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东高西低呈三级阶梯状地形复杂高原山地面积广南高北低以平原为主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是( )

A.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 B.东高西低,呈三级阶梯状

C.地形复杂,高原山地面积广 D.南高北低,以平原为主

【解析】

试题分析: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在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水能丰富,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

地势是指地面的高低起伏状况

地形是指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等的分布状况

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1、我国地势的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2、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3、我国地形的特征: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4、我国各类地形所占的比例:丘陵 30%;山地  33%;高原 26%;  盆地 10%;平原 12%5、第一阶梯主要地形区有: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第二阶梯主要地形区有: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第三阶梯主要地形区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6、通常把山地和地表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我国山区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百分之六十,多集中在西部,其中近一半是难以利用的沙漠、冰川、戈壁、、高寒荒漠等。山区有利于发展旅游业、采矿业及农业多种经营等,部分水热条件好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可以发展种植业。7、山区常发生的地质灾害有:崩塌、滑坡、泥石流8、地势对我国的影响:①对气候: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较为丰富的降水;②对河流: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必然造成了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流入海洋。古诗云“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东去”皆为此理;③对交通:一方面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另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资源:水能资源丰富,可建立各种水能发电站9、不同的地形特征对人们生产生活的不同影响:意义:①有利影响:地形多种多样,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平原具有发展种植业的优势,高原具有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山区在发展林业、副业、旅游业和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森林、矿产、水力、旅游资源丰富,所以在山区应大力发展林业,采矿业及旅游业。)②不利影响:山区多,平原少,也给大规模商品化生产、生产管理带来了困难;同时,山区由于地形崎岖,交通闭塞,经济文化常常相对落后,并造成耕地资源不足。总结:不同的地形区有不同的自然条件,利用方式也不同。如湿润半湿润的平原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区适宜发展林业、畜牧业和旅游业;干旱、半干旱的平原、高原则适宜发展畜牧业;干旱、半干旱区只有在有水灌溉的绿洲区、平原区才可发展种植业。

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

1、我国地势的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3、我国地形的特征: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4、我国各类地形所占的比例:丘陵 30%;山地  33%;高原 26%;  盆地 10%;平原 12%

5、第一阶梯主要地形区有: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第二阶梯主要地形区有: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

第三阶梯主要地形区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

6、通常把山地和地表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我国山区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百分之六十,多集中

在西部,其中近一半是难以利用的沙漠、冰川、戈壁、、高寒荒漠等。山区有利于发展旅游业、采矿

业及农业多种经营等,部分水热条件好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可以发展种植业。

7、山区常发生的地质灾害有:崩塌、滑坡、泥石流

8、地势对我国的影响:

①对气候: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较为丰富的降水;

②对河流: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必然造成了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流入海洋。古诗云“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东去”皆为此理;

③对交通:一方面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另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资源:水能资源丰富,可建立各种水能发电站

9、不同的地形特征对人们生产生活的不同影响:

意义:①有利影响:地形多种多样,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平原具有发展种植业的优势,高原具有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山区在发展林业、副业、旅游业和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森林、矿产、水力、旅游资源丰富,所以在山区应大力发展林业,采矿业及旅游业。)

②不利影响:山区多,平原少,也给大规模商品化生产、生产管理带来了困难;同时,山区由于地形崎岖,交通闭塞,经济文化常常相对落后,并造成耕地资源不足。

总结:不同的地形区有不同的自然条件,利用方式也不同。如湿润半湿润的平原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区适宜发展林业、畜牧业和旅游业;干旱、半干旱的平原、高原则适宜发展畜牧业;干旱、半干旱区只有在有水灌溉的绿洲区、平原区才可发展种植业。

下图是“六大板块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六大板块中,唯一的一块海洋板块是( )。

A.印度洋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北冰洋板块 D.大西洋板块

2.下列关于主要部分位于美洲板块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有两大洲,其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B.东临太平洋

C. 只有一个大洲 D.有两大洲,其中有面积居世界第三的大洲

3.下列运用板块构造学说来解释有关地理现象,正确的是( )。

A.日本多地震的原因地处太平洋板块内部,地壳运动活跃

B.日本多地震的原因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C.喜马拉雅山是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张裂运动形成的

