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素材——戈壁滩上种菜,远销海内外!地理个简答题汇总,考试一定用得上!气候地形黄土高原青藏高原

在大家的印象里,提起干旱缺水的西部,大多都是“戈壁大漠”“丝绸之路”等字眼,实际上,中国十大蔬菜县市基地里,甘肃就占据了两个,分别是张掖和兰州,此外甘肃还有五个种植面积超过30万亩的蔬菜大县。

土地贫瘠,干旱少雨,这里种出的蔬菜却供不应求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栏目视频

但是常年干旱,土地贫瘠,又是蔬菜种植的硬伤。要想在戈壁滩上种菜,土和水的问题是绕不过去的坎。

种植户们动动手指,通过手机就可以远程操控智能大棚的遮阳篷布,通过滴灌和微喷灌技术进行水肥一体化的定时定量浇水施肥。

坐落在戈壁滩上的生态产业园,从无土栽培、穴盘育苗、到水肥一体化、病虫无害化绿色防控,从智能化温室控制系统到轻简化栽培。

种植户秦存国已经有了4座智能蔬菜大棚,在戈壁滩的种菜梦想就这样照进了现实。

酒泉市肃州区地处巴丹吉林沙漠边缘,有效耕地面积只有60多万亩,而戈壁滩面积有100多万亩。智慧大棚让贫瘠的戈壁滩变成了村民眼中的宝地。也吸引了越来越多外乡人的目光。

种植户梁宵是安徽人,原来一直在各地承包工程,2020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来到酒泉出差,发现戈壁蔬菜潜力巨大,他二话不说就放弃了经营多年的工程业务,一头扎进了戈壁农业。

近几年,外地农业企业相继来到戈壁滩发展戈壁生态农业,曾经自产自销的“小农业”变为订单外销的“大农业”。一家来自山东的种植公司从2020年开始,在戈壁滩上一口气建了1000多座日光温室,产出的西红柿、芹菜远销广州、上海、成都等南方市场。

2021年,酒泉市肃州区蔬菜种植面积24.5万亩,蔬菜产量117万吨,不仅销往国内甚至还走出国门进入东南亚地区。全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中来自蔬菜产业的部分达到6000元以上。

小黄花搭上电商平台,一跃成为致富花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栏目视频

五年前,黄花菜还是村民在房前屋后、路边田埂上随意种植的蔬菜,并不太受待见。

最好的黄花菜必须在清晨时分,手工采摘没有开花的鲜菜。采摘后要迅速蒸熟、晾晒、脱水,各个环节丝丝紧扣,稍有耽搁,黄花菜就会发黑、品质下降。

在庆阳,黄花菜成熟期恰逢多雨季节,阴雨天鲜菜变质腐烂的情况时有发生。保鲜、烘干、存储一直是黄花菜行业的一个硬伤。2017年,在外地打工的张正林回到家乡,修建了冷库、增添了烘干设备,一股脑解决了加工、保鲜和储存问题。

2018年,龚淌村村民张正珊把自家的五十多亩土地都种上了黄花菜,2021年,黄花菜进入丰产期,当年就有了10多万元的收入。

看到种植黄花菜收益超过了玉米,越来越多的农户把自家土地种上了黄花菜。目前,在环县环城镇已经成立黄花菜合作社4个,千亩基地2个,黄花菜栽植大户200多户,黄花菜亩均收入达到3000元以上。

而在庆城县,一家农副产品公司专门研制出黄花菜热风烘干炉,15分钟就可以将黄花菜中的有毒成分杀灭,同时还能保证黄花菜的营养成分不流失,外观品相的完整。

加工设备的升级,使得公司加工鲜菜的能力,从过去的一天几十吨一下子增加到三百多吨。2021年,他们还通过改造冷库使得原来只能保存7天的鲜菜,现在可以保鲜到32天,彻底解决了黄花菜采收期阴雨天烂菜的难题。

