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周刊》月日总第期——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

我省推动实施安全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

本报讯(记者秦昕)近日,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下发通知,对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推动建立完善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具体要求。

省安委办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要通过切实做好《意见》的实施,真正推动生产经营单位的本质安全水平提升。广大从业人员处于生产经营活动的第一线,具有第一时间发现和报告事故隐患的便利条件和优势,对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进行内部报告内部处置,内部问题内部解决,能够第一时间消除影响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隐患,防止隐患引发事故,能够促进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与从业人员同频共振、同向发力,有利于构建企业内部和谐的劳动关系。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属地管理和“三管三必须”原则,强化措施,细化工作方案,认真抓好《意见》的落实,要按照《意见》规定的时间节点,2025年6月底前推动重点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2025年底前推动其他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实施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各生产经营单位要结合自身实际,细化工作方案,明确时间表和责任人员,迅速推动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落地生根。各有关企业要尽快建立内部举报奖励制度,对员工举报的事故隐患,属实的要立即整改,难以立即整改的,要明确责任人、措施、资金、期限和应急预案,建立台账,闭环管理。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广泛宣传,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作用,利用张贴海报、展板、发放宣传册和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日常宣传形式,结合安全生产月等主题活动,及时宣传企业典型经验做法,定期公布相关案例,提升企业及社会公众知晓覆盖面。各有关企业要强化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宣传教育,利用三级教育培训、开工第一课、班前会等形式,宣传普及到每一个车间、班组和员工,提高员工主动查找和举报事故隐患的积极性,营造人人都是安全员、处处都是安全岗的浓厚氛围。

各级各有关部门在推行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同时,要继续强化有奖举报“吹哨人”制度,做好对内报告和对外举报两项制度的有机衔接。企业员工在岗位职责内发现事故隐患向本企业报告,本企业未及时处理的,有权向有关部门举报;企业员工在岗位职责外发现本企业事故隐患的,有权向本企业报告或直接向有关部门举报。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执行《山西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完善全省安全生产匿名举报奖励兑现工作的通知》《山西省应急管理厅山西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工作的通知》等规定,接到企业员工举报后,经核查属实的积极兑现奖励,保障企业员工的合法举报权益。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打非治违”“安全生产大检查”“明查暗访”“入企帮扶”等工作,将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制度制定、资金保障、奖励发放、台账建立等情况一并纳入检查内容,并作为企业安全生产制度建设、教育培训方面监督检查重点,对走过场、搞形式、落实不到位的企业要及时督促整改。各级各有关部门对于生产经营单位内部报告的事故隐患,正在采取有效措施消除的,依法不予行政处罚;对企业员工内部报告的事故隐患排查整治不力,导致事故隐患依然存在甚至发生事故的,要依法对企业和企业主要负责人严肃追责。

省能源局召开煤炭稳产稳供工作专题推进会议

提高电煤中长期合同履约率

本报讯 8月16日,省能源局召开 2024年电煤中长期合同履约、煤炭稳产稳供工作专题推进会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毛晓文主持。会议通报了全省上半年电煤中长期合同履约及煤炭产量完成情况,约谈了部分市和中长期合同履约滞后的企业,就做好下半年中长期合同履约和煤炭稳产稳供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会议指出,电煤中长期合同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高度出发,作出的一项战略性制度安排。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对电煤中长期合同履约,煤炭稳产稳供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各相关单位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提高电煤中长期合同履约率,做好煤炭稳产稳供。

各级能源管理部门要加强履约情况监管,压实企业责任,对上半年履约不到位的企业要严格督促整改,对企业履约过程中存在的困难要加强协调服务。各煤炭电力企业要认真落实保供义务,主动担当,诚实守信,坚决落实好国家赋予的保供责任,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做出贡献。

会议强调,各级能源管理部门、各煤炭企业要锚定全年目标不动摇,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进一步强化煤炭生产组织,保持正常有序生产节奏,煤炭产量稳定在合理水平,要进一步加强过程控制,提升煤炭质量,强化产运销衔接,优化产品结构,满足市场需求,要进一步提高电煤中长期合同履约率,实现以销促产、以销稳产,有效释放产能产量,为国家能源保供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杨雯婷)

