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自然地理课后习题测评卷答案docx

1.A2.B解析第1题,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运行方向和运行周期要与地球自转方向、自转周期相同,所以要向东发射,又因为我国在赤道以北,所以运载火箭起飞后要向南调整方向才能运行至赤道上空的预定轨道。第2题,运行在赤道上空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为保持同步,其角速度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但线速度大于对应地球赤道上的线速度。

【思维拓展】太阳一天的位置和方向(极昼、极夜区除外):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日出正东,日落正西;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偏北);太阳直射南半球,全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偏南);太阳直射点向北运动,全球太阳升落的方位将日渐偏北;反之则日渐偏南。

5.A6.D解析第5题,晨昏线通过极点A之日,即二分日,再根据该日过后北极附近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可以判断是春分日,日期最可能为3月21日前后。第6题,“赤道上的邮轮上的游客恰好看见日落”说明该游客所在地地方时为18时,已知45°W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可计算地方时为18时的经线为45°E。

7.D8.A解析第7题,据图可知,当地球由丙处向乙处运动期间,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南回归线移动,正午太阳位于河南的正南方,且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减小,横梁的影子投在北面的“长堤”,且投影逐日向北移动。第8题,若黄赤交角变小,则夏至日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减小,正午时横梁在“长堤”上的投影位置会变远。

9.A10.A解析第9题,读图可知,图中虚线为一天中杆头影子的连线,大致呈圆形,表明该地正发生极昼现象,应位于极圈以内;杆影最短时,其太阳高度最大,为正午。读图可知,杆影最短时,杆影指向北方,即表明正午时刻太阳在当地的正南方天空,所以该地位于北极圈内。第10题,地方时0时刻即图中杆影最长的位置(指向正南方),地方时0时刻起,太阳在天空中从正北方向正东方运动,再向正南方运动,当太阳达到正南方时,当地的地方时为12时,其杆影最短,且指向正北方。之后太阳从当地正南方依次向西南方、正西方、西北方、正北方运动(当太阳到达正北方时,地方时为24时或称为“新一天的0时”),所以杆影呈顺时针方向运动。其太阳高度先变大,到正午时刻达到最大,后变小,所以杆影长度先变短后变长。

11.A12.C解析第11题,根据材料可知,针影朝下是正北方向,所以面向北方,此时指针影子指向东北,太阳位于相反的方向,即西南。第12题,结合上题此时太阳位于西南方向,为下午,太阳继续向西,太阳高度变小,影子变长,影子向东移动,即顺时针方向移动。

【思维拓展】日晷原理:在一天中,被太阳照射到的物体投下的影子在不断地改变着。第一是影子的长短在改变,早晨的影子最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子逐渐变短,正午最短,一过正午又开始变长。第二是影子的方向在改变,在北回归线以北的地方,早晨的影子在偏西方,中午的影子在北方,傍晚的影子在偏东方。从原理上来说,根据影子的长度或方向都可以计时,但根据影子的方向来计时更方便一些,故通常都是以影子的方位计时。随着时间的推移,晷针上的影子慢慢地由西向东移动。移动着的晷针影子好像是现代钟表的指针,晷面则是钟表的表面,以此来显示时刻。

13.B14.A解析第13题,读图可知,普通屋顶使冬季射入室内的太阳光线减少,因冬季太阳高度角小,飞檐的檐部向上翘起,使冬季射入室内的太阳光的面积增加。第14题,浙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丰富,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量较浙江少。因此浙江飞檐长度不变,加大飞檐翘起角度有利于排泄雨水,①正确;或者飞檐翘起角度不变,缩短飞檐,也有利于雨水的排泄,②正确。

15.D16.B解析第15题,由图1为北极上空俯视的30°纬线圈及该纬线圈昼弧大于夜弧可知,图示时间太阳直射北半球,由图2中70°S—90°S为夜弧可知,太阳直射的纬度为20°N,图示时间北京(40°N)的正午太阳高度为70°;由图1可知,65°E为0时,北京所在的116°E地方时应为3:24。第16题,由飞机起飞时65°E为0时,可计算出飞机起飞时乙地地方时为12:00,途中飞行员始终看到“夕阳西下”的景象,飞机的飞行方向应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