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安能二局厦门分公司应急技能人才招聘人笔试历年典型考点题库附带答案详解套试卷docx

认证主体:成都蝴蝶飞飞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10104MAD5PFPJ72

下载本文档

2025中国安能二局厦门分公司应急技能人才招聘20人笔试历年典型考点题库附带答案详解(第1套)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最恰当的选项(共30题)1、在应急救援行动中,下列哪项属于现场指挥系统(ICS)的核心功能?A.资源管理与任务分配;B.媒体信息发布;C.财务审计;D.后勤采购2、下列哪种灭火器适用于扑灭电气设备初期火灾?A.泡沫灭火器;B.水基型灭火器;C.干粉灭火器;D.二氧化碳灭火器3、心肺复苏时,成人胸外按压的深度应为多少?A.2-3厘米;B.4-5厘米;C.5-6厘米;D.6-7厘米4、在山体滑坡应急处置中,首要措施是?A.组织人员撤离危险区;B.调集大型机械清理;C.上报灾情等待指令;D.设置警戒标志5、下列哪项不属于应急预案的基本要素?A.应急组织机构;B.演练经费预算;C.信息报告程序;D.应急响应分级6、在有限空间作业中,最常见且致命的风险是?A.高处坠落;B.缺氧窒息;C.物体打击;D.机械伤害7、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应遵循的原则是?A.及时、准确、规范、逐级;B.快速、全面、保密、越级;C.简化、择要、延报、直报;D.公开、即时、书面、备案8、下列哪项是应急演练评估的重点内容?A.参演人员着装是否统一;B.演练场景是否逼真;C.应急响应是否及时有效;D.演练时间是否充足9、在洪涝灾害救援中,冲锋舟航行应遵循的原则是?A.逆流而上优先;B.载重越大越好;C.保持编队、低速稳行;D.夜间禁止航行10、下列哪项属于应急物资储备管理的基本要求?A.统一采购品牌;B.定期检查更新;C.集中存放于总部;D.仅由专人使用11、在应急救援行动中,下列哪项是现场指挥官的首要职责?A.组织物资调配;B.制定整体救援方案并统一指挥;C.负责媒体对接;D.记录事故全过程12、下列哪种灭火器适用于扑灭电气设备火灾?A.泡沫灭火器;B.水基型灭火器;C.干粉灭火器;D.二氧化碳灭火器13、在有限空间作业中,最易引发的事故类型是?A.高处坠落;B.中毒和窒息;C.机械伤害;D.触电14、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分为四级,Ⅰ级响应对应的是?A.一般事件;B.较大事件;C.重大事件;D.特别重大事件15、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深度应为?A.2-3厘米;B.4-5厘米;C.5-6厘米;D.6-7厘米16、下列哪项不属于应急管理的四个阶段?A.预防;B.准备;C.响应;D.问责17、在山体滑坡救援中,首要搜救区域应是?A.滑坡体边缘;B.前缘堆积区;C.原坡面顶部;D.附近河流下游18、应急照明在断电后应至少持续工作?A.30分钟;B.60分钟;C.90分钟;D.120分钟19、下列哪种气体常用于检测有限空间氧气含量?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氩气20、应急预案演练的最高级别形式是?A.桌面演练;B.功能演练;C.全面演练;D.单项演练21、在应急救援行动中,下列哪项属于现场安全警戒的主要目的?A.保障救援人员和群众安全;B.封锁事故信息;C.防止媒体进入;D.保护事故责任人22、下列哪项是心肺复苏(CPR)操作中成人胸外按压的正确深度?A.2-3厘米;B.4-5厘米;C.5-6厘米;D.6-7厘米23、在山体滑坡应急处置中,首要采取的措施是?A.组织人员撤离危险区;B.调集挖掘机清理土石;C.发布新闻通稿;D.调查滑坡原因24、下列哪项不属于应急物资储备的基本原则?A.因地制宜;B.动态管理;C.一次性使用;D.分级储备25、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分为四级,Ⅰ级响应对应的是?A.一般事件;B.较大事件;C.重大事件;D.特别重大事件26、在有限空间作业中,最易引发的事故类型是?A.高处坠落;B.触电;C.中毒窒息;D.物体打击27、下列哪项是应急演练评估的核心内容?A.参演人员数量;B.演练场地大小;C.响应时效与协同能力;D.领导是否出席28、洪水预警信号中,橙色代表?A.一般;B.较重;C.严重;D.特别严重29、下列哪种灭火器适用于扑灭电气火灾?A.清水灭火器;B.泡沫灭火器;C.干粉灭火器;D.水基型灭火器30、应急预案编制的基本原则中,不包括以下哪项?A.依法依规;B.上下衔接;C.美观排版;D.