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乡镇风险区内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仍处于高发态势,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亟需针对乡镇风险区,尤其是城镇、村组、居民区等人口聚集区和公共基础设施区开展精细调查及重点隐患初步勘查。
澜沧江流域纵贯横断山脉,高山峡谷相间,是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德钦县地处澜沧江流域腹地,三面环山,地势陡峻,长期受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危害。特别是对县城周边高海拔地区的地质灾害隐患调查评价深度不够,周边发育的直溪河、水磨坊河、一中河、巨水沟等四条特大型高位泥石流对城区安全构成巨大威胁。多处高位泥石流的物源分布,以及高位滑坡的地质结构与变形特征尚未完全掌握。
该专著以澜沧江德钦段为例,针对高山峡谷区城镇地质灾害的孕灾条件与分布发育规律、精细调查技术与方法、稳定性动态评价与风险评估、城镇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与应用等四方面开展全面系统的研究工作。在前期地质灾害风险调查成果的基础上,采用“星‒空‒地”一体化综合遥感、现场调查、工程地质勘查、物理模型试验、数值模拟分析等高新技术方法,以云南省德钦县城、叶枝场镇(场镇是城镇体系中最基础、最末端的部分,是城乡之间以商业贸易活动为主的地方)为重点研究区开展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精细调查,查明地质灾害易发区,掌握地质灾害易滑结构特征与变形发展趋势,同时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土空间安全需求,开展大比例尺的风险评估和防灾减灾区划。最后,以云南省维西县叶枝场镇和漾濞县地震灾区为例,开展适宜性评价应用,并对用地,对高山峡谷地区城镇场址地质安全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规划建设提出建议,为规划区防灾、减灾提出防治对策。
相信该书的出版将为山区城镇建设实现科学决策,有效控制、合理规避地质灾害提供科学依据,对高山峡谷地区城镇场址地质安全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澜沧江流域纵贯横断山脉,高山峡谷相间,是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德钦县地处澜沧江流域腹地,长期受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危害,特别是县城周边发育的直溪河、水磨房河、一中河、巨水沟等四条特大型高位泥石流对城区的整体安全构成重大威胁。据记载,德钦县在历史上曾多次受到大规模滑坡、泥石流冲毁、淤埋,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直溪河曾于1966年、1974年和1986年分别暴发过3次大规模泥石流,冲毁大量民房和良田,造成1人死亡;水磨房河曾于1957年、1968年、1977年和1988年暴发过4次大规模泥石流,冲毁大量民房、桥梁等基础设施;一中河几乎年年都要暴发规模大小不等的泥石流,分别在1966年、1986年、1997年和2002年暴发了大规模的泥石流,冲毁学校、农田、道路等。目前,对于德钦县城周边4000m以上的地质灾害隐患调查评价深度不够,多处高位泥石流的物源分布,以及高位滑坡的地质结构与变形特征尚未完全掌握。同时,德钦县三面环山、地势陡峻、平地面积狭小,地质环境容量有限,已满足不了人口数量和城市建设规模都逐渐扩大的城市高水平发展需求。经过多次论证研究,德钦县明确了县城实施“整体搬迁,重点治理”的原则,做好搬迁选址技术论证、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地质灾害防治相关技术和应急保障等工作。
根据高山峡谷区城镇高质量发展与地质灾害综合防治的需求,亟需研究出一套系统翔实、大比例尺、精细化的地质灾害调查技术方法。2018年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启动“澜沧江德钦—兰坪段灾害地质调查”项目,由作者牵头负责,针对山区城镇地质灾害精细调查方法、分布发育规律、风险评估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同时结合云南省自然资源厅重点项目“基于星‒空‒地一体化技术的德钦县城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基于星‒空‒地一体化技术的叶枝场镇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提炼撰写成本书。
本书以澜沧江德钦段为重点研究区,以支撑服务高山峡谷区城镇国土空间规划和地质灾害防治为目标,开展了如下四个方面的研究。
(1)地质灾害精细调查与风险评估;
(2)典型地质灾害形成机制与成灾模式研究;
(3)山区城镇规划建设地质灾害适宜性评价;
(4)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设计。
在充分收集、分析已有地质灾害监测、防治工程资料的基础上,针对研究区特殊的自然条件,采用高精度遥感影像解译、无人机倾斜摄影、InSAR多期观测、机载激光雷达等技术手段,结合地面调查、工程地质测绘、工程地质勘查与试验、钻(槽、坑)探等技术方法,对城(乡)镇场址展开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对危害场址的重大滑坡、泥石流进行调查和风险评价分区,并对典型地质灾害进行防治设计。
澜沧江德钦段地质灾害精细调查方法技术路线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和云南省地质灾害防治专项的主要成果之一。澜沧江德钦段地处“三江并流”腹地,山高谷深,活动断裂密集,岩体结构破碎,地质条件复杂而脆弱,地质灾害易发、频发。本书采用高精度遥感、无人机航测和地面调勘查等技术方法,开展地质灾害精细调查、成灾机理及风险防控研究,解决高山峡谷区地质灾害调查评价问题,为城镇规划建设及防灾减灾提供技术方法支撑。
本书可供从事地质灾害防治、地震地质、工程地质、岩土工程、城乡规划、城镇建设等领域的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供有关院校教师和研究生参考使用。
本书目录
责任编辑:韦沁
本文摘编自《澜沧江德钦段地质灾害精细调查方法研究》(魏云杰 王猛 王俊豪 等著,北京:科学出版社)一书序、绪论,标题为编者所加。
地球为你而转!
科学出版社地球科学订阅号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