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水地质类型划分及防治

认证主体:颜**(实名认证)

IP属地:广东

下载本文档

2、成因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和把握,才能做到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关键词:矿井水害;防治矿井水害是影响采矿企业安全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矿井水害一旦发生,不但影响各采掘工作面的安全施工,还将导致人员伤亡,设备损坏,并淹没矿井和采区,危害十分严重。为切实保证矿井安全生产,应对矿井水害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根据矿井实际情况,采取有利措施进行防治,不断加强防治水技术研究和科技攻关,推广使用矿井水害防治的新技术、新装备和新工艺,是提高矿井防治水害工作的关键。推荐精选一矿井水文地质介绍1. 矿井水文地质:矿井水文地质是指研究矿井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的水文地质条件和矿井水处治方法的地质工作。2.矿井水:凡是在矿井开拓、

3、采掘过程中,渗入、滴入、淋入、涌入和溃入井巷或工作面的任何水源的水,统称为矿井水。3.矿井水灾:矿井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地面水和地下水通过各种通道涌入矿井,当矿井涌水超过正常排水能力时,就造成矿井水灾。4.矿井水害:凡影响生产、威胁采掘工作面或矿井安全的、增加吨煤成本和使矿井局部或全部被淹的矿井水,都称为矿井水害。5.地下水:地下水是指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狭义上是指地下水面以下饱和含水层中的水。在国家标准水文地质术语(GB/T 14157-93)中,地下水是指埋藏在地表以下各种形式的重力水。6.地下水分类:根据地下埋藏条件的不同,地下水可分为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三大类。(1)上层滞

4、水是由于局部的隔水作用,使下渗的大气降水停留在浅层的岩石裂缝或沉积层中所形成的蓄水体。(2)潜水是埋藏于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上的地下水,通常所见到的地下水多半是潜水。当地下水流出地面时就形成泉。(3)承压水(自流水)是埋藏较深的、赋存于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地下水。这种地下水往往具有较大的水压力,特别是当上下两个隔水层呈倾斜状时,隔层中的水体要承受更大的水压力。当井或钻孔穿过上层顶板时,强大的压力就会使水体喷涌而出,形成自流水。 推荐精选7.地表水进入井下有多种途径。(1) 地表水通过第四纪松散砂、砾层及基岩露头,先是渗入补给地下水, 后在一定条件下进入巷道。(2) 地表水通过构造破碎

5、带或枯井直接溃人地下。(3) 洪水期,洪水通过地势低洼处的井口或冲破围堤直接灌入井下。(4) 在水体下采煤时,煤层采动后,顶板岩层垮落并产生断裂,地表水可沿此导水断裂带进入井下。推荐精选二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好煤矿防治水工作,从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和井巷充水特征出发,根据矿井及其周边是否存在老空积水、矿井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含水层性质和富水性及补给条件、矿井涌水和突水分布规律及水量大小、煤矿开采受水害威胁程度以及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等,把矿井水文地质划分为简单、中等、复杂、极复杂四种类型(见表)。类别分类依据简单中等复杂极复杂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含水层含水层性质及补给条件受采掘破坏或影响

6、的孔隙、裂隙、岩溶含水层,补给条件差,补给来源少或极少。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孔隙、裂隙、岩溶含水层,补给条件一般,有一定的补给水源。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主要是岩溶含水层、厚层砂砾石含水层、老空水、地表水,其补给条件好,补给水源充沛。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为岩溶含水层、老空水、地表水,其补给条件很好,补给来源极其充沛,地表泄水条件差。单位涌水量q(L/s.m)q0.10.1q1.01.0q5.0q5.0矿井及周边老空水分布状况无老空积水。存在少量老空积水,位置、范围、积水量清楚。存在少量老空积水,位置、范围、积水量不清楚。存在大量老空积水,位置、范围、积水量不清楚。矿井涌水量(m3/h)年平均Q1年最大

7、Q2Q1180(西北地区Q190)Q2300(西北地区Q2210)180Q1600(西北地区90Q1180)300Q21200(西北地区210Q2600)600Q12100(西北地区180Q11200)1200Q23000(西北地区600Q22100)Q12100(西北地区Q11200)Q23000(西北地区Q22100)突水量Q3(m3/h)无Q3600600Q31800Q31800推荐精选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采掘工程不受水害影响矿井偶有突水,采掘工程受水害影响,但不威胁矿井安全矿井时有突水,采掘工程、矿井安全受水害威胁矿井突水频繁,采掘工程、矿井安全受水害严重威胁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防治水工作