实用管用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有多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所有正确选项(共15题)31、下列关于应急管理体系“四个一”建设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有:A.一个指挥中心B.一张应急资源网C.一套应急预案体系D.一支专业救援队伍32、在突发事件现场,应急通信保障应具备以下哪些功能?A.实现语音通信畅通B.支持视频图像传输C.具备定位与导航功能D.可接入公共互联网33、下列属于有限空间作业典型风险的是:A.缺氧窒息B.有毒气体中毒C.高处坠落D.易燃易爆气体爆炸34、应急预案演练按组织形式可分为:A.桌面演练B.实战演练C.单项演练D.综合演练35、应急救援中,现场警戒区域通常包括:A.安全区B.隔离区C.污染区D.重危区36、下列属于应急救援基本原则的是:A.先救人后救物B.先控制后处置C.分级响应、属地为主D.快速反应、科学施救37、下列哪些设备属于个人防护装备(PPE)?A.安全帽B.防毒面具C.应急照明灯D.防护手套38、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应遵循的原则包括:A.及时性B.准确性C.完整性D.保密性39、下列关于心肺复苏(CPR)操作要点正确的是:A.按压深度成人5-6厘米B.按压频率100-120次/分钟C.人工呼吸每次吹气1秒以上D.按压与通气比为30:240、下列属于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的是:A.地震B.洪涝C.危化品泄漏D.台风41、在应急救援现场,下列哪些行为符合安全防护的基本原则?A.佩戴符合标准的安全帽和防护手套;B.未进行风险评估即进入事故现场;C.使用经过检验合格的救援装备;D.在有毒气体环境中佩戴正压式呼吸器42、下列哪些属于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核心要素?A.应急组织体系与职责分工;B.信息发布与舆情管理机制;C.日常员工考勤制度;D.应急响应分级标准43、在进行土石方坍塌救援时,应优先采取哪些技术措施?A.设置支护结构防止二次坍塌;B.直接挖掘被困人员位置;C.利用生命探测仪定位受困者;D.确保救援通道稳定安全44、下列哪些是应急通信保障的基本要求?A.确保指挥中心与现场通信畅通;B.使用民用社交软件传递机密信息;C.配备备用电源和多通道通信设备;D.定期开展通信系统演练45、关于心肺复苏(CPR),下列哪些操作要点是正确的?A.按压深度成人应为5–6厘米;B.按压频率为每分钟60次;C.保持胸廓充分回弹;D.尽量减少按压中断三、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共10题)46、应急救援中,现场指挥官应优先确保救援人员安全,再考虑受困人员营救。A.正确B.错误47、心肺复苏时,成人胸外按压深度应为5-6厘米,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A.正确B.错误48、发生化学品泄漏时,应立即逆风向高处撤离,并上报专业处置队伍。A.正确B.错误49、在有限空间作业前,只需检测氧气浓度即可进入。A.正确B.错误50、地震后被困废墟时,应持续大声呼救以引起救援人员注意。A.正确B.错误51、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应至少每月进行一次功能测试。A.正确B.错误52、防汛沙袋应优先堆放在地势低洼、易进水的入口处。A.正确B.错误53、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用手将其拉开以切断电源。A.正确B.错误54、应急预案演练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并形成评估报告。A.正确B.错误55、山体滑坡发生时,应向滑坡体两侧水平方向迅速撤离。A.正确B.错误

参考答案及解析1.【参考答案】A【解析】现场指挥系统(ICS)是一种标准化应急管理模式,其核心功能包括指挥、操作、计划、后勤和财务行政五大模块。其中,资源管理与任务分配属于操作和计划模块的关键内容,确保救援力量高效协同。媒体发布和财务审计虽属ICS组成部分,但非核心功能,后勤采购仅为支持环节。故正确答案为A。2.【参考答案】D【解析】电气火灾需使用不导电灭火剂。二氧化碳灭火器喷出气体不导电、不留残留,适合扑灭精密电气设备火灾。干粉灭火器虽也可用,但会对设备造成污染。泡沫和水基灭火器含有导电成分,易引发触电,严禁用于带电设备。因此最佳选项为D。3.【参考答案】C【解析】根据《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成人胸外按压深度应为5-6厘米,频率100-120次/分钟,以确保有效血液循环。