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好题,首选好题汇编!《期中真题分类汇编》精选优质期中真题,聚焦期中考试常考考点和高频考点,考前针对性全方位训练,精练题、练好题,帮助考生快速定位薄弱环节、助力期中提升!
专题05建设美丽中国
考点01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考点02环境保护与发展
(24-25八年级上·河南郑州·期中)
(23-24八年级上·河南平顶山·期末)
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近年来,某企是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如图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25八年级上·河南郑州·期中)
(24-25八年级上·河南濮阳·期中)
(24-25八年级上·河南洛阳·期中)
每年夏季我国多发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下图是“中国泥石流和滑坡地质灾害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25八年级上·河南商丘·期中)
(24-25八年级上·河南洛阳·期中)
河南省洛阳市自然条件优越,地质条件稳定,特色物产众多。下图为洛阳盆地简图。据条此完成下面小题。
(24-25八年级上·河南洛阳·期中)
我国今年已经发生多次大范围沙尘天气,风沙危害严重。图1为近22年我国沙尘天气平均次数统计,图2为沙尘影响范围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25八年级上·河南南阳·期中)
2023年3月,受寒潮影响,河南多地迎来“桃花雪”。因正值桃花盛开季节,同时又在降雪,故称“桃花雪”。图为1月份气温分布与年降水量分布图及“桃花雪”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4-25八年级上·河南洛阳·期中)
2024年一季度我国自然灾害以低温雨雪冰冻、地震等地质灾害为主,干旱、洪涝、沙尘暴、森林火灾等不同程度发生,造成26省区市一千万多人不同程度受灾。下图为我国2024年第一季度主要自然灾害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4-25八年级上·河南南阳·期中)
郑州某初中地理兴趣小组绘制了“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图例代表的气象灾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4-25八年级上·河南新乡·期中)
2023年我国沙尘天气频繁,影响范围广、强度大。4月11日中央气象台发布预警信息,沙尘将一路南下,越过长江,直抵上海、杭州。下图为全国沙尘天气预报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25八年级上·河南信阳·期中)
台风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海洋上,主要发生在南北纬5°~20°的洋面上,其中位于10°~20°的台风占65%。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25八年级上·河南新乡·期中)
(24-25八年级上·山西晋中·期中)
冬半年全国多个省市常常遭遇寒潮速冻。下图示意某年全国冰冻线(最低气温0℃线)进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25八年级上·河南驻马店·期中)
自然灾害不仅危害人类生命健康,还会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下图为近五年中国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25八年级上·河南商丘·期中)
我国是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下图是我国洪涝灾害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4-25八年级上·河南焦作·期中)
(24-25八年级上·山东菏泽·期中)
2023年3月,受寒潮影响,河南多地迎来“桃花雪”。因正值桃花盛开季节,同时又在降雪,故称“桃花雪”。读我国1月份气温分布与年降水量分布图及“桃花雪”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24-25八年级上·河南洛阳·期中)
读我国某气象灾害成因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4-25八年级上·河南驻马店·期中)
冻雨是过冷水滴在降落过程中,遇到温度低于0℃的物体,迅速冻结成冰的一种灾害性天气。如图示意我国1994~2023年平均冻雨天数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4-25八年级上·河南洛阳·期中)
旱灾和洪涝灾害是我国影响范围最广的两大自然灾害。读我国水旱灾害空间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4-25八年级上·河南郑州·期中)
《中国国家地理》曾评选出中国最美六大草原。下图为中国最美六大草原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24八年级上·河南新乡·期中)
(23-24八年级上·河南南阳·期中)
图为《中国农民丰收节》纪念邮票,画面远处是层层梯田,一对年轻的夫妇在肥沃的黄土地上舞动鼓槌欢快地舞蹈。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24八年级上·河南南阳·期中)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23·天津·中考真题)
(22-23八年级下·广西南宁·期末)
在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的实践过程中,贵州人民探索出立体农业的开发模式,其主要经验可总结为“五子登科”一“山上植树造林戴帽子,山腰坡改梯田拴带子,山麓种绿植肥铺毯子,山下兴办工厂抓票子,农田集约种粮收谷子”。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24八年级上·河南郑州·期末)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垃圾可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目前,我国处理垃圾的方式以填埋为主,不仅占用土地资源,而且不同程度地污染环境。结合材料和四类生活垃圾标志图,完成下面小题。
(2023·江苏盐城·一模)
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读碳达峰与碳中和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4-25七年级上·广东江门·期末)
“蓝色循环”模式运用区块链和物联网等技术,实现海洋塑料污染收集、再生、再制造、再销售等全环节可视化追溯,迄今已收集超过1万吨海洋废弃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25八年级上·陕西咸阳·期中)
山东海阳核电厂利用发电余热为城市供暖,惠及20万居民,海阳市因此成为全国首座“零碳”供暖城市,在一定程度上助力我国实现“碳中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25八年级上·贵州黔东南·期中)
(24-25八年级上·河南南阳·期中)
“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碳中和(Carbon Neutral)
某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人为活动直接或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与其通过植树造林等吸收二氧化碳相互抵清,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
(24-25八年级上·湖南常德·期中)
碳中和是指年度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与年度二氧化碳吸收固定总量相等,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向全世界郑重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图为碳回收漫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24·宁夏石嘴山·二模)
碳中和是指年度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与年度二氧化碳吸收固定总量相等,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向全世界郑重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读碳回收漫画,完成下面小题。
(24-25八年级上·河南商丘)
(24-25八年级上·河南商丘)
(24-25八年级上·河南安阳·期中)
材料一:电影《守岛人》真实还原了王继才夫妇32年守护祖国边陲小岛—开山岛的故事。其实无论是祖国东北角的黑瞎子岛,还是南沙群岛的华阳礁,亦或莽莽高原的“雪域孤岛”,大漠戈壁的“沙海孤岛”,都有王继才这样忠诚奉献的“守岛人”。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部分哨所分布图。
(24-25八年级上·河南南阳·期中)
(24-25八年级上·河南洛阳·期中)
【发现问题】四川盆地平均每年寒潮出现的次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少。
【模拟演示】
演示材料:毛巾、挡板、厚手套、干冰、水、烧杯等。
【演示结论】不考虑其他因素,当气流运动方向与山脉走向不一致时,高大山脉对气流有阻挡作用。
【解决问题】
【拓展延伸】
【链接生活】
(24-25八年级上·河南许昌·期中)
(23-24八年级上·河南南阳)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提到,要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动沿黄河地区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改善环境质量,以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4-25八年级上·江西赣州·期中)
【重要的能源基地】
黄土高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煤炭资源丰富,种类齐全,品质优良。
金额说明:按照所选试卷单价总和计费,不同身份的用户可在原价的基础上享受其对应权益(折扣或免费)
组卷网拥有组卷网、组卷商标,若您发现其他网站违规使用,欢迎您向我们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