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转载请注明

1、大西南,西南地区和西南区

西南地区指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重庆市及西藏自治区共三省一市一区。总面积达二百五十万平方公里。

2、滑坡与泥石流

滑坡(landslide)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

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水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的泥砂、石块的特殊洪流。其特征往往突然暴发,浑浊的流体沿着陡峻的山沟前推后拥,奔腾咆哮而下,地面为之震动、山谷犹如雷鸣。在很短时间内将大量泥砂、石块冲出沟外,在宽阔的堆积区横冲直撞、漫流堆积,常常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重大危害。

3、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地质构造指地壳中的岩层地壳运动的作用发生变形与变位而遗留下来的形态。如褶皱、背斜、向斜和断层。

构造地貌指由构造运动所形成的地貌,或者说指地质构造才地表所形成的地貌。如山、谷、地垒和地堑。

4、寒潮与冷锋

寒潮是冬季的一种灾害性天气,群众习惯把寒潮称为寒流。所谓寒潮,就是北方的冷空气大规模地向南侵袭我国,造成大范围急剧降温和偏北大风的天气过程。寒潮一般多发生在秋末、冬季、初春时节。我国气象部门规定:冷空气侵入造成的降温,一天内达到10℃以上,而且最低气温在 5℃以下,则称此冷空气爆发过程为一次寒潮过程。可见,并不是每一次冷空气南下都称为寒潮。在北极地区由于太阳光照弱,地面和大气获得热量少,常年冰天雪地。到了冬天,太阳光的直射位置越过赤道,到达南半球,北极地区的寒冷程度更加增强,范围扩大,气温一般都在零下40℃—50℃以下。范围很大的冷气团聚集到一定程度,在适宜的高空大气环流作用下,就会大规模向南入侵,形成寒潮天气。

5、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生育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人口自然增加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数(或期中人数)之比,一般用千分率表示。计算公式为:人口自然增长率=(本年出生人数-本年死亡人数)/年平均人数×1000‰=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生育率是指总出生数与相应人口中育龄妇女人数之间的比例。亦称育龄妇女生育率。因分析目的不同,生育率可分为一般生育率、分年龄生育率、孩次生育率、分年龄孩次生育率、标准化生育率、总和生育率、累计生育率、终身生育率等类型。一般生育率 指每1000育龄妇女的全年活产婴儿数

6、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

生态破坏是指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如生物、土壤的破坏,造成土地沙化、土地次生盐碱化、水土流失等。

7、北京与北京市

北京是指北京所辖辖16个区、2个县。总面积16,801.25平方公里(中国省级行政区第29名)。

北京市指北京市区所辖的城区面积735平方公里。

8、青藏高原、青藏高寒区与青藏地区

青藏高原旧称青康藏高原(北纬25°~40°,东经74°~104°)是亚洲中部的一个高原地区,它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和“第三极”之称。青藏高原实际上是由一系列高大山脉组成的高山“大本营”,地理学家称它为“山原”。高原上的山脉主要是东西走向和西北—东南走向的,自北而南有祁连山、昆仑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和喜马拉雅山。它包括中国西藏自治区全部、和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四川省、云南省的部分,不丹、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的部分或全部,总面积250万平方公里。

青藏高寒区是指北以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为界,东以3000米等高线与东部季风区为界。是我国区域自然地理的一种划分。划分标准主要是气候和植被。包括三大自然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去和青藏高寒区。总面积257.73万km2,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8.72%。地势高峻,平均海拔4500m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是我国第一大阶梯和全世界最高的高原。降水主要受控于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加上地形高度与山脉走向的影响,降水量年际变化不大,但年内分配极不均匀,旱季和雨季非常明显。

青藏地区是指位于中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南,包括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西部甘肃西南部和新疆南部边缘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不足全国的1%。这里是中国藏族聚居的地区。西藏自治区同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等国相邻。青藏高原海拔大多在四千米以上,是中国,也是世界面积最大地势最高的高原,号称“世界屋脊”。