过浅影响效果,过深易致肋骨骨折。选项中C符合标准,故为正确答案。4.【参考答案】A【解析】滑坡突发性强,首要任务是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应立即组织受威胁人员撤离至安全地带,避免伤亡。设置警戒、上报和清理均为后续步骤。故A为最优先措施。5.【参考答案】B【解析】应急预案基本要素包括应急组织体系、预警机制、信息报告、响应分级、处置程序和保障措施等。演练经费预算属于实施支持内容,非核心要素。故B不属于基本要素。6.【参考答案】B【解析】有限空间通风不良,易积聚有毒气体或氧气不足,导致作业人员缺氧窒息,是此类作业中最常见且致命的风险。其他风险虽存在,但发生频率和致死率低于缺氧。因此正确答案为B。7.【参考答案】A【解析】突发事件信息报告须坚持“及时、准确、规范、逐级”原则,确保信息真实、传递有序。特殊情况下可越级上报,但非普遍原则。延报、保密或仅书面形式均不符合应急要求。故A正确。8.【参考答案】C【解析】应急演练评估核心是检验预案可行性与响应效率,重点考察响应速度、指挥协调、资源调配和处置效果。着装、时间等为次要因素,场景逼真度服务于响应检验。故C为评估重点。9.【参考答案】C【解析】冲锋舟在复杂水域应保持编队航行,低速稳定,防止倾覆或碰撞。逆流航行耗能大,载重超限易翻船,夜间在照明和指挥到位时可航行。安全第一,故C为正确原则。10.【参考答案】B【解析】应急物资需定期检查、维护和更新,确保性能完好、随时可用。采购品牌、存放地点或使用权限可根据实际调整,但定期维护是管理核心。故B为基本要求。11.【参考答案】B【解析】现场指挥官的核心职责是统筹全局,统一指挥救援行动,确保各小组协调联动。制定救援方案、调配力量、掌控进度是其关键任务。其他选项虽重要,但非首要职责。B项符合应急管理指挥体系的基本原则。12.【参考答案】C【解析】干粉灭火器可扑灭A、B、C、E类火灾,其中E类为带电设备火灾。二氧化碳灭火器也可用于电气火灾,但干粉适用范围更广且成本较低。泡沫和水基型导电,严禁用于带电设备。综合考量,C为最优选项。13.【参考答案】B【解析】有限空间通风不良,易积聚有毒有害气体(如硫化氢、一氧化碳)或缺氧,导致作业人员中毒或窒息。此类事故占有限空间事故的70%以上,是首要风险。其他选项虽可能发生,但概率较低。14.【参考答案】D【解析】我国突发事件分级中,Ⅰ级为最高级别,对应特别重大事件,需启动国家级应急响应。Ⅱ级为重大,Ⅲ级较大,Ⅳ级一般。该分级依据《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D项正确。15.【参考答案】C【解析】根据《心肺复苏指南》,成人胸外按压深度应为5-6厘米,过浅影响血流,过深易致骨折。按压频率100-120次/分钟,确保充分回弹。C项符合国际标准,保障复苏效果。16.【参考答案】D【解析】应急管理四阶段为:预防、准备、响应、恢复。问责属于事后追责机制,不在核心流程中。D项不属于标准阶段划分,符合题意,为正确答案。17.【参考答案】B【解析】滑坡前缘堆积区是掩埋最厚但幸存概率最高的区域,因物体碰撞形成空隙,可能形成“生存三角”。救援应优先在此区域使用生命探测仪搜救,B项科学合理。18.【参考答案】A【解析】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应急照明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30分钟,用于人员疏散和初期救援。高层建筑或地下设施可要求更长时间,但基本标准为A项。19.【参考答案】B【解析】检测有限空间氧气浓度是进入前必要步骤,正常值为19.5%-23.5%。检测仪直接测量氧气含量,低于19.5%即为缺氧环境。B项是检测对象,其他为干扰项。20.【参考答案】C【解析】全面演练模拟真实事件全过程,涉及多部门协同、资源调配和现场处置,是最完整、最高级别的演练形式。桌面演练为讨论推演,功能和单项为局部测试,C项正确。21.【参考答案】A【解析】现场安全警戒的核心目的是划定危险区域,防止无关人员误入,保障救援人员和群众的生命安全。警戒线设置、交通管制等措施均服务于这一目标。B、C、D选项不符合应急管理基本原则,属于错误或片面理解。22.【参考答案】C【解析】根据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成人胸外按压深度应为5-6厘米,过浅影响循环效果,过深易造成肋骨骨折。A、B选项过浅,D选项过深,均不符合标准。正确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钟,确保有效血流灌注。23.【参考答案】A【解析】应急处置坚持“生命至上”原则,首要任务是迅速疏散受威胁群众,避免人员伤亡。B、C、D可在后续阶段进行,但不可优先于人员撤离。科学避险和快速响应是应急救援的关键环节。24.【参考答案】C【解析】应急物资储备应遵循因地制宜、分级储备、动态管理、综合利用等原则。