8、简单防治水工作简单或易于进行防治水工程量较大,难度较高防治水工程量大,难度高 注:1.单位涌水量以井田主要充水含水层中有代表性的为准。2.在单位涌水量q,矿井涌水量Q1、Q2和矿井突水量Q3中,以最大值作为分类依据。3.同一井田煤层较多,且水文地质条件变化较大时,应分煤层进行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       煤矿要根据本规定的要求确定矿井水文地质类型,提交类型划分报告,由企业总工程师审定。1、 水文地质简单(1、露头区被粘土类土层覆盖;2、被断层切割封闭;3、地表泄水条件良好;4、属于深部井田;5、在当地侵蚀基准

9、面以上开采;6、属高原山地背斜正地形,煤层底部灰岩无出露;7、煤层距顶底板上下富含水层距离很大)二、水文地质中等(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孔隙裂隙,溶隙含水层补给条件一般,有一定的补给水源)三、水文地质复杂(1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主要是灰岩溶隙-溶洞含水层,厚层砂砾石含水层(煤层直接顶底板为含水砂层),其补给条件好,补给水源充沛。2未开展水文地质普查,存在老窑积水,资料不齐的整合和技改矿井。)四、水文地质极复杂(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为岩溶含水层,其补给条件很好,补给水源极其充沛;1、矿井经常的直接或间接受煤层顶底部灰岩溶洞-溶隙高压富水含水层突水的威胁;2、灰岩露头分布范围广,河溪发育,山塘水库多;3、

10、在高原山地向斜正地形矿区灰岩岩溶特别发育常形成暗河系统或汇水封闭洼地)推荐精选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一般每3-5年重新确定一次,但发生重大突水事故后(突水量首次达300m3/h以上或死亡3人以上)应在一年内重新确定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三矿井充水水源1矿井充水水源:矿井充水水源主要包括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和老空积水。地表水又可以分为河水、湖水、海水。地下水又包括岩溶裂隙水、砂岩裂隙水、第四纪松散沉积层潜水。2. 充水途径:矿井水的充水途径是指连接充水水源与矿井之间的流水通道。它是矿井充水因素中最关键的因素,大多数的矿井突水灾害正是由于对矿井充水途径认识不清而造成的

11、。充水途径主要有:构造断裂、顶板垮落、底板破坏、封闭不良钻孔、陷落柱等。推荐精选3.充水强度:有了一定的充水水源和特殊的充水途径,相应的充水强度也得以确定。因此,矿井水害的主要的因素是充水水源和充水途径。4.其它矿井水害产生的条件:对于突水以外的其它矿井水害产生的条件,除了上述的因素外,和煤层的品质和围岩的成分有关,另外还有采矿设备、采矿技术等人为因素。四矿井充水程度矿井充水程度是指地下水涌入矿井内的水量的多少,用来反映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生产矿井常用含水系数或者矿井涌水量2个指标来表示矿井的充水程度,基建矿井的充水程度常用矿井涌水量表示。1、含水系数含水系数又称富水系数,它是指生产矿

12、井在某时期排出水量Q(m3)与同推荐精选一时期内煤炭产量P(t)的比值。即矿井每采1t煤的同时,需从矿井内排出的水量。含水系数KB(m3/ t)的计算公式为:KB = Q/P根据含水系数的大小,将矿井充水程度划分为以下4 个等级:(1)充水性弱的矿井: KB <2 m3/t ;(2)充水性中等的矿井:KB = 25 m3/t;(3)充水性强的矿井: KB = 50 m3/t ;(4)充水性极强的矿井:KB >10 m3/t 。2. 矿井涌水量矿井涌水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流入矿井的水量,用符号Q 表示,单位为m3/d 、m3/h、m3/min。根据涌水量大小,矿井可分为以下4个等级:(1

13、)涌水量小的矿井:Q < 2 m3/min ;(2)涌水量中等的矿井:Q = 25 m3/min ;(3)涌水量大的矿井:Q = 515 m3/min ;(4)涌水量极大的矿井:Q > 15 m3/min。3. 矿井突水点突水量等级划分矿井突水的突水量大小差异很大,对矿井的危害程度也不相同。根据我国矿井突水情况,1984 年5 月,煤炭工业部对矿井突水点突水量做了等级划分。其等级标准是:(1)小突水点涌水量:Q1m3/min;(2)中等突水点涌水量:1 m3/min < Q 10 m3/min ;推荐精选(3)大突水点涌水量:10 m3/min < Q30 m3/min