2021年庆阳市黄花菜总面积达21.1万亩,生产干菜5400多吨,产值2.48亿元。

【半小时观察】甘肃:“地利人和” 农业兴

2021年,甘肃蔬菜产量达到1655.3万吨,是甘肃种植面积、产量、效益增长最快的农产业之一。究其原因,从地利上看,每年夏季,南方台风和暴雨等灾害性天气频繁,影响蔬菜生产,而甘肃高原蔬菜生长条件适宜,正好填补了空缺;从人和看,甘肃近年积极推进日光温室等现代农业设施,大力推广新型农业技术,让生态农业在戈壁大漠发芽生根,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的产业发展之路。

1.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解释地理现象

(1)红海为什么不断扩张

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张裂形成

(2)地中海为什么不断缩小

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不断地碰撞、挤压

(3)喜马拉雅山是怎样形成的(或为什么仍在隆起抬高)

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不断地碰撞、挤压

2.亚洲为什么是世界第一大洲

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世界上最大的大洲

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人口最多的大洲

3.亚洲的气候特点

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季风气候显著

4.亚洲的气候类型为什么复杂多样(中国不跨北寒带,其余相同)

南北跨纬度广,地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气温差异大

东西距离长,东西距海远近不同,降水差异大

地形复杂多样,气候类型差异大

5.亚洲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中国)

亚洲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西岸,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6.对比蒙古,说明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蒙古是内陆国,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大国,我国既可以同陆上邻国进行交往,也可以发展海洋事业。

7.说明我国疆域辽阔的优势

疆域面积大、资源丰富

疆界长、邻国多、利于发展对外贸易

各地气候差异大,利于农业的多样化发展和旅游业的发展

8.山区发展经济的优势与劣势

优势:利于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等

劣势:山区交通不便.地面崎岖、不利于发展耕作业

9.评价我国的地势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提示:农业、交通、水能等方面)

利:西高东低的地势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利于农业生产

顺着地势,众多大江大河向东流,沟通东西交通

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

弊:在地势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阻碍了东西的交通

10.简述中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原因

北方距冬季风发源地近,加剧北方寒冷,加大了南北温差。

11.简述中国夏季南北温差小的原因

夏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南方比北方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获得热量多;而此时北方比南方白昼时间长,获得的热量比南方多一些,缩小南北温差,因此夏季中国南北温差小。

12.阿拉伯半岛和我国长江以南地区纬度相近,但景观差异大,简述原因。

我国长江以南地区东临太平洋,受夏季风——东南季风的影响,降水丰沛、雨热同期、植被茂密;

而阿拉伯半岛受海陆位置影响,东侧有广阔的大陆,夏季风不能到达,终年炎热干燥,降水少,以沙漠为主。

13.简述季风对我国气温的影响

冬季,比同纬度地区气温低

夏季,比同纬度地区气温高

冬季风影响的地区,气温年较差更大

14.长江为什么是中国第一大河?

长度最长,6300千米

流域面积最广,180多万平方千米

水量最大

15.长江被称为“水能宝库”,简述其成因。

长江上游地区流经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量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所以被称为“水能宝库”

16.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简述其成因。

长江中下游流经地区,主要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水流平稳,水量丰富。无结冰期,宜宾以下四季通航,航运价值高。

17.简述凌汛发生的条件

多发生在初春、秋末冬初

有结冰期

河流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

18.简述黄河“地上河”形成的原因

黄河中游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进入下游平原地区,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流速减慢,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

19.结合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我国西南多地震的原因(青藏地区地热资源丰富原因)。

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20.结合我国的地形分布特点和和降水分布特点,解释我国滑坡和泥石流灾害集中分布区的形成原因。

主要位于山区的边缘,地势起伏大、坡度大,当夏季突降暴雨或冰雪融水汇集时,容易引发滑坡和泥石流

21.结合我国降水分布特点,解释我国洪涝灾害集中分布区的形成原因。

(1)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夏季降水多,雨季长.多暴雨;

(2)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引发洪涝灾害

22.简述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至少6条)