C项“一次性使用”并非储备原则,而是部分物资的使用特性,表述错误。科学储备强调可持续性和高效调配。25.【参考答案】D【解析】我国突发事件响应等级由高到低为Ⅰ至Ⅳ级,Ⅰ级为最高级别,对应特别重大事件,需启动国家级应急机制。D正确。A对应Ⅳ级,B对应Ⅲ级,C对应Ⅱ级,分级响应体现应急管理的科学性与层级性。26.【参考答案】C【解析】有限空间通风不良,易积聚有毒有害气体(如硫化氢、一氧化碳)或缺氧,导致作业人员中毒或窒息。C为最典型风险。A、B、D虽可能发生,但非该场景最突出危害,需先检测、通风、监护后方可作业。27.【参考答案】C【解析】演练评估重点考察应急响应速度、指挥协调、信息传递、资源调配和处置效果。C体现应急管理核心能力。A、B、D为形式因素,不反映实战效能。科学评估有助于完善应急预案。28.【参考答案】C【解析】我国洪水预警四级颜色为蓝、黄、橙、红,分别对应一般、较重、严重、特别严重。橙色为第三级,表示水位将达危险程度,需紧急防范。C正确。公众应熟悉预警信号,及时避险。29.【参考答案】C【解析】干粉灭火器绝缘性能好,可扑灭带电设备火灾。A、B、D含水分,易导电,可能引发触电或设备短路,禁用于电气火灾。使用前应确认电压等级和灭火器适用范围,确保安全有效。30.【参考答案】C【解析】应急预案应遵循依法依规、上下衔接、实用管用、责任明确等原则,确保科学性、可操作性。C项“美观排版”非编制原则,属形式要求,无关核心内容。预案重在实战应用,非表面形式。31.【参考答案】ABCD【解析】“四个一”是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包括统一指挥的指挥中心(A)、覆盖全面的应急资源网络(B)、科学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C)以及训练有素的专业救援队伍(D)。四者相辅相成,提升整体应急响应效率与协同能力,符合现代应急管理规范化要求。32.【参考答案】ABC【解析】应急通信需确保在断网、断电等极端条件下仍能运作,重点保障语音(A)、视频传输(B)和位置信息(C)。公共互联网(D)不稳定,不作为主要通信手段,通常采用专用无线网络或卫星通信系统,以确保通信可靠性与安全性。33.【参考答案】ABD【解析】有限空间通风不良,易积聚有毒有害气体(B)、导致缺氧(A)或可燃气体聚集引发爆炸(D)。高处坠落(C)虽常见于施工场景,但非有限空间特有风险,不属于典型类别。34.【参考答案】AB【解析】按组织形式,演练分为桌面推演(A)和实地操作的实战演练(B)。单项与综合演练(C、D)是按内容划分的类型,前者针对单一科目,后者涉及多部门联动,不属于组织形式分类。35.【参考答案】ABD【解析】现场警戒分为安全区(A,救援人员集结)、隔离区(B,缓冲带)和重危区(D,事故核心区)。污染区(C)多用于核生化场景,非通用分类,且常与重危区重叠,不作为标准分区。36.【参考答案】ABCD【解析】四项均为应急救援核心原则:生命至上(A)、控制事态(B)、分级管理与地方主导(C)、高效科学响应(D),符合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指导方针,保障救援有序高效。37.【参考答案】ABD【解析】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头部(A)、呼吸系统(B)和手部(D)防护。应急照明灯(C)属公共救援设备,非个人穿戴防护装备,故不属PPE范畴。38.【参考答案】ABC【解析】信息报送须做到及时(A)、数据真实准确(B)、内容全面完整(C),保障决策依据可靠。保密性(D)虽重要,但属信息管理要求,非报送基本原则。39.【参考答案】ABCD【解析】CPR标准操作包括:按压深度5-6cm(A)、频率100-120次/分钟(B),人工呼吸吹气超1秒(C),按压通气比30:2(D),适用于成人单人施救,符合国际急救指南。40.【参考答案】ABD【解析】地震(A)、洪涝(B)、台风(D)属典型自然灾害。危化品泄漏(C)为事故灾难类事件,由人为或技术故障引发,不属自然因素主导范畴。41.【参考答案】ACD【解析】安全防护需遵循规范操作。A、C、D均为标准防护措施,能有效降低作业风险;B项违反“先评估、后处置”原则,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不符合安全要求。42.【参考答案】ABD【解析】应急预案应涵盖组织架构、响应流程、信息管理等关键内容。A明确指挥体系,B保障信息透明,D实现分级响应;C属于常规行政管理,与应急处置无直接关联。43.【参考答案】ACD【解析】救援需科学施救。A、D保障现场安全,C提升定位效率;B盲目挖掘易引发二次灾害,不符合救援规程。44.【参考答案】ACD【解析】应急通信需稳定、可靠、冗余。A确保信息传递,C提升系统韧性,D检验实战能力;B存在泄密风险,不符合保密规范。45.【参考答案】ACD【解析】标准CPR要求按压频率100–120次/分钟,深度5–6cm,确保回弹以维持血流;中断应小于10秒。