9、风海流、密度流与补偿流

风海流是指盛行风长期作用于海面所形成的稳定流叫风海流

解释:信风带、西风带和极地东风带的风向是比较衡定的,在海洋上,这些定向风与海洋表层水之间就会发生摩擦,通过摩擦方式,风即可将其一部分能量传递给表层海水,除形成波浪外,还使表层海水发生移流,从而形成风海流。

密度流是指由于海水密度分布不均而引起水平方向压力的差异,当水平压强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达到平衡时所产生的一种海水运动,叫密度流。密度流有两种:一种是由于海水受热蒸发、冷却、降水分布不均,致使海水密度分布不均而产生密度流;另一种是由于风力不均匀地作用于海面,在产生风海流的同时,还产生垂直环流,引起海水密度的重新分配,也形成密度流。

补偿流(Cotpensation curent)指某一海区的海水出现亏缺,相邻海区的海水向缺水海区补充而形成的海流。补偿流按方向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水平补偿流,另一种是垂直补偿流。后者亦称升降流,包括上升流和下降流。补偿流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风力和密度差异形成的洋流使海水流出区海水亏缺,如升降流,在北半球,当风沿着与海岸(位于风向的左侧)平行的方向较长时间地吹刮时,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风所形成的风飘流使表层海水离开海岸,引起近岸的下层海水上升,形成上升流;在远离海岸处则形成下降水,它是从下层流向近岸,以补偿近岸海水的流失。南半球也有相应的情况发生。各大洋的海域,均有明显的上升流,上升流可把深海区大量的海水营养盐(磷酸盐、硝酸盐等)带到地表,提供了丰富的饵料,故上升流显著的海区多是著名的渔场,如世界四大著名渔场之一的秘鲁渔场。

10、农业生产活动与工业生产活动

农业生产活动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人类有目的的利用土地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获得所需农业产品的生产活动。一般具有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特点;工业生产活动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人类有目的的利用工业原料(包括农业产品、工业半成品等) 获得所需工业产品的生产活动。一般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小,具有很强的灵活性、连续性和协调性特点。

11、农业地域与工业地域

农业地域是指在一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和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以及地理条件下形成的,地域上表现为有规律分布的,具有类似的农业生产特点、方向和增产措施的农业聚合地。是农业布局的科学依据和农业区划的基本工作。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有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放牧业、游牧业、乳畜业、混合农业等;工业地域是指在一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和一定的经济利益以及地理条件下形成的,地域上表现为有规律分布的,具有相似的工业生产特点、方向和工业联系的工业聚集地,是工业布局的重要依据和工业规划的基本条件。它可分为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和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按其等级层次可划分为工业点、工业区、工业枢纽、工业地区等地域类型。

12、单一农业和混合农业

单一农业是指在一定的农业地域范围内,农民只经营一种农业部门的农业形式。如各种单一的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等;混合农业是指在一定的农业地域范围内,农民同时经营两种以上农业部门的农业形式。如种植业和畜牧业结合的种—牧混合农业、林业和畜牧业结合的林—牧混合农业。

四、自给农业与商品农业

自给农业是指农民生产的产品大部分或全部用以自己及家庭消费为目的的农业,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国家;商品农业是指农民生产的产品大部分或全部用以市场销售为目的的农业,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发达地区。

13、粗放农业与密集农业

粗放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投入较少的生产资料或劳动力,通过扩大土地面积的方法来增加产出的农业,如游牧业、迁移农业等,一般分布在地广人稀、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地区;密集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或劳动力、资金、技术,通过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方法来增加农业产品的农业。如种植园农业、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等。现代世界的农业主要属于密集农业,一般分布在人口密集、自然条件较为优越、生产力水平较高的地区。

14、资源密集型工业、劳动密集型工业、资金密集型工业、技术密集型工业

资源密集型工业是指工业生产需要投入大量自然资源的工业,如采掘工业和一些农产品加工工业等,其分布往往受自然资源分布的限制,多分布在自然资源丰富、经济水平较低的地区;劳动密集型工业是指工业生产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如纺织工业、普通服装制造业、家电装配业等。其分布往往受地区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工资水平的影响,多分布在劳动力资源丰富、经济水平较低的地区;资金密集型工业是指工业生产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的工业,如钢铁工业、化工工业等,它对原材料的依赖性也很严重,但其布局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多分布在经济发达地区;技术密集型工业是指工业生产需要投入大量科学技术的工业,多为新兴工业,如微电子工业、核工业、激光工业等,从其产品的研究、开发到生产都要求有高技术水平,因而多分布在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发达地区。