大致与1月0℃等温线吻合,大致与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吻合

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

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

23.简述北方地区成为重要旱作农业区有利的和不利的自然条件。

有利:北方地区平原广阔,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降水集中在夏季,雨热同期

不利条件:降水较少,灌溉水源不足,华北春旱严重

24.华北地区春旱的成因及解决对策。

成因:(1)自然:春季气温回升快,降水少,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2)人为:春季华北平原冬小麦返青,农田需水量大;

工业.生活用水量大,水污染和浪费严重

对策:(1)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

(2)发展节水农业:覆盖地膜,保持土壤水分;调整农业结构,培育抗旱品种

25.东北三省建设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自然、社会经济)

自然: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以黑土为主,土壤肥沃;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灌溉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地广人稀,耕地面积大,人均耕地多;本地粮食消费量少,商品率高;农业技术水平高,机械化程度高

26.东北三省气候冷湿的原因。

冷:所处纬度位置高,气温低;邻近冬季风源地,受西北季风的影响,气温低

湿: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蒸发量小于降水量

27.简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夏季水土流失最严重)。

自然: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气候原因)

地表坡度大(地形原因),地表植被覆盖率低(植被原因)

土质疏松,多孔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土质原因)

人为:过度开垦、过度放牧、滥砍滥采

28.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带来的危害(注意区分对本区和下游地区)

带走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坏了农田和村庄,使得自然灾害加剧。

泥沙下泄导致了河流含沙量剧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了巨大困难

29.简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生物措施:陡坡种草、灌木和山杏;缓坡种山杏和优质牧草

工程措施:坡脚建挡土坝;缓坡建梯田

合理安排农业生产: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

30.简述湿地的功能

涵养水源、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

31.简述南方地区发展农业优越的自然条件。

气候湿热,发展农业的水热条件优越

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河湖密布,灌溉条件良好,水田集中连片

32.简述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变化及分析原因。

由西向东: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33.简述西北地区瓜果闻名的自然条件。

夏季气温高、光照强,有灌溉水源;

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这里的瓜果特别甜

34.简述新疆长绒棉享誉全国的自然条件。

新疆夏季气温高,晴天多,日照充足,利于棉花的生长和采摘

35.分析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的原因。

(1)海陆位置原因: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2)地形原因:周围又有高大山脉环抱。

海洋湿润气流不易到达,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36.简述西气东输工程对东西部地区发展的意义。

对西部:①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增加财政收入,增加就业机会

对东部:①缓解东部地区资源短缺,优化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改善东部地区环境

37.简述雅鲁藏布江谷地生长的青稞穗大粒饱的自然条件。(分析雅鲁藏布江谷地农产品品质优良的原因)

气温低,作物的生长周期长

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

38.简述三江源地区是哪些河流的发源地?我国在这里设立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为了保护什么?

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

设立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为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高原湿地),维持生物多样性

39.三江源地区冰川消退,湖泊、沼泽萎缩,会对长江、黄河中下游带来哪些影响?

长江中下游地区可能会出现旱灾

黄河中下游可能出现断流

40.三江源地区草场退化和水土流失加剧,会对长江、黄河中下游带来哪些影响?

长江:洪涝灾害加剧

41.中国和澳大利亚的畜牧业发展条件不同,请从地形、气候两个方面对比分析。

地形:中国畜牧业主要分布在高原、山地;澳大利亚畜牧业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

气候:中国畜牧业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区

澳大利亚畜牧业主要分布在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等气候区

42.制约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何不同。

西北:水源

青藏:热量(气温)

43.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有什么不同。

华北:水资源缺乏,春旱严重

东北: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农作物一年一熟,容易受低温冻害的影响。

44.俄罗斯南部修建铁路的原因

(1)南部矿产资源丰富

(2)北部气候寒冷,冻土层厚,修建难度大,南部气候较为温暖,修建难度小

(3)南部人口.工业.城市比北部多(4)南部邻国多,便于发展边境贸易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45.俄罗斯亚洲部分河流众多,但内河航运并不发达的原因

(1)纬度较高,河流结冰期长,通航期短

(2)亚洲部分自然条件恶劣,人口少,经济发展水平低

境内铁路多为东西方向,河运多为南北方向

46.澳大利亚发展农牧业的有利条件

气候条件:以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较为干旱,适合牧草生长.牲畜过冬和繁殖

地形条件:地形平坦,草原广阔

水源条件:地下水充足,适宜牲畜饮用

47.我国降水分布(配)规律:

(1)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空间分布不均匀,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

48.台湾有哪些美称?