B频率过低,无法有效循环。46.【参考答案】A【解析】在应急救援行动中,保障救援人员自身安全是基本原则。只有确保救援队伍具备持续作战能力,才能有效实施救援。若救援人员因风险失控而伤亡,将削弱整体救援力量,甚至导致事态恶化。因此,科学评估风险、制定安全方案、配备必要防护装备是指挥官的首要职责。该原则符合国家应急管理部发布的《应急救援现场安全管理导则》要求,体现了以人为本、安全优先的救援理念。47.【参考答案】A【解析】根据《中国心肺复苏指南》及国际共识,成人胸外按压标准为深度5-6厘米,频率100-120次/分钟,以保证有效血液循环。过浅影响血流灌注,过深可能导致内脏损伤。按压后应让胸廓充分回弹,减少中断时间。该标准适用于各类急救场景,是应急技能考核的核心内容之一,必须熟练掌握。48.【参考答案】A【解析】化学品泄漏时,有毒气体常随风扩散,逆风撤离可避免吸入有毒物质;向高处转移则能减少低洼处积聚气体的威胁。同时,非专业人员不得擅自处理泄漏源,应立即报警并提供泄漏物信息。这是《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处置规范》中的基本要求,确保人员安全与科学处置。49.【参考答案】B【解析】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检测氧气、可燃气体、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硫化氢)三项指标,且需持续通风与监护。仅检测氧气无法排除爆炸或中毒风险。依据《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定》,未落实“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程序的,严禁进入。该要求是防止群死群伤事故的关键措施。50.【参考答案】B【解析】持续呼救会快速消耗体力并吸入粉尘,科学做法是保持冷静,用敲击管道、墙壁等方式发出规律信号,间歇性呼救。同时捂住口鼻,保存体力等待救援。该策略能延长生存时间,提高获救概率,是应急避险培训的重点内容。51.【参考答案】A【解析】根据《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标准》(GB51309),应急照明系统应每月进行手动或自动测试,检查照明时长、亮度及指示方向是否正常。定期维护可确保火灾等突发情况下系统可靠运行,保障人员安全疏散,属于单位消防安全管理的强制性要求。52.【参考答案】A【解析】防汛沙袋的主要作用是阻挡洪水进入建筑物。优先在地下室入口、配电房门口等低洼处堆垒,形成防水屏障。堆叠时应错缝压实,底部加防渗膜效果更佳。该做法符合《城市防洪应急预案》中的物资布设原则,能有效延缓或阻止进水,减少损失。53.【参考答案】B【解析】直接接触触电者可能导致施救者一同触电。正确做法是先切断电源(如拉闸),或用绝缘物体(干燥木棍、橡胶制品)将电线挑开,再实施救援。若无法断电,应呼叫专业支援。此为电工安全操作规程的基本要求,强调救援中的自我保护。54.【参考答案】A【解析】依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企业应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或专项应急演练,并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修订预案缺陷。演练可提升员工应急响应能力,检验物资与机制有效性,是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55.【参考答案】A【解析】滑坡主方向为下坡,垂直于滑动方向的两侧相对安全。应沿与滑坡体垂直的水平方向逃离,避免顺坡奔跑。同时注意观察裂缝、异响等前兆,及时预警。该避险方法被《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指南》明确推荐,能显著提升生存几率。

2025中国安能二局厦门分公司应急技能人才招聘20人笔试历年典型考点题库附带答案详解(第2套)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最恰当的选项(共30题)1、在应急救援行动中,下列哪项是现场指挥系统(ICS)的核心功能?A.提供医疗设备支持;B.统一指挥与协调资源;C.负责新闻媒体发布;D.组织员工培训2、在有限空间作业中,下列哪项措施最能有效预防窒息事故?A.佩戴安全帽;B.持续通风与气体检测;C.设置警示标志;D.穿戴防滑鞋3、地震发生时,身处高层建筑内最安全的应对方式是?A.立即乘坐电梯逃生;B.跳窗求生;C.就地避险,躲在坚固家具旁;D.迅速跑向楼顶4、下列哪项属于应急响应的首要原则?A.财产优先;B.快速恢复生产;C.生命至上;D.保护设备5、使用干粉灭火器扑救火灾时,应将喷嘴对准火焰的哪个部位?A.火焰顶部;B.