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城市化越来越高,很多人离开村子走入高层居住,高耸的楼层带来了更为广阔的风景,却也带来了更多的安全隐患。
中国每年火灾造成的损失将近200亿元,并伴有2300多名伤亡。
触目惊心的数字,人们更加需要知道在高层出现火灾时应该如何逃生。
当你身处的楼层较高,突然发生火灾时,四周伴随着浓烟,你会选择空气流通性更好的顶楼,还是会选择向下层跑逃出楼层?
这样不同的选择究竟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一、高楼起火的正确选择
很多人在发现楼层着火时,都会选择空气流通性更好的上层逃跑,但是这样真的有用吗?
如果你不知道该如何选择,那么本文可能会让你有个清晰的认知。
首先明确的是楼层起火时一定不要盲目向上跑,学过中学物理的都知道,着火时产生的烟雾比空气要轻,所以它会飘在空气的上层。
此时你如果向上层逃命的话,那么刚好会被烟雾伤害到。
或许有人会说,只要我跑在烟雾之前,那就没事了。
但是火灾时产生的浓烟和高温,将会以每秒3~6米的速度向上迅速蔓延,同时还伴有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如果大量吸入,可能会导致昏迷或死亡。
所以说除非你住在顶楼,否则就不要想着跟生命赛跑,正常情况下,留给你逃跑的距离只有一层。
而且你不能保证天台的大门一直是畅通的。
通常情况下来说,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向下才能确保自己的生命安全。
如果火灾发生在楼上,那么你可以非常从容的向下躲避火灾。
如果发生在同一楼层,火焰烟尘还未全部蔓延,还有机会选择向下逃生。
不过需要弯腰匍匐前进,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但火灾发生在楼下,那么就不要盲目向下了。
现在高层的楼梯间都有专门的防火门,如果着火楼层防备完善的话,那么火焰和烟雾不会进入楼梯间。
如果火势已经较大,各种逃生通道已经被火焰封住,那么此时应该怎么选择?
请记住,此时一定不要向下逃跑。
二、具体分析、沉着应对
那既然向上没有活路,为什么不让向下呢?难道要在家里等死吗?
非也!
当火势特别猛烈,你家的四周已经被浓烟和高温所充斥,那么此时即便你蒙着口鼻冲出去,也会被高温所灼伤。
所以此时需要选择的自救并非是出逃,而是在家中“坐以待毙”。
要知道现在防盗门的质量很好,并不会因为火灾而发生轻易的自燃,无论是密闭性还是隔热性,都是以前的老式门板不能代替的。
所以当四周已经被火焰环绕时,留在家里反而是最正确的选择。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任何材料都有其生命极限。
即便是我们的防盗门,可以为我们隔绝绝大部分的危险,但是我们依然要用水来为门板降温,同时用湿毛巾堵住任何漏烟的地方。
把该做的全部做好,剩下的需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做了。
如果火情迅猛且突然,恰巧又隔绝了你逃回家里的可能,难道此事要冲进邻居家吗?
这固然是一种办法,不过此时可能性最高的操作,是冲进楼层之间的连廊。
连廊是指在高层建筑中连接两个或多个单元的走廊或者通道,两个单元之间会有防火门进行保护,可以有效的隔绝高温和浓烟。
此时你就可以完全从容的钻入另外一个单元,并且逃生。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时候不能进入楼梯间,否则就是将自己置身于危险之中。
当楼下起火时,浓烟向上走。虽然防火单元的防火门可以阻挡住火焰的侵袭,但人心中的恐慌并不是一道门就能够保证的。
可以预见的是,有不少人会选择从楼梯间出逃,当向上跑的人和向下跑的人相遇时,就会在楼梯间所拥堵。
楼梯高耸,谁又知道会不会因此发生踩踏事件呢。
正所谓最好的逃生手段就是预防。大多数情况下,除非是楼层老化导致的易燃易爆物品泄漏,更多的火灾则是人为的因素造成的。
生活中的哪些习惯容易造成火灾发生?
三、安全无小事、生活需注意
你不能保证你生活中不会出现一点问题,就像你不能保证电动车永远不会自燃一样。
如今电动车走入千家万户,由于各个小区的规划以及人们的实际使用需要。
大多数人的电动车还是停在自己家里,或者是摆在楼梯间的消防通道里,这样方便给电动车充电。
现如今大部分电动车已经由铅酸电池升级为锂电池,后者由于轻便、能量密度大,受到更多人的追捧。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铅酸电池其实很少发生自燃,反而是锂电池容易突发爆燃现象。
锂电池电动车在起火的三分钟内,温度可瞬间飙升到1000℃,还会同时伴有剧毒气体。
那么此时无论是放在家里还是放在消防通道中,它都会使你被困于火场之中。
有的人为了方便充电,私拉乱接的从家中引出一根线路,这些额外添加的部分非常容易导致电阻升高。
当温度较高时,就会造成火灾,甚至是触电风险。
让电动车回到该有的位置,再顺手清理掉通道中的杂物,不给意外火灾任何可乘之机。
有的楼层出于出入方便的考虑,会将防火门长期打开,这无疑使其丧失了原有的作用。
回家时顺手把门关上,也是一种生命的保障。
在家庭生活中,很多时候引发火灾都是因为一点小事的不注意。
比如没有抽完的烟头,孩子玩火时没有燃尽的废纸,插在插座上永远不会拔下来的充电器,以及忘记关闭的燃气灶。
这里划重点,燃气灶必须着重对待。
如果许多家住高层却安装了防盗窗,记得及时拆除,这可能就是因为火灾被困家中时能够获救的唯一通道。
最后敲黑板讲重点,如果楼层不幸发生火灾,那么一定不要寄希望于电梯逃生。
电梯看似拥有密闭的空间,实际上无论是隔热还是隔音能力都无限趋近于0。
电梯所使用的金属材料会很快将温度传导到电梯内部,温度聚集的同时,蔓延进来的烟雾还会盘踞在电梯顶部无法散出。
由于做工技术,材料质量控制等因素,电梯质量参差不齐,每每在火灾时候伴有高温变形的情况,说它是一个火场中的坟墓,毫不夸张。
火焰燃烧时,没人知道电梯线路是否会受到影响,如果电梯突然断电,电梯就不可控发生急速下坠的状况。
即便运气好,紧急制动被触发停在半空,电梯井的烟囱效应也会让全楼层的烟雾不断的向上聚集。
电梯内的逃生人员随时会因为烟雾的熏烤而窒息死亡。
最后如果电梯门打开时,就会因为充满烟雾从而影响电梯的红外探测器,根本无法关闭运行。
在紧急逃生的时刻,每浪费一秒都会对生命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
所以在火灾发生时,一定要远离电梯。如果可以,还请你打开消火栓,在火情还未扩大时将其扑灭。
即便无法控制火灾,起码还能够保护使用者在火场中减少火焰的灼伤,比如可以用水打湿衣物降温、补充水分等。
结语
根据统计数据,2021年我国高层建筑火灾总共发生4057起,其中因火灾死亡人数达到168人。
而其中高层住宅的火灾为3438起,死亡155人。
消防救灾目前存在现实问题,云梯车所能架高到的层数有限,这就注定了高层人员来不及受到消防人员的及时救援。
北方地区楼层普遍都有外保温,一旦火灾蔓延,将会席卷整个楼,把握好相应的火灾自我救助知识,是对生命的一种保障。
面对火灾时要做到冷静处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旦遇险,要尽快寻找避难场所并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举报/反馈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