D.喜马拉雅山是由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相互碰撞挤压隆起形成的

关于我国南方和北方种植业的差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北方的耕地以旱地为主,南方耕地以水田为主

B、北方的耕作制度是一年两熟或三熟,南方的耕作制度是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C、北方的棉花种植比南方普遍,南方的水稻种植比北方普遍

D、南方地区的生长期比北方长

下列有关黄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

B.黄河流经我国地势的第一、二、三级阶梯

C.黄河冬季无结冰期

D.黄河流经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

中国人口分布东多西少,大致有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分界线,此分界线是( )。

A.漠河——腾冲线 B.黑河——腾冲线

C.黑河——昆明线 D.漠河——昆明线

下面是A、B、C、D四地的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问题。(6分)

(1)四地中位于热带的是 (填字母),理由是 ;位于寒带的是 (填字母),理由是 。

(2)图中属于冬季多雨的是 ;属于全年湿润的是 。(填字母)

外出旅游最常用的地图有( )

①导游图 ②地形图 ③政治地图 ④交通图

A.②③ B.③④ C. ①④ D. ①②

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是( )

A.长江 B.黄河 C.松花江 D.珠江

THE END
0.地球岩石及其形成作用(19)另外,资料认为,被冻结在冰川中的被搬运物的搬运方式为悬移。位于冰川底部的被搬运物的搬运方式为推移。冰川泥石流可使一些风化物产生跃移。 3、冰碛物及其搬运类型 由于冰川的侵蚀作用所产生的大量松散岩屑和从山坡崩落的岩屑,会进入冰川系统,随冰川一起运动,这些被冰川搬运的岩屑称为冰碛物,简称冰碛。依据其在冰川jvzq<84yyy4489iqe0ipo8iqewsfp}4441632?4421<92<7452e22:;4287497xjvor
1.自然灾害的基本特征比如,南美洲西海岸发生“厄尔尼诺”现象,有可能导致全球气象紊乱;美国排放的工业废气,常常在加拿大境内形成酸雨。另一方面是灾害之间具有联系性。也就是说,某些自然灾害可以互为条件,形成灾害群或灾害链。例如,火山活动就是一个灾害群或灾害链。火山活动可以导致火山爆发、冰雪融化、泥石流、大气污染等一系列灾害。jvzquC41yy}/q|lgq0io1ytuv1?4eo6
2.丹巴县梅龙沟"6.17"泥石流灾害链调查2 "6.17"梅龙沟泥石流  泥石流基本特征 梅龙沟流域 (图 1,图 2)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半扇门乡 ,小金川河右岸 ,沟口距上游半扇门 乡约 3.4km,关州水电站约 700m,距下游丹巴县城 约 18 km. 流域总面积约 63 2 km2,主沟长约 10.7km,平均纵 比降约 253‰,沟口堆积区相对较缓,平均纵比降约 jvzq<84ujctekg0rcvftxugp0ipo8TC1rjgfx|0cuvyA\nf?46329;236
3.北京山区泥石流分布区的地形地貌特征期刊[10]廖立业,曾庆利,袁广祥.北京怀柔7·16暴雨泥石流发育特征与形成机理[J].工程地质学报.2021,(3).DOI:10.13544/j.cnki.jeg.2019-344. 1 2 城市地质 年,卷(期):2008,3(4) 所属栏目:分析研究 浙江省沿海砾石滩地形地貌特征与发育模式 张敏等;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粤北山地城市林地级别空间分布特征jvzquC41f0}bpofpifguc7hqo0io1yjtkqjjejq1euj{495:26617
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范文本着创新教材设计、优化教学内容的指导思想,八上新教材处理思路相对比较清晰,如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设置三节内容,即第一节“地形地势特征”、第二节“气候基本特征”、第三节“河流和湖泊”。很明显教材是从地形、气候、河湖三方面说明中国的自然环境,这样安排教材结构比老教材清晰、简单。其中第二节“气候基jvzquC41yy}/jjtskmgo0lto1jgpyns153>947mv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