火焰中部;C.火焰根部;D.任意位置6、在暴雨洪涝灾害中,下列哪项行为最易引发触电风险?A.关闭家中电源;B.远离电线杆;C.涉水行走经过带电设施;D.使用手电照明7、应急预案演练的最高级别形式是?A.桌面演练;B.功能演练;C.全面演练;D.口头推演8、下列哪项不属于突发事件的四个阶段?A.预防;B.准备;C.问责;D.恢复9、心肺复苏(CPR)中,成人胸外按压的深度应为?A.1-2厘米;B.3-4厘米;C.5-6厘米;D.7-8厘米10、下列哪项是应急物资储备的基本原则?A.越贵越好;B.集中存放便于管理;C.因地制宜、分类配置;D.仅由上级统一调配11、在应急救援现场,对伤员进行初步检伤分类时,下列哪项颜色标识代表“轻伤、可自行走动”的伤员?A.红色B.黄色C.绿色D.黑色12、在有限空间作业中,下列哪种气体最可能引发缺氧窒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一氧化碳13、下列哪项不属于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基本要素?A.应急组织体系B.风险评估报告C.员工薪酬标准D.信息报告程序14、在进行心肺复苏时,成人胸外按压的深度应为多少?A.1-2厘米B.3-4厘米C.5-6厘米D.7-8厘米15、下列哪种灭火器适用于扑灭电器火灾?A.泡沫灭火器B.水基型灭火器C.二氧化碳灭火器D.干粉灭火器(BC类)16、在暴雨洪涝灾害中,下列哪项自救措施是错误的?A.向地势高处转移B.攀爬电线杆避险C.远离危墙和广告牌D.避免蹚过流动水域17、下列哪项是应急演练评估的核心内容?A.参演人员出勤率B.演练场景美观度C.应急响应时效性D.演练服装统一性18、在地震发生时,下列哪种行为最有利于室内人员安全?A.立即跑出建筑物B.躲入坚固家具旁或墙角C.乘坐电梯下楼D.站在窗户边观察情况19、下列哪项属于安全生产“三级教育”的内容?A.国家安全法规教育B.岗位安全操作规程C.企业年度经营分析D.员工绩效考核制度20、在应急通信保障中,下列哪种方式最适用于无公网覆盖区域?A.手机微信联系B.对讲机C.卫星电话D.固定座机21、在应急救援行动中,下列哪项是现场指挥官的首要职责?A.组织后勤物资供应;B.制定整体救援策略并统一指挥;C.负责媒体信息发布;D.记录事故调查报告22、下列哪种灭火器适用于扑灭电气设备初期火灾?A.泡沫灭火器;B.水基型灭火器;C.干粉灭火器;D.二氧化碳灭火器23、在山体滑坡救援中,搜救犬主要依靠哪种感官定位被困人员?A.视觉;B.听觉;C.嗅觉;D.触觉24、心肺复苏时,成人胸外按压的深度应为多少?A.2–3厘米;B.4–5厘米;C.5–6厘米;D.6–7厘米25、下列哪项属于应急响应的“黄金救援时间”?A.事故后1小时内;B.事故后24小时内;C.事故后72小时内;D.事故后1周内26、在有毒气体泄漏现场,救援人员应优先选择哪种防护装备?A.普通口罩;B.防尘口罩;C.正压式空气呼吸器;D.防毒面具(滤毒罐)27、下列哪项不属于应急预案的基本要素?A.应急组织体系;B.事故调查流程;C.预警响应机制;D.信息报告程序28、在野外救援中,判断伤员是否休克的典型体征是?A.高热与出汗;B.脉搏快而弱、面色苍白;C.剧烈头痛;D.呼吸急促伴咳嗽29、下列哪种通信方式在灾区电力中断时最可靠?A.移动电话;B.对讲机;C.卫星电话;D.互联网视频通话30、应急演练的主要目的是?A.追究事故责任;B.检验预案可行性与人员协同能力;C.完成上级检查任务;D.提高单位知名度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有多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所有正确选项(共15题)31、在应急救援现场,下列哪些属于常见的个人防护装备?A.安全帽B.防滑鞋C.防毒面具D.绝缘手套32、应急演练的类型包括以下哪些?A.桌面演练B.功能演练C.全面演练D.突击演练33、下列哪些属于突发事件的特征?A.突发性B.不确定性C.群体性D.危害性34、在有限空间作业中,应采取哪些安全措施?A.通风换气B.气体检测C.设立监护人D.使用明火照明35、下列哪些属于应急管理体系的基本要素?A.应急预案B.应急指挥C.应急保障D.事后追责36、地震发生时,室内人员应避免哪些行为?A.乘坐电梯逃生B.躲在坚固家具旁C.靠近玻璃窗D.使用明火37、下列哪些属于应急预案的编制原则?A.实用性B.科学性C.权威性D.美观性38、在心肺复苏操作中,以下哪些是关键步骤?A.判断意识B.呼救并拨打急救电话C.胸外按压D.人工呼吸39、下列哪些情况属于生产安全事故报告范围?A.造成人员死亡B.重伤三人以上C.直接经济损失超100万元D.轻微擦伤未就医40、下列哪些是应急物资储备应遵循的原则?A.分类储备B.动态管理C.集中存放D.定期检查41、在应急救援行动中,下列哪些属于现场安全评估的主要内容?A.环境是否存在次生灾害风险B.救援人员的饮食安排C.周边交通与疏散通道状况D.