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和四川泸定地震提醒我们,作为人类天灾之一,地震离我们并不遥远,遇到地震怎么办?这里教你如何防范和自救,让我们来看看有哪些具体的方法:
一.地震的防范
留意电视的地震预警播报,或安装地震报警APP,现在每个人都有手机,基本手机不离身。随着科技的发展,地震灾害已经能做到提前报警。比如这次泸定地震发生时,就有某手机提前40秒发出警报,已经足以让很多人跑到安全位置。
在灾备部门发出某地区的地震预警的时候,不要前往旅游,如果因为出差或其他原因必须前往,建议:
1、在安排食宿时优先考虑稳固的场所
2、进入大楼前后,粗略了解、估算逃生通道和疏散位置。
3、随身携带适量的饮水和食物,食物以补充热量为主,比如巧克力,虽然不能饱腹,但至少保证在被困的72小时内不因为饥渴而晕厥。
4、随身携带备用电源,使手机有足够的电量和外界保持联络。
二、在地震发生时身处室内区域如何自救?
1、如果住的是平房,应该迅速跑到户外开阔地带。
2、如果身处高层建筑,地震时不要往外奔跑,更不要乘坐电梯、不要跳楼,应该就近藏到桌下、床下,或者在洗手间等面积小的空间,在靠墙根、角落位置蹲下。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旦发生建筑倒塌,这些位置有机会出现小的空隙,增加生还的机率。
等到震动结束后再撤离,但在撤离时不要乘坐电梯,防止余震。
3、如果在商场、影剧院等公共区域,应该听从工作人员的指导,就近避险或紧急撤离,就近避险时要避开玻璃橱窗,避开吊灯、挂扇等悬挂物,优先选择柱子、排椅、角落等有坚固支撑物的地方蹲下,同时用手、包等保护头部。
在人流密集区域要谨防秩序混乱,人群很容易因为恐慌、争夺逃生通道而相互挤压跌倒,造成群体死亡事件。紧急撤离时不要大喊大叫,要沉着冷静地随着人流撤出,防止被人流挤倒、拖倒。
一旦倒下,在不能迅速站起来的情况下,一定要争取侧身,一手护头,一手环抱在胸前,给胸部留出呼吸空间,防止被挤压窒息。
4、正在学校上课的学生,要在老师的指挥下进行自救,老师如果不在场,即根据平时的演习进行。当地震发生时,一般第一时间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同时用手、书、书包护住头部。在震后撤离时不要乱跑,更不要爬窗或跳楼,应该有序地撤离教室,撤离到操场、草地等开阔地带。
5、如果是体育场地正在进行比赛,应该立即停止比赛,通过扩音器稳定在场人员的情绪,防止有人制造混乱,然后组织人员向场外的开阔区域撤离。
三、地震发生时,身处室外区域的自救
1、立即避开建筑和山体区域,疏散到开阔位置,如果震动正在发生,不要冒险进入建筑救人。
2、如果开车,应避开高架桥、桥梁、涵洞等容易倒塌的地方,在震动较大的情况下,根据震动幅度和车流情况,选择立即停车或在开阔地带靠边停车。
3、如果在山上, 应该寻找有突起部位的小山包的背后暂避,不要顺着滚石往山下跑,同时远离陡峭山崖、山洞,避开落石、滚石地带。谨防发生泥石流、滑坡、山崩等次生灾害。
四、震后等待救援和自救
2、立即检查饮水、食物储备,在预期无法快速获得外界救援的情况下,这些物资的使用一定要从长计议。
3、前往方便获得救援的位置,如附近的市镇、灾民的聚集地。
4、不要饮用脏水,尽量避免饮用生水,在灾区一旦发生肠胃感染,会无限增加死亡的风险。
五、地震被困在倒塌的建筑物内怎么办?
1、要清楚他人和国家救援队一定会采取救援行动,自己要做的就是保持信心,耐心等待;
3、检查身边环境,看是否有自救出去的可能。如果不能马上逃出,应该想办法加固所处位置空间,防止余震或救援时发生二次倒塌。
4、尝试用手机或网络联系外界,说明个人状况和位置,检查身边是否有可用的水和食物,甚至任何可以增加身体能量的东西,都要收集到身边,做好物资使用的计划,至少要保障72小时或更久的生存所需。
4、尽量保持心理的平静和减少体力的消耗,定时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如果手机已经没有电源或信号,可以敲打铁器等发出声音,让外界听到。
当建筑物倒塌时仍然能生存,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这时候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保持信心和耐心,不要发生精神上的崩溃,那么大概率是能被救出来的。
您学会了吗?
附:我国地震带地图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