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四川省雅安市先后经历了两次地震,分别是芦山6.1级和宝兴县4.5级,震源深度最高达到了18千米。截止目前,已经造成了4人死亡,41人受伤,主要集中在芦山县和宝兴县的部分乡镇。
地震发生后,多地的居民都表示震感明显,晃动得厉害,不过比较令人注意的是这次地震前很多人手机、电视上都出现了地震到来的倒计时。倒计时的出现无疑很多人撤离的时间,同时也可以避免更多伤亡,这是什么做到的?地震可以预测了?遇到地震后到底该如何自救?其实很多人都做错了。
“地震倒计时”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地震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地壳运动引起地壳岩层断裂,释放出地震波造成地面震动。随着科学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尝试利用各种方式试图预测地震,比如电磁场、天气、地震云,或者各种关于地震的异常等等,但是至今为止,人类对地壳的了解可以说比太空还少,跟别说预测地震了。
既然地震都无法预测,那么地震倒计时又是如何做到的呢?地震预测是指在地震发生前就能预测到它的发生地点、发生时间和地震的大小,就跟天气预报一样。而地震预警跟预测不同,它指的是地震发生之后给人类的一种及时躲避的预警。
地震发生之后会产生两种波:纵波和横波,这两种波的传播速度不同,较快的是纵波,速度约每秒5-7公里左右,强度比较小;而后到的是破坏力比较强的横波,约每秒3-5公里左右,这之间会有一个时间差,而地震局就是利用先检测到的地震波和时间差给到人类的预警。
在地震检测仪检测到纵波之后通过计算机快速计算出地震的时间和震中的大概信息,然后再通过地震预警系统和电磁波的方式向人们的手机、电视、广播等向人们发出预警信息。地震预警的时间一般是几秒到几十秒,据理论研究表明,提前预警10秒就可以减少39%的伤亡,提前预警20秒就可以减少63%的伤亡。
遇到地震到底该如何自救?躲还是逃?
虽然现在有了地震预警系统,但是仍然有些人没办法做到及时避险,比如一些乡镇的老人、孩子等,或者住在高层的居民,那么地震预警和发生时到底该如何自救呢?是躲还是逃?其实这一步很多人都做错了,错误的避险方式也会导致更多的伤亡事件。
首先在遇地震时要快速分析下自己家的情况,别一听到地震就往外跑,有很多案例就是贸然往外跑的时候被坍塌的墙体或者坠落物砸到身亡的。一定要根据自己家的情况来处理,如果离地面近(比如1-3层的住户)就抓紧时间往外跑,出去之后到达空旷的地方避险。
如果住的高层就别急着往外跑了,地震小的话在屋里也没什么事,地震大的话跑也跑不出去,所以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找到房子里的“安全三角”躲着。“安全三角”是指在房屋坍塌时会在屋内形成一个“三角空间”,比如较大的衣柜旁,或者是承重墙的墙边、墙角等位置,物体越大避免受伤的可能性就越大。
在此次雅安地震中,过客看到了很多学生在遇地震时的避险方式都是立马躲到桌子下面,不止是学生,在大部分人的认知中遇地震后躲到桌子下面才是最安全的。其实这种做法很危险,地震小了没什么事,桌子还能抵挡掉落的物品,但遇到大的地震很可能造成更大的伤亡。
据了解,遇地震躲桌子下面的方法最早其实是从日本的《地震手册》中习得的,但由于房屋结构不同,很可能起到反作用。日本大部分都是木质结构的房子,而我国的房屋基本是混凝土结构,如果地震导致坍塌的话,很可能把桌子给压坏,人躲在下面也会被压,所以要躲也是首先考虑能形成“安全三角”的地方或者卫生间(有水源)。
遭遇泥石流该怎么办?
如果在山区附近居住的话还要预防山上跌落的乱石,此次地震中死亡的4人都是被“飞石”给砸中身亡的,除此之外还要防止泥石流等灾害。据四川气象局发布的信息显示,芦山县和宝兴县未来三天会有降雨,有可能会造成山体滑坡、泥石流。
在沿山路行走时要注意有没有火车轰鸣声或闷雷的声音,因为这很可能是泥石流将至的征兆。这时候要尽快到达开阔的地方,不要在谷地过多停留,也不要顺着流动方向逃跑,可以到坚固的高地上去。
如果是开车路过泥石流高发区的话要高度警惕,注意路上可能会掉落的石头、树枝等,在驱车遭遇泥石流时要果断地弃车逃生,呆在车里被掩埋的话容易窒息。如果不慎被掩埋的话,首先要保存体力和体温,然后用制造声音向外界传递信息,如果处于受伤状态的话尽量先简单包扎后保存体力,等待救援。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