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亚洲天然植物园,东方甜岛(盛产甘蔗),海上米仓,水果之乡,兰花之乡,植物王国。

49.台湾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称。从气候和地形方面分析植物种类繁多的原因。

纬度较低,气候湿热,利于植物生长;

地形以山地为主,植被垂直差异显著。

50.澳大利亚特有而且古老物种多的原因是什么?

澳大利亚独占一块大陆,海洋阻隔了生物在澳大利亚与其他大陆之间的迁移;缺少大型食肉动物;自然条件单一,生物进化缓慢。

51.亚洲地势特征和地形特征?

地势特征:亚洲地势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围低

地形特征:亚洲地形复杂多样,主要以高原、山地为主

52.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

自然原因:西北地区深居内陆,且有山脉阻挡水汽深入,降水少,气候干旱,土质疏松,加上大风日数多而且集中;

人为原因:过度樵柴、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和工矿交通不注意环保等方面

53.描述新疆城市和村落分布的地区并简述原因。

分布地区:多分布在盆地边缘(或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的绿洲地带。

分布原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特别是有相对丰富的水资源,农牧业发达,也利于布局交通线。

54.分析吐鲁番盆地使用坎儿井发展农业的优势。

夏季大量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渗入地下,为坎儿井提供水源;新疆干旱,大风日数多,坎儿井地下输水,不会被风沙掩埋,且蒸发量小,流量稳定。

55.坎儿井的开凿利用了当地的哪些有利条件?

①利用山麓地带的地下水为水源 ;②利用山坡的坡度自然引水;③开凿暗渠,以减少蒸发。

56.西北地区灌溉农业发展的条件?

有利:夏季高温,光热充足,有利于农作物光合作用,也有利于棉花的生长和采摘;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物和糖分的积累。

不利:降水少,灌溉水源不足

57.青藏地区地热能.太阳能和水能丰富的原因?

地热能:靠近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太阳能: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

水能:地势高,有众多大江大河发源地,特别是雅鲁藏布江谷地,河流水量大,落

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58.评价青藏地区发展河谷农业的条件?

有利:①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

③气温低,作物生长期长

不利:热量不足

59.青藏地区河谷地区种植青稞和小麦穗大粒饱的原因?

③气温低,作物生长期长

60.三江源地区存在哪些问题?原因及解决措施?

问题:冰川萎缩,雪山消融,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虫鼠猖獗,野生动物锐减

原因:近些年来因全球气候变暖和长期不合理的伐林、放牧。

解决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退耕还草还林,全面禁猎,休牧育草等

61.三江源地区的生态意义?

三江源地区是中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最大的天然湿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保护好“中华水塔”不仅对当地人民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而且直接关系到河流下游流域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

62.限制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以及东北平原农业发展的因素?

华北平原.黄土高原:水资源短缺,春旱严重

严寒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

63.华北地区成为重要农耕区的原因?

地形:平原面积广大,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河流:有黄河流经,灌溉便利

东北平原:纬度高,热量不足,春秋季易受寒潮影响产生低温冻害

64.东北三省气温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由南向北递减——纬度因素;同纬度山地气温低于平原气温——地形因素。

65.东北三省降水的递变规律及影响原因?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夏季风风向.海陆位置及地形因素。

66.东北三省雪期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从南往北雪期变长,其影响因素是纬度因素。

67.东北三省积雪厚度分布规律(南北和东西)及影响因素?