15、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

传统工业区通常是指20 世纪50 年代以前,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纺织、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工业企业为轴心的工业地域,如德国的鲁尔工业区、英国的中部工业区、美国的东北部工业区等;新兴工业区通常是指20 世纪50 年代以后,在传统工业逐渐走向衰落的同时,在发达国家一些没有传统工业基础的地区,逐渐形成的以高技术工业为主、以灵活多变的中小企业为主的工业地域,如意大利的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的南部地区、美国的“硅谷”地区、日本的九州岛等。

16、原料指向型与资源密集型的区别是什么呢

原料指向型是指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原料运输费用占很大比重,如果接近原料产地设厂,运费会大大降低。一般来说原料重量、体积比较大,或者原料不便于保存的产品生产,即属于这种类型。资源密集型是指产品的技术含量不高,劳动力成本一般,原料价格在产品成本中占很大比重的一类部门。

THE END
0.2021考研大纲: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工程基础2021年硕士研究生1. 理解泥石流的基本概念,了解我国泥石流分布与活动特点; 2. 掌握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3. 掌握泥石流的基本特征; 4. 掌握泥石流的常用分类依据及方案; 5. 掌握泥石流勘察要点(勘察的目的和任务、勘察阶段的划分、勘察技术方法、场地评价) 6. 了解泥石流空间预测、时间预报的研究内容及思路; jvzq<84yyy4zcw}kcp4ptp4jvor0m‚ii15775>3jvor
1.灾害学原理知识点基本原理自然灾害概述第一节自然灾害基本概念灾害:就是能够给人类与人类赖以生存得环境造成破坏性影响得事物或现象得总称。 一般分为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 自然灾害:(与自然现象得区别)就是指对自然生态环境、人居环境与人类及其生命财产造成破坏与危害得自然现象或一系列自然事件。 (对人类与人居环境没有造成破坏得自然现象不能称为自然灾害)jvzquC41yy}/5?5fqey/pny1fqi04m6;5;99;>3jvor
2.环保的基本概念范文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保的基本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文云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环保理念;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应用分析 分析我国经济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环保节能”、“节能”是我们必然的选择,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有效策略,目前环保理念已经渗入到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7;:8/j}rn
3.电子计算机应用地质地貌,岩土基础整理一、高数241、空间解析几何与向这篇内容涵盖了大学理工科的主要学科,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力学、材料科学、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信号处理、工程测量、法律法规、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工程地质、岩土力学等多个领域,详细阐述了各科目的基础知识、关键概念和应用实例,为理工科的学习提供了全面的框架。 jvzquC41dnuh0lxfp0tfv8|gkzooa<:6:2:428ftvkimg8igvcomu863:6959?;
4.水利基本概念汇编水利基本概念汇编 第一辑 GB/T 34968-2017 地下水超采区评价导则 1、浅层地下水renewable groundwater 与当地大气降水或地表水体有直接补排关系的地下水,包括潜水及与潜水具有较密切水力联系的承压水,一般埋藏较浅。 2、深层地下水unrenewable groundwaterjvzquC41ddy/ex6::0ipo8yjtgge/:56:868866/30nuou
5.2022年安全生产办公室工作计划(精选15篇)1、基本概念:安全社区是建立了跨部门合作的组织机构和程序,联络村(社区)内相关单位和个人共同参与事故与伤害预防和安全促进工作,持续改进地实现安全目标的社区。 2、创建对象:以静观镇为单位开展安全社区创建。 3、达标条件:经市政府安委会办公室组织考评,社区评定分数达到70分为市安全社区创建考核合格。评定分数90分jvzquC41yy}/fr~khctxgw3eqo5gcw|gp1hbpptpiunjixsi|wukkqzc19=87?880jznn