14、;(4)特大突水点涌水量:Q > 30m3/min。五矿井水害类型及整治措施1.矿井水害类型划分按突水水源分:¡(1)地表水水害 ¡(2)松散层(冲积层)水害¡¡(3)砂岩裂隙水水害¡(4)薄层灰岩水水害 (5)厚层灰岩水水害 ¡(6)老空水(老窑水)水害2.按水进入矿井的方式分:(1)井巷突水(不可预见) (2)正常矿井涌水(可预见) (3)顶板淋水(4)井筒漏水 (5)地表水倒灌(溃入)3.其它分类类型:矿井突水按采掘工作所处的阶段,可分为掘进突水与回采突矿井突水按所段可为突水与突水;(1)按突水点与开采煤层所处的相对位置,

15、可分为顶板突水、底板突水;(2)按突水相对于采掘工程进行的时间可分为即时突水与滞后突水推荐精选(3)按突水点的水量大小,可分为小型突水(Q60m3/h)、中等突水(Q=60m3/h600m3/h)、大型突水(Q=600m3/h1800m3/h)和特大型突水(Q1800m3/h)。4.矿井水害的形成条件(1)断裂构造(断层):断层是矿井充水的重要通道,地下水、地表水,甚至大气降水都可能沿导水断层渗入或涌入矿井。(2)岩溶陷落柱:岩溶陷落柱是由于煤系地层下伏的奥陶系灰岩顶部岩溶发育,常形成巨大的溶洞,使上覆地层失去支撑,从而在重力作用下不断向下垮落而形成。(3)构造裂隙和地震裂隙:构造裂隙:成岩或

16、构造活动中形成的导水裂隙(天然导水裂隙)。l地震裂隙:现代地震活动中新生成的裂隙。(4)采动导水裂隙带:当煤层采出后,采空区围岩应力状态发生变化,导致顶板、底板破坏,在采场周围形成破坏带或人工充水通道。(5)导水钻孔:未进行封孔或虽封孔,但质量不合乎要求的钻孔便成为沟通煤层上部或下部含水层的导水钻孔。2. 地下水灾害防治(1)采空区积水水害分析和防治 推荐精选采空区指的是开采多年的老矿井自身的旧巷、老窑或者临近矿井的旧巷、老窑。从生产矿井的角度上讲,可以依据矿井开拓时间和采空区的形成时间的先后关系,将采空区分为两类:在对矿井进行正常回采时形成的采空区与以往存在的老窑采空区。依据煤层的赋存条件,

17、在矿井的开采过程中,一定会有地下空间场所形成,而且这些地下空间场所一定会揭露、接近一些含水层,倘若这些地下空间场所所处位置低于含水层水位,就一定承受一定的静水压。而且在煤层开采之后,会在这些地下空间场所形成采空区,进而使得工作面上的覆岩层发生破坏、移动,形成裂缝带和冒落带岩层,使得含水层水体漏入、渗入到采空区,影响矿井的正常生产。对采空区积水水害的防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充分掌握采空区旧巷、老窑的积水情况,在井田开拓的过程中明确记录其采空区相关的数据,同时,将其积水情况正确的填绘到矿井充水图上。第二,探访积水,形成矿井安全生产区域。(2)地表水造成的水害与防治 地表水是指湖、海、江、河

18、、季节性的大气降水以及水库等地面水体。地表水对矿井造成的危害指的是地表水直接涌入到矿井的生活区、工业场地以及矿井井筒,进而影响了地表的生活、生产,比如:地表水直接灌入矿井井筒会使得矿井被淹,进而影响矿井生产工作的正常运行,地表水还可以透过地面的塌陷区、煤层的露头地域及岩石受风化破碎地带中不能整体胶结形成的各洞口及裂隙等通道流入井下,进而形成井下水,损害矿井部分生产区域。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发现,地表水对矿井的安全生产具有很大的影响,所以,矿井施工单位一定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地表水水害进行有效的防治。矿井企业在确定矿井位置时,首先要充分的考虑该矿井位置以往的最高洪水位,从而保证主要建筑以及工业场地、

19、井口、生活区加高到最高洪水位以上,同时,还应该尽量避开地表水通道处的泥石流、冲击堆以及山洪流经地带,另外,还应该在适当的位置建筑挖泄洪沟和防洪堤坝,防止地面水体直接涌入到工业场地、矿井井筒以及生活区。推荐精选(3)地质构造水造成的水害与防治 含水层水源作为矿井最重要的充水源头,是矿井水害的根源所在,所以,矿井水害防治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地下水防治。在理想状态下,沉积岩层是完整、水平或者近似水平、连续的,但是,形成后的沉积岩层基本上都是倾斜的,而且这些沉积岩层有些被切断了,有些被褶皱了。在矿井生产的过程中一般都要求要尽量降低矿井中的涌水量。因此,在采掘活动过程中,一定要尽量避免或者减少揭露、接近地质