山西公布煤炭洗选行业达标企业名单

1574个企业达到标准化管理规范三级以上

本报讯 近日,山西省能源局发布《山西省煤炭洗选行业标准化管理规范达标企业名单》(下称《名单》),《名单》中涵盖达到标准化管理规范三级以上的企业1574个。其中,一级企业183个,二级企业378个,三级企业1013个。

山西省能源局要求,已公告企业要严格遵守国家、省有关煤炭洗选的法律法规、标准等要求,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加强安全生产、技术和现场管理,实现持续达标、动态达标、低耗高效、规范发展。未公告的煤炭洗选企业要明确整改期限,按照《煤炭洗选行业标准化管理规范》积极整改,整改完成后报当地能源管理部门,按要求开展达标评定。(刘丁瑜)

共享单车:有“共治”才有“共享”

笔者曾在北京市一条浅水河边看到许多共享单车被堆成一垛,本以为是报废车辆,走近一看,多数完好无损。一旁的清洁工早已见怪不怪:“因为很多人随意停车,挡了地铁乘客的道,被随手堆在一起,等会儿就有人来处理了。”话音刚落,一辆小卡车驶来,司机下车,麻利地将单车搬上车斗,汗涔涔地奔向下一个作业点。

不久后,这里划出一块10来米长的自行车停放区。乱停放情况渐渐少了,偶有停在划定区域外的,也会有路人顺手拉进停放区内。简单一道白框,成了人们文明停放共享单车的“催化剂”。

如今,越来越多城市通过精细化管理来投放更多这样的“催化剂”:北京市出台了《北京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运营服务监督管理办法》,制定了车辆投放、车辆维护、电子围栏、秩序管理、投诉处理等一系列具体规定。上海市在共享单车停放点附近设置许多设备,用来发射可停或禁停信号。还有不少城市定期开展专项治理,向违规投放、废弃车辆等乱象开刀……各地探索虽有不同,但都指向一个共同目标:用规则和技术引导人们共同维护共享单车停放秩序,让市民在“共治”中实现“共享”。

作为一种绿色、便捷的交通工具,共享单车解决了人们出行的“最后一公里”。然而,一度出现的乱停乱放、占用人行道、随意丢弃等无序现象,不仅扰乱了正常交通秩序,也对市容市貌产生了不良影响。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从表面看是管理不规范、运维能力跟不上等,但从更深层次看,则在于城市文明需要与技术进步带来的新事物一起成长——共享单车是城市中的新生事物,也要有相应的文明使用规范。人们在共享便利的同时,只有共同呵护好大众交通工具,才能让它们更好地服务大众。

从这个角度来看,共享单车既在帮助人们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也在测试人们是否走好了城市文明的“最后一公里”,后者是共享单车良性发展的基石。而普及共治共享的理念,是树立城市文明的关键。

为了培养“共治”意识,涵育城市文明,社会各界均作了不少探索。比如,有学校发起共享单车共治行动。校方将参与共享单车治理纳入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学分的自选项目,学生志愿者可通过参加合理使用共享单车宣传活动、维护共享单车停放秩序等来积累学分。一些企业也设立了勤工俭学岗,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学校周边共享单车文明骑行宣传引导、单车停放秩序维护、车辆异常上报等工作,并获得单车公司提供的学业补助……这些措施,不断推动文明停放共享单车、合力维护市容市貌成为社会共识。

这种共识,是可知的,更是可感的。在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共享单车“乱停放”现象大幅减少,一辆辆共享单车井然有序地停放在中国城市的大街小巷,方便了生活,也舒畅了心情。笔者不止一次看到外国游客带着相机,拍摄街头齐整笔直的“单车长队”,他们将这些照片和视频发到社交网络上并点赞:“这是中国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人民日报      卢泽华)

遇上山洪、滑坡、泥石流,要往哪个方向跑?