伤员的初步伤情分类42、下列哪些是防汛应急处置中常用的工程措施?A.堤防加固B.架设临时照明C.管涌封堵D.调度救援队伍43、在有限空间作业中,应配备哪些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A.气体检测仪B.正压式呼吸器C.安全绳与三脚架D.对讲机44、下列哪些属于应急演练评估的关键指标?A.响应时间B.演练场景的真实性C.指挥协调效率D.参演人员数量45、在地震救援中,搜救犬可有效辅助完成哪些任务?A.定位被埋压人员B.评估建筑结构稳定性C.传递救援工具D.识别生命迹象三、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共10题)46、在应急救援现场,救援人员应优先抢救贵重物资后再转移受伤人员。正确/错误47、心肺复苏术(CPR)操作中,成人胸外按压深度应为4-5厘米。正确/错误48、发生触电事故时,应立即用手将受害者拉开以切断电源。正确/错误49、应急预案演练分为桌面演练、功能演练和全面演练三种类型。正确/错误50、在有限空间作业中,可直接使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以提高效率。正确/错误51、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应遵循“初报快、续报准、终报全”的原则。正确/错误52、建筑坍塌事故中,可用重型机械快速清理废墟以营救被困者。正确/错误53、应急照明灯具的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30分钟。正确/错误54、危险化学品泄漏时,应逆风撤离并向上风向转移。正确/错误55、应急预案评审后,仅需单位负责人签字即可发布实施。正确/错误

参考答案及解析1.【参考答案】B【解析】现场指挥系统(ICS)是一种标准化应急管理结构,其核心功能是实现统一指挥、明确职责、高效协调资源与信息流转。选项B准确体现了ICS在应急响应中的组织协调作用,其他选项分别为医疗组、公关组或培训部门职责,非ICS核心功能。2.【参考答案】B【解析】有限空间易积聚有毒有害或缺氧气体,持续通风可改善空气质量,气体检测能实时监控氧气、硫化氢等浓度,是预防窒息的关键措施。其他选项虽重要,但不直接应对窒息风险。3.【参考答案】C【解析】地震时电梯可能故障,跳窗极危险,跑动易被坠物击伤。正确做法是“趴下、掩护、抓牢”,就近躲避在承重墙角或坚固家具旁,减少伤害。4.【参考答案】C【解析】应急响应的首要原则是“生命至上”,优先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其次才是财产和环境。该原则贯穿各类应急预案制定与实施全过程。5.【参考答案】C【解析】扑灭火灾需切断燃烧源,对准火焰根部喷射可有效阻断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迅速灭火。对准上部或中部效果差,难以扑灭根源。6.【参考答案】C【解析】积水可能带电,尤其经过路灯、配电箱等设施时,涉水行走易导致触电。应避免接触金属物体和积水区域,确保断电后再行动。7.【参考答案】C【解析】全面演练是最高级别,模拟真实事件全过程,涉及多部门协同、资源调度与现场处置,检验整体应急能力。其他形式为局部或理论性演练。8.【参考答案】C【解析】应急管理四阶段为:预防、准备、响应、恢复。问责虽在事后进行,但不属于应急管理核心阶段,而是事后处理环节。9.【参考答案】C【解析】根据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成人胸外按压深度应为5-6厘米,频率100-120次/分钟,确保有效血液循环。过浅或过深均影响复苏效果。10.【参考答案】C【解析】应急物资储备应结合本地风险特点,分类、分级、分区域配置,确保实用性与快速调用。“因地制宜、分类配置”是科学储备的核心原则。11.【参考答案】C【解析】检伤分类采用“四色法”:红色代表危重伤、需立即抢救;黄色代表中重伤、可延迟处理;绿色代表轻伤、能自行走动;黑色代表已死亡或无法救治。因此,能自行走动的轻伤员应标记为绿色。12.【参考答案】B【解析】氮气为惰性气体,大量存在时会稀释空气中氧气浓度,导致缺氧窒息。尽管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也有毒性,但氮气因无色无味且不参与代谢,更易在密闭空间积聚引发事故,是有限空间作业中常见风险源。13.【参考答案】C【解析】应急预案应包含组织体系、风险评估、预警机制、处置流程、保障措施和信息报告等核心内容。员工薪酬标准属于人力资源管理范畴,与应急响应无直接关联,不应纳入预案基本要素。14.【参考答案】C【解析】根据《心肺复苏指南》,成人胸外按压深度应为5-6厘米,过浅影响循环效果,过深可能导致肋骨骨折。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钟,确保胸廓充分回弹,以提高复苏成功率。