20、构造带,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采掘工作面突水事故的发生。对直接向矿井工作区域充水的地质构造带含水层,可以使用探放疏干降压的办法,消除矿井采掘工作面的淋水和涌水;倘若通过导水裂隙、岩浆侵入体以及断层等含水层的水体作为补给源涌入到采掘破坏范围时,一定要留设防水煤岩柱,减少矿井的涌水量,消除突水危险;倘若当含水层的这个补给通道不是很大,形成筑地下防水帷幕时,可以使用帷幕注浆法堵这个补给通道。(4)小煤矿积水造成的水害及防治 因为煤层赋存条件比较复杂,煤矿在进行深层开采的时候,在浅部会有个体小煤矿进行无序化的开采,而且这些小煤矿为了使得其效益达到最大,在开采的过程中盲目的、没有规范的开采煤炭,导致大量积

21、水采空区形成,更有甚者,有的小煤矿会突破井田的界限,与国有煤矿的部分采空区相连,使得这些个体小煤矿的涌水、积水直接灌入带国有煤矿中,这种做法不仅会影响国有煤矿的正常生产,还会威胁矿井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推荐精选六防治主要措施1.地面水的防治:地面防治水是指在地表修筑各种防排水工程,防止或减少大气降水和地表水渗入矿井。(1)井口位置的布置。井口和其它建筑标高一定要高出当地历史最高水位。(2)对地面河流的整治。包括铺整河床、对河流进行改道处理、设置排水沟及时排水。 图2-4 防洪堤示意图推荐精选2.井下水的防治(1)疏水降压。所谓疏水降压防治矿井水害技术,就是对威胁矿井安全生产的主要充水含水层水,通过专门的工程和技术措施在人工受控的条件下进行超前疏干或疏降水压,进而减少或消除其在矿山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对矿井安全的威胁。(2)截流注浆防治。截流注浆防治矿井水害技术,是指根据具体的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和水害类型与特点,将研究配置的低渗透浆液注入含水层、隔水层中的空隙等,使之与围岩固结成不透水的具有一定强度的整体,起到堵塞过水通道、降低受注岩体的渗透性、增大岩石强度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THE END
0.发现地质灾害?报告有奖!附:地质灾害主要类型划分及识别标志 按地质灾害发生类型的不同,夷陵区地质灾害划分为滑坡、崩塌(危岩)、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基本类型。为方便广大人民群众(含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有效识别各类型地质灾害,及时发现临灾征兆,准确提供相关预警、避险信息,现对各种地质灾害进行简要概述。 一、滑坡 定义: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整体jvzquC41pg}t0qzdgkjbku~0pgz0rl4ea4?39A920jznn
1.公路自然灾害类型划分期刊结合公路自身特点及公路行业的要求,运用系统理论分析法将中国公路主要自然灾害划分为2种类型: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根据公路自然灾害成灾原因、灾害体规模、破坏形式和发生部位,将公路上常见的崩塌类、滑坡类、泥石流、路基沉陷与塌陷、暴雨洪水灾害做了进一步划分.结果表明,公路自然灾害类型划分是灾害管理和减灾防灾工程实践jvzquC41f0}bpofpifguc7hqo0io1yjtkqjjejq1zcmml}iz42722;52:
2.地质遗迹类型划分表(54)泥石流遗迹景观 (55)地裂与地面沉降遗迹景观 25.采矿遗迹景观 (56)采矿遗迹景观 大类 类 亚类 一、地质(体、层)剖面大类 1.地层剖面 (1)全球界线层型剖面(金钉子) (2)全国性标准剖面 (3)区域性标准剖面 (4)地方性标准剖面 2.岩浆岩(体)剖面 (5)典型基、超基性岩体(剖面) (6)典型中性岩体(剖面jvzq<84huikprjwm0eun1€jd1n{u8}{u0jpAwjyuKj>3958:
3.内蒙古太西煤集团兴泰煤化有限责任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第三通过定量分析企业生产、加工、使用、存储的所有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其临界量的比值(Q),评估工艺过程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M)以及环境风险受体敏感性(E),按照矩阵法对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以下简称环境风险)等级进行划分。环境风险等级划分为一般环境风险、较大环境风险和重大环境风险三级。评估程序见图1.3-1。 jvzq<84yyy4uzvov0et0K}jo14=6;>3c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