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忠慧,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分会副秘书长、中国地质学会洞穴专业委员会理事、《地质论评》编委,河南省地质学会旅游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河南省地质旅游发展促进会秘书长,河南省首席科普专家;主要从事全域综合整治和生态保护修复提升、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规划、废弃矿山修复治理、旅游地学调查研究、地质公园规划建设和地学旅游产业的策划等工作。
登封市旅游资源大普查
地文类旅游资源调查评价
标准解读
一、目标任务
开展登封市旅游资源调查,查明主要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和规律,编制登封市旅游资源分布图、优质旅游资源分布图,制定登封市旅游资源保护利用规划,建立登封市旅游资源数据库,建立登封市优质旅游资源名录,为合理保护与开发利用登封市旅游资源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主要任务:
1、查明全市旅游资源的分布和现状特征,摸清旅游资源家底;
2、在摸清旅游资源家底,进行科学分类评价的基础上,编制登封旅游资源图;
3、开展旅游资源保护利用规划研究,提出保护利用措施和建议;
4、建立登封市旅游资源、优质旅游资源名录和数据库为政府开展旅游资源高质量管理和决策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5、开展登封市旅游资源调查评价的工作方法研究,完善登封市旅游资源调查分类评价标准。
二、指导思想
本次工作的指导思想为:通过开展登封全域的旅游资源调查和评价,摸清登封市的旅游资源分布情况和资源级别,提出本区建立世界级、国家级、省级旅游目的地的区域和目标,建立名录和数据库,为政府决策和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三、技术路线
根据项目的目标任务,我们制订了本次工作的技术路线。该项目的构成包括四部分,一是收集区域资料和遥感解译,二是开展旅游资源调查和专题研究,三是编制登封市1:10万(?)旅游资源分布图、分区图、规划图,四是编写登封市旅游资源调查研究报告和建立旅游空间数据库。
本次工作的主要技术路线为:以旅游的前缘理论为指导,以“3S”技术为支撑,充分利用新理论、新方法,通过对收集资料初步分析研究和遥感解译,制订野外普查方案;结合专题研究,研究旅游资源的成生关系、组合规律和区域背景;根据登封的旅游资源特征,制订科学的分类方案和评价体系;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提出登封市旅游资源保护利用建议。
(1)全面收集、综合分析与旅游资源有关的各类资料(尤其是2003年旅游资源普查资料),了解文献记载的旅游资源的分布及特征,找出以往资料中缺少的主要要素,初步制订普查工作方案。
(2)按照新标准的要求,重新划分旅游资源类型,根据新形势下的旅游要素,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价,确定不同普查区域的普通级旅游资源和优质旅游资源,编制不同普查区(乡级、县级)旅游资源草图;并最终绘制登封市旅游资源草图。
(3)本次普查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包括:野外GPS定位、填制卡片、照相(全方位)、录像、无人机摄影、卫星遥感影像解译等。
(4)以资源单体或资源综合体为单元,结合地理、交通、行政区划及旅游现状进行旅游资源整合,选择典型的旅游发展靶区,制订旅游资源保护利用方案。
(5)选择登封市旅游资源保护利用的典型地区,开展系统的理论研究,力争推出登封市旅游资源保护利用新模式。
(6)编制登封市及各乡镇优质旅游资源名录,建立登封市及各乡镇旅游资源数据库。
一、地文景观是什么(概念解读)
1、旅游资源的概念、特点及分类
大类:2
主类:8
亚类:26
基本类型:116个
独立型单体
集合型单体
综合体
2.地文类旅游资源概念及特点
3、地文旅游资源价值及分类
地质构造形迹
地表形态
自然标志和自然现象
自然景观综合体
(3)岩石圈与地文景观
二、登封市域有什么(资源特征)
1、登封市地质地理基本概况
2、登封市地文景观资源特点
3、登封市典型地文景观资源
三、我们需要做什么(调查评价)
1、地文景观旅游资源野外调查方法
2、地文景观旅游资源野外调查研究
3、地文景观旅游资源野外初步评价
四、具体应该怎么做(分类调查)
1、自然景观综合体调查
2、地质构造形迹类单体调查
3、地表形态类景观调查
4、自然标记及奇异自然现象
五、调查中的几个重要问题讨论
1、关于一景与多类型景观的问题
2、资源所在地和景观所在地问题
3、关于旅游景观单体跨地域问题
4、关于优质旅游资源富集区讨论
5、关于可移动不可移动资源问题
六、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基本情况
4、典型地文资源
地文胜景,聚苍宇之奇葩,把大地之脉搏,纳三山之灵气、荟五岳之精华,集天地奇观之大成,是中岳大地上的一颗颗璀璨明珠,必将熠熠生辉。它不仅能够使公众认识认知地文资源,保护不可再生的地质遗迹,更能提高观众对自然奇观的兴趣,提高旅游的质量和效益,成为旅游的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