15.【参考答案】C【解析】二氧化碳灭火器不导电、不留残留,适用于扑救600V以下带电设备火灾。干粉灭火器(ABC类)也可用于电器火灾,但BC类仅适用于液体和气体火灾,故最佳选项为C。16.【参考答案】B【解析】攀爬电线杆存在触电和倒塌风险,极其危险。暴雨中应远离电力设施,选择坚固高处避险。其他选项均为正确避险行为,符合洪涝灾害应急处置原则。17.【参考答案】C【解析】应急演练评估重点在于检验预案可行性、指挥协调能力、响应速度和处置效果。响应时效性直接反映应急体系效率,是评估关键指标。其他选项与应急能力无直接关联。18.【参考答案】B【解析】地震时应遵循“伏地、遮挡、手抓牢”原则。坚固家具旁或承重墙角可形成“生命三角区”,减少被砸风险。盲目奔跑易被坠物击中,电梯可能故障,故B为最佳选择。19.【参考答案】B【解析】三级教育指厂级、车间级、班组级安全培训,重点包括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危险源识别等。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是班组级教育核心内容,直接关系作业安全,故B正确。20.【参考答案】C【解析】卫星电话通过卫星传输信号,不受地面基站限制,适用于灾区、山区等无公网区域。对讲机通信距离有限,手机和座机依赖网络,故在极端条件下,卫星电话是最可靠通信手段。21.【参考答案】B【解析】现场指挥官的核心职责是统一指挥、协调各方力量,确保救援行动高效有序。制定救援策略、调配资源、保障人员安全是其关键任务。其他选项虽重要,但非首要职责。22.【参考答案】D【解析】二氧化碳灭火器不导电、不留残渣,适用于扑灭600V以下电气设备火灾。干粉虽也可用,但二氧化碳更优,因其不损伤设备且无残留。23.【参考答案】C【解析】搜救犬通过敏锐的嗅觉识别人体散发的气味分子,可在废墟中精确定位生命体征,是搜救中不可替代的生物探测工具。24.【参考答案】C【解析】根据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成人按压深度应为5–6厘米,频率100–120次/分钟,确保有效血液循环,过浅或过深均影响复苏效果。25.【参考答案】C【解析】72小时是国际公认的“黄金救援时间”,此时幸存者生存概率最高,救援效率最关键,尤其在地震等灾害中尤为重要。26.【参考答案】C【解析】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自带气源,可隔绝外界有毒气体,适用于高浓度毒气环境,安全等级最高,是应急救援的标准配置。27.【参考答案】B【解析】应急预案侧重事前准备与响应,包含组织、预警、报告、处置等机制。事故调查属于事后处理,不在预案核心要素中。28.【参考答案】B【解析】休克表现为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典型体征为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细速、血压下降,需立即处置以防止器官衰竭。29.【参考答案】C【解析】卫星电话不依赖地面基站和电网,可在极端环境下实现远程通信,是灾害救援中最重要的应急通信手段之一。30.【参考答案】B【解析】应急演练旨在发现预案漏洞、提升响应速度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模拟实战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处置水平,确保实战有效。31.【参考答案】ABCD【解析】个人防护装备是保障救援人员安全的基础。安全帽防止头部受伤,防滑鞋提供足部保护和防滑功能,防毒面具用于防范有害气体,绝缘手套防止电击伤害。四者均属应急救援中常见的个人防护装备,应根据现场环境合理配备。32.【参考答案】ABC【解析】桌面演练通过模拟讨论提升决策能力,功能演练聚焦特定环节操作,全面演练模拟真实场景检验整体响应能力。突击演练虽具突然性,但非国家标准分类中的正式类型,故不选D。33.【参考答案】ABD【解析】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突然发生)、不确定性(发展难以预测)、危害性(可能造成损失)三大核心特征。群体性虽常伴随出现,但非本质属性,如自然灾害未必涉及人群聚集,故不选C。34.【参考答案】ABC【解析】有限空间易积聚有毒有害气体,必须先通风、检测气体浓度,并设专人监护。使用明火照明可能引发爆炸,严禁使用,故D错误。35.【参考答案】ABC【解析】应急管理体系包括预案制定、指挥协调、资源保障等核心环节。事后追责属于事后处理,非体系基本构成要素,故不选D。36.【参考答案】ACD【解析】地震时电梯可能故障,玻璃易碎伤人,明火易引燃泄漏气体。应避开上述行为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