6.新手初入市场,基本上不会有一个经过检验的、优秀的、正向的系统平台突破基本概念: 当股价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因为某种原因不能延续以前的趋势,进而在一段价格范围内波动,产生了横盘或一定幅度的整理,形成了一个价格平台。之后股价突破的这个平台(可能是上涨突破,也可能是下跌突破),叫做平台突破。 突破平台5种常见方式形态: jvzquC41zwkrk~3eqo533:9;647678697;:28;8
7.GIS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与灾后重建中的实践第一章 基本概念与平台介绍 1、基本概念 地质灾害类型 地质灾害发育特征与分布规律 地质灾害危害特征 地质灾害孕灾地质条件分析 地质灾害诱发因素与形成机理 ​ 2、GIS原理与ArcGIS平台介绍 GIS简介 ArcGIS基础 空间数据采集与组织 空间参考 空间数据的转换与处理 jvzquC41dnuh0lxfp0tfv8|gkzooa>;357;478ftvkimg8igvcomu8653264:<;
8.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分析12篇(全文)2.1教师基本概念区分不清 教师对案例和案例教学的真正意义并不能够深刻理解,大部分教师是一般的了解。甚至有一些教师的认识是错误的。教师对案例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没有真正体会到,教学效果没有显著表现,对于地理案例分析与理论分析没有清楚地认识。教师的认识不足不是偶然的,地理新课改在教授理念和学习理念上确实有jvzquC41yy}/;B}wgunv0lto1y5jmn~359?4uzi0jvsm
9.大气遥感技术的应用(精选5篇)1.1基本概念 遥感技术是从卫星、飞机或其他飞行器上收集地物目标的电磁辐射信息,判认地球环境和资源的技术。它是60年代在航空摄影和判读的基础上随航天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综合性感测技术。任何物体都有不同的电磁波反射或辐射特征。航空航天遥感就是利用安装在飞行器上的遥感器感测地物目标的电磁辐jvzquC41yy}/3vnujw4dqv4jcq}fp87757>50qyon
10.2020年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基础科目考试大纲长江大学考研大纲地球科学基础考试涵盖有关地球科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涉及到地球科学的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理学、气象学、海洋学、水文学、环境地学、天文地学等方面的一些基本知识,主要内容包括地球科学的含义、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的外部与内部圈层特征、地质年代的基本知识、地球上各种地质作用的基本原理和过程、jvzquC41{|4lcx~cp0ipo8~cpiz{g~4fcigoi8:fd9gg;mf7fe7/j}rn
11.大学生安全教育通用12篇(一)基本概念 按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观点,生理与安全的需要是人的低层次需要,也是最基本的需要。大学生安全教育,即是指把国家有关校园安全的法律、法规,校规校纪,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通过安全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增强学生法制观念,提高大学生安全意识,普及安全知识,以维护大学生生命财产安全,确保校园的jvzquC41|i~d{|3zwgyiw7hqo1nbq€jp1:79:7mvon
12.模块化建筑结构大全11篇基于学习迁移理论基本原理,按照涉及科学、工程问题的不同,将隧道工程课程内容分为基本概念模块以及地质、力学及支护结构模块、传统施工方法模块、非传统施工方法模块、管理与维护模块等。此外,按照工程项目建设的阶段,将该课程内容划分为:基本理论与基本概念、规划选址与设计、施工、运营管理4个模块。二者联系紧密,互为补充jvzquC41yy}/hjgkcq4dqv3ep1nbq€jp167:2?3jvor
13.碳中和背景下我国生态碳汇发展形势及建议1 基本概念 碳达峰是指某个地区或行业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而后经历平台期持续下降,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3]。碳达峰标志着经济发展由高耗能、高排放向清洁的低能耗模式转变,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实现脱钩。 碳中和从广义而言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国家、企业、个人等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jvzquC41jvsm0{mj|0tfv8soifrku8>923g6hA2;cd>.6kgh/:=b66632e71d>jc7;4iv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