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南部的巴伐利亚加米施-帕滕基兴镇附近突发的火车脱轨事故还未结束,没想到祸不单行,就在今日上午,我国一辆从贵阳北开往广州南的D2809次动车也意外在贵州榕江站发生了脱线事故。据悉,该起事故导致7号和8号节车厢发生脱线,1名司机死亡、1名列车员以及7名乘客受伤。
目前来说,官方公布的最新情况就是受伤旅客和列车员均已得到妥善治疗,没有受伤的其余136名旅客也已经安排转运疏散。截至发稿前,现场的救援工作已经结束。至于事故发生的具体原因,目前仍旧在调查中。不过事情发生后,关于此次事件从多方面都传来了现场实地情况,下面不妨先从多方面了解一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贵州一动车突撞泥石流发生脱线!多方消息还原事故始末
据悉,此次事件发生得十分突然。从事故现场的相关视频及照片可以看到,该动车头已经严重变形,发生脱线的两节车厢也是歪七扭八。而从流出的动车内车厢画面以及动车内乘客的切身感受可以了解到,他们当时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力,部分座椅的坐垫已经脱落。还有当地居民表示,事发当时曾听到巨响。
而从官方的运行消息来看,其实D2809本就不应该在此停车,并且在事发15分钟前还有动车正常行驶过去,因此想必在意外发生前保持着正常状态的每小时200多公里的时速。而据车上乘客事后表示,其实司机为了避险已经有紧急制动,但是无奈最后悲剧还是发生了。
事故发生后,我们从官方给出的通报中不难看出这起事故的诱发因素——泥石流。据悉,当这列D2809次旅客列车正行驶在贵广线榕江站进站前的月寨隧道口的时候,意外撞上了突发溜坍侵入线路的泥石流,列车被泥石流冲撞得横跨了好几条铁路线。也正是在此情况下,尽管司机紧急制动依旧没能阻止列车脱线发生悲剧。
D2809次动车发生脱线,为何高铁会遇泥石流?
据悉,榕江站是我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三等站,在2013年开工建设,历时8个月进完成进行试运行,2014年12月的时候正式竣工交付使用。针对此次突发事件,其实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有很多,尤其是深层次的事故诱因。
目前来说虽然调查的结果还没有出来,但是其实也能了解到导致事故发生的部分辅助因素,就比如:车速、泥石流以及当地近日来的天气、乃至当地的地形地势因素等等。据官方消息显示,泥石流已经覆盖完那一小段铁路线,动车司机意识到紧急情况后就立即采取了紧急制动。
据悉,此次事故造成了不小的伤亡情况。但是幸好当时动车司机很及时,有在5秒钟内采取紧急制动措施,列车在滑行900多米之后,高速铁路的防撞墙和轨道结构的整体防护作用避免了列车整体颠覆坠落。这一举措不得不说属于“舍生忘我”,也正是因为司机一人的牺牲才换来了本次列车更多人的生命安全。
其实在事故发生后就有不少人提出疑问:为何高铁里会发生泥石流?其实在魔方看来,这一问题和引发泥石流的原因分不开,其实都属于地形地势以及天气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就如当地网友所言,其实贵州的地形就决定了其交通几乎90%都是走隧道。并且当地凌晨就曾发布暴雨红色预警,泥石流的发生本就离不开暴雨,这一点也就更加得到印证。
脱轨和脱线有什么区别?D2809次动车发生脱线,冲击力多强、危害多大?
这里需要明确的是,或许有人会分不清脱轨和脱线的区别。要注意的是,本次事故中官方引用的表述是脱线。其实之所以使用脱线,虽然两者描述都是指列车没有按照正常轨道正常运行。但是它们的区别是脱轨指车轮脱离轨道而车体并未脱离路基的事故,而脱线则是指车体脱离路基的事故,显然其实脱线还要更为严重一些。
值得注意的是,从此次事故流出的诸多画面可以看到,司机所在的动车车头已经严重扭曲变形,从其受损的严重程度就可想而知事发时冲击力有多大了。据悉,D2809次动车总共8节编组,时速为250公里/小时。按照惯性冲击力、泥石流的突发性、暴雨和大雾天气以及事发地段地形地势限制等等,这都增加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类似的事件其实很多,这里也就不一一例举。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每发生一起的教训都是惨重的、沉痛的。这些伤者和亡者背后都是无数个家庭,或许也正因此如今也没有一味地倡导提速,而是更注重线路本身的突发性因素遏制。
总结
总的来说,一旦列车发生脱轨,其实一般都会导致侧翻,从而引发惨重的伤亡事故,以上提到的例子都可以是例证。不管怎么说,事故已经发生,唯有希望今后类似情况都能加强寻常,15分钟的时间足以造成伤亡事故,也足以挽救一场悲剧。你们觉得呢?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