.1一般规定7

7.2报告编制8

附录A(规范性)数据记录表9

附录B(资料性)监测报告提纲11

DB51/T3302—2025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四川省自然资源厅提出、归口、解释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四川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与地质灾害防治研究院、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华地建

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第七地质大队、南充市地质环境监测站、乐山市地质环境监测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马志刚、梁东波、何龙江、陈友斌、梁明、张群、何朝阳、肖洋、孟睿、覃亮、

黄刚、文敏、娜子布林、邹鑫、陈金业、孙鸿志、郝红兵、蒙明辉、张青云、刘世康。

II

DB51/T3302—2025

引言

四川省地质灾害点多、面广、危害大。从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四川省初步探索出以群众为主的地

质灾害隐患发现和监测机制,在“十二五”期间逐步建成已知隐患点全覆盖的县、乡、村、社(组)、

点五级群测群防监测体系。近年来,随着地质灾害专业监测预警技术不断进步、全省自2017年启动地质

灾害自动化监测工作,探索开展“人防+技防”专群结合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目前,“群测群防,专

群结合”监测预警体系得以逐渐完善,成为四川省地质灾害防治基本手段之一。为进一步规范四川省地

质灾害专群结合监测预警工作,强化灾前预防,提升监测预警能力和防灾减灾水平,结合四川工作实际,

THE END
0.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解决方案3、预警发布 (1)、发布权限 预警发布的权限归县级防灾减灾负责人员或防汛部门。 群测群防进行预警的地区,预警发布权限归属县、镇、村的防汛负责人和监测预警员。 (2)、预警发布内容 预警发布内容包括:暴雨洪水预报信息,泥石流预报信息,山体滑坡预报信息,暴雨洪水监测信息,水库及山塘水位监测信息,降雨、山洪是否达到临jvzquC41yy}/lrfpuj{/exr1r1i47j59gci19o
1.《降雨型滑坡泥石流监测预警研究科学出版社【出版社旗舰店当当辽宁音像出版社旗舰店在线销售正版《降雨型滑坡泥石流监测预警研究 科学出版社 【出版社旗舰店】》。最新《降雨型滑坡泥石流监测预警研究 科学出版社 【出版社旗舰店】》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网购《降雨型滑坡泥石流监测预警研究jvzq<84rtqjve}3fcpmecwl0eqs03;8566<4:>90jvsm
2.DB51T3302泥石流预警雨量阈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泥石流临界雨量上,即引发预警雨量指标。宜结合泥石流特征及当地历史发生统计资料降雨资料综合确定。并在上探索基于降雨过程的动态预警模型,动态优化雨量——泥位特征值是泥位预警的基本数据,对于低频率泥石流或资料缺乏区域的泥石流监测预警尤6.4.2根据泥石流运动各个阶段的特点,泥石流预警采用警示级(jvzquC41yy}/tnstgpjpe7hqo1vbrnw169?66>;2:0nuou
3.重庆市地质灾害专业监测预警技术要求(试行).pdf重庆市地质灾害专业监测预警 技术要求(试行)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二〇一八年十二月 目 录 前言 1 1 总则3 2 术语5 3 引用规范及文件10 4 基本规定12 5 监测技术要求15 5.1 一般规定15 5.2 专业监测内容、精度、网点布设 16 5.2.1 滑坡监测16 5.2.2 危岩(带)监测20 5.2.3 泥石流监测22 5.2.4 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44166494:23=25>5962653970ujzn
4.记中国科学院波密地质灾害观测研究站—新闻—科学网目前,波密站已参与到中科院科技服务网络项目“川藏铁路山地灾害分布规律、风险分析与防治试验示范”,建立了专门的野外观测点;另外,波密站正依照长江科学院的请求,进行易贡大滑坡的观测、调查与评估;此外,波密站也将在“林芝地区冰川泥石流监测预警系统”的基础上,依据近年的灾害事件进行系统统计与实验研究,不断提高预警指jvzquC41pg}t0|hkgpifpny0ep5ivvqpgyy0496813545>8890yiv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