东西:西部积雪厚度小,东部积雪厚度大——海陆因素

南北:南部积雪厚度小,北部积雪厚度大——纬度因素

68.东北民居的特点及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房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

69.简述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意义)

昼夜交替(太阳东升西落);地方时差

70.简述地球公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意义)

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的形成;五带的划分

71.新疆(或西北地区)发展种植业的突出优势条件是: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

72.澳大利亚特人口.城市多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的原因?

东南沿海气候温暖湿润,开发较早.交通便利。

73.俄罗斯纬度位置及其气候特点?

俄罗斯有北极圈穿过其北部,地处中、高纬度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

74.俄罗斯自然源源特点:丰富,种类繁多,蕴藏量大,自给程度高。

75. 俄罗斯耕地面积广大,但粮食仍需大量进口,从其自然条件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由于俄罗斯纬度高,气温低,农作物所需要的热量不足(农业不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因此,俄罗斯虽耕地面积广大,但粮食仍需大量进口)

5G备考资源,随问随答,专题设计,优质课件,请扫码加入知识星球

注:本文由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自各地理公众号等,一并致谢!若引用不当可以随时文末留言联系注明来源或删除,欢迎大家标注来源转载、文末点击分享、收藏、点赞、在看就是我们更新的动力!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内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祸不单行泡水车泥石流英语怎么表达?学习笔记8.16debris flow 泥石流 power outage 电力中断 Waterlog在词典中的解释是to cause (a boat, ship, etc.) to become uncontrollable as a result of flooding(船只等被水淹后失控)或者to become saturated with water(被水浸透),在这里的语境下表示很多地方都被水淹了 jvzquC41yy}/lrfpuj{/exr1r16cd;g2g87fg<
1.24知识讲解自然灾害概述将这些影响灾害形成的因素与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地区对应起来,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异规律,如:从夏季风的推进和锋面雨带的推移两个方面解释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震主要发生在华北、西北和西南板块活动地区;从地貌、气候和植被的影响方面解释滑坡、泥石流主要发生jvzquC41o0972mteu0tfv8iqe1gg39=98:<80qyon
2.水文的意思是什么,水文的含义解释水文 基本解释 解释 ◎ 水文 shuǐwén [hydrology] 指自然界中水的变化、运动等的各种现象 蒋家沟频繁地爆发大规模的泥石流,长期遭受泥石流的灾害,是和这一带的地质构造、水文、气候、植被等自然条件分不开的。——《一次大型的泥石流》 ---国语辞典 水文shuǐ wén ㄕㄨㄟˇㄨㄣˊ 水的波纹。唐.杜甫〈江jvzquC41o0wvdjnmg0ipo8hk{w5w4:rtiuq/j}rn
3.泥石流的解释|泥石流的意思|汉典“泥石流”词语的解释泥石流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泥石流 (地质学名词) 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发生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甚至村镇等,造成巨大损失。 泥jvzquC41yy}/|mne0pku1qfpu1+F8.G5'C;&G@*;H'H4'N;'D7+93
4.欧路词典英汉汉英词典泥石流是什么意思显示所有包含 泥石流 的英语例句 用户正在搜索 collected, collectedly, collectedness, collectibility, collectible, collectin, collecting-arm, collection, collectiontruck, collective, 相似单词 泥盆纪, 泥盆纪的, 泥鳅, 泥沙等, 泥石的, 泥石流, 泥水的, 泥水工程, 泥水匠, 泥潭, jvzq<84vkpm/g|ikev4dp8ikevy0gw4'G8+C5.F7'G=&;O*D5'K7'K:':34ivvq
5.泥石流怎么读,泥石流的发音,泥石流的成语/组词/笔顺,泥石流的拼音简体:泥石流繁体:泥石流拼音:ni dan liu读音:ní shí liú英语:造句:泥石流造句近义词:反义词:单字解释:泥 石 流组词,组成语:泥 石 流泥石流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1:山洪暴发时洪水挟带山上大量泥、沙、石块等物质而形成的急流。相关成语jvzquC41ycv/eqfekjgj0lto1eoekjs1;37797mvon