当前,我国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强对流、暴雨、台风等极端天气多发,须注意科学防范极端天气带来的次生灾害。

“台风、暴雨所引发的次生灾害主要包括山洪、山体滑坡、泥石流等。”中央气象台高级工程师向纯怡介绍,在地质状况较为脆弱的地区,特大暴雨加剧了在迎风坡上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的风险。另外,房屋、桥梁、山体等受洪水长时间冲刷、浸泡,容易出现坍塌,应保持高度警惕。

面对这些次生灾害,应如何防范?

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研究员许冲介绍,首先,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和官方发布的台风暴雨预警信息,了解可能的风险区域和避险措施。在台风和暴雨来临前,做好充分准备,包括储备食物、水、手电筒、备用电池、急救包、防雨用具及必要的通信设备等。

“面对山体滑坡、泥石流、山洪应有不同的逃生策略,先观察迹象,明确逃生路线,才能做好安全避险。”许冲说。

山体滑坡前常有前兆,如断流多年的泉水突然复流、泉水突然干涸、岩石开裂或发出被剪切挤压的声音、动植物出现异常等。当遇到山体滑坡时,应向垂直于滑坡方向的两侧迅速逃离,切忌顺着滑坡方向向上游或下游跑,也不要停留在凹坡处。

“如果处于滑坡体中部无法逃离,应找一块坡度较缓的开阔地停留,或抱住大树等固定物。”许冲建议,不要和房屋、围墙、电线杆等可能倒塌或带电的物体靠得太近。滑坡停止后,也不要立即返回原处,避免二次滑坡。

如果观察到河(沟)床中正常流水突然断流,洪水突然增大并伴有柴草树木时,或听到类似火车轰鸣、闷雷声,泥石流可能即将发生。

安全路径逃生应向泥石流前行方向的两侧山坡跑,即面向与泥石流垂直的方向,往两侧山坡上爬,爬得越高越好,跑得越快越好。同时要注意避开河道弯曲的凹岸,不要往地势空旷、树木生长稀疏的地方逃生,可就近选择树木生长密集的地带逃生,但不要爬到树上躲避。

“如在汽车或火车中遇到泥石流,应果断弃车逃生。”许冲建议,遇险时应立即丢弃沉重旅行装备及行李等,但要带好通信工具,以便与外界联系求助。

防范山洪,要时刻留意天气预报,特别是洪水预警信息,提前做好撤离准备。逃生时,向沟道两侧高地移动,切不可顺着沟道方向逃生。如已被洪水包围,要尽快与消防、公安等部门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在等待外界救援的过程中,也要主动积极发出求救信号,如火光、浓烟、旗语或大声呼喊等。

“如果已被卷入洪水中,则要尽可能抓住固定或能漂浮的物品,如门板、木床、大块泡沫等,寻求机会逃生。”许冲建议。(人民日报)

THE END
0.映秀镇因泥石流及山体滑坡而中断的对外交通恢复新华网成都7月1日电(记者 周正平)记者从国道213线都江堰—汶川指挥部获悉:四川省路桥公司经过一夜抢险,截至1日8时左右,因发生泥石流及山体滑坡灾害而一度中断的都江堰通往映秀的国道213线已重新打通,震中汶川县映秀镇的对外交通已恢复。 国道213线都江堰—汶川指挥部保通组负责人唐朝晖告诉记者,30日20时左右,国道213jvzquC41yqxmf7mwcpwjw7hqo1gsvrhng1?DcTwpLmJCq
1.五台山山体滑坡山体滑坡需要注意什么?2、留心周围环境,特别警惕远处传来的土石崩落、洪水咆哮等异常声响,这很可能是即将发生泥石流的征兆。 3、发现泥石流袭来时,要马上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向一边的山坡上面爬,爬得越高越好,跑得越快越好,绝对不能向泥石流的流动方向走。 4、发生山体滑坡时,同样要向垂直于滑坡的方向逃生。暴雨停止后,不要急于返回沟jvzquC41o0jcy7hp1unfj~n1u{yugv4423>02@442166:989938/uqy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