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省地质灾害基本情况:
我省地处黄土高原,地形高差变化大,地质构造条件复杂,加之降水量集中且极端天气频繁,极易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全境 99.06%的区域为地质灾害易发区,中、高易发区87.96%,地质灾害点多面广,是华北地区地质灾害隐患点最多、防范形势最为严峻、防范难度最大的省份。 截至6月底,全省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10619处,威胁人员43.49万,威胁财产180.97亿元。
二、2024年,我省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域
今年,根据山西省地质灾害的分布特点和发育特征,确定了4个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明确了城市人口集中居住区、城乡结合部位等人口集中分布区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特别是我省吕梁、临汾、晋中、忻州等地的沿黄县、市,应重点防范黄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需在汛前、汛中、汛后进行反复排查、巡查、核查,发现险情及时撤离,防范群死群伤地质灾害的发生。
4个重点防治区分别为:
(一)晋西黄土高原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该区是今年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域的重中之重,该区行政范围包括河曲、保德、柳林、石楼、永和、大宁、吉县的全部,偏关、五寨、岢岚、兴县、临县、离石、中阳、隰县、蒲县的部分地区,总面积约19424.37平方公里,是十几年来崩塌、滑坡地质灾害最为发育,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最多的区域。防治重点是村庄、厂矿、209国道、307国道、离柳高速公路、孝柳铁路及其它县乡道路周围的崩塌滑坡隐患点及高陡边坡。需要重点防范的县市有吕梁市的离石、临县、石楼、柳林和方山,临汾市的吉县、乡宁和大宁。
(二)太原西山-汾西-霍州-乡宁-河津矿区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该区行政范围包括太原古交、万柏林、晋源、清徐、交城、汾阳、孝义、交口、介休、灵石、汾西、霍州、乡宁、河津的部分地区,总面积约8734.71平方公里。地质灾害防治重点是村庄、厂矿、太古公路、太汾高速公路、大运公路、大运高速公路、南同蒲铁路、太古岚铁路及县、乡道路周围的崩塌滑坡隐患点及高陡边坡。
(三)太原东山-阳泉-潞安-晋城-沁水矿区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该区行政范围包括太原杏花岭区、寿阳、盂县、阳泉郊区、平定、昔阳、和顺、左权、武乡、襄垣、屯留、潞城、上党区(长治县)、高平、陵川、晋城、阳城、沁水等县(市)的部分地区,总面积约6848.14平方公里。地质灾害防治重点是村庄、厂矿、307国道、太旧高速公路、207国道、晋候高速公路、太长高速公路、太焦铁路、石太铁路、阳泉—长治铁路及县、乡道路周围的崩塌滑坡隐患点及高陡边坡。
(四)岚县-静乐矿区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该区行政范围包括岚县、静乐、娄烦的部分地区,总面积约2247.40平方公里。防治重点是村庄、厂矿、太古岚铁路、209国道及县、乡道路周围的崩塌滑坡隐患点及高陡边坡。
发生崩塌我们该怎么办?
(一)崩塌
崩塌是指陡峭斜坡上的岩体或者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后,发生垮塌或者滚动的现象与过程。我省基岩山区、黄土丘陵区沟谷边坡自然崩塌较为普遍。
崩塌应急避防措施:
二是从征兆现象上:斜坡上有掉块和流土、流水和冒气等;窑洞和房屋内有土体“咔嚓”或“吱吱”声响;冬天岩土体裂缝中动物异常活动等这些有可能是崩塌发生前兆。
三是应采取的避防措施:在崩塌体下方居住要经常到坡顶观察,有裂缝及时填埋并防水;路过崩塌体下方要注意观察尽快通过或绕避;户外严禁在崩塌体下休息或停车;崩塌体下建筑或安营要留足安全距离或有工程防护;冻融期和雨季崩塌体下方住户夜间要有人监测或转避安全区;崩塌体下方受威胁住户要由技术人员制定监测和应急避险方案、熟知预警号令、逃生路线和安全场所,平时和降水期要时时演练。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