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我国泥石流、地震带和火山的分布(部分)。
材料二 泥石流是指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华北山地、黄土高原、川滇山地和青藏高原东南部山地,是我国泥石流的主要发育地区。
材料三 泥石流示意图及泥石流逃生示意图。
(1)横断山区是我国泥石流多发区,分析该地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
(2)当泥石流发生时,处在沟谷中的游客应该如何正确逃生?
(3)由于横断山区地质灾害密集,在进行大型工程建设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1)地势陡峭,山高沟深,地形坡度大,有利于流水汇集;有大量的石块、泥沙和松软土壤;多暴雨或冰雪融水。
(2)快速向大致与沟谷走向垂直的高处逃生。
(3)应避开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区,选择在地质条件稳定的地区进行建设。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泥石流灾害产生的机制及应对措施,泥石流发生时逃生手段,地质复杂地区的工程建设等。横断山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可从地形地势、地质地貌、气候、植被等方面分析。
(1)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横断山区地势陡峭,山高沟深,地形坡度大,水流速度快,冲刷作用强,产生大量的石块、泥沙和松软土壤;加上多暴雨或冰雪融水,故泥石流多发。
(2)泥石流由高处向地处顺势下流,速度快,故人员不能顺着泥石流的前进方向逃生,应向垂直于河道两岸的高山地区跑。
(3)本地区地质灾害多发,工程建设要加固以应对地震的频发,同时应该尽量不要在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带施工。
【题目】 古代两河流域与古代印度河-恒河流域都是古文明的发祥地。当时,古印度的文字主要是写在棕榈树叶上,而古巴比伦的文字则是写在黏土制成的“泥板书”上。下列两图分别为古印度及古巴比伦地图。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古巴比伦盛行“泥板书”的主要原因是( )
A. 泥板书易于保存和运输B. 黏土遍布,水源充足
C. 森林稀少,树叶缺乏D. 泥板书制作工艺复杂
【2】与古巴比伦相比,古印度( )
①印度河平原气候干旱②河流受冰川融水补给多③河网密度小④城市数量多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
【题目】自然界鬼斧神工,形成了许多天然的“桥”,下面是由侵蚀作用形成的几座“天生桥”。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以上“天生桥”所在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2】喀斯特溶蚀桥在我国主要分布于( )
A.青藏高原B.内蒙古高原C.黄土高原D.云贵高原
【题目】霜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并且地面温度低于0℃,在物体上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每年秋季第一次出现的霜叫初霜,翌年春季最后一次出现的霜叫终霜,霜冻对农作物的影响较大。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的平均初霜、终霜日期曲线图。回答下列小题。
A.作物品种B.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D.地形因素
【2】利于霜冻发生的条件是( )
A.昼夜温差小B.夜间多云
C.弱风D.大气逆辐射弱
【3】为了探究霜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人员在得到有霜冻的天气预报后,给农业试验田浇湿与喷水。那么,与不浇湿喷水的农田相比,农业试验田( )
A.霜冻发生几率增加B.没有影响
C.霜冻发生几率减少D.花期滞后,产量下降
【题目】根据下图,利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渔场,该渔场形成的主要条件是什么?
(2)航海家哥伦布从欧洲去美洲时,第一次走距离较短的A路线用了37天,而第二次走距离较长的B路线却只用了20天。试解释其中的原因。
(3)1978年3月,一艘油轮在英吉利海峡附近失事,使2.95亿升原油泄入海中。这次海上石油污染会随洋流带来什么影响?
(4)著名的“泰坦尼克号”豪华客轮首航并未进入北极海区,却与冰山相撞而沉没。导致该船沉没的冰山是怎样进入纽芬兰岛附近海域的?
【题目】读太阳系示意图(局部),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的天体Ⅴ是( )
A.金星B.火星C.水星D.木星
【2】与地球相比,天体Ⅴ没有生命存在的原因是( )
①没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 ②没有固体表面
③距太阳较近,表面温度偏高 ④没有昼夜交替现象
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
【题目】读天气系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天气系统所处半球和气流分布看,它属于( )
A.南半球 高气压B.北半球 反气旋
C.北半球 气旋D.南半球 低气压
【2】下列天气现象可能由该天气系统形成的是( )
A.阴雨天气B.梅雨天气
C.出现台风D.伏旱天气
【题目】下图为2017年中国、美国、德国、印度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净迁入人口数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的国家是
A.美国 德国 印度、中国B.德国、中国、印度、美国
C.美国、印度、中国、德国D.中国、美国、德国、印度
【2】与①国相比,②国
A.人口逐年增长较多B.老龄化程度更明显
C.人口性别比例失衡D.家庭成员数量较多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6月至7月中旬我国南方地区连续出现强降雨过程,而华北、黄淮多地则迎来新一轮高温天气。下图示意我国正常年份雨带进程。
(1)结合材料分析6月至7月中旬南方地区多强降雨天气的主要原因及其可能带来的气象灾害。
(2)说明6月至7月中旬华北、黄淮地区多高温天气的主要原因及其对农作物生长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