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有一项能力考察,综合思维能力。
很多题目,都要求你能够根据已有的材料,得出它的前世今生。推理的能力是基于现实的材料,利用学过的知识对问题进行解析,得出一个合理的答案。
做题的神韵来自哪里?
直接上题目吧。
材料:帕隆藏布流域(左图)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北部,是雅鲁藏布江下游主要支流。这里山高坡陡谷深,地形变化剧烈。由于地处西南季风进入青藏高原的重要水汽通道上,帕隆藏布流域降水丰沛,海洋性冰川广布。20世纪60年代以来,帕隆藏布流域气温和降水发生明显变化,客观上促进了泥石流灾害的发生,改变和重塑沟谷乃至流域地貌过程。右图为泥石流堆积扇景观图。
(1)从地理位置的角度,分析帕隆藏布流域泥石流多发的原因。
(2)画出右图中泥石流堆积扇沿MN线和PQ线的垂直剖面示意图(要求:画出大致地势起伏情况,并注明M、N、P、Q点)。
(3)说明20世纪60年代以来帕隆藏布流域上游沟谷地貌的主要变化。
【答案】(1)帕隆藏布流域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多地震,岩石破碎,物源丰富;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板块碰撞挤压,隆起为高大的褶皱山脉,地形高差大,动力条件好;位于西南季风进入青藏高原的重要水汽通道上,降水丰沛,冰川广布,沟谷水量大,利于泥石流的形成。
(2)
【点睛】
只要你能抓住本题的核心考点:“流域背景,地质灾害、地形剖面图、外力作用等知识”。
脑海里——题目调用相关的知识;
这类知识涉及的综合知识点:比如“从地理位置的角度,分析帕隆藏布流域泥石流多发的原因”。
两个抓住——
抓住限制词:“从地理位置的角度”。
抓住储备知识——泥石流的形成要具备哪些条件?冲积扇的形状什么样子的?
帕隆藏布流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多发地震,地层不稳定,岩石破碎,泥石流碎屑物丰富;
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板块碰撞挤压,隆起为高大的褶皱山脉,地形高差大,坡度陡,动力条件好;
位于西南季风进入青藏高原的重要水汽通道上,水汽丰富,降水丰沛;以及冰川广布,沟谷径流量发达,水量大,利于泥石流的形成。
至于第三题的设问:“说明20世纪60年代以来帕隆藏布流域上游沟谷地貌的主要变化。”
是建立在材料——“20世纪60年代以来,帕隆藏布流域气温和降水发生明显变化,客观上促进了泥石流灾害的发生,改变和重塑沟谷乃至流域地貌过程。”(注意文中的红字,即审题抓手。)
——所谓的明显变化,是怎么变化?
变冷还是变暖?
当然是变暖!
核心词:变暖会导致什么变化?
变暖—降水多、融冰多—水量大—泥石流多发;
还可能造成——溯源侵蚀加剧;
因此答案自然就明白了: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帕隆藏布流域气温升高,冰川融化,降水增多,沟谷水量增大,泥石流滑坡多发,在谷口地带形成大量的堆积扇;受水流 ( 泥石流)侵蚀加剧的影响,上游沟谷不断向源头延伸,沟谷加深,宽度增大。
根据这些内容答题,即可。
文首所说的“答题神韵”来自哪里?很简单,就是来自于日积月累的自我修炼。——如果后面非要有注解的话,那么,后面的注解都属于老生常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